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48994
中医辨治心脏病的实践与创新——记全国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心血管病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5期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心血管病科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该科有黑龙江省名中医两名、主任医师6名,开放病床60张。拥有飞利浦中央监护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遥测心电监护系统、除颤监护仪等先进设备,配备了CCU病房,与全国各地20多个中医院建立了合作网络。

    该重点专科坚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总有效率达95%以上,治疗高血压病的总有效率达95.2%,并开创性地发展了中医治心理论,是中医分型论治心脏病的先行者。

    奠定冠心病药理研究基础

    1962年,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前身——祖国医药研究所(祖研)成立了动脉硬化研究组,该组又分成临床和试验两个组。

    现代化药理研究需要从动物实验着手,如何让实验动物成为动脉硬化“患者”,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试验组通过不懈的探索,成功创建了动脉硬化的造型方法,从而使实验动物验证药物疗效成为可能,为动脉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分型论治”理念开拓者

    祖国医药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世界医学奇葩,但因标准不完善,“时灵时不灵”的问题难以解决。祖研动脉硬化研究组从1965年便开始用辨证施治方法研究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的疗效,按患者临床表现,分成发作期和缓解期两型,发作期治标,缓解期治本。发作期分痰浊痹阻型和气滞血淤型。缓解期分肝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和阴阳两虚型。此种分型论治方法在当时中医界是较为先进的。

    1972年~1977年,祖研重点研究了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型,通过88例住院患者系统观察,进行辨证分型和论治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胸阳痹阻型,有效率达77.5%;气滞血瘀型,有效率达73.8%;气阴两虚型,有效率达80%;阴虚阳亢型,有效率达83.2%。88例病人疗程均在3个月~1年,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

    通过分型论治祖研专家体会到:“型”不是不变的,型只是反应该病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临床表现,不能代表疾病的全过程。随着治疗作用及疾病“邪”“正”演变,型也会发生变化。
, 百拇医药
    不断发展中医治心理论

    一般研究认为,补气药物会使患者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不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但祖研的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时活血过多,病人往往出现疲乏无力、肢体酸懒;而在应用人参、黄芪等药物过程中,高血压病人血压反而下降、心动过速病人转为正常。基于此,祖研专家认为瘀血的关键是气虚,因气血并行,气虚则血瘀,提出了“活血莫忘气”,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问题。总结临床完成的《以益气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临床观察》论文在当年引起了中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祖研专家又提出了冠心病“表现于心,根源在肾”的观点,运用独特的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控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进行性加重,使心电图改善、阻止或延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理论。

    全国领先的科研水平
, http://www.100md.com
    1984年6月,卫生部成立了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全国指定16个成员单位,祖研冠心病研究室是参加单位之一。该室与全国一批专家,协作攻关,研究胸痹心痛速效、高效、稳效的方法。经过二年多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制成了心痛气雾剂,经专家鉴定,认为心痛气雾剂治疗胸痹心痛设计严谨,科学性较强,疗效安全可靠,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乙级奖。

    1992年,由科主任郭文勤牵头,参加了“‘补心气’‘滋心阴’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3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成果奖及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基于“冠心病根源在于肾”的新观点,以补肾益气活血止痛为治疗冠心病基本大法研制出的“参乌冠心冲剂”,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1.2%。该研究获1996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由徐惠梅教授主持的“安律胶囊治疗早搏的新药开发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由郭文勤主持的“心塞通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由徐惠梅主持的“复脉康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获科研成果鉴定。, 百拇医药(龙祖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