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编号:11379766
让患者“减负”要看得见摸得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88期
     自去年以来,南京市以空前的力度推进“医药分开”,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二级以下医院的药房委托给企业经营、管理。目前全市156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药房托管”,目的在于切断医药代表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利益链”,为患者吃药“减负”。南京如此大规模地推行“药房托管”,在全国医疗界罕见,从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南京市“药房托管”后,医疗机构必须从药品收益中让利5%~10%给患者,这是一条“硬规定”。为了确保让利“看得见,摸得着”,相关部门又规定:患者交药费时,处方当场打折,即时受益,直接让利于患者。由于没了“回扣”的驱动,医生开大处方、用高价药的“积极性”锐减,无形中降低了药品总费用。而让利给患者的1000多万元主要是从药品流通环节不合理的利益空间中“挤压”出来的,就是通过“行政干预”,将医药企业和医药代表原先用于向医务人员“促销”的那部分费用“挤”出来,让利给患者。

    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尽管原因错综复杂,但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所起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药房托管”的总体目标和效果可以用“防腐、增效、惠民”六个字来概括,其中“防腐”是首要考虑因素。而“药房托管”是在现行医疗卫生和医药购销体制下,切断医药代表和医务人员之间“利益链”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虽说“药房托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开”,也不能解决“以药养医”问题,但“药房托管”后医院药房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委托给“择优选拔”的企业独家经营后,医院管理层、药品采购人员和医生等不再直接插手购药,受“回扣”腐蚀的机会因此也大为减少。如南京市药房托管规定中,有一条重要的“硬杠杠”:受托企业必须将药品收入的35%(上限为40%)交给医院,比托管前医院药品利润高5个左右百分点。这个比例既可保证受托企业获取必要的利润,又能使其没有“余钱”给医生做“回扣”,否则就得“割肉”。如此,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利益链”也被切断了。

    “药房托管”作为现行医疗体制和医药购销体制下“医药分开”的一种有益尝试,对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南京市面对医疗卫生热点难点问题,不观望、不等待,而是锐意探索,积极进取,这种精神尤其值得称道。

    事实证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热点难点问题,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好办法是勇于探路“探”出来的,而不是“看”或“等”出来的。如果缺少探索精神,习惯于吃“现成饭”,就会流于等待、观望、不作为,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其结果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疑难杂症”迟迟不得缓解。

    近两年来,在缓解医疗热点难点问题上,南京市频频率先出招,除了“药房托管”外,同城检查结果互认、惠民医疗、双向转诊等,都对减轻群众看病负担、规范医疗行为、遏制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发挥积极作用。假如有更多城市都能积极“动脑子、想点子、使着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热点难点问题就有望尽早得到缓解。, http://www.100md.com(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