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6144
生活中的金融学.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30日
第1页
第6页
第13页
第24页
第40页
第249页

    参见附件(9884KB,274页)。

     从古典名著、哲学到金融的起源和应用。

    哈佛金融通识课,写给普通人的金融知识,生活中的金融学:哈佛金融通识课是非常深厚扎实的一本书,可能是看过最好读的一本入门科普类书籍了,文笔流畅,知识储备的展现也收放自如。人文气息很强烈,或许少了些专业书籍的味道。

    生活中的金融学预览

    目录大全

    自序

    引言 金融和美好生活

    第一章 命运之轮

    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直面无序、混沌,摸索其中规律,不否认混乱,并且努力与之共处。保险就是用以解释这一切的核心隐喻——通过实践、实用主义和同理心。

    第二章 风险交易

    保险是用以管控一系列风险——比如死亡、寿命,或者天灾——的强大工具。但并没有保险涵盖我们在劳动市场或婚姻市场遇到的风险。幸运的是,金融借用保险的逻辑,创造出了两大风险管控工具——期权和分散投资。

    第二章 论价值

    从哲学角度看金融的估值理论就顺理成章了,我们不都在努力创造价值吗?金融对价值的探寻,就是我们对生存意义的求索。

    第四章 成为你自己的制片人

    这些孩子长大后,成了典型的代理人,因为需要被赞赏而不停地追求更多成就。但作为成人的委托人,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完成这种委托。

    第五章 没有金融就没有爱情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的金融活动到汽车产业兴起,再到网络时代伊始,金钱和爱情一直有不可否认的联系,而且越来越多的金融故事和并购的智慧,确实可以给如何经营爱情提供一些很好的见解。

    第六章 梦想成真

    正是对杠杆的巧妙利用,他才从金砖赌场走到了今天。《大力水手》今天就站在拉斯维加斯永利酒店的购物广场入口处——这里也是由杠杆浇灌的梦想之家。

    第七章 转败为胜

    破产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准则或者某些决策规则就能判断的。相反,破产是一个能够让人深切体会到相互竞争的责任的过程,就像美好生活一样。

    第八章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金融

    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其实一共也不过那么几个。其中有些,如我们所见,讲的是空洞的积累和无止境的欲望。而有些讲的是心,是努力工作,如何选择就看我们的智慧了。而我推荐亚历山德拉·柏格森的故事。

    后 记

    致 谢

    注 记

    注 释

    内容简介

    《生活中的金融学》缘起于哈佛MBA毕业生的“最后一课”,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写给普通人的金融知识。一名篮球运动员,为什么要参加棒球、足球、高尔夫球等其他运动比赛?为什么对我们助益最大的人际关系,反倒不是最亲近的朋友?如何为房屋估值?购房比想象中不值?为什么CEO去世,公司的股价不降反升?年轻有为的高管,如何领导比自己资历更丰富的下属?还有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与风险管理、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与融资杠杆、法国大革命与年金、约翰·弥尔顿……本书跨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电影等多个领域,真正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萃取而来的金融智慧。

    2016年诺奖得主奥利弗·哈特这样评价本书:米希尔·A.德赛是博学多闻的经济学家。在《生活中的金融学》中,他为读者理解现代金融提供了迷人的新视角,让我们看到了金融学的重要观念是如何体现在历史、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文学艺术与生活,人文学科的学生则可以学习金融知识,所有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图书特色

    ★哈佛商学院教授写给普通人的金融知识,真正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萃取而来的金融智慧。《生活中的金融学》没有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而是用故事来梳理金融的核心概念。跨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帮助读者活用金融原则,处理风险、爱情、人际关系、梦想、失败等人生难题,掌控风险与回报,收获智慧人生。

    ★哈佛MBA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哈佛教授赠送给毕业生的人生箴言。人们普遍认为金融行业冷酷无情,金融从业者也一直被误解和诋毁,本书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和金融从业者提供了看待金融的新视角——金融,与人性息息相关。

    ★诺奖得主、哈佛教务长、黑石集团副主席、学者、畅销书作者、金融从业者、各类媒体争先推荐。

    作者介绍

    米希尔·A.德赛,现任教于哈佛商学院与哈佛法学院,主要教授金融、税法和创业等课程,同时还为哈佛在线教学的HBX平台开发在线金融课程。其在企业金融、国际金融和税收政策方面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曾数次受邀至美国国会参加听证会,在全球多家大型企业和组织担任咨询顾问。

    生活中的金融学截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生活中的金融学:哈佛金融通识课(美)米希尔·A.德

    赛著;刘婉婷,张旭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8

    ISBN 978-7-5596-4269-1

    Ⅰ.①生… Ⅱ.①米…②刘…③张… Ⅲ.①金融学-

    通俗读物 Ⅳ.①F830-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97220号

    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 图字:01-2020-4761

    The Wisdom of Finance by Mihir A. Desai

    Copyright ? 2017 by Mihir A. Desai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William Morris

    Endeavor Entertainment, LLC

    throug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0

    by Beijing Xiron Culture Group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生活中的金融学:哈佛金融通识课

    著 者:[美]米希尔·A.德赛

    译 者:刘婉婷 张 旭

    出 品 人:赵红仕

    责任编辑:徐 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

    天津旭丰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字数165千字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9印张

    2020年8月第1版 2020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596-4269-1

    定价:58.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

    容本书若有质量问题,请与本公司图书销售中心联系调换。

    电话:(010)82069336致

    蒂娜、米娅、艾拉和帕尔瓦蒂财富是诗。

    ——华莱士·史蒂文斯《遗作集·箴言》自序

    本书不会帮你在股市赚更多钱,或是建议你多存钱;也不

    会建议你如何更好地分配自己的退休金。

    本书希望通过打破金融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电影

    以及信仰的隔阂,探讨金融世界里的人性。

    本书讲述了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和诗人华莱士

    ·史蒂文斯有关风险和保险的洞见;本书讲述了《傲慢与偏

    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菲尼斯·芬恩》中的维奥莱特

    ·埃芬厄姆为何堪称风险管控大师;本书讨论了天资的寓言以

    及约翰·弥尔顿对价值创造和估值的见解;本书讨论了文艺复

    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与嫁妆相关的融资,还有电影《打工女郎》

    对于并购的理解;本书讨论了美国殖民时期最富有之人传奇般

    的陨落,讨论了希腊悲剧中有关破产与财务危机的真知灼见,讨论了杰夫·昆斯的事业,讨论了《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先

