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874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9日
第1页
第6页
第18页
第27页
第48页
第225页

    参见附件(1206KB,231页)。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本关于覆盖生活的心理,书中一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为读者奉献内容,读完此书你会获得很多的收获!

    介绍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集大成之作,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

    作者指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社会价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时,人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身的不自信。

    作者将《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献给所有对生活感到挫败、焦躁、迷茫的现代人:自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弹力量,妥善利用,就会成为你不断突破的动力。

    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确理解生活,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你也可以实现从自卑到跨越的惊人蜕变。

    图书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一个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的构件,而阿德勒则不同,他认为健康的心理是成功人生的主要推力,因而将心理看作可以帮助个人达成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其代表作有《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儿童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主目录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第五章 梦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 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第十章 职业

    第十一章 朋友及同伴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附录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谱

    此书的特点介绍

    1932年出版,已畅销各国80年,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传世经典之作!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集大成之作,深刻探究生命的意义,指明人生道路!

    关于心灵、肉体、自卑感、爱情、婚姻的通俗心理学,成为人生赢家的启明之作!

    如果面对生活你感觉沮丧、不安、挫败和不自信,这本书将帮你重新燃起奋斗的力量。

    如果你的孩子自私、蛮横、厌学、不合作,这本书将忙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本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治疗案例之上的心灵励志书!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人们跨越自卑,重塑强大内心的心理学经典读本!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截图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南海出版公司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奥)阿德勒著;王倩译.—海口:南海出版公

    司,2015.1

    ISBN 978-7-5442-7410-4

    Ⅰ.①生… Ⅱ.①阿…②王… Ⅲ.①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Ⅳ.

    ①B82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05194号

    受益一生的心理治愈术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作 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 者 王 倩

    责任编辑 张 媛 雷珊珊

    装帧设计 久品轩

    出版发行 南海出版公司

    电话:(0898)66568511(出版)65350227(发行)

    社 址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中路51号星华大厦五楼 邮编:570206电子信箱 nhpublishing@163.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彩虹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880毫米×1280毫米 132

    印 张 9.5

    字 数 232千

    版 次 2015年1月第1版 2015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442-7410-4

    定 价 32.80元

    南海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译者序

    1870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

    裕的犹太商人家庭。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

    父。阿德勒的童年是不幸的,在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哥哥体格

    健壮,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而他长得既矮又丑,且患有佝偻病,身体

    十分孱弱;他与哥哥关系不佳,而母亲似乎偏爱哥哥。但阿德勒并没有

    被身体上的缺陷压倒,相反,这激发了他的上进心。后来他更将自己独

    特的经历转化为其日后研究的基础,成为西方心理学发展上一位伟大的

    心理学家,其理论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95年,阿德勒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维也

    纳医学院实习了一段时间。189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入伍,在奥地利

    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在此期

    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能说

    会道、擅长交际的女人,但她的个性与阿德勒沉稳保守的性格颇有冲

    突,因此在婚姻之初两人常有摩擦,幸运的是两人还是恩爱如初,直至

    白头偕老。

    就在这一时期,阿德勒开始特别注意因身体器官缺陷而产生的自

    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在熟读了弗洛伊德所著的

    《梦的解析》一书后,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因为他曾

    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公开支持弗洛伊德的观点,所以弗洛

    伊德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1902年,阿德勒加入

    了弗洛伊德的集团,并成为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继弗氏

    之后,他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但是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学术观点并不相同,起初,两人还能彼此

    容忍,可是当弗洛伊德要求阿德勒发表在其学刊上的文章都要先接受荣

    格(Jung)的检查时,他们便势同水火了。随后,阿德勒率领他的一群

    追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学会,而另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自称其

    研究为“个体心理学”。

    从这时开始,阿德勒彻底摒弃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心理分析观点,他认为这是对性的迷信,他也承认潜意识动机的存在,但是他却比弗洛

    伊德更重视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认对梦的解释有其重要性,不过他却

    认为梦是个人日常心理的一种反映。

    1920年,阿德勒开始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

    儿童指导临床活动,创立儿童指导中心。这份工作让他发现:他的观点

    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同样可以涵盖师生关系。

    从这个时期开始,阿德勒已经卓有声誉了。他开始周游各国,到处

    讲学。1926年,阿德勒初抵美国,受到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哥

    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4年,阿德勒决定在美国定居。次年,他创办

    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各方争

    聘他,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度劳累,他终

    于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于苏格兰阿伯丁市(Aberdeen)的街道上。

    本书出版于1927年,书中主要提出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

    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朋友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12个主要论点,是阿德

    勒思想成熟期的巅峰之作。阿德勒在书中探究了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

    时也阐明了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是人类的通

    性,也常常是失败的根源。青少年时期是完整人格、人生价值观、社会

    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对待职

    业、社会、家庭和性的观念,并能过个正确理解生活,使他们认识“生

    命的真正意义”,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本书不仅对那些心理学专业人士有借鉴作用,还对那些没有专业知

    识背景的教育界人士、家长和医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目 录

    译者序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第五章 梦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 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第十章 职业

    第十一章 朋友及同伴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附录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谱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我们是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之中的。人的一生并不仅仅只是经历

    事物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体验这些事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意

    义。我们接触事物时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场作为立足点对其加以衡量的,无论事物本身有多简单。

    我们都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人的一生并不仅仅只是经历事物本

    身,更为重要的是,体验这些事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

    接触事物时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场作为立足点对其加以衡量的,无论事物

    本身有多简单。比如,“木头”就是“与人类本身有关联的木头”,“石

    头”便是“作为人类生活元素之一的石头”。有些人想仅仅生活在单纯的

    环境中,跳出意义的范畴,那么,他一定会很不幸:这样的行为将使他

    失去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对他本身,还是对其他的

    人,这样的行为都是无效的,都将失去意义。我们通常会以自己赋予现

    实的意义作为标准来感受现实,所以我们感受到的是现实被我们赋予的

    意义,而不是现实本身,或者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自己对现实的理解。因

    此,可以这样说:因为意义原本就是一个充满谬论的领域,所以,我们

    所感受到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回答不上来。

    一般来说,人们不愿意让这个近乎于无意义的问题来困扰自己,因此,他们会循规蹈矩地找一些书面化的答案来搪塞,或是干脆就认为这是个

    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从人类历史开始的那一

    刻起,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了。在我们时代,不仅青年,甚至连一些年岁已高的老人们也会时时为之困惑:“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有什

    么意义?”而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以断言: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在遇

    到巨大挫折的时候,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假如一个人的一生都平平淡

    淡,毫无波澜,那么,这也就不是个问题,当然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

    了。

    在通常情况下,人类只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他所认为的生活的

    意义。假如我们只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而完全不理会他的言辞,我们可

    以发现:这个人的动作、表情、态度、习惯、特征等都是他个人对

    于“生活意义”理解的表露。他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蕴涵着对这个世界

    的态度,而他自己似乎也对此深信不疑。我们仿佛能听到他向世人宣

    告:世界就是以这样的形态存在的,而我就是这个样子。这些就是他对

    自己及生活究竟是何种意义的最好诠释。

    生活的意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

    不同的。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意义当中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

    错误,没有谁的生活意义是绝对正确的。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对于任

    何一种生活意义,只要有人持相同的意见,它就不是一无是处。世界上

    一切的生活意义都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的。这些所谓的变化,也就

    是不同的人赋予其生活不同的意义,却是有高低之分的。它们有的错误

    较多,有的错误较少;有的很糟糕,有的却很美妙。我们还可以得出这

    样的结论:较好的生活意义具有某些共有的特征,而这些正是那些较差

    的生活意义所缺乏的。因此,通过不断的总结,我们得出了一种相对来

    说更科学的且足以让我们应对所有现实情况的生活意义,它便是真正意

    义的共同尺度。在此,我们必须记住一点:这里的“真实”,是指除了对

    人类而言的真实以及对人类目标和计划的真实以外,再没有别的所

    谓“真实”。倘若还存在其他的“真实”,也是与我们毫无关系的,我们无法认识它们,它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下面这三个重要的事实。这三个事实构成了我们

    生活的现实,并且制约着我们。因为这些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

    们,所以,我们注定要不停地解答由此而引发的一连串问题,而从一个

    人的回答中,我们将了解到他是怎样理解生活意义的。

    其中的一个事实是:由于我们是在这个被称为“地球”的贫瘠星球上

    生活,因此,我们是无法脱离它的。这样的一个事实限制了我们的行

    为,我们除了依靠它所提供的各种物质资源来不断地繁衍之外,是无处

    可逃的。为了确保人类的生生不息,我们必须不断发展个人的灵魂和躯

    体。这个问题向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个体索取着答案,至今还没

    有谁能够逃得过它的挑战。我们做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对人类生活情

    景的解读:正是它们,反映出我们心中所认为的哪些事实是有价值的、合适的、有可能性的、非常必要的。而这些解答,又不得不被一些事实

    所限制,比如“我们居住在这个地球之上”以及“我们是人类”。

    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及全人类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以坚韧不

    拔的毅力为我们的答案做出最合理的诠释,从而使它们前后保持一致。

    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我们人类的肉体是极其脆弱的,而我们所居住

    的环境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就像当我们遇到某个数学难题时,必须

    要努力地寻求答案一样。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地去寻找正确答案,而不能

    靠主观臆想或者心存侥幸。虽然无法寻找到绝对正确、永远完美的答

    案,然而,要找出相似的答案,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和进取。因此,我们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以便不断找寻更加精确和完美的解

    答,而这一答案必然要遵循“人类是被地球这一并不富饶的星球所制约

    的”这个事实,以及人类所处的环境将给人类本身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

    和利益纠葛。在讨论过第一个事实之后,我们来看第二个。在地球上,我们并不

    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与我们同在的还有其他人,我们在有生之年,或多或少都会与他们发生关联。由于单独的个体会受到多种多样的限

    制,因此,他们是脆弱的,独自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一个人想要独自存活,并单枪匹马地对付所有的困难,等待他的只

    有失败与灭亡。如若单独的个体不能存活,人类便无法继续繁衍生息。

    这导致一个问题:如果单独的个体想要获得幸福,同时也能够为人类的

    幸福做贡献,就必须和其他人发生必要的关联。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在

    这种联系的基础上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

    到:人类的活动是建立在与他们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假如我们采取孤立

    的姿态来为人处世,必定会走向灭亡。这些事实都是不容怀疑的,因

    此,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以及目标就是:在这个贫瘠的星球上,与同类建立联系并进行合作,保证我们生命的不断延续及人类命脉的传

    承。倘若我们想继续繁衍生息,我们就必须调整好自己情绪及行为与这

    个问题及目标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的行为还会被另外一个事实所制约,那就是:人类

    有性别之分。无论是个体还是人类集体,在生存发展上都必须正视这一

    客观事实。每一个男人或每一个女人都无法回避爱情和婚姻这样的关

    系,而这种关系无疑也是建立在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的。我们基于这一事

    实基础上的行为便体现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事实会引发多种问

    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选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而我们所选

    择的解决方式则反映出我们所认为的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论述了以上三个事实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三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受到制约的前提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谋取一份可以让我们生存下去

    的职业?为了使我们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并分享其快乐,我们应该如何在同类中得到不可动摇的地位?为了适应“两种性别的客观存

    在”以及“人类的繁衍生息依赖于爱情”这样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调节

    自身行为?其实,以上三个问题涉及社会、性别、职业这三个领域,同

    样也是人类无法回避的。

    经过个体心理学专家论证:对于每个个体来讲,生活中的多数问题

    都可以包含于社会、性别及职业这三个领域之内。每个个体对生活意义

    的深刻体会都是通过个人针对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而体现出来。

    比如,某个人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爱情也不尽如人意,交往圈子小,朋友不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感觉与其他人的交往是一件令人痛苦

    的事。那么,我们通过他所经历的限制和约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生

    活是一件多么艰难而具有风险的事情,挫折远远大于机会,他的社交圈

    一定小得可怜。上述结论都是和他对生活意义所做出的判断息息相关

    的: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就是要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所以,他会在

    潜意识里封闭自我,不和其他人接触。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非常喜欢

    他的工作,且能从中获得令人称赞的成绩,他的爱情非常完满,他的社

    交圈广泛且朋友众多。那么,我们可以断定他一定认为生活是充满希望

    和创新的,时时都有机会,困难都是暂时的,总能有办法克服。生活对

    于他来讲,意义在于和伙伴并肩同行,同时,作为群体的一部分,要为

    整个人类的幸福奉献一定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两种“生活意义”的共同特征:一种是

    正确的,另一种是错误的。一切的失败者,如犯罪分子、酒鬼、精神病

    人、自杀者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失败,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缺乏兴趣,且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在处理友情、性及自己的职业时,并不认

    同以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问题的观点。他们眼中所谓的“生活意义”只是属

    于自己的: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目光只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认为没有谁能够通过达到目标而获取某种利益。对于他们,成功是针对个人而言

    的,这样的目标实际上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个人成就感。比如谋杀者,当他们手持一瓶足以致别人于死地的毒药时,并不能以此来抬高他的身

    价,但是,他们却天真地认为,那是个人权力的象征,实际上,只有他

    自己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别人并不那么认为。真正的意义,只有在与他

    人产生联系的时候才切实地存在,个人所认为的“意义”,实际上是虚幻

    缥缈的。因此,我们所有的行为及想要达到的某些目的也是同样的道

    理,我们对他人的意义才是我们唯一的意义。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踏

    上了一条错误的路,那是因为,他们只是固执地想让自己变得举足轻

    重,却没有发现,他们倘若想要让自己变得至关重要,就要对他人的生

    活做出一定的贡献。

    前不久,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是关于团体领袖的:从

    前,有一个领袖,一天,他把所有的教友召集到一起,说道:“大家注

    意了,这个星期三就是世界末日了!”这句话引起了所有教友的恐慌,于是,他们摒弃了一切杂念,纷纷变卖私人财产,惶恐不安地等待末日

    的到来。然而,星期三并没有发生任何不寻常的状况。于是,愤怒的教

    友们一起来到领袖的面前,质问他:“看!我们现在的境遇是多么糟糕

    啊,我们变卖了所有的财产,转告所有我们遇到的人,告诉他们世界末

    日就要来了。当有人讥笑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信誓旦旦地说,这个消息

    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宣布消息的人是有绝对权威的。如今,星期三早已

    过去,根本就不是什么世界末日!”听到这些,领袖不慌不忙地说

    道:“可是,我所谓的星期三是我自己的,并不是你们的啊!”显然,这

    位领袖是在用他自己所理解的意义作为借口来躲避他人的攻击。我们由

    此可以断定,单独个体的意义实际上是经受不起任何考验的。

    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生活意义”是有标准的:它们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够共同享有的,是共同的意义,是可以被很多人确定为有效的意义。如

    果一个好方法能够解决某个个体所遇到的困难,那么,它一定也可以为

    其他人解决相似的问题,这样的科学方法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有相同意义

    的。天才的定义是他人公认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是建立在其至高无上

    的效用上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称为天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

    这样的结论:生活的意义在于个人为团体所贡献的力量。在这里,我们

    指的并不是一个人的职业动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们只关注他所做

    出的成就。那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应付自如的人,是在以他们的

    行为告诉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引发别人的关注和兴趣,并与他

    人进行互惠合作。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行为会被同伴的兴趣所

    影响,每当他遇到挫折时,都会找到最合适的方法,那就是避免和他人

    发生利益上的正面冲突。

    这样的观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比较新鲜。他们或许会感到疑

    惑,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否真的是:贡献力量以及对他人产生兴趣并

    进行合作。他们会不解地问: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是好呢?假如一个人总

    是为他人考虑,牺牲自己的利益,难道不会不自在吗?我们不该维护切

    身利益或强化自己的个人品格吗?一个人倘若想要寻求自身发展,他总

    该替自己考虑考虑吧?这些观点貌似正确,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因

    为,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虚幻的。倘若一个人面对“生活意义”这个问题,想要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以此为个人目标,他会知道该如何塑造

    一种令自己满意的人格,并时刻处于为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着想的情境

    中。他会以社会感觉来调整自我,并训练自己,从中获得应有的技能。

    假如一个人已经确定了目标,那么,训练这种技巧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将不停地提高自己,以便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这三种问题,而他个人

