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方舟子
编号:11439586
关于方舟子一字之失及其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8日 新语丝
     楚沐猴

    本人是新语丝忠实网友,平日阅读新语丝,受益匪浅。对于中医,猴子也是主张必须用科学方法去详细检验,并经常在一些网站与网友辩论,经常引用方舟子及新语丝诸网友文章增强说服力。比如最近因讨论中医脚气引用了方舟子的文章介绍,不料有人指责说方舟子自己文章中所引千金翼方原文所用“榖白皮”就写作了“穀白皮”,于是我在新语丝重新查阅了方舟子的文章,与其所贴方舟子文章在所引原文一段竟然不同,我以为竟然有人敢篡改方舟子文章然后再来指责我,于是一同查证,确认方舟子文章之初确实误作“穀白皮”后来改正了,所以倒也不是其他人篡改了方舟子的文章,至少这几位转贴者并未无耻到如此之地步。不过一查之下,发现不少论坛有人在针对方舟子的原文指责方舟子“榖”“穀”不分,我觉得有必要为方舟子解释一番。虽然我并非方舟子肚子里的蛔虫,但这件事情的缘由倒是很容易推断的:

    1、方舟子在07.3.26所作《破解爪哇怪病之谜》中有“榖白皮”及“穀(谷的繁体字)白皮”各一处,用法正确,并且是特意针对二者区别所作,所以指责方舟子不知“榖”“穀”之别,是一种误解。
, 百拇医药
    2、方舟子在07.3.29所作《中医信徒无耻又一例》中引《千金翼方》原文时出现“穀白皮”两处均误,其后解释中出现“榖白皮”一处无误,可以推测为方舟子自己输入时能分清二字差别,但引用千金翼方原文时不是手动输入,而是网络剪贴,由于“榖”“穀”二字笔画繁杂,区别不明显,方舟子只注意到网络版《千金翼方》并非lym730819所贴“米皮糠五升”而是“榖白皮五升”,却没有料到网络版《千金翼方》已将“榖白皮”改为“穀白皮”,所以出现错误,其后有人指证后修改,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版本即为修改后版本。

    所以,方舟子文章确实有误,却是无心之失,并非不知道此二字差别,而许多网友只见到网上流传的第二篇文章的错误版本,更容易误会《千金翼方》原作即为“穀白皮”(即所谓“米皮糠”)

    关于《千金翼方》原作到底是“榖白皮”还是“穀(谷的繁体字)白皮”,网上也颇多争议,我也稍微考证了一下:

    1、有网友认为“榖白皮”的单位为五升,而树皮的单位不可能是五升,树皮是否能用升为单位待考,但原文其后单位“水一斗”“煮取七升”前后呼应,所以对于这个较大的量(古代药方单位似乎常用“两”“钱”)用“升”为单位未必不可。【方舟子按:《千金翼方》其他地方也有用升做为树皮单位的,例如“防已汤主风湿四肢疼痹……桑白皮:切贰升”、“遍身肿小便涩者用麻豆汤主之方……桑白皮:切伍升”(《千金翼方卷第十七中风下》)】
, 百拇医药
    2、“(切勿取斑者,有毒)”,一般认为只有树皮才会有这样的说法,但有网友认为这是指米皮糠发霉,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牵强,我不知道当时米皮糠发霉应该怎么说,但应该不会说米皮糠长斑。

    3、有网友认为“煮米粥常食之”所以更应该为米皮糠,我觉得这是不看上下文的误读,原文的意思是“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然后再用来煮米粥(米是另加的),如果是米皮糠,首先本身是无法煮成米粥的,其次也不用搞这么复杂。

    4、在已知米糠皮能治疗脚气的情况下,将榖误读为穀的繁体倒是容易,将繁体的穀错认为榖倒是有点难度

    5、至今仍有楮白皮作脚气的治疗用:

    “楮白皮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 【组成】楮白皮30克(锉) 桑根白皮90克(锉)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 紫苏茎叶90克 猪苓90克(去黑皮) 木通60克(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风水毒气,遍身肿满。
, http://www.100md.com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二补。