    生对权力与杠杆危险的诠释。

    简单来说,本书讲的是人性可以如何给金融的核心理念带

    来启迪,以及这些理念如何洞察人性。

    另外,本书也讲述了以下内容:保险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面对世界的混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

    人际关系的价值和无条件的爱的本质;价值创造如何能帮助我们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破产如何能帮我们更好地面对失败;

    杠杆原理如何教会我们承诺的价值。

    为了方便不熟悉金融但又对金融感到好奇的读者们理解,本书力图不借助任何公式或图表,只用故事来梳理金融的核心

    概念。我一直讶异于学生们对金融的恐惧,但这也是有原因的

    ——有些金融从业者就想让别人望而却步。我通过故事阐述金

    融理念,是希望能给“吓人”的金融概念增添一份趣味,拉近

    它和我们的距离。无论是对牵涉其中的普通人,还是对渴望从

    事金融行业的人士而言,金融的重要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

    人们因为对金融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之大也是空前的。至少,当认识的人开始就期权、杠杆或者超额利润侃侃而谈时,你也

    不会不知所云。

    本书也为金融专业的学生、金融从业者提供了看待金融的

    新视角。我班上的许多金融从业者,都是通过比较机械的方式

    开始学习金融的,于是对金融基本概念的理解就十分粗浅。说

    起更深层次的直觉判断,他们背的大堆公式就帮助甚微了,也

    很难将其用中心概念结构理论来解释。换一个新视角看很熟悉

    的东西,能很好地加深对它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能塑造你

    的思维,锻炼直觉。

    对于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的读者,本书也带来了希望:今

    天你的工作一如既往地被诋毁,工作被打上如此消极的标签,人是很难找到人生意义所在的。但金融是有价值的,而且价值

    匪浅。重新将金融众多的价值与人性联系在一起,也许你就能

    理解,其实你们的工作,恰是你们所珍视的价值观的更深层次的延伸。罗伯特·弗罗斯特写过一首关于业余伐木工的诗《泥

    泞时节的两个流浪汉》,在诗的末尾,他就指出,人们认识到

    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这一事实多么重要。

    我活着的目的只不过是想结合

    兴趣和职业,这就像我的两只

    眼睛注视,共同构成一个视域。

    只有将喜好和需求完美地结合,使工作成为凡人的游戏和赌注,这样一个人才真能干出点名堂,权当是冲着天堂和遥远的未来。

    本书最大的愿望,是通过再次发掘金融的核心概念与人性

    的联系,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将金融行业妖魔化于事无补,而监管虽有帮助——将金融行业从榨取财富向创造财富转变

    ——却帮助甚微。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诠释生活与工作的故事,让金融的概念更为有趣,还我们一个更高尚的金融。引言 金融和美好生活

    “华尔街与大街”(1)

    的比喻风靡大街小巷,反映出的是大

    家对金融的一个普遍观点,那就是金融汲取的价值比其创造的

    要多。同时,“金融是多么重要”这个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

    从退休金到买房、教育投资,生活无处不金融。人们对金融既

    怀疑又好奇,再加上金融本身的神秘,更让人们对它又爱又

    恨。

    这就给金融从业者带来了很多麻烦。他们必须解释清楚自

    己的工作及其合理性,才能重新赢得人们的信任。他们需要证

    明金融活动实际上是能创造价值的。对个人来说,在这样一个

    被打上了消极标签的行业工作,也会给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因

    为人们对金融业不抱希望,从而导致金融从业者自己也对金融

    业不抱什么希望,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们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接受金融这个概念呢?我们该如

    何让金融重拾道德观念,从而让金融行业有所改善呢?

    本书想另辟蹊径,透过人性看金融,让人性回归金融。金

    融要解决的问题和它所使用的工具、原理,放在我们日常生活

    的故事里最容易理解。在这里,我们不再只用规则和愤怒解决

    金融问题,而是回到金融的核心概念和金融的初衷,这样才能

    确定金融是在创造价值,而非单纯地索取。通过将这些核心概念融入文学、历史、哲学,我们希望人们与金融产生共鸣,让

    金融远离腐败。

    将金融与故事联系起来缘于一个偶然的发现。2015年春,我再次陷入一个以前经常陷入的窘境——在最后一刻想尽办法

    兑现承诺。我答应了给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班

    上“最后一课”。所谓的“最后一课”,其实是一个传统,教

    授为毕业之际的学生送上几句人生哲理。这个传统是为了让大

    学回到过去那个更纯真的时代。这一刻,我们都回归了大学最

    本真的概念,课上不再仅仅是专业化知识的传播,正如一百五

    十多年前约翰·亨利·纽曼所说:“任何知识的大体概念都可

    以在家从书本上学到;但个中细节、色彩、声调、气味和它栩

    栩如生的活力,这些只能让过来人言传身教。”

    我一开始拖延了一段时间,本来打算躲回熟悉的领域,于

    是我将讲座的主题定为近期美国企业的金融发展,题目就

    叫“慢镜头下美国的杠杆收购”,主要讲述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并扭转近期的股份回购风潮。我的论点很明确,它会很有煽动

    性,而且为了让我自我感觉更加良好,我还对自己说,我讲的

    内容比其他满是空话的“最后一课”干货更多。

    在我定下题目之后,我见了一位好朋友兼同事。去年,我

    们俩还就如何通过逼迫自己面对新挑战来提高自己进行过一系

    列辩论。在我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他后,他沉默了。我体会良

    久,才理解他无声的质问:“真的吗?你认为这是他们毕业之

    际所需要的人生箴言?你认为你需要这个吗?”他的沉默让我意识到,若果真如此,我才真的是错失了良

    机。他的友谊给了我力量,让我鼓起勇气思考对我来说什么才

    是新挑战,那就是让社会科学家放弃数据和熟悉的经济学模

    型。于是我决定放弃熟悉的主题,转而选择谈一谈美好的人

    生。但是我不过是个普通的中年人,我对生活的美好又有多少

    了解?

    很久以来我一直有一个困扰,那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

    济,尤其是金融行业,是一个冷酷的领域,只有避而远之,才

    有可能得到幸福生活。人们已经对诋毁金融习以为常,先入为

    主地认为金融对世界贡献的价值少之又少,更别说其背后有什

    么智慧可言。金融业高层笨拙地将金融比作“神旨”更是帮了

    倒忙,加深了人们心中金融并无智慧的印象。

    但这种对金融、对市场的抵触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有问题

    的。首先,拒绝承认金融与市场是智慧的源泉,对解决这个问

    题就毫无助益。许多高学历人才从事着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

    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金融事务上。我们说金融没有价

    值,就是在鼓励金融从业者从事毫无是非观,把个人的、道德

    的自我和工作隔离开来的工作。这是难以持久的。你能一辈子

    从事没有智慧、准则和价值观的工作,还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

    吗?