    的技能也将随之提升。比如,当我们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假如我们和

    伴侣是真心相爱的,同时,我们也将丰富另一半的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相反地,如

    果我们并没有这样的目标作为支撑,只是虚幻地想象着提升自己,那

    么,我们就像是在演戏一样,会越发感觉不自在。

    此外,还有一点可以证明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奉献。让我们来留意

    一下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东西,这些东西可都是他们对后代的贡献。比

    如,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祖辈开发过的;我们身边的建筑物,也是祖辈

    的杰作,除此之外,还有科学、艺术、知识文化等。从这些方面,我们

    看到了祖先对我们的幸福生活所做的贡献。而那些并不懂得如何贡献力

    量并互助合作的人,又给了我们什么呢?他们只会逃避生活,回首往事

    的时候,也看不到丝毫自己留下的痕迹。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死亡

    是彻底的,他们的生命历程是苍白的。你是否听到了地球的呓语:“人

    类不需要这样的人,你们根本不配获得生命。滚开吧,毫无用处的人

    们,你们的未来是一片空白,快点消失吧!”因此,对于这些不懂得奉

    献和合作的人,我们的心声是:你们是没有价值的,是废物,赶紧走开

    吧!当然,我们现代的文化并不是毫无瑕疵的,也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

    方,然而,一旦我们发现缺憾,就应该努力去完善,而这种完善也注定

    要建立在为人类谋求更多幸福的基础之上。

    懂得奉献和合作的人是随处可见的。他们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生活充

    满意义,不断努力培养自己的爱情,并努力对社会产生兴趣。这样的情

    感在宗教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世界上任何具有伟大意义的运动

    一样,宗教也是人类想要贡献力量、为社会增加利益的产物。不幸的

    是,除非他们的做法对于这样的目标来说非常直接,否则宗教的真正内

    涵就很容易被人曲解,人们也将无法看到宗教究竟为社会利益的增加献

    出了多少力量。相比之下,科学则比政治和宗教更能让人理解,因为,它使人类对他人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有所增加,也更便于人类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无论我们是从哪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增加个人对他人以

    及所处社会的兴趣,促进人与人的合作,为人类的幸福奉献力量这一目

    标却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正确与否,带来的结果将会有天壤之别。正确

    的意义像是我们事业的护卫者,错误的意义则如撒旦

    (1)

    般可怕。所

    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意义的形成过程,充分了解它

    们之间的区别并在它们产生重大偏差时能够及时纠正。以上问题实际上

    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与生物学、生理学的区别,就在于它

    能够通过对“意义”本身及对我们人类产生何种影响的了解,不断提高人

    类的幸福指数。

    对“生活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时就开始了。就

    连婴儿这样的弱小群体,也会通过其掌握的方式估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以及这种实力在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少。

    在一个生命发展的第五年,少儿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稳定的

    对待困难和事业的行为模式。在这个时候,少儿“对自己以及世界该抱

    有怎样期待”已经具有持久的、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将用这张统觉

    表(Scheme of apperception)来观察世界:在被人们接受之前,经验就

    已经被提前做了解释,这样的解释是建立在“生活意义”基础之上的。就

    算这里所指的“生活意义”是完全错误的,就算这样的方式会导致一个人

    极端不幸,人们也不会放弃它。因此,只有通过重新检查产生错误的原

    因,找出症结所在,并将统觉表进行修正完善,才能改正这种错误。有

    时候,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结果,进而修改他

    的“生活意义”,并且通过努力真正改变了它。但是,假如社会没有对他

    施压,他也没有觉察,依旧按照原有的方式,他还是会接连不断地陷入

    困境,而他一定不会想要去改变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要借助了解情况的专家的力量来改正错误的想法。同时,他们也会给予我们更为合理

    的“生活意义”。

    一个人的童年对其“生活意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童年时期充

    满不愉快的人,可能会赋予生活完全相反的意义。如果是一个过于看重

    愉快经验的人,这样的事实并不会影响到这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只是

    会让他对外界充满戒备。他会认为:“为了让我的后代不再经历不愉

    快,我一定要努力改变这种令人不满的环境。”还有一种人会认为:“身

    边的人总是占我便宜,这是多么不公平啊!既然这个世界如此不公,我

    有什么理由善待它呢?”有些人会这样告诫他的孩子:“我小的时候经受

    了那么多痛苦,我都挺过来了,你们为什么做不到?”第三种人也许会

    这样认为:“我小时候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因此,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

    可以被理解的。”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会把小时候的经验都付诸行动,倘若这种对于

    经验的解释没有改变,他们便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可见,个体心理学

    摒弃了决定论。成功或失败并不是由经验所决定的,一个人只是从经验

    中提取部分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而不会被旧有的经验所困扰或击败。我

    们的意念是被经验赋予我们的“生活意义”所决定的:当我们将某一旧有

    经验作为将来生活的基础时,或许就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生活意

    义”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则以个人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自己。

    然而,一个人童年所处的环境却非常容易孕育出具有严重错误

    的“生活意义”。在不愉快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都变成了所谓

    的失败者。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那些在童年时期遭遇疾病或在先天因素

    影响下致使身体的某些器官出现缺憾的孩子。这类儿童通常不容易感受

    到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因为他们心里所承受的压力很重。在通常情况

    下,他们只关注自身的感觉,除非身边的亲人愿意用其他的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且,他们很容易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变得灰心丧气。处于

    当今这个文化背景中,他们更容易因为周围人的同情、嘲讽而逃避现

    实、深感自卑。这样的境遇可能会让他们感觉被侮辱并丧失为社会做贡

    献的信心。研究那些存在生理缺陷或内分泌紊乱的儿童所遭遇的困惑我

    想我应该是第一个人。我不断地在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而不想试

    图证明导致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先天遗传或者生理缺陷。生理缺陷并

    不一定是造成人类养成错误生活模式的元凶,我们也并不能证明内分泌

    同样出现问题的两个儿童会有相同的不良反应。

    我们不难见到克服困难并成为栋梁之才的“问题”儿童,在这方面,个体心理学并不夸大优生学的好处。纵观历史,有很多为社会献出力量

    的优秀人才都有生理上的不足,有些身体情况极差,甚至早早就离开了

    人世。然而,正是这些在困难面前绝不服输而走出困境的人,极大地推

    动了社会的发展。他们越挫越勇,不断地拼搏向上。如果我们只把目光

    锁定在他们的肉体上,就不能看清他们的内心到底是朝好的方向发展还

    是朝坏的方向发展。事实告诉我们,多数情况下,这些儿童都没有得到

    正确的指引,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们的困难,这就导致他们只关注自

    身,最终也就走向了失败。

    导致儿童形成错误“人生意义”的做法是因为他们过于娇纵。受到溺

    爱的儿童总会将自己对他人的期待理解成一种命令,他无须努力就能够

    受到上帝的娇宠。并且,他们还会认为:他们天生是与众不同的。于

    是,当周围的人没有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相反地,每个人都

    希望被光环笼罩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他已经形成了不

    懂付出只想索取的心理,并且从来没有用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与其他人

    交往过。身边的人总是娇惯着他,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可以

    说丧失了独立性。于是,当他遭遇不幸时,只能通过乞求别人来获得解脱。他也许认为:如果他的地位再高一些,如果他可以勉强其他人承认

    他是与众不同的,他的境遇就会有所改善了。

    这些被宠坏的孩子,很可能成长为社会的“危险群体”。其中不乏破

    坏善良意志的人:有的利用媚俗的外表获得擅权的机会,并在日常工作

    中破坏团队的合作。有的竟然会公开地进行反叛:一旦没有人对他们表

    现出谄媚和顺从时,他们就会认为别人在背叛他;他们会觉得社会对他

    们是很不友好的,所以,产生了报复所有同类的恶毒想法。而社会经常

    反驳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以此为证据得出社会对他们有所亏待的结

    论。这也就是惩罚并不能奏效的原因,他们除了不断巩固“其他人都反

    对我”的想法之外,就别无他用了。其实,从本质上说,被宠坏的儿童

    所犯的错误都是相同的,虽然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用温柔的手法凌驾

    于别人之上,有的则是暴力相加。事实上,我们能够发现:在他们中,很多人都先后运用以上两种相异的方法,却始终没有变换过目标。他们

    认为:“独占鳌头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一定要让别人觉得自己重要,并想方设法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他们一直持有这样的观念,他们的

    所作所为将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种导致儿童形成错误“人生意义”的做法是对他们的忽视。这些

    儿童从来不了解爱与合作的真正内涵,他们忽视了友爱的力量,赋予生

    活不合理的解释。我们不难了解,在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把困难看得

    太大,选择低估自己,低估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因为他之前遭遇到了

    社会的冷漠,从此便认为这个社会是永远冷漠的。他觉得他可以通过对

    别人有利的行为来换取他人的情感以及对自己的尊重,所以,他既不相

    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其实,情感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经验都没法替代

    的。作为一个母亲,最重要的就是赢得孩子的信任,然后将这种信任无

    限地扩大到孩子生活环境的每一处细节。如果这一步失败了,并没有获得孩子的兴趣、情感以及合作,那么这个孩子就很难对社会产生兴趣,同时也不容易对其他伙伴产生友好的感觉。其实,每个人自身都具有对

    他人产生兴趣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需要他人的引导、发掘,是需要

    磨炼的;反之,其发展过程就会产生阻碍。

    如果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被冷落、被排斥、被厌恶的儿童,我们

    很容易发现:他是孤独的,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也不懂得合作,对于能

    帮助他和其他人一起生存的事物也是完全不关注的。然而,我们知道,这样的个体在他所在的环境中必定会走向毁灭。一个婴儿,只要成长为

    儿童,就足以证明外界对他一定施予了一定的关怀和照料。因此,我们

    这里说的不是完全被忽视的儿童,而是那些受到的照顾相对于其他儿童

    来说较少,或者多数方面是正常的,只是在某一方面被忽视的儿童。总

    而言之,我们可以认为:被冷落的儿童一定从未发现值得他信任的人。

    现实是充满讽刺意味的:很多我们所说的失败者,都是孤儿或私生子出

    身。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这样的儿童纳入被冷落的儿童的行列。

    生理缺陷、被溺爱、被冷落,都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生活意义”。

    陷入这些情境中的儿童看待问题的方法都是错误的,需要被纠正,必须

    有人站出来帮助他们彻底改变那些错误的想法。假如我们真心关心这些

    儿童,真的有兴趣提供帮助,并且也曾经付出过努力,我们将在这些儿

    童的行为中看出他们的生活意义。

    做梦和想象已经被证明非常有好处:虽然一个人的人格在做梦时和

    清醒时都是一样的,但做梦的时候,社会压力较小,可以避免防卫或隐

    瞒的行为。然而,要想清楚地了解一个人赋予自己的生活什么样的意

    义,最好的途径就是记忆。每一段记忆都可以代表某一件令人回味的往

    事,无论这一段记忆是多么短暂。一个人之所以会回想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在他生命中所占的位置

    至关重要。这种记忆会暗示他:“这件事物是你应该避免的。”“这件事

    是你所期待的。”“创造你的生活吧!”我们必须承认,每一段记忆都是

    具有纪念意义的。

    儿童早期的回忆对于我们了解最早构成一个人生活态度的主要环境

    以及这种态度已经存在多久这两个问题具有重大的作用。为什么早期的

    记忆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首先,这些记忆反映了一个人对早期生存

    环境的印象和评价,这是一个综合结果,包含着一个人对自身外貌的认

    知、对自身最初概念的确定、他人对他的要求等。其次,这些记忆是一

    个人主观的起点,也是一个人为自己所做的最早的记录。所以,通过这

    些记忆,我们会发现,在他的印象中,他自己存在于一个不安全的、脆

    弱的地位,这与他被外界当作一个强壮且非常安全的目标差别非常明

    显。从心理学来看,这些记忆是否被人们当成最初的、真实的回忆,则

    是无关紧要的。记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人们对他的解释、对他的定

    义,以及这些记忆对现在及将来生活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来看几个关于最早记忆的例子,并看看由它们而引发

    的“生活意义”。

    “太糟糕了,我被掉下来的咖啡壶烫伤了。”其实,这就是生活。如

    果你发现周围有些无法摆脱孤独感的女孩总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描述其生

    活状况时,没必要感到惊讶。如果她内心深处总是在责怪其他人没有照

    顾好她的话,我们也无须感到奇怪。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人

    特别粗心,极容易让身边幼小脆弱的婴儿陷入极度的危险之中。在另外

    一个关于最初记忆的例子中,也出现了类似的事:“依稀记得,我在三

    岁时从婴儿车上径直掉了下来。正是在这个记忆的影响下,我经常会做

    这样的梦:世界末日来临了,午夜时分,我苏醒过来,竟然看到天空被照得火红火红的。星星都一颗一颗落下来,地球将和另一个星球撞在一

    起。然而,在地球毁灭之前,我被惊醒了。”当当事人被问到有什么事

    物是她所惧怕的时,她说道:“我怕我在生活中遭受失败。”这便是最初

    记忆对她的影响,这些记忆及噩梦让她对失败和灾难产生了恐惧。

    一个12岁男孩由于夜尿以及和母亲常常产生矛盾而被送到医院。他

    说隐藏在他心中的最初记忆是:“妈妈还以为我走丢了,于是非常惊慌

    地在大街上大声喊着我的名字,其实,我只是藏在了家里的大衣柜

    中。”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产生了这样一种猜测: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

    找麻烦的方式来引发别人的注意,安全感可以通过欺骗的手段来获取。

    虽然我们受到了冷落,但是我们却可以愚弄身边的人。他的夜尿同样也

    是他获取他人关注的手段,他的母亲面对这件事时所表现出的紧张和担

    心,反而让他更加坚信他的观点。正如前面所讲的例子,在很早的时

    候,在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外面的生活是充满危

    险的,只有在其他人替他担心的情况下,他才是安全的。也只有通过这

    样的方式,他才能够对自己承诺:总会有人在他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保护

    他。

    有个妇女,已经35岁了。她的最初记忆是这样的:“就在我13岁的

    时候,一次,我单独一人走进了地窖。当时地窖里暗极了,正在我下楼

    梯的时候,年龄稍比我大的堂兄也开门随我走了进去,当时我被他吓到

    了。”从以上的记忆看来,她可能是一个孤僻的孩子,不喜欢和同伴一

    起玩,尤其是排斥异性。因此,我们猜测她是独生子女,而这种猜测被

    证明是正确的。她35岁的时候,依然还是孤身一人。

    下面有一个案例,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够看出社会感在进一步的

    发展:“我记得妈妈曾经嘱咐我推扶着娃娃车,当时妹妹坐在里面。”我

    们能从中得到这样的暗示:她只有和同她一样幼小的孩子待在一起才会觉得快乐,还有,她对她的母亲非常依赖。当新生儿降临人间时,如果

    想得到年纪稍大的孩子的合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年长的孩子参与照顾

    他,这样可以使他们对幼儿产生兴趣,并且产生保护幼儿的兴趣。如果

    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他们的合作,就可以避免他们将父母对幼儿的专注视

    为对他们自身存在的威胁。

    想和一个人在一起,并不等于对他感兴趣。有一个女孩,当被问到

    她最初的记忆是什么样的时候,她说道:“我、姐姐及其他两个女孩一

    起出去玩。”通过这句话,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她在学习与人交往,然

    而,当被人问起“什么是你最惧怕的事”的时候,她所给出的答案却

    是:“我最怕的是周围的人都不理我。”我们能够体会到她内心的挣扎。

    而且,我们能由此判定,她缺乏独立性。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之后,便可以自然而然地了解他

    (她)的整个人格。曾有人说过:人类的个性特点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其实,只有对于那些并未掌握这一技巧的人来说,这个观点才是正确

    的。然而,我们也曾说过:如果没法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再多的讨论

    和治疗也都是徒劳的,唯一有效的方式是找到方法让他们勇敢地正视生

    活。合作可称为我们防止一个人发展为神经病的唯一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多鼓励并有意地锻炼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在日常生活或者工

    作中,我们应该允许儿童用自己的方式与人交往。任何阻碍合作的因素

    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一个被宠坏的、非常自我的孩子,在

    学校很可能也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兴趣。他对某一个学科感兴趣,或许

    只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做法可以获得老师的宠爱,他也只愿意做对自己

    有利的事。这种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这种

    局限会在他接近成年时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他已经

    丧失了责任感和独立性,他身上的任何特征都无法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了。

    当他开始品尝到自己所酿成的苦果时,我们不能加以责备,而是应

    该想办法帮助他。我们不能期望一个没有学习过地理知识的孩子能够在

    这个领域获得成果,我们同样也不能期望一个并未被教会如何与他人合

    作的孩子,在团队协作中会有令人满意的行为。然而,人类所面临的一

    切问题都需要人与人的合作,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以一种互惠互利的

    合作的方式而完成。因此,只有理解正确的“生活意义”是在于贡献自己

    的力量之后,才能成功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假若心理学家们、老师们及父母们都能认识到:当我们赋予生活某

    种意义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

    应该采取推诿、埋怨或者博取他人同情、自认为丢人、自责等消极态

    度,而是应该不断地努力。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

    们一定要开拓新的生活,我们有能力这样做,同时,这也是我们应尽的

    责任。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非我莫属!如果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采取