    以及:

    楮树白皮 (《纲目》)

    【异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 ”

    6、千金翼方治脚气数十方再无类似穀白皮的用法

    7、千金翼方米穀部二十八味并无此穀白皮一说,相反,整个草部提到白皮的地方基本都是一些树皮如桑白皮,松白皮等,我觉得指楮树皮的可能性确实更大一些。

    8、有不知名网友跟贴指明:“谷的问题在学术界(即使是中医的学术界)是早有定论的,这原是个老早的问题。孙思邈的原作就是榖,是后人牵强附会加上一横看作是谷的繁体,后来又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故意写作了现在的简体的谷。
, 百拇医药
    范行准氏早已指出:“此予友李君失检致一再误传也。榖,非谷也。榖亦称构,古多与楮为一物。。。。。乃高二三丈之落叶乔木。”见核堂:《医史卮言。脚气》,《医史杂志》,1948。

    该楼的引文明显是只看到手头的一本字句变动的版本的千金翼方,就自以为是,首先抛出一个孙写的是谷的确论来,在想象中批驳的倒是他自已。

    “宋、元、明、清的多种通俗文学读本中,大都以“谷”代“谷”,他倒是不敢举唐传奇的例子了。山谷之谷与谷粮之谷本就是两字,汉时即不混用,倒是近代混用的多,该文以近之惯例证古之故事,还敢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姿态来? ”

    及:

    “如上引文,谷的误会源于民国时期,国人急于寻找先人的伟大成果以振奋国民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这种着眼于现代科学医学成果去筛选和改造古人的作为的事有很多。此时某君发现了这个脚气病的记载,并在先入为主已知西医病因的情况下把榖误作谷(民国的版本里写的可不是山谷之谷),进而大肆宣传。但中国不乏理性的清醒的人,于当时即作更正。但建国后受政治导向又故意歪曲真相,近二十年来由于风气渐开,已有多人多次翻案了,不想现在又有人拿它来说事 ”
, 百拇医药
    在此对此不知名网友深表感谢,此网友似乎也是新语丝之网友

    分析了这么多,即使我手边并无《千金翼方》民国前的纸质版本,对于《千金翼方》原文中到底是“榖白皮”还是“穀(谷的繁体字)白皮”也算是有了信心了。

    另外要特别感谢的就是新语丝网友“乘7路车去伊甸园”的《续:神奇的经络究竟是什么》,其考证对于我在辩论中证明经络起源的说法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并期待看到他更多的考证之作。

    顺便说一些辩论中遇到的一些好笑的事情:

    1、我指责中药中“人中黄”将甘草泡到粪缸荒谬可笑,有网友质问我难道沾了大便就不能吃了,那些蔬菜还是浇大粪长的呢,对于这样逻辑的网友,我只好说既然他认为这两者一样,那只好顺他的意思,不如直接吃××了(因不雅,我原文即用××代替,不过还是被人举报说我攻击网友)
, http://www.100md.com
    2、我曾在辩论中说“你们总认为西医无法理解中医的那一套理论。那么,你们不妨用中医理论去理解一下西医?想必也能知道这会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情。对于西医一些浅显的、已被科学直观证明的东西,中医去理解看看?比如说青霉素治疗炎症?炎症是阴还是阳?青霉素呢?抗药性又是如何产生?当然,青霉素过敏也是相关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请中医教徒们指教 ”,有人说我这二者是不同理论体系,我拿来比较还洋洋自得,并出言不逊,说狗能听懂人话,但人却不能听懂狗话,若是听懂狗话反而成了怪物,不过猴子是不懂于丹所谓的“宽恕”之道了,于是让其自取其辱:这狗啊,你跟它说多少次不要吃大便,大便不卫生,没营养,它从来都不肯听,说它老祖宗的老祖宗就在吃,我没有证据说它不需要吃大便(又因为涉嫌攻击网友,他的回复和我的回复都被删了,没有保留,只能靠回忆大意了,另外也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攻击所有捍卫中医者的意思,只是若是这些人胡搅蛮缠出言不逊,猴子也不喜欢客气罢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