    先不说这种想法有多么不切实际,它从根本上就是错误

    的。我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很爱金融、市场、商业等,他们认

    为这些事物是对生命的肯定。然而在他们的理解中,金融确实

    绝非神旨,在金融工作中,他们也没有感受到真正的乐趣。难道冷酷而缺乏道德价值的东西,真的能给人带来乐趣和专业领

    域的成就感吗?如果这种普遍的认知无用且错误,与之相反的

    观点又该是怎样的呢?

    意料之中,我选择的新题目就是“生活中的金融学”,但

    其实我自己都不敢说理解它的意义。接下来的数周里,我惊讶

    地发现,将金融与生活联系起来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讲座

    结束后,作为工商管理硕士的学子们,反应之热烈完全出乎我

    的意料,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那些不再那么高高

    在上,而是真正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萃取而来的金融智慧。职

    业中期的管理者尤其喜欢这个观点,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

    挑战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之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我在兑现承

    诺的过程中,意外地得到了远远大于投入的回报。

    作为将金融核心理念与如何使生活更有意义结合起来的手

    段,讲座已经算是很成功了,但这和写书完全是两回事。金融

    与生活的联系,给能欣赏商业的人群讲一个小时不是问题。但

    足够我写出一本书,传达给形形色色的人吗?是讲座还是出

    书?

    在为这些问题感到困扰时,我突然想起,我见过的最精准

    的对金融的定义并非来自教科书,也不是来自美国全国广播公

    司财经频道的特别报道,而是出自一位塞法迪犹太人于1688年

    在阿姆斯特丹用西班牙语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在《困惑之惑》

    (Confusion De Confusiones)中,约瑟夫·德·拉·维加

    生动地描述了让当时众多目击者着迷的初期市场经济。当时动

    荡的市场只有一家公司的股票,那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其势力与影响力放在今天,应该堪比谷歌、阿里巴巴和通用电气的

    合体。

    德·拉·维加的一些理念看上去有些老旧,比如他写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红利发放“有时是以香料的形式……完全由

    董事随心而定”。但故事的其他部分也出人意料地有现实意

    义,比如,他为过低利率如何催发泡沫经济、破产企业该如何

    重组等提出了一种解释。

    他并没有枯燥地描述这些市场的本质,而是用讲故事的形

    式——故事的主体是一个商人、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股东的对

    话。商人和哲学家分别代表了实干家与思想家,因为不懂金融

    市场的运行原理,于是一同向股东请教。

    当哲学家说自己对金融市场知之甚少时,股东对金融的描

    述让我最为欣赏:“我必须得说,亲爱的老先生,如果您对这

    神秘莫测的欧洲最公平、最狡诈的事,这世界上最高尚、最声

    名狼藉之物,这世界上最精致、最粗俗的商业一无所知,那么

    您实在是位无知的人。因为它是学术的精华,是欺诈的典范,是智慧者的试金石,是鲁莽者的墓碑,是最有用的宝藏,是灾

    难之源,像西西弗斯一样永不得闲,也是被捆绑在永不停止之

    轮上的伊克西翁。”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德·拉·维加就展现了金融的至

    善和至恶——正是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其他故事中的金融。

    我一直喜欢故事,但身为经济学家让我不再相信故事,而现在

    我要再来看看它们了。很快,我就开始在文学、哲学、历史,甚至流行文化中寻

    找金融的影子。一旦看出了个中相似之处,我就一发而不可

    收。我开始理解金融为何与这些领域联系甚深。许多人不信任

    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因为他们认为市场、金融都站在人性

    的对立面。但事实也许恰恰相反。金融,其实和人性息息相

    关。

    从另一个视角举个例子。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所谓责任与义务,根植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际关系,即买家

    与卖家的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这是史上第一次人与

    人之间出现了高下之分,在这个例子里,个人第一次开始以其

    他人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至今,还没有哪个文明尚未发现这

    种关系。设定价格,衡量价值,确立等价物进行交换——这一

    切在人类形成的早期思维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甚至这个过程

    就是思维本身。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最早起源:……人类形容自

    己是一种会评判价值的生物,一种会定价、会衡量的生物,人

    类‘天生就要算计’”。

    摆脱了将金融、市场经济与人性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后,我决定写一本书,将二者联系起来。我希望用这种联系来纠正

    金融,让它更易于被人们所了解。

    后面的章节可以以任意顺序阅读,但我对全书的结构安排

    是有深意的。希望读者仅仅通过读几个故事,就能不知不觉地

    上一堂金融课,并体察金融的直觉。虽然很多人都喜欢将金融学类比为物理学,但更贴切的类

    比其实是生物学。就像分子生物学,金融也有一个分支专门研

    究生活大厦最重要的一块砖,这个分支就是“资产定价”。金

    融的另一个分支叫作“公司金融”,类似于社会生物学,主要

    研究我们所观察的世界中偶然的、混乱的部分。本书就遵循将

    金融大致分为这两部分的理念。

    前三章主要讨论资产定价的最基本问题——人们该如何面

    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风险?构思本书让我意识到了保险对于金

    融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保险对我的世界观的重大影响,所以

    第一章主要通过弗朗西斯·高尔顿的高尔顿钉板、作家达希尔

    ·哈米特、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还有诗人华莱士

    ·史蒂文斯,讲述风险与保险的基本常识。

    第二章将保险的逻辑推展到两大关键的风险管控策略——

    期权与分散投资,与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本

    章主要借简·奥斯汀、安东尼·特罗洛普和古希腊哲学家泰勒

    斯的作品来分析金融。有了风险与保险的基础,第三章我们将

    分析风险与回报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决定价值创造的

    条件的。约翰·弥尔顿、塞缪尔·约翰逊以及天资的寓言将成

    为我们的向导。

    金融的“资产定价”分支旨在通过考虑资产带来的风险,以及承担这些风险所获得的回报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很多人不