    合作的形式来面对生活,那么,人类社会必定会不断进步。

    ————————————————————

    (1) 撒旦(Satan),主要指《圣经》中的堕天使(或称堕天使撒旦),他是反叛上帝耶和

    华的堕天使(Fallen Angels),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

    成为魔鬼,被看成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译者注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我们是生活在『意义』的领域有一个问题,让人类一直争论不休。

    那就是:到底是肉体支配心灵,还是心灵控制肉体?参与争论的哲学家

    们各执己见,大致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观点。对此,哲学

    家们各自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这个问题却

    一直没有定论。

    有一个问题,让人类一直争论不休。那就是:到底是肉体支配心

    灵,还是心灵控制肉体?参与争论的哲学家们各执己见,大致可以分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观点。对此,哲学家们各自提出了各种各样的

    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定论。或许,个体

    心理学

    (1)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因为在个体心理学

    领域是以心灵及肉体间的动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倘若我们的治疗建立

    在错误理论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就无法帮助那些有肉体和心灵方面的问

    题,并且迫切需要治疗的病人。我们的理论必须经受得起现实的考验,必须来源于经验。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必须接受来自

    现实的挑战。

    正是个体心理学的发展,让这个问题所带来的紧张局面有所缓和,使我们认识到心灵和肉体不是水火不容的两个方面。心灵和肉体归根结

    底都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都是生活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在将生活

    视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来了解它们的关系。

    人类是可以四处活动的生物,人类的生活并不是静止的。对于我们

    而言,不只要追求肉体的发展,还要追求心灵的发展。与此相反,植物是有根的,它们被固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活动。因此,我们所了解的一

    切形式的心灵,都一定是充满惊奇和刺激的。就算植物能够预言未来,它们的特质也会使之成为空谈。我们假设植物有思维:“有人来了,我

    马上会被他踩到,然后一命呜呼了。”然而,这有什么用呢?植物依然

    无法躲避灾难。

    然而,任何可以运动的动物,都可以提前预知并筹划它接下来的行

    动,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是有灵魂或心灵的。

    “知觉你当然是有的,不然就不会有行动。”

    (2)

    提前预知自己的行动是灵魂的最关键作用。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

    能够认识到:心灵是怎样控制肉体的——心灵为肉体设定下一动作的方

    向。

    假如我们没有努力的方向,只是接收到一些散乱的动作信号,那是

    没有用处的。由于心灵可以决定我们动作的方向,因此,它在生活中占

    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心灵也被肉体所影响,肉体是动作的

    执行者,心灵只能在肉体所具有的能力范围内行使指挥的职权。比如,若是心灵希望肉体能够奔向天上的月亮,那么除非能够克服人体自身的

    局限条件,否则便是无稽之谈。

    与其他的动物相比,人类更善于活动。由于人类的手可以进行复杂

    的操作,因此,人类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也更善于利用各种

    活动来改造周遭的环境。所以,我们可以预言:人类对未来的预见能力

    一定会有长远的发展,人类也会为自己所定下的目标而努力,以便巩固

    人类在所处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在每个个体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除却一切向部分目标迈进的行为之后,我们还有一个较为单一的动作,那便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

    都是想要获得一种安全感、想要一种稳固的地位。这样的安全感是指:

    我们已经克服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已经拥

    有了最终的胜利。由于这样的目标,我们的所有行为都需要协调成为一

    个整体。心灵和肉体似乎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不得不发展,最终成

    为整体的。这类似于一种原本就存在于最初细胞中的目标。比如,我们

    的皮肤出现破损,整个身体都在努力使它恢复。然而,肉体在发展的过

    程中并不是孤单的,心灵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撑,运动、训练和通常情况

    下的卫生学的价值,都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生命结束,肉体与心灵的合作都是持续不断

    的。它们是不可分割、合作互助的两个有机部分。心灵犹如一辆车,它

    通过激发肉体的潜能,帮助肉体战胜一切困难,安全地达成既定的目

    标。心灵的目标是镌刻在每一寸肉体之上的,我们可以通过肉体的活

    动、表情等感受这种目标。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比如,一个

    人动他的眼、舌、面部肌肉,他的脸部就有了特定的表情,也就有了意

    义,而赋予其意义的,就是人的心灵。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能够体会

    到心理学(或心灵的科学)究竟是在研究什么了。心理学所研究的范畴

    是:通过研究个体各种表情中所蕴涵的意义,找到合适的了解该对象的

    方式,并把他的目标与其他人的目标进行对比。

    为了达到安全的既定目标,在我们心灵深处,必须让目标的形象更

    具体一些,因此,要计算好安全限度,并且要保证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

    走,才可以靠近它。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某种错误,但假如连

    明确的目标都没有,则压根不能产生行动。比如说,在我们抬头的时

    候,心中自然是以此为目标的。我们在内心所选择的目标,不一定是有

    利的,但之所以我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心灵误以为那是正确的。一切心灵上的偏颇,都是在选择行动目标时产生的错误。获得安全

    及地位是全人类公认的目标,但有些人在选择安全所在的方向时产生了

    错误,如果他们固执己见,就会跌入堕落的深渊。

    假如,当我们只看到某一种表情或者行为,却无法看清其本质的意

    义时,了解它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先将其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动作。比

    如,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偷窃行为。偷窃,就是非法占有他人的物

    品。首先,让我们来看偷窃的目标:它的目标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拥有

    更多的财富,从而让自己体会到安全感。因此,偷窃的出发点是对贫穷

    及自身匮乏的恐慌。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偷窃者所处的情景,以及导

    致他感到匮乏的原因。最后,我们要了解的是:他是否在通过恰当的途

    径来改善环境,并排解掉了匮乏的感觉?他的行为是否是沿着正确的方

    向?他的方法是不是欠妥?我们不能去否定他的最终目的,然而,我们

    能够指出:为了达到目标,他用错了方法。

    人类把对其环境的改造称为文化,也就是人类的肉体受到心灵的激

    发而做出来的各种动作的总和。我们的工作是受到心灵启发的,而我们

    的身体则要在心灵的支配和帮助下才能够得到发展。总之,在我们的生

    活中,处处都体现了心灵的强大效用。然而,我们的初衷并不是着力强

    调心灵的力量。身体的舒适也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我们的肉体在心灵的庇佑下可以获得安全,免于疾病或死亡,并避免各

    种意外或伤害。我们能感受到痛苦、快乐、幻想及分辨出环境的优劣等

    能力,也都可以为达到目标而服务。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引发各种感

    觉,并支配身体采取行动。在很大程度上,肉体是被个人情感所控制

    的,然而,肉体却无法对其进行限制,个人情感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生活

    方式及既定目标。

    显然,支配个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只是其中一种。在没有其他力量的情况下,个人的态度并不能独自造成一种病症,生活方

    式只有被感情强化后,才能引起行为。个体心理学中所界定的新观点同

    样也是我们通过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当一个人定下自己的目标后,感情

    就绝对不会与其生活方式背道而驰,这个时候,感情会为了现实需要而

    主动去配合个体发展。这个时候,我们所谈到的问题已经不在生物学或

    生理学范畴之内了;感情的发生是不能用化学理论或实验来解释和预测

    的。在个体心理学领域中,首先,我们假设生理过程是客观存在的,然

    而,相比之下,心理的目标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比如,在焦虑的目的

    和结果及焦虑对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当中,显然,我们更关注前者。

    在这种研究方向的指引下,我们不能把引发焦虑的原因归结于性的

    压抑,也不能归结为难产所留下的后遗症,这样的解释太过荒谬了。我

    们发现:对于那些习惯有母亲帮助、陪伴及呵护的儿童,无论如何,焦

    虑都可以作为控制母亲的有效途径。同理,愤怒只是控制一个人或某种

    情境的一种方式,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产生愤怒时的生理状况而得到满足

    感。我们必须承认,心理学研究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对象是:每个人

    的身体或心灵的表现都需要以天生条件作为基础,然而,我们的目光却

    集中在如何运用这些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从每一个个体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感情的成长和发展是依据达

    到其既定目标所必须选择的方向和程度来实现的。无论一个人表现出的

    是焦虑还是勇敢,快乐还是悲伤,都需要和他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他

    们合乎情理的强度和表现,都恰好符合人们的期望。通过悲哀的方式来

    达到产生优越感目标的人,不会因为成功达到目标而感觉快乐,他只会

    在遭遇不幸的时候才能获得对快乐的感知。只要稍微留意,我们就会发

    现,感情是一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患上了人群恐惧症,那么,只有当他独自在家,或支配着另一个人时,他才不会感到焦

    虑。任何患有神经病的人,都会本能地躲避生活中无法让他们感觉到征

    服快感的事物。

    情绪的格调也是固定的,就如生活方式一样。比如,一个懦夫,在

    与相对更柔弱的人相处时,可能会略显自大,在他人的庇护下也看似勇

    猛,然而,这却改变不了他是懦夫的事实。他很可能会往门上安上三把

    锁,同时利用防盗铃及警犬来预防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会对外

    宣称自己非常勇猛。其实,我们并没有证据证明他非常焦虑,然而,他

    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却将他们性格中所隐藏的懦弱暴露无

    遗。

    在性和爱情上,我们也能看到这一点。当一个人想要靠近他所心仪

    的对象时,在他脑海中,必然会出现属于性的情感。为了做到集中精

    力,引发适当的感情和相应的功能,他必定要将所有有干扰性的兴趣和

    工作放到一边。如果他拒绝放弃这些,就可能会导致感情和功能的缺

    失,比如,性冷淡、阳痿、早泄、性欲错乱等。在通常情况下,不恰当

    的生活方式或优越感都会引发这样的状况。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

    些人不会关心他人,却只等着其他人来关心;他们对社会缺乏兴趣,在

    做那些需要勇敢进取的事情时,他们通常会遭受失败。

    我有这样一个病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由于做错过事情,一直无

    法摆脱犯罪感而深深内疚。在他七岁的时候,哥哥替他做了一次作业,他告诉老师是他自己做的。由于他的家庭成员都非常重视诚实这一品

    德,于是,这个孩子为了这件事而内疚了三年。最后,他到老师面前认

    错,而老师却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他又哭着去找父亲认错,并成功地

    获得了父亲的原谅。父亲夸奖他诚实可爱,还安慰了他。然而,他依然

    觉得非常沮丧。通过这件事,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这个病人为了这样一件小事而内疚许久,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诚实和自制。他的家庭环

    境让他比别人更加注重“为人诚实”这一品德。在学习成绩和个人魅力方

    面,他觉得自己比不上哥哥,因此,会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获取自我满足

    感。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更是由于各种因素而感到自卑。他时常手淫,而且,面对学习,他依旧常常采取欺骗的手段。他的犯罪感会在临近考

    试时越发强烈。他性格敏感,注定了他心里所承受的比他哥哥重得多。

    因此,他常常以此为借口躲避一些不喜欢的状况。毕业后,他本来想找

    一份技术性工作,然而,他的犯罪感却折磨着他,他每天都在乞求上天

    的原谅,因此,根本无心工作。

    之后的情况更加糟糕,他被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很多人都认为他是

    无药可医的,然而,不久之后,他的情况却渐渐好转。在他出院前,医

    生告诉他:如果旧病复发,一定要马上回医院接受治疗。后来,他改读

    了艺术史专业。一次,在临近考试前的周末,他到当地的教堂去,跪倒

    在教堂里,对着众人大声哭诉:“我是人类中十恶不赦的罪人!”于是,他又以此让众人关注到他的良心。

    接着,他又在医院度过了一段时间。回到家后,他竟然在一天下

    午,赤身裸体地走到饭堂去吃饭,当然他的身材匀称而强健,在这一点

    上,他还是有自信的。

    可见,他是通过犯罪感来证明他比其他人要诚实,而他也朝这个方

    向不断努力着。然而,这样的方式却是一种歪门邪道。由于他不愿意面

    对考试和工作上的问题,这使他变得懦弱而手足无措。他的各种行为都

    是在躲避可以使他遭受失败的事情,很明显,在教堂和餐厅,他同样是

    在用荒诞的手法来获取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感。他所认为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引发了这样的行为,而随之而来的感情也似乎显得合情合理了。

    我们知道,在一个人人生最初的4~5年里,我们关注的是构建灵魂

    的整体性,并将灵魂和肉体联系起来。我们会利用遗传和后天环境中获

    得的各种信息,对它们进行修正,以便以此为目标来获取个人优越感。

    在第五年圆满画上句号的时候,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了定局,比如,他赋予生活怎样的意义,他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样的,他达到目标的方

    法有哪些,他的情绪是怎样的,等等。虽然,在之后的岁月中这些都可

    能改变,但是,改变的前提是他必须从先前形成的错误模式中摆脱出

    来。就像是他之前的所有行为都和他对生活的态度相一致,同样地,现

    在的行为也需要和他对生活的新态度保持一致。

    个人是通过他的感官来了解外界环境,并从中捕获信息的。因此,从一个人如何训练自身可以看出:他希望从环境中捕获哪些信息,以及

    他将怎样利用这些经验。倘若我们注意他们观察和聆听的方法,以及哪

    些东西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就可以充分了解他们,也就是说,他

    们的举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个人的举手投足,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

    身体受过什么样的训练,以及他怎样利用这些器官来选取他要捕获的信

    息。一个人的行为永远是被其认定的生活意义所限制的。

    此外,我们可以在心理学原有的定义上再添加一些元素。众所周

    知,心理学是以个人对其身体印象的态度为研究对象的,现在,我们就

    来探讨一下不同个体间心灵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心灵

    会把不能适合环境以及无法满足客观需求的肉体看成一种负担。所以,那些身体有残缺的孩子在心灵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会比正常儿童多

    得多。要让心灵行使影响并指挥肉体获取优越感的作用,就会更加困

    难。他们要想和他人一样达成目标,必须付出更多,更加地专心致志,因此,他们的心灵负荷会比较大,且会变得更加自我。倘若一个孩子总是陷在生理缺陷等方面的阴影里,便无心去注意外面的世界。他们就无

    法对别人产生兴趣,社会感和合作能力也会比周围的人差。

    生理缺陷固然会导致很多艰难险阻,然而,这样的困境却不是无法

    摆脱的。假若心灵能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他们也是可以和其他人一样

    成功的。事实证明,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尽管会受到更多的挫折,但获

    得的成就在很多情况下比身体健康的儿童要大。因此,生理缺陷对于人

    类来说,是一种可以激励人前进的刺激因素。比如,一个视力不好的孩

    子,可能会由于这个问题感觉到压力,所以会花更多的精力去看清周围

    的事物,他必定会更加注意周围的环境,也就会更努力地认清各种形状

    和色彩。这样的结果是,相对于视力良好的儿童,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视

    觉经验。因此,只要掌握了克服困难的好方法,生理缺陷也可以使我们

    获得更大的利益。历史上有很多视力不佳的诗人或画家,在他们的心灵

    成功地驾驭了这些缺陷之后,这些人却比正常人更懂得如何运用眼睛来

    获得有效的信息。在另一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有些儿

    童是天生习惯用左手的,却不曾被认为是左撇子。在家庭和学校生活

    中,家长和老师总是会锻炼他们运用右手。然而,他们的右手是不灵活

    的,不适合书写或绘画。但是,假若心灵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

    们的右手也可以变得非常灵巧。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常常看到那些习

    惯用左手的人在兴趣的驱使下,找到了好的方法,不断进行训练,在书

    法或绘画上比正常人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成功地将原本的劣势转化成了

    优势。

    只有那些想要对集体做出贡献、对自身有兴趣的儿童,才能找到弥

    补遗憾的正确方法。而那些逃避困难的儿童,是无法超越其他人的。只

    有当他们面前有一个值得努力追逐的目标,虽然有障碍,但是目标远比

    障碍要重要,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才有继续前行的勇气。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到底是集中在哪里。倘若他们想努力获取某一

    身外之物,他们自然而然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以获得某种必要的能

    力,对他们而言,困难只是暂时的。然而,假若他们没有目标,只是担

    心不如他人,那他们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进步。笨拙的右手只有通过刻苦

    训练才能变得灵活,而不是靠凭空想象。而一个人克服这些困难的愿

    望,也一定得比右手给他带来的沮丧更加强烈。假如一个儿童想要全力

    以赴地克服困难,那么,他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要建

    立在对他人、对现实、对与人合作感兴趣的基础之上。

    我有一个证明先天性的缺陷可以被转变的绝好例子,那就是我对患

    有肾管缺陷家族的研究。出生于这样家族的孩子,通常都有夜尿症

    (3)

    这样的缺陷,它体现在膀胱、肾脏、脊椎分裂或腰椎周围皮肤上的胎

    记。然而,先天的缺陷并不是夜尿症的唯一原因。这样的儿童并不仅仅

    是因为器官缺陷而患有此病,而是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当父母的行为

    或环境发生变化时,儿童的这种表现会消失;有些晚上尿床的儿童白天

    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假若儿童的心智没有残缺,而他也没有利

    用这一缺陷达到某一目的,夜尿症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患上夜尿症的孩子大多不想克服它,而是想继续下去。引发

    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受到的待遇。如果一个母亲经验丰富,能

    让孩子受到有益的训练,孩子就可以克服;反之,夜尿症则会伴随孩子

    的一生。比如,在一个具有膀胱疾病或肾脏病病史的家庭中,大人们会

    强调各种和排尿相关的事,或许,大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夜尿症对孩

    子的困扰,然而,当孩子意识到这件事受人关注时,他便不愿意再去克

    服了。以下的事例能够有力地证明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假如一个孩子

    抵制家长的教育,那么,他会找到各种方式来进行反抗。德国一位杰出

    的社会学家发现,出生于法官、警察家庭的孩子,犯罪的可能性要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是医生的儿童,患有神经病的概率也很大;传教

    士的孩子中很多都是问题少年;教师的子女很多都冥顽不灵……事实证

    明,以上的论述都是正确的。同样的道理,当家长过分强调排尿的重要

    性时,孩子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他们自己的意志。

    夜尿症的事例也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利用梦来引发某种情绪以便达到

    我们想要的目的。在通常情况下,尿床的孩子梦到他们走下床上了厕

    所。于是,他们可以为自己开脱,尿床也变得情有可原。这样的儿童通

    常是希望即使在夜间,自己也能受到他人的注意,别人也会听从他们。

    有时候,这也是他们反抗他人的一种方式,是存有敌意的。无论站在哪

    个角度,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真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做法,他们是在用膀胱而不是嘴巴说话。他们用自己的缺陷来表达他们的态

    度。

    用这样方式表达想法的孩子状态一般都比较紧张。一般来说,他们

    已经丧失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虽然他们曾被宠溺过。或许,兄弟姐妹的

    降临让他门觉得父母的爱被他人分割。这种情况下,他们便会通过夜尿

    症来维持与母亲的紧密关系。虽然这样的方法令人不悦,然而,它却有

    力地证明:“我还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没有长大的孩子。”每个孩子的

    具体情况不一样,他们也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他们会在晚上不停哭

    闹,用这种方法来吸引他人注意。

    其他的一些孩子也许会跌下床、梦游、吵着喝水等。然而,在进行

    这些活动时,孩子的心理活动都是相似的,他们会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

    和环境来决定使用哪种方法。

    以上的事例都可以有效反映心灵对肉体的支配作用。其实,除了各

    种活动的选择要受到心灵的影响,个人身体结构也受到心灵的支配。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而且论证过程会非常困难,然

    而,我们却掌握了有效的证据。如果一个孩子胆子很小,那么,这个特

    征将伴随他整个成长过程。他不关心,甚至不敢想象自己在各方面会达

    到各种成就,因而他不会有意地去锻炼自己的体格,也不会接受各种外

    界的刺激。他必定会落后于其他体格健硕的孩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这样的结论:身体的发展是受到心灵影响的,他可以反映心灵所存在的

    缺点和错误。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心灵无法找到克服困

    难的有效方式,肉体的表现将会很糟糕。比如,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

    人生最初的几年中,心灵对内分泌本身也会有相应的影响。若是腺体有

    缺陷,则不会对行为产生强迫性的作用,相反地,一些外在因素却在影

    响着腺体,比如,客观环境,儿童感兴趣的方向,儿童在感兴趣的领域

    所进行的有创造性的行为等。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证据可能更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因为我们

    比较熟悉它,它不会形成身体固定的特征而只是一种短暂的表现。在某

    种程度上,我们的各种情绪都会体现在身体上,也许是通过面部表情,也许是身体姿势或行为,也许会是大腿的不规则抖动。比如,当一个人

    的脸色变白或转红时,他的血液循环一定会随之变化。肉体在焦急、忧

    虑或愤怒等各种情绪的作用下都会使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当一个人害怕

    时,可能会有毛发竖立、浑身颤抖、心跳加快、直冒冷汗、呼吸困难、浑身摇晃不能行走等各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健康也会受到相应

    的影响,比如,恶心呕吐或没有胃口。对一些人来讲,膀胱也会受到这

    些情绪的影响,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性器官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有些

    孩子在考场上时性器官会不舒服,某些犯罪分子行凶之后则会跑去找女

    朋友亲热甚至去嫖娼。在科学范畴中,有一些心理学家声称焦虑和性是

    分不开的,而另外的一些人则宣称它们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他们的结论

    都是根据个人经历而得出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些差异性的反应是来自不同的个体,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遗传因素。他们的表现总能给我们某些暗示,让我们总结出各种家族的

    不同特征,因为属于同一家庭的成员,面对同一情况会做出类似的反

    应。然而,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研究心灵是怎样通过情绪来支配身体

    的。通过情绪及相应的身体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心灵在一个有利或有害

    的客观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比如,一个发脾气的人所希望的一定

    是立刻制止不良的情绪,而他所认为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谩骂或打击对

    手。此外,愤怒的情绪可以影响到身体,令身体僵硬或者感到有压力。

    有些人在愤怒的时候,胃部会感觉不适,脸也会变得很红,甚至会感觉

    到头疼。那些经常头疼或者偏头疼的患者,大多数是容易发怒的人。对

    于一些人来讲,生气时还会感觉三叉神经痛或者伴随着癫痫性的痉挛。

    心灵对肉体产生作用力的途径,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明白,因此,我

    们无法做出全面的解释。紧张的情绪对于自主或非自主神经系统都可以

    产生作用。紧张的情绪会立刻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有的人会拍案而

    起,有的人会咬嘴唇或撕扯纸条,只要他们感到紧张就会有所行动。吸

    烟和咬笔头等细小动作也可以用来发泄情绪。这些动作代表他们已经受

    不了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会表现得手足无措、肌

    肉抽搐、面红耳赤,这些都是因为情绪紧张。然而,这些由于紧张而引

    发的行为并不适用于身体的每个细节。我们所讨论的只是那些容易被发

    现的行为,如果我们观察得再仔细一些,就会发现,情绪会影响到我们

    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这些表现反映了心灵和肉体之间的各种活动。由于

    肉体和心灵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整体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两

    者之间的作用力。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身体发展会一直受到生

    活方式及其情绪的影响。如果在很早的时候,一个儿童的生活方式就已经固定了,而我们对此有丰富的经验,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预见这个

    儿童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将个人态度表现在身体上是勇敢者的做法。

    他们会长得比较特别,肌肉发达,身体姿势强健坚定。身体的发展很可

    能会受到生活方式及其情绪的影响,而这也可能是导致他们肌肉结实的

    因素之一。勇敢者的面部表情也会和常人有所不同,最终,他们整个人

    都有别于普通人,这种差异甚至扩大到他们骨骼的构造。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心灵对大脑是有影响的。通过病理学

    (4)

    的一

    些案例,我们了解到:那些由于大脑右半球出现问题而导致阅读及写作

    能力丧失的病人,可以通过训练大脑的其他部分来进行弥补。比如,一

    些中风的病人,大脑的部分功能已经完全丧失,却可以通过其他部分使

    大脑能正常地运转。这一事实对于我们证明个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教育应

    用存在合理性有重要的作用。若大脑只是心灵的一个工具,虽然比较重

    要,但改变不了心灵对大脑存在巨大影响作用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可

    以想方设法发展或增进对这一工具的使用。生来大脑便不符合某种标准

    的人,并不一定终其一生都要受这样的拘束,他们可以摸索出让大脑更

    符合生活的方式。

    有些心灵将目标确定在了错误的方向上,比如,没有培养出合作能

    力的人,就无法在大脑的成长过程中施加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

    发现,那些不懂得合作的孩子,在智力和理解力上似乎都显得逊色一

    些。由于我们能够从一个成年人的行为举止中观察出他最初的4~5年间

    建立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外,他赋予生

    活的意义以及统觉表都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可以找出

    他所遇到的合作障碍并提供有效的帮助。这是我们朝个体心理学迈出的

    第一步。

    一些学者宣称:有一种相对固定的关系存在于心灵与肉体之间。然而,这些学者中却没有人尝试找到二者间存在的关系的本质内容。比

    如,克雷奇默

    (5)

    (Kretschmer)曾经告诉我们怎样通过身体的结构来判

    断一个人的心灵特征,如果这样可行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人类分成不同

    的类型,比如,圆脸型、小鼻子而身材偏胖的人,就像恺撒大帝

    (6)

    说

    的一样:

    “我愿意周围有许多肥胖者,他们的肩膀轮廓圆滑,能熟睡整夜。”

    克雷奇默认为,人的体格是和心理特征相关联的,然而,却没有具

    体说明产生关联的原因。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

    不存在生理上的缺陷,他们适合生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对自己

    强壮的身体信心十足,认为自己的体格是可以和周围的人一校高低的。

    在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全力以赴,而不是紧张焦虑。在他们

    看来,没有必要将别人看作敌人,我们也不应该对生活充满敌意。心理

    学中无缘由地将他们称作“外向者”,大概是由于这些人从未因为身体而

    发愁。

    克雷奇默所说的,与此相反的是神经质的人。他们的身材往往是瘦

    瘦高高,鼻子比较长,椭圆形脸庞。他认为这样的人比较保守,而且懂

    得自我反省,他们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们是恺撒大帝所

    说的另一种类型的人:

    “卡修士有饥饿者一般的枯瘦外表,他工于心计,是个危险人物。”

    (7)

    这类人可能受到肉体的影响,性格中充满自私、内向和悲观的成

    分。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比一般人多,如果周围的人对他们的关心无法达

    到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变得多疑而心生怨恨。然而,克雷奇默也曾说过:在我们之中,很多人是属于混合类型

    的,就算是肥胖型的人也可能拥有瘦高型人的各种心理特点。我们会发

    现,如果周围的环境通过其他的途径给他们施加了压力,他们也会由此

    变得内向或是胆小,我们可以通过有计划的打击一个人而让他变成神经

    质。

    如果我们的生活阅历比较丰富,便可以通过个人的行为了解到他与

    人合作的愿望和程度。我们一直试图找到这样的暗号。由于现实的需

    要,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合作,进而一直靠直觉寻找可以在我们生活

    中起到指导作用的暗号。我们了解到,每当历史要产生变革的时候,人

    类似乎能够预知到变革的需要,从而竭尽全力地加快变革的速度。然

    而,倘若我们只依靠直觉来进行选择,则很容易出错。同理,人类不太

    喜欢那些具有特殊品质的个体,比如,驼背或者畸形儿。似乎人类在不

    了解他们的情况下,就已经武断地认定他们并不适合合作,这种判断是

    错误的。然而,人类的判断大多数也是基于生活阅历的基础之上。目

    前,我们并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方法来增加与这一特殊群体之间的合

    作。由于我们过分迷信,经常夸大他们的缺点,他们便不幸地成为了牺

    牲品。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体会在生命最初的

    4~5年间统一其心灵的奋斗方向,从而使心灵和肉体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他也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及与之配套的情绪和习惯。在

    这个过程中会时不时地产生各种形式的合作。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合作

    能力和习惯上来了解一个人。很显然,合作能力低是失败者的共同点。

    因此,我们可以更科学地界定个体心理学这门学科:它注重的是了解合

    作能力的缺憾。由于个人的心灵是统一的整体,生活方式贯穿于整个心

    灵活动的始终,因此,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必须和他的生活模式相统一。假若一种情绪很明显地违反了个人对于利益的追求,对个人发展造成了

    阻碍,那么仅仅改变情绪是无效的,由于情绪体现的是生活方式的内

    核,因此,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在这里,针对教育和治疗的未来,个体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特别而有

    效的指导。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治疗一种特殊或单独的病症,而是需要从

    整体出发,根据生活模式,在心灵赋予生活的意义中,在心灵面对外界

    环境而支配肉体做出的活动中,在心灵对生活阅历的合理解释中,找出

    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些行为看作心理学研究,比如,用手挠小孩,看他笑到什么程度;用针扎他们,看他们的反应激不激

    烈。然而,这样的做法在现在的心理学界却是司空见惯的。虽然通过这

    些方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和个人心理相关联的事实,但这些事实却只

    能证明一些特殊的个人生活模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活模

    式,如果采用其他对象来做研究,则可能跨越到生理学或生物学的范畴

    之内。这一说法对于那些企图找出特殊生活经验所造成的强烈影响的

    人、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人,以及研究由于先天禀赋是如何发展

    的人来说,都是正确合理的。然而,在个体心理学领域内,我们所关注

    的是统一的心灵、是灵魂本身。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个体赋予自身及所处

    世界的意义,以及他们的奋斗方向、目标、生活方式。到目前为止,通

    过观察个体的合作能力来判断他们的心理差异,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

    (1) 个体心理学:在许多方面,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是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相对立的。弗洛

    伊德看到的总是陷于与社会或他人相互冲突之中的个体,而阿德勒看到的却是寻找友好、和谐

    的个体;弗洛伊德忽视了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和未来的理想对人生的作用,而阿德勒却以这些

    问题作为他理论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由一些常常相互冲突的不同结构部分

    构成的,而阿德勒却把心理看作帮助达到个人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因此,他为他的理论选择

    了“个体心理学”这一术语,而绝非存心用这一术语来暗喻人们是被私欲激发去满足生理需求的生物。相反地,他意指个体虽然是独特的,但是他们都是以内心的和谐和力求与所有同伴相合

    作为其特征的。——译者注

    (2)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景王后寝宫中,哈姆雷特的台词。——译者注

    (3) 夜尿症:指夜间不自主地排尿。三岁以前的遗尿是生理性的,三岁以后的遗尿是一种不

    正常的现象,不正常的遗尿因为多发生于夜间,所以叫作夜尿症,也称遗尿,是一种生理疾

    病。——译者注

    (4)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

    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正因如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

    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这个称号充分体现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

    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译者注

    (5) 恩斯特·克雷奇默(Ernst Kretschmer,1888—1964),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1914年因提交关于谵妄和躁狂抑郁综合征的论文而获得博士学位。克雷奇默以研究体态、体质

    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闻名。在其著名的《体型和性格》一书中对正常人的体型与心理类型建立了

    对应关系,阐述了他的体格类型理论。——译者注

    (6) 恺撒(G.J. 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前44),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译

    者注

    (7) 《恺撒大帝》第一幕第三景台词。——译者注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已经闻名于世了。

    很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名词都表示认可,并将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法运

    用到了实际当中。至于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一名词或者运用的时候是

    否做到了准确无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已经闻名于世了。很

    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名词都表示认可,并将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法运用

    到了实际当中。至于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一名词或者运用的时候是否

    做到了准确无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说:倘若告诉一个人,他在

    受到自卑情结的侵害,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自卑,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

    这种情绪。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找到在他生活模式中令他沮丧的

    环节,然后在那一点上不断给他勇气。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病患者都受

    到自卑情结的困扰。如果想通过有无自卑情结来对他们进行区分,那是

    不可能的。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你有自卑情结”,这样并不

    能帮助他们找到勇气,因为这就相当于告诉一个头痛症患者:“我知道

    你现在哪里难受,你的头痛。”

    很多神经病患者并不承认自己有自卑情结,有些甚至会极力否认这

    一事实,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有资本骄傲。所以,我们不需要问他

    们,而是要关注他们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通过

    怎样的方法来彰显自己的重要性的。比如说,我们遇到一个举止傲慢的

    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周围的人都小看我,我一定要展现一

    下自己,让他们看得起我。”再比如,我们见到一个说话时手舞足蹈、表情丰富的人,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如果不用一些办法来吸

    引注意力,我讲的话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得盛气

    凌人、异常强势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在他内心深处是否隐藏着需要

    刻意掩盖的自卑感。比如,一个人怕别人觉得自己个子矮,于是总是踮

    着脚走路。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孩子比身高,有自卑情结

    的一方总会把身子挺得直直的,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以便让自己

    看起来高一些。假如有人问他:“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高?”他却不会勇

    敢地承认这一事实。

    然而,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

    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这个事实,我

    可以用三个儿童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玩的事例来说明。当他们面对关在

    笼子里的狮子时,一个孩子迅速地跑到母亲身后,脸色苍白地说:“妈

    妈,带我回家吧。”另一个孩子愣愣地站在那里,声音颤抖着:“我不怕

    它。”第三个孩子满脸好奇地问道:“妈妈,如果我向它吐口水,那会怎

    么样?”其实,他们都发觉自己面对狮子时居于劣势,但是他们的表现

    形式却是不同的。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

    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寻找到适当的办

    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没有谁能够长久地忍受自卑的困

    扰,他必定会想方设法消除不好的情绪。就算是一个人已经丧失信心,不再相信踏实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他也不能容忍自卑的感觉,他还是