    相信市场经济是确立真正价值的机制。本书的第一部分,围绕

    价值的问题——价值从何而来,我们应当如何衡量它——从多

    个角度将金融和人性联系起来。资产定价为风险和价值提供了很有力的观点,但这是以忽

    略了生活中的混乱因素为代价的。事实上,资产定价的起源就

    是那个讲述了一个小岛上生活着一群人的故事,岛上的人各自

    拥有不同的果树,只能拿自己树上的水果与他人进行交换。资

    产定价只考虑了所有者与孤立的资产之间的关系,因此去掉了

    大量的复杂性,比如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资源、信息不对

    等。这些混乱恰是我们每天生活中都要遇到的,而这就是公司

    金融的内容。

    再接下来的四章讨论的就是这些混乱的因素。第四章讨论

    了投资人与其拥有的潜在的经营性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同

    样怀有其个人动机的第三方来参与将出现何种结果。由此凸显

    出的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正是公

    司治理的问题,甚至恐怕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核心的矛盾所在。

    如梅尔·布鲁克斯《金牌制作人》和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

    长篇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所展示的,委托代理问题也

    是我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代表他人利益时十分好用的基本

    模型。

    既然已经介绍了公司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考虑一下,公司

    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行组合,也就是所谓的“合并”。在

    第五章里,我们将比较其与恋爱的异同,通过探讨文艺复兴时

    期的佛罗伦萨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以及美国在线与时代

    华纳的并购失败案,阐述爱情与金融千丝万缕的联系。

    接下来的两章通过探讨负债的概念,以及过度负债的后果

    ——破产,综合讨论了资产定价的风险以及混乱、复杂的公司金融。艺术家杰夫·昆斯和威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让我们得以从一个更个人化的角度理解借款的承诺。而石黑一

    雄的《长日留痕》、美国殖民时期最富有之人传说般的陨落,以及对美国航空公司破产的案例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过度借贷

    的风险和义务冲突的益处。

    最后一章希望能综合全书,给全书各章所提出的高尚的金

    融概念与当下金融的相悖之处赋予一点合理性。作家列夫·托

    尔斯泰以及西奥多·德莱塞在其作品中阐述了人们眼中典型的

    金融;而薇拉·凯瑟在其作品中提出了人们应该如何做到与全

    书各章所提到的合理的金融概念相符的行为。之后全书以一个

    简短的后记和详细的参考书目(包括深入阅读的建议书目)作

    为结束。

    本书带领大家略观了金融的两大分支——分子生物学(资

    产定价)与社会生物学(公司金融),希望通过这场剖析金融

    之旅,还大家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金融,让大家更好地掌

    控生活中的风险和回报。

    (1) “Wall Street vs. Main Street”。其中Wall Street是

    指纽约金融区的华尔街,也指美国富人阶层及其生活。而Main

    Street是指小城镇的主街,也指平民阶层及其生活。——编者注目 录

    自序

    引言 金融和美好生活

    第一章 命运之轮

    第二章 风险交易

    第三章 论价值

    第四章 成为你自己的制片人

    第五章 没有金融就没有爱情

    第六章 梦想成真

    第七章 转败为胜

    第八章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金融

    后记

    致谢

    注记

    注释第一章 命运之轮

    在《马耳他之鹰》里,作者达希尔·哈米特在紧张的情节

    中插入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据评论家史蒂芬·马库斯说,弗

    利特克拉夫特的故事,是“全书最重要的一刻……也是哈米特

    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刻”。不知为何,约翰·休斯敦却在他

    执导的、由亨弗莱·鲍嘉饰演青年版侦探萨姆·斯佩德的经典

    黑白电影中略去了这个小故事。

    斯佩德,硬汉侦探的化身,在和贵妇人布里奇·欧肖内西

    谈话。她从他的客户迅速变成了他的情人,紧接着又成了头号

    嫌疑人。没有任何铺垫,斯佩德突然就开始讲华盛顿州塔科马

    市的一个成功的房地产经理的故事。他叫弗利特克拉夫特,可

    以说,他拥有“美国成功人士能拥有的一切”。他有一辆新帕

    卡德汽车、两个孩子、一个妻子、一个完美的家,以及蒸蒸日

    上的事业。弗利特克拉夫特没有任何秘密嗜好或者隐藏的恶

    念。可以说,他有一个完美的生活,而且也会永远幸福下去。

    但是有一天午饭后,他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握紧的拳

    头张开,只剩下空空如也”。没有一点解释,没有任何感情或

    经济方面的动机。

    五年后,有人在附近的斯波坎市联系了弗利特克拉夫特的

    妻子,说在斯波坎市见到了她的丈夫。于是她请斯佩德去调

    查,斯佩德也发现了弗利特克拉夫特,现在的弗利特克拉夫特是个十分成功的汽车经销商,有了新家、新的家人和新名字

    ——查尔斯·皮尔士。弗利特克拉夫特皮尔士毫无懊悔的情

    绪,他只是简单地告诉斯佩德,他之前的家人得到了足够的

    钱。尽管如此,弗利特克拉夫特皮尔士还是很想给斯佩德一

    个详细的解释,一个他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过的原因。

    弗利特克拉夫特解释说,他失踪那天,本来正在去吃午饭

    的路上,旁边工地的一根钢梁从八楼坠落,与他擦身而过,落

    在了人行道上。他脸上直到现在还有被人行道上溅起的水泥碎

    片擦伤的伤疤。弗利特克拉夫特震惊了,他“觉得有人打开了

    生活的盖子,让他看了一眼生活的原样”。

    弗利特克拉夫特的生活本来是“干净、有序、理智、负

    责”的,而现在,“坠落的钢梁让他意识到生活根本不是如

    此”。我们活着只是因为“概率”没有砸中我们。最初的震惊

    之后,他开始烦恼,因为他“发现他虽然合理安排了琐事,自

    己却乱了步调,和生活的步调也不一致了”。午饭后他立即决

    定“应该调整自己接受生活的新发现”。他总结道:“生活随

    时都有可能被随机出现的钢梁结束,他也只需要离开,就可以

    随机改变自己的生活。”之后,他直接坐船去了旧金山,四处

    奔波了几年。

    斯佩德在故事的结尾总结说,弗利特克拉夫特皮尔士最

    终“回到了西北,定居在斯波坎市并再次结婚”,并有了孩

    子。知道了这些的时候,他的第一任妻子“不再想和他复合,所以最终他们低调离婚,一切都回到了正轨”。弗利特克拉夫特皮尔士完全没有任何愧疚,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很理