    会想办法自救,只不过他的做法都是徒劳的罢了。他的目光总是锁定在

    如何克服困难上面,却没有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反而以一种优越的姿态

    进行自我催眠。这样一来,他的自卑情结反而越来越严重,因为引发自

    卑的因素依然存在。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可笑行为,他的压力反而会越来越大。假如我们不去了解问题的实质,而是简

    单关注他的行为,会误以为他是盲目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计划性,他虽然也在努力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却并没有坚持改善所处环境的信

    念,他的行为将这一点暴露无遗。假如,他觉得自己不够坚强,他就会

    躲避到一个会让他感觉良好的环境中去,他并不着眼于锻炼自己的能

    力,而是想让自己在自己的心中显得坚强一些。他这样自欺欺人的努力

    只能换取一丁点的成功。假如这样的问题挥之不去,或许他会变成专制

    的暴君,刻意维护自身的权威性;他可以自我催眠,然而,自卑情结却

    从未改变。那些旧有的情境会潜伏在生活中,依然会引发他的自卑感,这便是所谓的“自卑情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为自卑情结下定义:如果在面对

    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

    自卑情结。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自卑情绪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眼

    泪、愤怒、歉意等。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因此,他就会寻

    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

    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

    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

    和退却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公共场所具有恐惧症的案例来深入了解上面的理

    论。患有这种病症的人一般都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不应该离开熟悉的

    环境而走得太远,我一定要避免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当一个人存

    在这样的心理时,他会待在屋子里或者躲在床上不下来。遇到困难的时

    候,他还有可能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这个时候,个人已经完全放

    弃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我们

    明白自杀的行为意味着一种报复或苛责,便可以明白自杀者不过是试图从自杀中获取一定程度的优越感。从各种自杀案件中,我们可以总结

    出:死者一般会把导致自杀的责任推到某个人身上。他们仿佛在对外宣

    称:“看,我是多么的柔弱和仁慈,而你,却是这样的残忍。”

    通常,神经病患者会通过缩小自身活动范围的方式来避免与情绪的

    全方位接触。他想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能够主宰的环境中,从而远离各

    种现实问题。这样的做法,类似于给自己建起一座狭小的城堡,紧闭门

    窗,远离阳光、清风和户外新鲜的空气。他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在所掌

    握的各种方法里,挑选出一种能够达到目标的有效方式,或许是低声下

    气,或许是怒吼呵斥。如果对第一种方法不是很满意,他则会尝试另一

    种。然而,无论方式是怎样的,将获取优越感作为终极目标却是不会改

    变的。当孩子发现用泪水可以很好地驾驭他人时,他会变得爱哭,而爱

    哭的孩子患上忧郁症的概率非常大。眼泪和抱怨等被我们称作“水性的

    力量”的方式不仅会破坏合作,还会导致将他人贬为奴仆的结果。从这

    些人的言谈举止间,我们可以看出自卑情结,他们和忸怩作态、过度害

    羞及有犯罪感的人一样,总是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他们的目标超越

    一切,会不择手段地试图凌驾于别人之上,对此,他们绝口不提。

    一个喜欢夸耀的孩子,在见面伊始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优越感,然

    而,倘若我们注意他的行为,那么,他的自卑情结将暴露无遗。对于神

    经病患者的“狭小城堡”,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1)

    便是一

    个鲜活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不能勇敢地面对爱情,便无法真正收获爱

    情。倘若他的生活圈子仅限于家庭,那么,他的性欲问题也必须在这个

    范围内进行解决,这不足为奇。因为他缺乏安全感,他的兴趣总是局限

    在熟悉的几个人身上。他怕无法继续按照习惯来控制局面,因而害怕与

    人相处。受到这一情结困扰的一般是受到父母溺爱的儿童,他们不知道

    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家庭以外获取关心和爱情,而是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愿望天生就可以被无条件满足。成年之后,他们对母亲的依赖有增无

    减。他们想找到一个仆人而不是一个伴侣,最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仆

    人就是他们的母亲。这一情节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儿童身上,只要他的

    母亲溺爱他,不允许他对其他人产生兴趣,而他的父亲则对他不闻不

    问。

    大多数神经病患者都会限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跟整个环境接触。比

    如,口吃者常常持有怀疑的态度。在仅存的一点社会感的支配下,他与

    人交往,但是他害怕这种尝试,鄙视自己,结果在语言方面表现得犹豫

    不决。除此之外,具有自卑情结的人群还包括:上学期间明显不如别人

    的孩童、强迫症神经病患者、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或者婚姻问题一直没

    有解决的男人女人、由于厌恶工作而失眠的人等,这些人在解决问题时

    都会感到无助。有些人面对异性时,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于

    是出现了早泄、阳痿、性冷淡、手淫等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呢?那是因为这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知道,自卑可以促进人类地位的提升,它本身并不是变态的。

    比如:由于人类觉得自己无知,而对未来的预测却是异常美好的,人类

    必须努力改进自身所处的情境,于是他们努力地控制自然,努力探求宇

    宙的领域,这些做法便促成了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其实,在我看来,自

    卑情结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倘若我们邀请一位外来的客人观光,他

    一定会发出一些感慨:“人类一定是地球上最弱势的群体了,看!他们

    建立了各种团体,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做出了各种努力,为了防风避

    雨,他们建造房屋;为了抵御严寒而穿上衣服。”我们必须承认,人类

    在某些领域是比较弱势的。我们不像猩猩或狮子一样健壮,地球上很多

    动物都比人类适合单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虽然群居与团结也是解决困

    难的一种方式,然而,人类却比其他动物更加需要合作。婴儿是脆弱的,需要长期的呵护和照顾。而任何人都是从婴儿发展而来的。若是缺

    乏了合作,就只能被环境所限制,因此,我们认识到:假若一个孩子没

    有学会与人合作,他就会越来越悲观,渐渐发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结。同

    时,我们也认识到:就算是一个非常喜欢与人合作的人,也需要面对生

    活中不断出现的棘手问题。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完全全地控制自己所处的

    环境。人生苦短,人类是脆弱的,而生活中的三个现实问题却始终摆在

    我们面前。我们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会满足现状,止步不

    前。不管怎样,我们始终要奋斗,但是,只有与人合作,我们的奋斗才

    是充满希望并且有意义的。

    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永远无法达到生命的终

    极目标的。如果一个人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没有任何困

    难的程度,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完美的环境中,一定是非

    常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推算出将要发生的每一件事,明天是不存在任

    何风险和意外的,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那么,对于未来,我们也

    就没有什么期望了。其实,生活的乐趣主要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如

    果我们可以确定每件事的发展,那么,也就没有了讨论和发现的必要

    性,这个时候,科学也就走上了末路,宇宙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只意味

    着一次轮回;曾经让我们感到愉悦的艺术或宗教,也将失去意义。幸

    好,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向末路,我们奋斗的脚步不会停

    下来,我们也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在这个过程

    中,神经病患者往往不能找到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他们的前进是相当

    困难的。而正常人对待问题时,总会用较为合适的方法一步步解决,他

    们能够接受并解决新问题。因此,他们不需要他人特殊的照顾,不会让

    同伴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他们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就能够独立地面

    对生活中的困难。每个人都想要获得优越感,都会树立各自的目标。目标的建立是以

    个人生活意义为基础的,而这种生活意义往往不只停留在口头上。它像

    个人独创的新奇曲目一样存在于个人生活方式之中,目标就隐藏在其

    中,而并非清晰地呈现在外面。它们的表现一般比较模糊,我们也只能

    根据个人的行为来进行推测。对生活模式的探索,就像品读一首小诗。

    诗中隐藏的意义远远比它表面上所呈现的文字要丰富。我们需要细细品

    读,推敲它蕴涵的意义。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模式都是复杂而丰富的艺

    术作品,心理学家必须要用欣赏的眼光去推敲其中的含义。生活的意义

    是在个体生命开始的前4~5年间确定的。我们就像黑暗中的瞎子,凭借

    感觉逐渐找出确定的答案,而非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最终的结果。优越

    感的目标同样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点,而是在不断的摸索和推测中确定下

    来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去向,是生活奋斗的目标。

    没有谁能够清晰而准确无误地描述出整个目标。比如,一个人了解

    自己的职业目标,但是,那只是他所追求的一小部分而已。就算是目标

    已经清晰具体,获得最终成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个人的

    目标是成为一个医生,这个目标其实包含着很多方面。他不仅想要在病

    理和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而且还要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对自身及他

    人的浓厚兴趣。我们能够观察到,他希望自己怎样去帮助他人,以及在

    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给自己哪些限制等。这些实质上都是他补偿自卑感

    的方式,当然,我们能够从他所从事的职业或行为举止中推断出哪些方

    面让他感觉到自卑。比如说,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医生在童年时期就

    亲眼见过死亡,而死亡又给予他们极度的不安全感。或许是他们身边的

    人失去了生命,这使他们将保护他人的生命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

    再比如,一些人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然而,我们也清楚,教师

    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一个教师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之所以将教师

    作为职业目标,很可能就是想通过统治比他弱小的人而获得安全感和优越感,这正好符合他的心理习惯。而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会真心

    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平等地对待学生。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教师之

    间,不仅在能力和兴趣这两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心态对其外

    在的行为举止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人总会不断调整他的行为来适

    应被具体化了的目标。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一个人会不断靠近他的目

    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想方设法实现他的“生活意义”和他

    争取优越感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要透过表象去了解一个人的本质。每个人都可能根据其

    指定的具体目标而改变达成目标的方法,比如他的职业。因此,我们需

    要找到隐藏在整体人格中的一致性特征,无论表现为什么样的方式,这

    个特征总是固定不变的。就像我们将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随意放置在不

    同位置时,它会给我们不同的印象一样。然而,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

    可以发现这个三角形其实并没有变化。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整体目标

    的内涵不会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各种表现来全面认识

    它。我们不可能对一个人这样说:“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优越感,那

    么,只需要做这些或那些事就可以了。”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我们

    会不断改变方式。一个人的身体越是强壮,当他面对阻碍时就越能另辟

    蹊径,只有那些神经病才认为:“我一定要这样,这是唯一的方法。”

    我们不想轻易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进行具体的描述,然而,在所有

    的目标中,我们总结出一个共同因素——努力想要成为神。有时候,我

    们可以看到人们会竭尽全力地按照这种想法来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自己

    成为上帝。很多哲学家也怀有同样的梦想,而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

    希望孩子变得和上帝一样。此外,这个目标还存在于古代宗教训练中:

    教徒一般都把将自己修炼成神作为最终目标,这样的理想,曾经体现在

    所谓的“超人”观念中。据说,尼采在发疯以后,曾在写给斯特林堡

    (2)(Strindberg)的信中,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the Crucified)作为

    自己的署名。一般来说,发疯的人常常赤裸裸地将优越感目标表露在外

    面,他们会声称自己是中国的皇帝或者是拿破仑

    (3)。他们希望得到全

    世界的关注和敬佩,成为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超人,可以住在全世界任何

    地方,能预知未来,用无线电获取各种信息,聆听他人的所有对话。成

    为神的目标,也可以有较为合理的表现方式。比如,可以体现在希望得

    到全世界最高的智慧,或拥有使其他生命变得弱小的力量。不管我们是

    想保存俗世的生命,还是希望经历很多次轮回,然后返回人间,抑或是

    我们想在另一个想象的空间里永不腐朽,这些想法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变

    成神的基础上。在宗教范畴内,只有神才能永垂不朽。我们不必在这里

    讨论这一言论的对与错,它们是一种意义,是对生活的诠释,而我们是

    站在不同的角度来采用这种意义——成为圣者或是神。就连无神论者也

    会希望自己能够掌控神,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种优越感目标是极其

    强烈的。

    假如我们将优越感的目标详细化,便不会在固有的生活模式中出现

    偏差。这种情况下,个人的习惯和特征都是完美无瑕、完全正确的。无

    论是问题少年,神经病患者,还是罪犯和酗酒者,他们的行为都是恰当

    的,是获取优越地位的正确途径。他们的病症都是对应目标而出现的,他们不可能否定自己的病症。学校里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的懒在班级

    里是数一数二的。有一次,老师问他为什么功课会这么糟糕,他理直气

    壮地说:“假如我一直很懒,您就会一直关注我,那些好学生是得不到

    您的关心的,他们不调皮,成绩又好,您怎么会去关注他们?”可见,只要他将吸引老师注意作为目标,他便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想让他改

    掉懒惰的恶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为了他的目的,他必须采取这样的

    行动。而且,在他眼里,这样的行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要改变,他会因

    此变得愚蠢。另外,还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家里很乖巧,但是看上去比较笨,在学校,他总是比不过别人,在家里他也显得太过平凡。而大

    他两岁的哥哥却完全相反,他的哥哥天资聪颖、生性活泼,但是,办事

    鲁莽,麻烦不断。一天,有人听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弟弟说:“我宁

    愿愚笨也不想像你一样鲁莽!”假若他之所以显得愚笨是因为想要避免

    麻烦,那么,他真的非常明智。由于显得愚笨,别人对他不会有太多的

    要求,假如他不小心出了错,也会轻易得到他人的原谅。从这一点来

    看,他并不是真的愚笨,而是在故意装傻。

    一直以来,通常意义上的治疗都是指向病症。然而,个体心理学无

    论是在医疗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都是反对这种态度的。如果我们看到孩

    子数学成绩较差,赶不上别人时,只是关注表面的现象,想通过某种方

    法来提高他的数学成绩,那几乎是在做无用功。也许真正的原因是他想

    要吸引老师的注意力,甚至厌恶学习,试图通过这样的办法迫使学校开

    除自己。如果我们只是改变了这个现象,他依旧会寻求其他的方式来达

    到同样的目的。这有点类似于成人的神经病。如果一个人患上了头痛

    症,而这一症状对于他而言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它们会在恰当的时候

    发作。他能以头痛为借口,推掉许多的应酬,每次,当他必须面对陌生

    人或者做出重要选择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头疼。与此同时,他还可以借

    此来向家人或下属发脾气。那么,他怎么会放弃这样一种有效的方法

    呢?从这一点来看,他的痛苦是可以为他所用,并且能够达到他所期望

    的效果的。因此,我们可以用一种可以令他恐惧的说法来迫使他放弃这

    种工具,并且通过物理治疗使他痊愈,使他不能再继续使用这种方法。

    然而,假若他的目标并没有改变,就算放弃了这种方式,也还会找到另

    一种途径作为补偿。头疼被治愈了,那他可以患上失眠或者其他的病

    症。只要他的目标一直保留,那么,他总能够找出新的病症。某些神经

    病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摒弃他的病症,并以惊人的速度选择另一种新的病

    症。他们就好像是神经病病症收藏家,可以随意扩充自己的收藏范围。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病症背后的目标,而不是单纯地为他们提供治

    疗疾病的书籍,我们不仅要为他们解除困扰,更要找到他们所定的目标

    和优越感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如果说我找来一架梯子,爬上黑板的顶端,并且一屁股坐上去。那

    么,看到这一情景的人一定会觉得我疯了。他们困惑的是我为什么要找

    来梯子,为什么要爬上去,并且以不雅观的姿势坐在上面。然而,假如

    他们了解到,我之所以坐在黑板的顶端,是因为如果我不坐在高于其他

    人的位置上,我就会感觉自卑,我只有待在俯视学生的位置上,才会有

    安全感,他们至少就不会认为我疯得那么厉害了。我选用了一种非常合

    理的工具,并且依照计划行事,可以说,我的方法是非常明智的。他们

    之所以觉得我疯了,是因为我对优越感目标的解释。如果有人能够让我

    相信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么,我也会改变我的行为。然而,假如他们

    无法令我改变目标,只是拿走了我的梯子,那么,我可能会用椅子,再

    次爬上去。如果他们再拿走椅子,我可能会跳着爬上去。这是神经病患

    者的共同特征,他们自认为选用了最正确的方法。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他

    们的目标。这个目标一旦发生变化,他们的心态和行为也会进行相应的

    调整。他们会用新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新的目标。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有一位30多岁的妇

    女,她近期在与人交往中总是感到焦虑,于是向我求助。由于她在工作

    上毫无建树,她不得不接受家庭的经济救济。她也曾试图从事秘书、打

    字员等工作,可是,她遇到的上司却纷纷向她求爱。为此,她感到困

    扰,被迫辞职。之后,她获得了一份工作,这一次,老板并没有对她表

    示出任何兴趣,然而,她却觉得老板不重视她,再一次辞职。她大概已

    经接受了八年左右的心理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她依然无法与

    人交往,也无法找到喜欢的工作。如果想要了解一个成人,就一定要了解她的童年。因此,当我在对

    她进行治疗的时候,我调查了她童年的生活模式。她是家里的小女儿,是受人溺爱的掌上明珠。她的家境优越,她的父母几乎是无条件满足她

    的任何愿望。听完这些,我发出了感叹:“你真是被照顾得无微不至

    啊,简直就像个公主。”她回答道:“对啊,很多人都叫我小公主

    呢。”当我说我想了解她最早的记忆时,她回忆道:“那时候我四岁,一

    天,我看到屋子外面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耍,他们蹦蹦跳跳地叫喊

    着:‘巫婆来了!’我害怕极了,回去以后,我问女仆:‘世界上是不是真

    的有巫婆?’她点了点头,说世界上真的有小偷、巫婆和强盗,他们无

    处不在。”从那天开始,她就非常害怕一个人待在屋子里,而且,这样

    的恐惧感贯穿于她整个生活模式中。她认为自己是弱小的,需要家人随

    时随地的照顾和支持。此外,她还有一段早期的记忆:“我曾经有一个

    男钢琴教师,一次,他突然要吻我,我害怕了,跑回家告诉母亲,从此

    以后,我就不想再碰钢琴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她当时已

    经有了和男人保持一定距离的意识,而且在性方面,她也以躲避爱情为

    最终目标。在她看来,陷入爱情是弱者的表现。其实,各位读者可以想

    象一下,在现实生活中,陷入爱情的人往往会变得脆弱。在一定程度上

    看来,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爱情会让我们变得温柔,由于我们时刻关

    注着对方,就会平添许多的烦恼。而只有那些制定了明确目标,时时提

    醒自己“我不能让他了解我的内心想法,我要坚强一些”的人,才能够避

    免爱情的发生,他们往往会远离爱情或者拒绝爱情。通过观察,我们可

    以发现:当这些人面临坠入爱河的可能时,会采取一些行动来逃避脆弱

    的感觉,比如讽刺、嘲笑,并排斥使他们坠入爱河的人。

    同样地,这个女孩在面临爱情以及婚姻时,也会觉得自己很脆弱。

    于是便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在谋求职业的过程中,当有男人向她示爱

    时,她会不知所措,会采用逃避的方式。她一直没能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而她父母的离去,更让她失去了安全感。她希望亲戚能够帮助

    她,然而,亲戚们并不喜欢她,也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她指责他们冷酷

    无情,居然让她一个人面对所有困难,才勉强换来了一些安慰。我敢保

    证,如果她的亲戚们完全不再关照她,她会疯掉的。获得亲戚们的关

    怀,使自己可以堂而皇之地逃避生活中的困难,是她唯一能实现优越感

    目标的途径。在她内心深处,隐藏着这样的想法:“我是属于另一个世

    界的,我是那个世界里的公主,我不属于这里,我在地球上并不重

    要。”她到了近乎于发疯的地步,然而,她还算幸运,还有亲戚愿意帮

    助她,否则她会走投无路。

    此外,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将自卑情结和忧郁情结诠释得淋漓尽致。

    我有一个病人,是个16岁的女孩。这个女孩7岁开始偷东西,12岁便开

    始夜不归宿。她的父母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她跟随母亲来到外祖

    母家,在那里,她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她出生的时候,父母的关系

    非常糟糕,常常吵闹,因此,她的降临并没有让母亲感到开心。母亲从

    来没有爱过她,她们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冷淡。当我看到这个女孩时,我

    语气和善地与她攀谈。她说:

    “其实我并不喜欢偷东西,也不愿意和男生到处玩耍,我做这些

    事,只是为了让我妈妈知道她根本管不了我。”

    “你是想以此报复你的母亲吗?”我反问她。

    她的回答是肯定的。她其实很脆弱,却试图证明自己比母亲强。她

    觉得母亲并不爱她,所以感到非常自卑。她只是想通过到处惹麻烦来获

    取一些优越感。可见,少年偷窃及其他的错误行为,通常都是为了报复

    父母。一个15岁的女孩失踪了,八天后被人找到,接着她被带进了少年法

    庭。她当众杜撰了一个故事:一个男人绑架了她,将她捆好后关进屋子

    里,整整锁了八天。然而,没有一个人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一位和蔼的

    医生与她交谈,希望她说真话。她却非常愤怒,还动手打了医生。后

    来,我见到了她,问她有什么理想,让她误认为我是对理想本身感兴

    趣,并且可以帮她实现。然后我让她讲一讲她做过的梦,她笑着

    说:“我曾经梦到我在酒吧里,一出门就见到了母亲,我爸爸也在,我

    慌忙央求母亲将我藏起来,我怕被父亲看见。”这个女孩对自己的父亲

    有一种恐慌感,并且排斥他。由于经常受到父亲的惩罚,她只好撒谎。

    因此,当我们审视撒谎的案例时,应该去了解当事人的父母是否作风严

    厉。其实,说谎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事情本身确实极具危险。此外,从

    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孩是乐于和母亲合作的。后来,女孩说:她

    曾经被引诱到地下酒吧并度过了八天。其实,她希望父亲知道,但是碍

    于他的严厉,却又不敢提及。她觉得,她的父亲一直在压制她,只有在

    伤害父亲的时候,她才能获得征服的快感。

    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这些无法正确地获得优越感的人呢?当我们懂

    得人类会习惯性地追求优越感,那这件事就变得容易了。了解了这一

    点,我们就可以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们的挣扎和痛苦。他们的行为之所

    以错误,是因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对达成目标是毫无用处的。对优越感的

    追求会隐藏在人类的每一个行为之下,事实上,它是提升我们文化的源

    泉。我们的行为都是遵循着一条线索的——从上到下、从负到正、从失

    败走向成功的层层递进。然而,只有那些在为自身奋斗的同时可以有利

    于他人的人,才足以对付并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他们前进的方式也是

    对他人有益的。如果我们采取这样的方式为人处世,就会发现,我们可

    以轻易地让他们悔悟。合作是人类最大的共同点,也是人类衡量价值和

    成功的基础。很多合作都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对理想、目标、行为和个性特点的要求。要找到一个没有任何社会感的人是非常困难的。罪犯

    和神经病病人其实也明白这一点,对此,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中找到

    证据,比如,拼命替自己的生活找到好的解释,或者推卸责任等。然

    而,他们已经没有勇气去追寻生活中有用的一面。他们的自卑情结会发

    出这样的声音:“你不可能从合作中获取成功的。”他们总是在和虚无作

    战,旨在肯定自己,实际上,这已经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在社会分工中,我们能够找到很多空间来安置不同的目标。我们知

    道,目标中总会有些许错误,而我们也总在鸡蛋里挑骨头。对于孩童来

    说,优越感可能来源于数学知识;而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可能是艺术;

    对于第三个人来讲,或许是强健的身体。对于一个营养不良的孩童,他

    会将营养问题作为最主要的问题,他可能会对食物感兴趣,因为他认为

    这是可以改善自己身体的有效方式。最后,他可能在营养学上有所成

    就,甚至成为专业的厨师或营养师。通过研究一些特殊的目标,我们发

    现:某种自我限制的联系及排斥某些可能性是和真正的补偿作用相契合

    的。比如,一个哲学家想要思考和创作,就必须远离社会。然而,如果

    社会责任感是其优越感中的一部分,那么,他的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偏

    差。

    ————————————————————

    (1) 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这种说法缘自古希

    腊,是一个弑父恋母的故事。它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的心理构成整体,它

    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构,即个体自身、所爱的个体对象、执法者(禁忌的制

    度)三者,伴随爱与恨,以及恐惧等矛盾的情绪。它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人类的两性差异和乱伦

    禁忌。——译者注

    (2)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

    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乌

    普萨拉大学。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他当过小学教

    师、报社记者,后在皇家图书馆当管理员。——译者注

    (3)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

    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

    (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

    人,瑞士联邦仲裁者。——译者注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经研究,人类的记忆是最能显露个人心灵秘密的。记忆能够让人回

    忆起自身的限度和环境,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一种载体。一个人的记忆不

    是偶然的,因为,个体的记忆通常记载着他自认为重要的事件,这是从

    数以万计的印象中筛选出来的。

    在人类人格中,最关键的是个人在争取优越感时所做的努力,这一

    点存在于我们心灵生活的方方面面。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了解个人生

    活方式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助益。首先,我们能够挑选一种行为作为研究

    的素材,可是,无论选的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一个人人

    格的核心体现;其次,它使得我们能够研究的材料变得非常丰富,我们

    可以通过语言、思想、感觉或行为来进行研究。在研究某一行为时,我

    们可以找到各种方式来纠正由于轻率而犯下的错误。除非我们认为所研

    究的行为只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否则,我们就无法判断其意义。然而,所有的表现都能让我们找到同一种答案,因为这些表现所陈述的是同样

    的事情。我们像一群考古学家,探寻着各种古代工具,寻找陶瓷碎片、断壁残垣、破损的石碑及古代书籍,试图从中了解已经毁灭了的城市生

    活。只不过,我们所研究的是人类内部结构,而非已经毁灭的事物。也

    就是说,能够将原本的意义不断地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活动人

    格。

    了解一个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个体心理学或许是所有心理学中最

    难掌握和运用的。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找到人格整体,在整个事情一目了

    然之前,我们必须保持好奇心。我们所需要的灵感,要从细节中寻找,比如,一个人怎样进入他的房间、一个人微笑的样子、走路时的神态

    等。在某一点上,我们或许会感到困惑,然而,我们总会及时得到纠正

    和肯定。心理治疗其实是一种需要合作的练习和实验。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保持对他人的兴趣。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要竭尽全力去了解真相。

    我们要解决病人的态度和所遇到的问题,就算我们自认为很了解他,也

    不能说明我们是正确的,除非,他自己了解自己。一个真理,倘若不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就不是真正的真理,它只表示我们还缺乏了解。有些

    学派提出“负转移和正转移”(negative and positive transference)这个不

    属于个体心理治疗范畴内的概念,其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一点。或许,用

    纵容的方式和一个放纵的病人相处,可以博得他的欢心,但是,也会使

    他更想凌驾于别人之上;如果我们忽视他,便会引起他的敌意,他会拒

    绝治疗,渴望我们向他道歉,以表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才会继续

    接受治疗。其实,我们应该表现出个体对同类的兴趣而不是轻视或纵容

    他,这种兴趣是最真实而客观的。我们需要和他合作,找到他的困难,从而成全他的幸福及别人的利益。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我们不会期望

    那种“转移”的现象,不会摆出强势的姿态或者让他感觉到不负责任。

    经研究,人类的记忆是最能显露个人心灵秘密的。记忆能够让人回

    忆起自身的限度和环境,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一种载体。一个人的记忆不

    是偶然的,因为,个体的记忆通常记载着他自认为重要的事件,这是从

    数以万计的印象中筛选出来的。所以,记忆可以称作他的“生活故事”;

    在记忆的驱使下,他可以安慰或警告自己,从而致力于实现个人目标,并按照旧有经验,以已经试验过的形式作为参照来对付即将发生的事。

    我们不难观察到个体是怎样依靠记忆来调节情绪的。当一个人遇到

    困难,悲观失望时,他会回忆起以前类似的经历。比如说,一个忧郁的

    人,他的记忆几乎都是带有悲观色彩的。如果他乐观向上,同样也会选择与之相对等的记忆,他的记忆通常是愉快的,会让他感觉更加愉悦。

    同理,当他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借助记忆来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

    平和。所以说,记忆和梦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一些人在面临重要抉

    择时,都会梦见他顺利地摆脱了困境。他们会把抉择当作一种历练,从

    而想尽快找到成功的感觉。每个人心境的结构和平衡,都影响到个人心

    境的变化,因为他们所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感到忧郁,那么,当他回想起自己的成功往事时就会摆脱忧郁的感觉;如果他认为

    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不幸,那么,他的记忆中一定只充斥着那些所

    谓的倒霉事。记忆和生活的样式是同步的。如果一个人在优越感目标的

    驱使下认为他人都看不起自己,那么,他的记忆中一定都是被侮辱的事

    件。他的记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的。他的记忆中将会出现不

    同的事,否则,他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他记忆中的同一事件。

    早期的回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源以及最

    简单的表现形式都会如实反映在记忆中。我们可以通过记忆来断定一个

    儿童是被忽略还是被宠溺,他是否能够与人合作,他喜欢和哪些人相

    处,他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如果一个儿童视力不佳,并且努力想要看得更清楚,那么,他的记忆中,会有很多事物都和视觉

    相关联。他在回忆过去时可能会讲:“我仔细查看周围……”他或许会描

    绘各种形状和色彩;如果一个儿童行动不便,渴望运动,则会把这样的

    想法表现在记忆中。如果一些记忆从一个人童年起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

    印象,那么,它们必定是他所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的

    目标和生活方式,则要研究他的个人兴趣。这个结论说明早期记忆在心

    理辅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另外,早期记忆还能反映儿童与父母或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记忆是否正确是无关紧要的,它们之

    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很早以前,我就变

    成这样的了。”或“早在童年时代,我便知道世界是这样的了。”在记忆中,最关键的是他能够回忆起来的最早的事情及他所采取的

    描述方法。最初的记忆是一个人人生观的雏形。通过最早的记忆,我们

    能够看出他发展的起始点究竟是什么。

    最初的记忆是我们在研究人格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的人会说他们

    无法确定所发生事件的先后顺序,或者干脆回忆不起来,然而,这样的

    状况对于我们而言也算是一种启发。我们可以由此判断他们是否对这个

    话题感兴趣或者愿意合作。通常人们都是非常乐意提及最初记忆的,对

    他们而言,那些都是单纯的事实,并没有什么隐含的特殊意思。大多数

    人并不了解他们的最初记忆,一般情况下,人们会从记忆中表露出与其

    他人的关系,生活中的目标以及他们是怎样看待周边环境的。由于最初

    的记忆中包含着很多有效信息,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

    以班级为对象,让学生各自写下最初的记忆,倘若我们可以理解这些记

    忆,那么,我们便掌握了有价值的信息。

    下面,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假设我们并不了

    解研究对象的各方面情况,仅仅掌握了他们的最初记忆。我们可以用他

    们人格中的其他表现形式来检验我们从中发现的有效信息,这对于我们

    来讲,相当于一个训练,用以增强我们的判断力。我们需要具备辨别真

    假的能力,也必须学会对比。尤其是通过一个人所受的训练来判定他是

    否喜欢合作;他是胆小怯懦还是信心十足;他独立自主还是对他人充满

    依赖;他只想收获还是懂得付出。

    例一:

    “由于我的妹妹……”我们必须注意是什么人出现在他最初的记忆

    中。当他这样描述时,我们可以判断妹妹曾经一度成为他的阴影,并影

    响着他。他们之间的状态应该是对立的,这种关系类似于竞争对手。我们也能够了解,这样的关系对他来说是种困扰。当一个儿童和某一个人

    对立时,就不会与他合作。但是,我们的猜测也未必准确,或许他们是

    好朋友。

    “由于妹妹年幼,所以我必须等着她长大,否则我也不能出去。”由

    此可见,他们的关系确实是敌对的。我们可以推测研究对象的心

    理:“因为她还小,所以我必须等到她长大了才可以出去,妹妹妨碍了

    我的自由!”倘若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理解当事人的

    感受:“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受到他人的限制更糟糕的了,那等于

    失去自由。”可见,当事人多半是女孩。

    “后来,我们的起点是同步的。”其实,我们不认为这样的教育对于

    女孩来说是科学的。她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因为妹妹小,她就必须

    等着妹妹。这是女孩一直以来所坚信的解释。她感觉一直在迁就着妹

    妹,自己却备受冷落。她很可能会迁怒于母亲,或许她还会因此和父亲

    显得更加亲密。

    “我记得,妈妈说过就在我们去上学的当天,她感觉格外孤单。她

    还说她在那天下午时不时地跑到门口张望,希望我们赶紧回来。”通过

    这样的表述,我们能够看出这样的行为缺乏理性——女孩看到了母亲的

    不安。显然,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女儿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但是,她是多么缺乏安全感。倘若我们找女孩谈话,或许她会说母亲是更偏袒

    妹妹的。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最小的孩子通常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从整个回忆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姐姐对妹妹是有敌意的,她认为妹

    妹妨碍了她,她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忌妒的心理。她若是讨厌年轻的女

    士,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多人都对年长产生恐惧感,一些妇女会忌妒比

    自己年轻的女性。例二:

    一个女孩子回忆道:“我最早的记忆来自三岁时祖父的葬礼。”可

    见,死亡这件事对她而言,印象深刻。这说明她将死亡看作最危险的

    事。从各种事实中,她得出了“祖父会死”这一结论。我们还能猜到,祖

    父一定很宠爱她。祖父祖母和父母不同,他们只是希望孩子依赖他们,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感。老人们很难从现有文化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因