    智。

    之后斯佩德用他最喜欢的句子结束了故事:“我想他自己

    都没有发现,他很自然地回到了他所离开的塔科马市生活。但

    这正是我一直都喜欢的地方。他让自己适应了有钢梁坠落的生

    活,但之后没有钢梁继续坠落,他就又适应了没有钢梁坠落的

    生活。”

    读着这个故事,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两幅画面。第一幅

    是传声头像乐队里的灵魂人物大卫·拜恩,挥舞着他的双臂,质疑他平庸而土气的生活。就像所有人生命中都会有质问自己

    的一刻,他质问自己:“我怎么走到了这一步?”是弗利特克

    拉夫特经历的所谓“一生一次”的经历,让他开始质问自己。

    第二幅图是格温妮斯·帕特洛饰演的海伦·奎勒,她在《双面

    情人》中追赶去往伦敦的火车。很快,人生的两种可能同时出

    现在她面前,只因为那一道关上的地铁门。说到底,弗利特克

    拉夫特和奎勒的人生,都是在偶然之间决定的。

    弗利特克拉夫特的故事给了我至少两个启迪。第一个就

    是,偶然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弗利特克拉

    夫特意识到生活从根本上讲是不确定的,这是我们都必须要理

    解的最基本的现实。第二个就比较微妙了——那个故事里斯佩

    德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弗利特克拉夫特虽然努力想把生活的方

    向交给偶然来决定,却还是回到了之前的生活轨迹。也就是

    说,偶然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逃不出自己的生活模式。就像

    拜恩一遍遍唱着“一生一次”,但一切却依旧“一如既往”。像所有绝妙的侦探故事一样,达希尔·哈米特故事中的关

    键线索,也隐藏在读者眼皮底下。哈米特选择的两个名字——

    弗利特克拉夫特和查尔斯·皮尔士,本身都蕴含着深意,更是

    将这个故事和金融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金融的核心,正是理解

    生活中的风险与偶然,并且让模式的强大影响为我们所

    用。“弗利特克拉夫特”这个名字现在几乎已经没人在用了。

    但是哈米特是曾就职于保险公司的平克顿私家探员,他显然知

    道其中意味。弗利特克拉夫特出版了当时人寿保险业的保险统

    计分析的“圣经”。弗利特克拉夫特是位分析学大师,他出版

    过多卷系列丛书,帮刚刚起步的保险业确立了潜在客户生存和

    死亡概率的计算方式。

    而选择查尔斯·皮尔士作为他的第二个名字,也是哈米特

    在向一位已被人遗忘的传奇人物致敬。查尔斯·桑德斯·皮尔

    士(他还故意做了微调,将Peirce改为Pierce),是哲学流

    派“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一位数学家兼逻辑学家,是20世纪数学领域多项重大发现的先驱者。他还是符号学的创

    始人,为现代文学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他还是现代统

    计学创始人之一,随机试验也是他创造的。

    简单来说,这位集“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于一身的

    伟大人物,是位典型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英国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称他为“美国最伟大的思想家”;而哲学家卡尔·波普

    则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小说家沃克·珀西更是

    认为他的贡献甚至超越了达尔文和弗洛伊德,因为他“为人类

    科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他面前,杰斐逊、爱默生、詹姆斯、尼布尔或者杜威都不值一提——他才是大师中的大

    师。

    对皮尔士来说,一切都离不开保险。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

    地回归保险。1869年,他曾说“每个人都是一家保险公司”。

    为什么这样一位博学的大思想家,却始终无法割舍一个在常人

    眼里平庸而无趣的东西——保险呢?因为保险其实并不平庸,而且也不无趣。对皮尔士来说,它甚至是理解生命的核心。

    他对保险的钟爱,在他生命最后发生的一连串有意思的转

    变中尤为明显。皮尔士因为不符合世俗眼光的艳遇而一直为学

    术界所冷落。学术界多种声音对他诽谤不断,甚至包括当时的

    哈佛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皮尔士失去了任教资格,也

    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晚景凄凉。他的朋友——哲学家威廉·詹

    姆斯为了给他找些经济来源,不断建议皮尔士办一个实用主义

    的系列讲座。哈佛理事会终于决定原谅他为人所不齿的品行,并于1903年邀请皮尔士做了六次讲座。

    哈佛大张旗鼓地公布了皮尔士的讲座。然而让詹姆斯和同

    事们目瞪口呆的是,第一节课上皮尔士开始大谈特谈概率和保

    险公司。让听众困惑的是,皮尔士用微积分算出了确保保险公

    司盈利的定价政策的保费条件。当时,微积分恐怕从未应用于

    金融领域,更别说是哲学领域了。

    从来都不喜欢数学的詹姆斯被他的观点吓了一跳,他认为

    皮尔士疯了。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皮尔士已经“成了毫无

    逻辑的怪物”,成了一个“不入流的,甚至可以说是利欲熏心的老家伙”。皮尔士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去获得学术界的认

    可,以此保障自己的经济来源,他的讲座让他与主流学术界渐

    行渐远。一直到1913年去世,皮尔士都生活在困苦中,为学术

    界所摒弃。

    皮尔士到底在保险中看到了什么?理解保险对理解人类社

    会到底为什么重要,又重要在哪里呢?为什么哈米特故意选用

    了弗利特克拉夫特和查尔斯·皮尔士这两个名字来阐述保险?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理解风险的本质和概率的概念。