    此,他们会用某些方法来说明自己很重要,比如容易生气等。我们可以

    理解,祖父一定非常宠爱这个女孩,因此,祖父的去世让女孩无法接

    受。

    “我记得,他脸色苍白,四肢僵硬地躺在棺材里。”其实,本不应该

    让一个三岁的孩子看到尸体,而且还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多

    孩子都表明无法忘记看到尸体时的感觉,就像这个女孩一样。他们会想

    方设法消除这样的阴影,于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梦想成为医生。在他

    们看来,医生是可以和死亡抗衡的。因此,医生的最初记忆通常都含有

    死亡。女孩的视觉是敏感的,通过女孩的描述,我们看到了她对尸体的

    印象。

    “接着,有人把棺材放进坟墓,当时,有一些绳子被拉了出来。”这

    是女孩所看到的画面。我们更能确定她的视觉是敏感的。“当时我吓坏

    了,从那以后,再听到我熟识的人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消息,我会害怕得

    浑身颤抖。”

    这依旧是她对死亡的印象。假如我找她聊天,当问到她的梦想时,或许她会回答:“医生。”如果她满脸茫然,我会引导她:“你觉得医生

    或护士怎么样?”她之所以会说“到另一个世界去”,就是用这种说法来

    补偿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从她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和祖父关系很亲密,她的视觉比较敏感,对于死亡她印象深刻。在她的印象

    里,“我们都会死去”是客观事实,然而,我们的注意力本应该被其他事

    情吸引,而不是仅仅对死亡产生兴趣。

    例三:

    “我的父亲在我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出现在记忆的起点。我们

    可以猜测,比起母亲,她对父亲的兴趣更浓。对父亲感兴趣应该是发展

    的第二阶段。儿童最开始总是先对母亲感兴趣,因为在一开始,母亲与

    儿童的合作比较多。儿童依赖着母亲,她的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母亲而

    展开的。假如她对父亲更加感兴趣,那说明这个母亲很失败。这意味着

    孩子不满意自己的处境,通常这是因为诞生了更小的婴儿。如果在回忆

    中发现有新生婴儿,那我们的论断就是正确的。

    “爸爸买了一对矮种马给我们。”我们必须注意到其他的孩子,因为

    她不是独生子女。“爸爸将它们牵到我面前,比我年长三岁的姐

    姐……”看来,我们的解释是需要修正的。事实上,这个孩子年纪是最

    小的,而我们以为她是姐姐。或许,母亲更加宠爱她的姐姐,因此,女

    孩才会回忆起父亲买了矮种马的事件。

    “姐姐牵着马喜气洋洋地走在街上。”这个姿势是多么得意。“我的

    马跑得太慢了,它总是跟在另一匹后面。”这是因为她的姐姐走在前

    面!“我绊倒了,马拉着我在地上跑。这次经历以兴高采烈开始,却落

    得个沮丧的结局。”姐姐处处占据上风,她是胜利者。我们可以猜测,女孩是说:“假如我稍不留神,姐姐就会处于优势地位。我像个失败者

    一样被她击败。占领先机是唯一获取安全的方法。”因此,我们也可以

    判断:她的母亲宠爱姐姐,她不得不转向父亲。“之后,虽然姐姐的骑术不如我,但我始终抹不去那次留下的阴

    影。”现在,我的所有猜测都得到了验证。我们看到有一种竞争存在于

    两姐妹之间。妹妹认为:“我不能总在后面,我要赶上去超过她。”我曾

    经论证过,年纪偏小的孩子往往会存在竞争对手,而他们又求胜心切。

    这个女孩就是这样,她所经历的事情不断地提醒她:“我要永远保持第

    一,走在别人后面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例四:

    “我最初的记忆是姐姐带着我出席各种宴会或社交场合。我出生那

    年,她正好18岁。”由此可见,这女孩能感觉到她处于社会当中。我们

    可以发现她比其他人更乐于合作。姐姐比她大18岁,姐姐所处的位置类

    似于母亲。在家里,姐姐最宠她,姐姐也成功地将她的兴趣扩展到周围

    人的身上。

    “我出生前,家中有五个孩子,只有姐姐是女孩,我出生后,她自

    然会以此为炫耀的资本。”情况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当一个孩

    子被别人当作炫耀资本时,她的兴趣就会从奉献自己转移到“受人欣

    赏”。“所以,她带着年幼的我到处转,我唯一记得的事是:姐姐喜欢勉

    强我发言,比如‘告诉面前的小姐姐,你叫什么名字?’等。”这种教育方

    法是不正确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变得结巴或者语言困难。一般来说,如

    果过分注意孩子说话,他会觉得有压力,变得过于关注自己的行为,希

    望他人了解自己,最后导致无法和他人正常交谈,变得结巴。

    “我记得,当我表达不出自己想法的时候,家人总会责怪我,因

    此,我讨厌出门或与人交流。”我们最开始的猜测是完全不正确的。现

    在,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她记忆背后的意义是:“由于被姐姐带出去与

    人交流,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因此,我讨厌这样的交往。”所以,我们可以理解,现在她依然不喜欢与人交流。我们也可以

    看出:她讨厌这样的事情,她非常注重自己的行为,她不喜欢被拿去炫

    耀,那样她会很有压力。因此,她变得特立独行,内向孤僻。

    例五:

    “童年时期的一件事令我难以忘怀。那是我四岁的时候,曾祖母来

    看我们。”我们讨论过,一般来说,祖父母是非常疼爱孙儿的,然而,我们却未曾讨论过曾祖母将怎样对待他们。“她到了以后,我们将拍一

    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这个女孩对曾祖母来访并拍照的印象如此深

    刻,可见,她是个恋家的人,对家庭很感兴趣。假如我们的猜测是正确

    的,那么,在家庭范围之外,她的合作能力应该是很差的。

    “我的记忆很清晰,当时我们开车到了另一个镇上的照相馆,然

    后,我换上了一件白色绣花的外套。”或许,这个女孩视觉也非常敏

    感。“在拍全家福之前,我和弟弟合了影。”我们再次看到她对家庭的兴

    趣。她和弟弟之间一定发生了很多事,因为弟弟是家庭中的一员。“弟

    弟手拿红球坐在一把椅子的扶手上,椅子就在我身边。”她又回忆起当

    时看到的事物。“我两手空空地站在一边。”现在,我们看到女孩的心理

    了。她在暗示自己:“大家更喜欢弟弟。”我们可以推测,她并不欢迎弟

    弟的降临,因为他会取代她受宠的地位。“他们让我微笑。”她是想

    说:“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好笑的,他们却让我笑,他们让弟弟手拿红球

    坐在椅子上,而我却一无所有。”

    “拍照的时候只有我是没有笑的,其他人都摆出了很好的姿势。”她

    觉得家人对她不好,她表示抗议。在回忆的过程中,她从没忘记告诉我

    们家庭是如何对待她的。“当被要求微笑时,聪明的弟弟就会笑得好开

    心,之后,我一直不喜欢那张照片。”她的例子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当我们认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试图用它解释其他的事。由于

    拍照时发生了不开心的事,因此她一直讨厌拍照。我们也可以发现:如

    果一个人讨厌某件事,假如要说明理由,他总会用自己的经验来证明。

    这样的记忆,让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首先,她视觉敏锐;其次,重要

    的一点是她很依赖家庭。她最初的记忆几乎都来自家庭,或许,接触社

    会后,她会感觉不适应。

    例六:

    “我最早的记忆是我在三岁半时所遇到的一次意外。那时候我们都

    喜欢喝苹果酒,父母雇用的一名女工为了满足我而把我带到地窖

    里。”那像是一次冒险,因为,发现苹果酒放在地窖里,本身就很有

    趣。假如我们现在就进行推断,我们可能有两种猜测:或许女孩是个勇

    敢的人,喜欢新环境的刺激。再或许,一些人会引诱我们走向堕落。通

    过回忆的其余部分,我们将继续做出猜测。“由于想要喝到更多,所以

    我们开始自己动手。”这确实是个勇敢的女孩,比较独立。“不一会儿,我们双腿发软无法前行了,而且,苹果酒被我们弄倒了,地窖也被弄湿

    了。”在此,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禁酒主义者。

    “或许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开始讨厌苹果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品。”一

    个意外竟然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我们无法凭空想象这件事竟然会造成

    这样的结果。可是,女孩却把不喜欢饮料酒的原因归结为这次经历。我

    们发现,她比较独立,知错能改,学习能力比较强。她在生活中也是如

    此,她似乎说过:“我曾犯过错,但我及时改正了。”如果是这样,她的

    生活方式是值得借鉴的:独立,勇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自我。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仅仅是在锻炼推测的能力。我们必须结合更多

    的表现来得出最终的结论。现在,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学习如何从人格的其他表现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有一个男人患有神经焦虑症,他已经35岁了。当他离开家的时候就

    会感觉到焦虑不安。他曾经努力寻求一份职业,然而,当他进入办公室

    后就会感觉焦虑,于是终日呻吟,只有回到家,陪他的母亲坐在一起时

    焦虑才会停止。当我们问起他最初记忆的时候,他说:“我四岁的时

    候,常坐在窗子旁边望着街上努力工作的人,觉得非常有意思。”这说

    明,他对正在工作的人非常感兴趣,他想坐在旁边望着他们。如果想要

    改变他的生活状态,我们需要让他认为自己能够和别人一起工作。他曾

    一度觉得获得他人的帮助是他生活的唯一方式。我们需要让他的人生观

    产生转变,并批评他不该有那样的想法。药物或者手术无法让他的观念

    产生转变,然而,他的描述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素材,以便建议他从事

    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根据观察,我们发现他近视得很厉害,必须集中精

    力才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的注意力总是

    在“看”这方面,而不是集中在工作上。然而,这没有关系,他痊愈后,开了一间自己的画廊。他以这样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32岁的男人不幸患上了一种叫歇斯底里的失语症,来进行治

    疗。他的嗓子除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外,就说不出话来。这一症状已

    经持续了两年的时间。最开始的时候,他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摔倒后被出租车撞到,呕吐的状况持续了两天,之后,他就再也无法摆

    脱偏头痛的困扰。可见,他很有可能是脑震荡,然而,这个原因并不能

    导致他无法说话。之后的8天里,他都无法说话。他将对方告上了法

    庭,直到如今依旧没有结果。他将责任都归咎于出租车司机,并且要求

    由汽车公司来赔偿他的损失。我们很容易理解:如果他的某种机能在这

    场意外中丧失,他胜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我们不能说他是在欺

    诈,因为他确实也不能大声讲话。或许,他在那场意外之后是真的发现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所下降,之后,也没有考虑过是否有需要去改变。

    他曾经拜访过一位喉科的专家,然而,专家却查不出是什么问题。

    当被问起最初的记忆时,他说:“我在摇篮里来回地摇晃,当时挂钩脱

    了,我连同摇篮一起摔了下来,受伤了。”

    没有谁会喜欢摔倒,然而,他却总是强调这一点。可见,他认为摔

    跤是很危险的,并且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点上。“我摔下来以后,看

    到妈妈神色慌张地跑进屋子。”摔跤是他吸引母亲注意力的一种方式,而且,这个记忆中还隐含着一种谴责的意味:“她没有照顾好我。”同样

    的道理,出租司机和汽车公司的责任也在于并没有照顾好他。从这样的

    生活方式来看,他在小时候明显是被宠坏了,并且一直渴望被别人照

    顾。“五岁那年,我从20英尺高的楼梯上摔下来,5分钟之内一直无法说

    话。”看来,丧失语言能力,对他来说是非常拿手的,他理所当然地把

    摔跤作为丧失语言能力的原因。然而,我们却无法将其失语的原因归结

    为摔跤。由于有这样的经历,现在,只要是摔了跤,他就习惯性地失语

    了。如果想让他痊愈,就得改变他这种错误的思想,让他相信:失语和

    摔跤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并且,在意外之后他也不至于失语两年之

    久。然而,这个记忆同样反映出他为什么无法了解这件事情。“妈妈慌

    忙跑过去。”他继续说,“她是那么慌张。”所发生的这两次事故已经彻

    底吓坏了他母亲,并且,引起了母亲对他的极大关注。而他想要吸引别

    人的注意,并得到他人的关心。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他是想让别

    人对他的不幸负责。任何一个被娇惯的孩子倘若发生了意外,都会有这

    样的反应,只是,他们的手段有所不同,不一定是失语症罢了。这个症

    状是这个病人所特有的,并且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有一个26岁的男子总是向我寻求帮助,他声称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

    作。他的父亲在8年前将他安排到经纪行业中,然而,他对这个行业却始终没有兴趣,近期终于辞职了。他想通过努力再找一份工作,却一直

    都没能如愿以偿。他说他失眠,非常想自杀。他辞职后,也曾到另一个

    城镇寻求发展,然而,不久之后却得知母亲病重,只得重回故乡。

    从他的经历来看,我们猜测他母亲非常宠爱他,而父亲对他非常严

    格。或许,他的行为是对父亲的一种抗拒。后来,我们了解到,他是家

    中最小的孩子,而且其他孩子都是女孩。他有两个姐姐,她们总是想对

    他施加管制。他父亲对他非常挑剔,因此,他感觉到家庭带来的压力,在家中,唯独母亲对他和善。

    他14岁才步入学堂。之后,由于父亲计划购买农场,并希望他可以

    帮忙,于是他被父亲送进农业学校。这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突出,然

    而,他的理想并不是做农民。后来,父亲又将他带到经纪行业中。他竟

    然在这个并不感兴趣的行业里做了8年,然而,他坚持的理由却是为了

    母亲。

    小时候的他是懒散而怯懦的,害怕孤单和黑暗。我们可以想象,在

    一个懒散的孩子身边,一定存在一个能够打理他生活的人;在一个内心

    孤单、害怕黑暗的孩子身边,也会有一个能够给他带来慰藉的人。对他

    而言,这个人就是母亲。虽然他认为与人交往是件复杂的事,然而,他

    却能够做到左右逢源。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不认为婚姻是一件幸福的

    事,因此也不想谈恋爱,更不打算结婚。

    父亲依旧逼迫他在经纪行业中继续发展。他的梦想是涉足广告界,然而,他认为家里是不会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的。从他的行为来看,处

    处显示出对父亲的反抗。他在经纪行业的积蓄已经足够独立,他却不曾

    想到用自己的钱来学习做广告。直到现在,他才想要把这一点作为与父

    亲抗衡的利剑。从他的记忆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被宠坏的孩子,并且一直在反抗

    父亲。他回忆起在父亲所开的餐厅中工作的事。他喜欢将碟子从一张桌

    子搬到另一张桌子上面,并一一擦洗。然而,这样的做法让父亲非常愤

    怒,父亲当众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件事,是他反抗父亲的导火索,他也

    将这样的反抗延伸成了一场战争。他的重点不在于工作,而在于伤害父

    亲的满足感。

    关于他自杀的念头,也容易理解。自杀者往往对自己存在一种谴责

    心理。每次想自杀时,他都在想:“我父亲的行为是罪恶的。”他将自己

    在工作上的不顺都怪在父亲头上。他会反抗父亲的一切安排,可依赖性

    很强的他却无法独自创业。他对工作的态度不真诚,只是在游戏,由于

    母亲给他的感觉是友好的,因此,他又像是想要谋求一份职业。然而,他对父亲的反抗又如何解释他的失眠呢?