    我执教二十年来,教授过多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金融

    学、税法、国际金融,还有创业学。虽然每门课都有十分危险

    的教学内容,但我好歹都应付下来了,其中我觉得最难的,就

    是概率学。我最严重的两次失误,都是在我试图推进大家对概

    率学的认知时犯下的。第一个案例中,我提出了一个简单问题

    ——我有两个女儿的概率有多大,希望能以这个问题给学生们

    建立概率的概念。很快这个问题就引起了一场针对各个国家中

    男性比例大于女性的经验性规律的讨论,还讨论了这种现象并

    非完全由于某些文化中重男轻女的一些可怕现象导致。讨论进

    行了二十分钟,我们已经讨论了性别比率、选择性流产、杀婴

    罪——概率的知识倒是没怎么学。

    我的第二个失败尝试,就是想为学生引入“蒙提霍尔问

    题”。在蒙提霍尔问题中,你就是游戏竞赛节目《一锤定音》

    中的参赛者,有三道幕布供你选择。其中一道后面是丰厚的奖

    品,另外两道后面都是安慰奖。当你选择一道幕布后,节目主

    持人,也就是蒙提·霍尔,就会告知你剩下的两道幕布后哪一个是安慰奖。他会问你要不要重新选择。所以,应该放弃你原

    先的选择,换成没有选中的幕布之一吗?与其说这个讨论让人

    更明白,不如说它让人更困惑了(而且是的,绝对应该换,不

    骗你)。最后转而开始讨论,人应该如何减少生命中的遗憾与

    后悔,想做就做——把握现在!我的金融课堂都快变成“死亡

    诗社”了。

    如果你也曾为概率论方面的认识而烦恼,那这下你可以放

    心了。纵观人类历史,简单的概率直觉从来都难以捉摸。统计

    学者们一直在研究,为什么人类用了千年才得到现代的认知,也就是偶然不可避免、无处不在,但又可以理解,能对其进行

    严格分析这个结论。哲学家伊恩·哈金说,阐明了这个惊人发

    现的,恰是弗利特克拉夫特的另一个身份——查尔斯·皮尔

    士。而这个惊人的发现,也正是保险乃至现代金融学的基石。

    说到底,金融学就是一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这个充满

    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世界。

    难以捉摸的概率,是千年来自发明起就根深蒂固于赌博中

    的未解之谜——没有任何事物比赌博与偶然和规律的联系更紧

    密。所以,既然赌博的历史如此源远流长,为什么概率论没有

    早点被发现?拿现代的一种变相赌博——竞赛节目的“幸运大

    轮盘”来讲,本质上,它其实就是猜单词游戏,只是多了一个

    步骤,用轮盘来改变猜对下一个字母获得的奖品。假设你知道

    答案是“把握现在”(Carpe diem),本轮已经赢得了1000

    美元,现在你需要做出决定,要不要再转一次,看你能不能转

    到字母C。要这么做吗?你已经知道了最终答案,但你需要权衡,旋转轮盘得到的是“失去一轮机会”或者“破产”,而不

    是拿到钱的概率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虑落在这些

    答案上的可能性。你必须用概率论的思维来思考。

    没错,两大经典概率问题都来自赌博,而且存在了几个世

    纪才最终得到解决。第一个是经典得分问题。两位选手等额投

    注,并将以掷硬币分胜负。他们决定,一人选正面,一人选背

    面,谁选的那一面出现了四次,谁就获胜。掷过三次硬币后,出现了两次正面,一次背面,这时游戏被打断,他们必须现在

    分奖金。应该怎么分?显然,选择了正面的人应该多分一些,但是应该多分多少呢?

    另一个经典的赌博问题是鞅问题。所谓鞅问题,就是一个

    赌徒在赌场,押10美元,赌掷硬币的结果为正面,庄家则赌背

    面。赢钱的策略十分简单——不管掷出多少次背面,每次出现

    背面,赌徒都加倍赌注,继续押正面。最终某一次押中正面之

    后,他的获利至少能超过他的本钱,也就是10美元的净利润。

    所以显然,这就是必胜策略,理论上所有人都应该用。那么为

    什么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在鞅问题中,赌徒必须一直赌下去直到获胜——眼界或资金不够,那就有可

    能输得很惨。

    几个世纪以来,赌徒们面临着很多类似的问题,却总是没

    法用清晰的逻辑来仔细思考,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在更简

    便的数制发明前,在有些先进的文明,比如希腊文明中,没有

    工具来透彻地分析这些问题。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早在电视节目主持人梅夫·格里

    芬发明这个寿命最长且风靡世界的游戏竞赛节目前,最原始的

    幸运大轮盘就已经占据了人类的思维。原始的幸运大轮盘取自

    古罗马女神福尔图娜(Fortuna,意为幸运),而不是《幸运

    之轮》(1)

    的“字母小姐”兼长达三十年的主持人之一瓦娜·怀

    特,而且福尔图娜转的是轮盘,而不只是字母。福尔图娜旋转

    的命运之轮,将决定人类面临的是财富还是困苦。命运之轮的

    概念贯穿了整个古代和中世纪文明,在这个概念中就隐含着偶

    然结果并非人力所控制,而是神旨。这一点在乔叟与但丁的作

    品中尤为明显——作为各种人物悲惨命运的来由。如果偶然结

    果是由神力控制的,人又如何能凭借逻辑逃脱掌控?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更是巩固了这种神力作用的观念,并且

    宣称这种神力不是人类所能理解的。随着文艺复兴带来的席卷

    全球的商贸运动,理性主义兴起,人们开始渴望理解风险承担

    的含义。更好地理解风险就意味着高回报,而且人们对理性认

    知世界树立的信心,更是给了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动力。从前

    由神力左右的结果,终于臣服于分析。

    概率学的重大突破,是两位数学界先驱——布莱士·帕斯

    卡和皮埃尔·德·费马在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系列书信中完成

    的。1654年,他们创造出了理解这些问题的工具,通过计算所

    有可能结果,终于给出了游戏被打断时的期望所得。这个结论

    引发了对概率思维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如火如荼的研究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概率学的基础发展导致人类在对偶然的理

    解上矫枉过正。一直以来的由神力支配的宿命论,现在成了一种新宿命论,也就是所谓的“自然法则”。统计学站稳脚跟之

    后,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服从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现象。这

    仅仅意味着对所有现象——比如人类身高和能力等——的观察

    都是符合这种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所谓正态分布,就是说观

    察集群大多分布在平均值附近,距离平均值越远,出现的概率

    也越小。

    这一系列的伟大发现,尤其体现在弗朗西斯·高尔顿提出

    的一个概念——高尔顿钉板里。如果你去过日本,想象一个简

    化了的日式弹球盘游戏机。弹球盘游戏里,小球在障碍物组成

    的迷宫里弹来弹去,最后会触发奖励。听起来很无聊,但是很

    容易上瘾。

    高尔顿钉板,就是使许多小球从一个垂直的木板的顶端落

    下,木板上均匀地镶嵌着木钉,四周以木板为边界。木板下端

    用短木板分隔出了多段木栏,可以让小球落入。有人会以为,小球会随意落入隔栏,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均匀分布——毕竟,小球在落下的过程中是会随机触碰到均匀分布的木钉的。

    但就像许多其他完全随机的事件结果一样,高尔顿钉板的

    结果总是呈现完美的正态分布钟形曲线,大多小球都落在了中

    间的隔栏里。这个规则太常见,各种有趣的事件中都有它的影

    子,以至于人们深信,所谓的偶然,其实也是服从自然的铁律

    的。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那个时代里统计学和概率学的先

    驱,是被这个讽刺的现象所困惑的典型代表:发现了用来研究随机性工具的人,却相信了决定论。之后,拉普拉斯开始了一

    部概率学巨著的创作,他主张“所有事件,甚至那些太不起

    眼,以至于似乎不遵从自然法则的事件,其实都是某种必然结

    果,就像‘日心说’一样不容置疑”。法则无处不在,而且决

    定世界万物的是法则,而不是偶然。

    高尔顿,统计学的又一先驱,高尔顿钉板的创始人,对钟

    形曲线顶礼膜拜。对高尔顿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曲线体现出

    的“伟大的宇宙秩序”更迷人了,如果希腊人当时发现了它,肯定会将它奉为神旨。他充满爱意地描述了这条曲线,同时总

    结道,“它统治万物,却无影无形,将自己隐藏在全无秩序的

    混乱中……它就是混沌的至上法则”。神旨被自然法则替代。

    偶然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真理

    ——一旦真正认知了自然法则,一切都将有理可循。

    虽然人们把“正态”分布的命名归功于皮尔士,但他却反

    对这种逻辑。别人都认为有了自然法则,偶然就不复存在,但

    皮尔士认为,“每一条‘理’中都存在着偶然……偶然是绝对

    的……是所有思维认识中最明显的事”。

    皮尔士能够同时持有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偶然和随机

    性无处不在(第一种宿命论的观点,比如弗利特克拉夫特),同时他也相信模式存在是因为总体规律的作用(第二种宿命论

    的观点,将弗利特克拉夫特想为皮尔士)。宇宙充满偶然,从

    本质上讲就是随机的(结果的出现是随机的),但是,模式能

    帮助我们掌控世界。高尔顿当然是绝顶聪明的,但他对法则的崇拜让他走上了

    歧途。他成了优生学的创始人,优生学的追随者相信,人类的

    基因质量是可以人为提高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强制性消灭不

    够格的人群。这个观点曾一度盛行,以至于美国最高法院也曾

    在巴克诉贝尔案(1927年)中支持了该观点。该案中,大法官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在总结陈词中说道:“低能儿延续三

    代就该到头了。”高尔顿的理想是创造“秩序”,消除一切偶

    然和人类中所谓的“劣等”。我们都清楚,这个观念在20世纪

    带来了多么可怕的灾难。

    相反,皮尔士接受了偶然和随机的存在,而这让他发现了

    ——保险!没错,皮尔士对世界的理解就是:随机无处不在,但是整体上看来是可预测的,这就是保险的定义,也就是现代

    金融的基石。金融的理想,就是提供了一个用来掌控这个充满

    不确定性的世界的工具。风险随处可见,这无可否认,我们不

    该否认,也不该投降,而是应该掌控它。而保险,就是我们掌

    控生活中大小风险的最基本方式。

    我的很多学生都涌向金融业,但往往是出于错误的原因。

    他们眼中的金融,就是投资人、银行家——他们不是想进投资

    银行,就是其他投资机构,比如对冲基金或者私募股权基金。

    所以,当我的一个学生走进我的办公室,告诉我他想走一条少

    有人选择的路——实体经济中公司内部的金融,甚至更好,去

    保险业——我是又惊又喜。

    现在进入保险业实属孤注一掷,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眼中的

    保险业务员的形象就是:无聊、呆板,甚至有些邪恶。因为他们的利润都来自他人生命中的悲痛。其实保险由来并非如此

    ——保险业务员曾经也是英雄,比如弗莱德·麦克莫瑞和爱德

    华·G.罗宾逊在伟大的悲剧电影《双倍赔偿》中饰演的角色。

    但现在,有的只是《偷天情缘》中不会长久的、让人恼火的奈

    德·瑞尔森,推销着趸缴保费的终身寿险。

    有时候,我的学生们也会因为知道了当今最受人崇敬的资

    本家沃伦·巴菲特就是从保险起家而被感动。巴菲特通过保险

    业赚取资金,投入手下的一个纺织公司,将这家公司成功转型

    为投资机构。这当然也得归功于他高超的投资技巧,也就是通

    过保险公司筹得廉价资金。他能理解保险的乐趣所在。还有一

    位,就是殖民时期创立了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的美国模范——

    本·富兰克林。所以,你究竟是因为什么对保险不屑一顾呢?

    和大多数金融创新一样,保险也是因为旅行风险诞生的,尤其是海上旅行。航海的资金通常是先贷后还,但如果货物未

    能运达,责任是要由商人,或者说由借款人个人承担的(如同

    成为奴隶),而航行的风险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贷款会以

    船舶抵押合同的形式捆绑上保险。船舶抵押合同还是普通贷

    款,但如果货物被盗,或者因为风暴受损,借款人不需要赔偿

    损失。反过来,贷方能得到更高的利率作为补偿。这样,因风

    暴或海盗而损失货物的风险就被共同承担并定价了。那些能更

    好地承担这些风险的人(如果你知道意外的风暴会让你成为奴

    隶,你还会去冒这个险吗?),也就是金融家,则向商人收

    费。商业运输的另一大风险,就是因搁浅而面临是否抛弃货物

    来脱险的抉择。所谓“投弃法则”,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产生

    的,也叫作“罗德海法”,由罗德岛而得名,直到今天还在沿

    用,它就是现在的“共同海损分摊原则”的前身。这条原则的

    精神来自《查士丁尼法典》中相关法的定义:“罗德海法规

    定,船只为减轻负载之用而抛弃的货物,是为船上所有货物的

    牺牲,因此应由船上所有货物共同补偿。”如果船长为了保护

    其他货物而抛弃了部分货物,被抛弃的货物所有者理应由其他

    未被抛弃货物的所有者补偿。就是今天,货船也有共同海损,并在约克-安特卫普规则下,由未被抛弃货物的所有者补偿被抛

    弃货物的所有者。

    设定共同海损,是一种风险分担的行为,而这正是保险的

    精华所在。保险通过分担风险将人们捆绑在一起:我们是一条

    船上的人。共同海损的风险分担是海事法的强制性要求,并非

    自愿的保险合同。那么,保险什么时候,如何具有了现在这种

    来自个人、完全自愿的性质呢?