    假如他失眠,第二天就无法专心工作。父亲希望他开始工作,他却

    筋疲力尽。他完全可以讲明自己不想工作,也不想受管制,然而,母亲

    的存在以及家庭经济状况让他产生了顾虑。如果他完全不工作,家人会

    认为他是废物,并不再提供任何支持,因此,他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失眠。

    刚开始,他声称自己从不做梦。然而,后来他却讲起他经常梦到有

    个人不断地将球抛向墙面,却总是被弹回来。这个梦并无奇特之处。我

    们怎样将这个梦和他的生活结合起来呢?我们继续发问:“然后呢?你

    怎么看待球弹回来这一情况呢?”他说:“我总是在球弹回来的时候苏醒

    过来。”现在,我们可以做合理的解释了。这个梦相当于一个闹钟,将

    他从梦中惊醒。他觉得任何人都想要逼迫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他梦到一个人把球抛向墙面,然后他就醒了,于是,第二天会感觉疲

    惫,这样的情况下他便无法工作。他用这样的方式婉转地反抗了父亲的安排。如果我们的目光只停留在表面,似乎会觉得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

    的,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别人没有好处,对自己也很不利,所以,我们要帮他纠正。

    当他讲述完毕后,他就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梦。然而,他说他依旧

    经常在深夜惊醒。因为,他了解到别人会揭穿他的把戏,因此不想再做

    这样的梦,但他还是想让自己第二天无精打采。如果想要帮助他,唯一

    的办法是缓解他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他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是他不再

    把注意力放在反抗父亲上。刚开始,我采取的是赞同病人的方式,我说

    道:“是你的父亲犯了错误。他不该对你干涉太多,我不赞同这样的方

    式。或许他也应该接受治疗和开导。可是,你是无法改变他的。比如

    说,外面下雨了,你除了打伞或坐计程车,还能怎么办呢?难道你要和

    雨水对抗吗?现在你的行为就像在和雨水作斗争。我知道你是有力量

    的,但你的努力对自己也是种伤害。”我分析了他的行为:对事业的不

    坚定,厌世轻生,离家出走,夜不能寐。之后,我告诉他,他在报复父

    亲的同时也在惩罚自己。

    我给他一个忠告:“今晚你入睡时,就想象你随时会苏醒,这样你

    明天一定无精打采。你可以想象父亲因为你无法工作而暴怒的情

    形。”我想让他看到事实:他每天的注意力都在如何伤害父亲上。治疗

    是建立在停止这些斗争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能够看出他被宠坏了,他自

    己也知道。

    这个案例和“俄狄浦斯情结”特别相似。这个青年在不断地伤害父

    亲,却对母亲非常依赖,这并不是因为性别的关系。这是因为母亲宠

    他,而父亲有太多挑剔。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所处的境地,血缘关系并

    不能阻止他的行为。由杀死部落酋长的野蛮人的本能中并不能推导出他

    的烦恼,他的烦恼来自自己的经验。任何儿童都可能变成这样。只要他有一个严格的父亲和一个慈祥的母亲。促使他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因

    很简单,那就是他既想伤害父亲,又无法自立。第五章 梦

    我们都会做梦,但对梦的了解却不多。这真是奇怪,梦是人类心灵

    的一种常见的活动,它会让我们感到好奇,然而,我们却无法了解它的

    真实意义。有些人很看重梦的内容,他们觉得梦一定是隐含着重大的秘

    密,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我们都会做梦,但对梦的了解却不多。这真是奇怪,梦是人类心灵

    的一种常见的活动,它会让我们感到好奇,然而,我们却无法了解它的

    真实意义。有些人很看重梦的内容,他们觉得梦一定是隐含着重大的秘

    密,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就对梦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但是,通常我们对做梦的原因及做梦时我们的行为并没有清晰的概

    念。据我了解,只有两种理论在解释梦的意义方面合乎科学并浅显易

    懂。它们是弗洛伊德学派和个体心理学派。其中,只有个性心理学派敢

    宣称自己的解释是完全科学的。

    在这之前对于梦的解释当然是不合理的,然而,它也是有意义的。

    至少,它反映出古人对梦的理解和态度。因为梦是我们心灵的一种创造

    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对梦抱有的幻想来了解梦的目的。在我

    们开始研究的时候,我们发现人类似乎都觉得梦是对于未来的预测;祖

    先、精灵和鬼神会通过梦来影响人类,并为人类指点迷津;古代的解梦

    书会根据梦境来分析一个人的运道,对原始民族来说,梦中隐藏着预言

    和征兆。

    希腊人和埃及人到他们的庙里去参拜,希望能得到一些神圣的梦来

    指引他们未来的生活,他们把这种梦当作治疗的方法,能消除身体上或心灵上的痛苦;美洲的印第安人以斋戒、沐浴、行圣礼等非常繁冗的宗

    教仪式来引发梦,然后把他们对梦的解释作为行为的依据。在《旧约》

    (1)

    中,梦一直都被解释为未来事情的预兆。即使在今日,也有许多人说

    他们做过的很多梦后来都变成事实了。他们相信,他们在梦里会成为预

    言家,而梦则会运用某种方法让他们进入未来的世界中,并预见以后会

    发生的事情。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些想法都是非常荒唐的。从我开始研究梦的

    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一个在清醒时候可以完全控制自身机能的人,远

    比通过梦来预见未来的人要强得多。我们很容易发现,梦非但不能预知

    未来,还会让人思维混乱。然而,我们必须重视这样的现象:很多人依

    然将梦和未来所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我们保持客观和理智,或许,能够发现梦可

    以提醒我们去注意一些平常被忽略的东西。有些人认为通过对梦的分

    析,可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这样的人做梦的目的就是为了得

    到指引,这并不能说明梦有预知未来的功能。我们要清楚,他希望解决

    什么样的问题?他渴望从梦里得到什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在清醒

    状态下所得出的解决方法一定比梦中所得到的解决方法要好。其实,人

    只是希望在梦中能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弗洛伊德

    (2)

    学派看来,在我们的努力下,梦也是有意义的,只

    要我们进行科学的理解。然而,这样的解释已经将梦划入了科学之外的

    范畴。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有一个间隙存在于人类白天的心理活动和夜

    晚的心理活动之间;潜意识和意识是相反的,梦所遵循的规则也是和人

    类白天的心理活动相悖的。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对立,就可以看到心灵

    所遵循的规则是不科学的。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说,在原始民族

    及部分古代哲学家看来,一些概念就是截然相反的。这样的对立在神经病患者中表现得愈加明显。在人类的意识中,有很多都是对立的,比如

    左右、冷热、男女等。然而,科学却认为它们只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形

    态,而不是相悖的。就像是在理想状态下,依次排列的量表上的不同刻

    度。同理,好坏也不是相悖的,而是一种变异形态。因此,熟睡和清

    醒,白天的思维和夜间的心理活动,同样不是相对的。

    在弗洛伊德学派观点中,有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将性作为梦的背

    景。这样,便将梦从我们的主观努力中分化出来了。假如这是正确的,那么梦就仅仅是人类人格表现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由于弗洛伊德

    学派也发现他们最开始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所以,他们提出,我们可以

    通过梦来发现人类求死的潜意识欲望。或许,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我

    们知道,人类常常企图通过梦来解决问题,梦体现了一个人勇气的匮

    乏。然而,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却不能让人接受,我们真的无法看出梦

    是怎样表露一个人的人格的。况且,梦里梦外的事物似乎是两种完全不

    同的概念。不过,通过弗洛伊德学派提出的观点,我们获得了很多很有

    价值的提示,这真有趣。比如:重要的是潜藏在梦中的思想,而不是梦

    本身。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个体心理学中。有一个科学的要求是他们忽

    视了的——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人格的惯性及他在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

    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学派如何解释几个重要问题中看出这些缺

    点:“人类为什么要做梦?”“我们有什么目的?”心理分析学派的回答

    是:为了实现未完成的愿望。然而,这答案解释不了一切。如果在做完

    一个扑朔迷离的梦之后,我们忘记了它,不能解释它,那它就没有意

    义。我们都会做梦,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梦。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梦的内容是发生在他生活的圈子里,是和白天的事情完全不

    同的,并能带来快乐,或许我们可以了解梦的作用。如果这样,我们的人格就不统一了,醒着的时候梦也就失去了指导作用。由于一个人无论

    是在做梦还是清醒时都是同一个个体,所以,梦在他的身上一定要有适

    用性。但是,有一些人,我们无法把他们的一贯人格和梦中所表达的希

    望联系在一起。他们通常是被宠坏的。他们喜欢追问:“我可以从生活

    中获得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它们?”他们可能会通过梦来寻求满足。其

    实,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是适用于那些被宠坏的孩子

    的。他们会认为其他人的存在是多余的,别人永远不能否定他们,他们

    会好奇:“凭什么我要对邻居好?他们爱我吗?”弗洛伊德学派过分地强

    调了这一群体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然而,追求优越感的形

    式有很多,希望被满足只是其中一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动机。

    并且,了解梦的目的有利于我们看到,从忘记的梦和无法解释的梦中可

    以获得什么。

    我是从25年前开始研究梦的意义的。在那时,这确实让人很困惑。

    我们不能说清醒时的活动和梦是完全相反的,它需要和我们的其他活动

    一致。如果白天我们为了某一优越感目标而奋斗,夜晚也会如此。我们

    做梦时,常常觉得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就像追求优越感目标一样。梦会

    有利于巩固加强生活方式,因为它是生活方式的产物。

    有一件事可以让我们看清做梦的目的。清晨,我们一般会忘记自己

    做了什么梦,那似乎完全没有发生。真的全忘了吗?其实没有。我们会

    体会到梦所带来的感觉。由于梦的情节都记不清了,我们无法分析梦,留下来的仅是一种感觉。感觉的残留就是梦所带给我们的收获,这也是

    梦的一种目的。

    一个人所产生的感觉是和其生活方式相契合的。白天与夜晚的心理

    活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它们没有明显的不同。简单来说,差别仅在

    于做梦时是暂时脱离了现实的场景,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和现实脱离。夜间,我们依旧处于现实社会中。比如,我们受到干扰时,睡眠

    质量也会受影响;睡着后,我们会控制身体,以免从床上掉下来,这些

    都是有利的证据;一个母亲,会因为孩子的动作而苏醒,却不会因为街

    道上的吵闹而无法入睡;因此可以说,在睡觉时我们依然会和外界进行

    接触。可是,在睡觉时,我们的知觉虽然不会丧失,但也会变弱,我们

    与现实的接触就不是那么紧密了。当我们进入梦境,我们不会再考虑自

    己所处的环境,因为,我们已经远离了社会的要求而单独相处。

    如果想让睡眠不被影响,只能消除紧张并确定我们所思索的问题都

    可以得到解决。对于睡眠来说,做梦是一种干扰。其实,只有在现实压

    迫睡梦中的我们去寻求所面临问题的答案,并让我们感到为难时,我们

    才会做梦。

    做梦的目的是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把焦点转向

    我们的心灵在梦中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由于没有情景的限制,问题看起

    来并不复杂,而我们所寻求的答案对我们本身也没有什么限制。梦的目

    的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支持,并能够引起身体的相似感觉。然而,为什

    么要支持生活方式呢?是否有东西在攻击它?对它产生威胁的只有现实

    和常识。所以,梦的目的在于让生活方式免受现实的限制。我们很容易

    发现,如果一个人面临一个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通过梦来

    巩固他的想法。

    刚开始,这仿佛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悖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

    此。梦境给我们的感觉和我们清醒时候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一个人面临

    一个不能用现实来解决的问题,他想用一种看似虚无的生活方式来处

    理,那么,他一定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证明它的合理性,并让人觉得他是

    可以解决困难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努力,不想

    为别人贡献力量,他只想不劳而获地赚到钱,那么,他可能会选择赌博这种方式。虽然他知道赌博是危险的,很可能会让他一无所有,但是,他却心存侥幸。在他脑子里,充满了对金钱的喜爱,每天都在幻想自己

    过着富足的生活,这样的景象会让他更加心潮澎湃:他幻想自己买了汽

    车,丰衣足食,被人羡慕,因此,他开始赌博。此外,类似的事情也会

    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告诉我们,有

    一场电影很好看,我们会忍不住想把工作抛开去看电影。很多恋爱中的

    人都会经常想象未来的美好画面,如果他爱着对方,那么,他的想象会

    很美好;相反地,如果他的态度消极,想象的画面一定满是阴霾。然

    而,无论是哪一种,他都会去想象,我们也能从他所想象的画面来判断

    他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如果我们在做梦之后只留下感觉,它会对现实有怎样的影响呢?梦

    和常识是对立的。我们身边会有一些不希望自己被感觉蒙蔽的人,他们

    总会按照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几乎是不做梦的。相反,另一种背

    离常识的人是不愿意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一般来说,合作能力差

    的人一般都不喜欢常识,可见,常识是合作的一种构成因素。这种人常

    常会做梦,他们想躲避现实的问题,怕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否定。我们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梦是一种新企图,梦的起因是一个人想要将个人生

    活方式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却又不喜欢对生活方式提出新的需求。主

    宰梦的是生活方式,它注定会引发一个人所希望的感觉。我们可以从一

    个人的行为特征中发现他梦中出现的东西。不管我们是否做梦,我们处

    理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而梦对于个人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支撑。

    假如这是正确的,对于梦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其实梦

    想都是在自我催眠和自我麻痹,虽说梦可以引发我们准备处理某种困难

    的心情,但是,其实我们是在自欺欺人。我们在梦里的表现是和生活中

    完全相反的。另外,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清醒时的各种感觉都是通过梦来准备的,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从梦的结构和运用来看,我们可以断

    定这是欺骗自我的行为。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首先是一种选择,它是针对梦中

    所发生的事件、景象而言的。我们在前文中也提过:人在回忆的时候,是把经历过的事情重新整理一遍。他往往依据意愿去进行选择,这些选

    择都可以支持他达到优越感目标。同样地,我们所选出的事件都是和生

    活方式一致、能够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这样的选择仅仅是生活方式与我

    们遇到问题产生联系后得到的结论而已。在梦中,生活方式是专横独断

    的,而要解决现实问题,就需要用到常识,生活方式却一直不肯退缩。

    梦的构成有哪些?弗洛伊德曾特别指出:构成梦的元素主要是隐喻

    和符号。这一点,其实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已经发现了。就像一位心理学

    家说的:“我们在梦里都是诗人。”可是,为什么组成梦的不是简单的语

    句而是隐喻和符号呢?这是因为,为了避开常识,我们就不能用直白的

    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隐喻和符号可以是虚无缥缈的,它们所表达的可

    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可以把相悖的理论联系在一起,而这其中很

    可能存在虚假的内容。梦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是荒唐的,它们可以引发

    我们的感受,而我们在清醒的时候就可以发觉。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话来

    提醒别人:“你别孩子气了。”“你为什么哭呢,像个女人一样。”我们常

    常在比喻的时候将不相干的东西混杂在思想中。比如,一个身材高大的

    人被一个弱小的人激怒时,他可能会这样表达他的愤怒:“他只是一只

    小虫子,只配趴在地上。”

    隐喻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语言工具,但是它难免会造成自欺欺人的局

    面。当荷马

    (3)

    将希腊的军队描述得像雄狮一样时,他就是在使用夸张

    的比喻手法。我们知道,事实其实是这样的:一些疲惫和脏脏的士兵在

    战场上匍匐前行。虽然我们知道他们不是雄狮,可荷马希望我们能有那样的感觉。当诗人们将他们挥汗如雨、气势如虹、金戈铁马的样子写得

    淋漓尽致时,我们一定会产生那样的感觉。

    比喻可以给人唯美的想象,就像幻觉一样。但是,读者们必须注

    意,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意义是错误的,那么运用隐喻和符号就是一种危

    险的行为。

    一个学生面临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考试。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他需要

    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做好准备。然而,如果他的想法是逃避,他就可能

    会梦到自己处于争战的战场上,他变得更加担心了,因为他将一个简单

    的问题通过复杂的符号表现在梦里。或许,他也会梦到自己处于悬崖

    上,只要向前一步就会摔下去,只有后退才能保全自己。他的生活方式

    指引他用某种情景来躲避考试,而他欺骗自己考试就像悬崖一样的危

    险。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我们常常在梦中使用另一种手法,即将一

    个问题进行提炼,提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用符号将剩下的部分展现在

    梦里,并将它作为问题的原型。比如,有一个学生很自信,他希望顺利

    通过考试,然而,他的生活方式仍然要求他得到支持,并肯定自己。考

    试前,他梦见自己在山顶上瞭望。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情境,只是他生

    活的一部分。他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并将注意力都放在对成功的期望

    上,因此,这样的感觉对他是有利的。第二天,他觉得身心愉快,精力

    充沛。在克服困难的层面上,他成功了,然而,这样的行为却依然是自

    欺欺人。他并不是实实在在地面对现实,而是达到了一种自信的状态。

    这样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一个人在跨过一条小河前,会提前数三个

    数。难道数数对他来说很重要吗?数数和跳过小河之间有必然关系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通过数数来让自己集中精力,达到一种自信的状

    态。我们总是在遵循着生活方式,并掌握了各种方法来巩固它。激发一

    个人的良好感觉,就是其中一种。其实我们总是在重复这样的事,只是在夜间它表现得越加明显罢了。

    以下的例子能够充分说明我们是怎样用梦来欺骗自己的。战争期

    间,我是一家医院的院长,我们的工作是收容精神病战士。当一个无法

    参战的士兵被送到我面前时,我总是先做一些思想工作,帮他们摆脱紧

    张的情绪,这样的方法是很有效的。一天,一个看上去体格健壮却非常

    沮丧的士兵来找我,我不知道怎样对他进行检查。由于我所开的诊断书

    要经过高级军官的审核,所以,虽然我很想尽量多地将士兵送回家,但

    是,我却无能为力。治疗这个士兵并不容易,最后,我说道:“你身强

    体健,但是患有神经病,你不用上前线,我会交给你一些轻松的工

    作。”

    士兵满目愁容:“我只是个靠教书来养活父母的穷学生。假如我不

    去工作,父母就无法生存了。”我真的很想帮他找到轻松的活,比如,推荐他到军事机关中工作。然而,如果我照实填写诊断书的话,高级军

    官看了一定会很愤怒,然后再把他遣送到前线去。最后,我竭尽所能地

    将诊断书填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206KB,2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