    对于古罗马人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来世充满不

    幸。而唯一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就是办一场风光的葬礼。但他

    们怎么保证会有人给他们办葬礼呢?买保险!古罗马葬礼协会

    就是自愿组成的协会,加入者尤其以老兵居多。葬礼费用的出

    资就由拥有共同信仰、相似社会地位的人群来共同分担,这样

    大家就能确保自己死后有场像样的葬礼,也就是,灵魂得以救

    赎。事实上,“担保”(assurance)这个词(上一段里我偷

    偷把它的变体用了两次)将保险和救赎连在了一起,就像在不

    同领域里,这两样都可以由这一个词概括。它既是保险的同义

    词,也是基督教教义中所谓的救赎之路。救赎是终极的保险赔

    付,这个概念,是另一个概率学谜题的原理。布莱士·帕斯

    卡,概率学先驱者,完美检验了所谓的“帕斯卡赌注”,证明

    虽然神存在的概率甚微,但信仰上帝还是值得的。实际上,帕

    斯卡问道:“冒着永世在地狱受罚的风险而不信上帝,真的值

    得吗?”

    古罗马的丧葬团体就是掌控保险业直到上世纪之交的社会

    组织中的典范——一个为其成员提供保险的兄弟会式的自发组

    织。想想秘密共济会会员独立会(Independent Order of

    Odd Fellows , IOOF ) —— 是 的 , 奇 怪 的 人 ( Odd

    Fellows)。他们的名字很可能就来自他们的成员经营的“奇

    怪”贸易。上一个世纪之交,这个兄弟会在北美拥有会员人数

    超过两百万,拥有一万六千多处房产,还是伤残保险的主要供

    应商,补偿了工业时代因日渐危险的工作环境导致的工人收入

    损失。

    风险分担是人类的本能,因为一些高风险不是大多数人所

    能独自承受的,比如,如果我的收入不能养家,我的家人应该

    靠什么过活?保险的重要性从保险所代替的行业也能看得到。

    许多学者都将巫术的减少归功于保险业的兴起。历史学家艾伦

    ·麦克法兰称,“对女巫的惩罚不只是为惩罚其过去的罪

    行……它是摒弃巫术的先决条件,是预防未来发生灾难的保险手段”。历史学家欧文·戴维斯则表示,随着保险的兴

    起,“不仅降低了不幸的范围和影响,而且人们也开始将这些

    不幸的发生归罪于这些社会福利机制的失效”。如果另一种办

    法是让你的邻居在被指认为女巫后溺死,那么因为索赔被拒绝

    而抱怨保险公司也就算不上什么大罪过了。

    如果保险能满足人类基本的需求,并且可以由多人共同分

    担风险,我们还是要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人们该为此支付多

    少钱?丧葬团体或者独立共济会的会费应该收多少?其实这个

    问题才是最复杂的,也就是需要高尔顿钉板和正态分布帮忙的

    地方。虽然我们不能预测个人可能出现的状况,因为世界具有

    随机性,但我们可以预测整体可能出现的状况。事实上,这正

    是保险公司存在的基础。根据历史经验计算出总体平均值,就

    可以估计出概率和保费,正如皮尔士在他的哈佛系列讲座中所

    讲的一样。

    但这种纯粹的统计学方式漏掉了一个重要因素:在卖出保

    险合同时,你并不了解买主的全部信息。后果是很严重的——

    而且非常严重。事实上,这正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因素之

    一,只不过经常被忽视罢了。路易十六和他的财政部长忽略了

    这个问题,其结果就是得出了一个错得十万八千里的保险费

    用,而且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旧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向担心活得太久的人提供了保

    险。生命还有太久这一说吗?也许在我们看来,这不是一个需

    要上保险的问题。但是,纵观历史,人们对活得太久的忧虑,远超对过早死亡的忧虑。那是因为,如果我们活得太久,就有可能提前花光所有积蓄,继而在贫困中死去,想想皮尔士这个

    先例吧。这种风险——长寿的风险,可以通过将你现在的财

    富“年金化”来解决。年金是一种合同:你投资一大笔钱,而

    承保人则于此后每年向你支付一个固定数额,直到你死去。这

    是一个能保证你在死前一直有收入的很有效的方式。

    事实上,这些年金合同是英、法两国18世纪重要时期中公

    共金融的主导形式。它们存在的前提,是有了出生和死亡记

    录。确实,正态曲线一开始用来描绘的事物大多与死亡相关。

    如果我们提前知道每个年龄段将出现的死亡人数的平均值,就

    能确保我们制定的年金费用的可行性。每一个年龄群的人,都

    将根据其不同的寿命预期,缴付各不相同的养老保险费用。

    英、法两国在18世纪不断地互相征战,于是两国不得不为

    战争投入大量资金,包括那场昂贵的七年战争。事实上,七年

    战争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军备竞赛,其支出远超普通战争的军备

    需求。18世纪前,两国就有过以各种借口逃避公共责任的黑历

    史。英国借光荣革命之机改革了其体制,创建了公共财政体

    制,用税捐收入保证了支出,是平衡预算系统的雏形。

    相反,法国混乱的财政状况却在继续,并开始越来越依赖

    于向民众提供年金。更糟糕的是,他们迫切需要融资,这直接

    导致他们决定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拿到同样金额的年金。5岁的

    孩子和80岁的老人能拿到的年金数额都一样,而且每年支付,一直支付到他们去世。每年支付是为了提高对民众的吸引力,以平均值来看,统一的年金利率是可行的。这段历史是一个残酷的例证,说明了导致保险复杂的因素

    之一:逆向选择。猜猜最后是谁买了法国政府用以融资的年

    金?不出意外,老年人对此并没有兴趣,而年轻人则一哄而上

    ——恰恰是那些对法国政府来说养老成本最高的人。

    还有更有趣的。金融工程师们给世界带来的最早的一次浩

    劫,就是由一群为瑞士最健康的5岁女孩买了年金的瑞士银行家

    引起的。之后,他们又允许人们投资这些养老保险组合,这基

    本上是世界上出现得最早的证券化金融衍生品。到法国大革命

    爆发时,这些年金已经成了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其中大

    多数年金受益者都还不到15岁。

    这些债务引起了一场财政危机,最终演化成了对公众持有

    的其他债券的大规模违约,由此引发的不满最终导致了法国大

    革命的爆发。18世纪90年代,财政大臣们对此进行了事后分

    析,谴责旧政权的做法愚蠢,而这些年金也不正当,对于像瑞

    士银行家这些能理解个中原理的人来说,这些年金简直就是天

    上掉馅饼的好事。值得一提的是,一份这样的年金保险,一份

    政府特别大方、允许买方传予后代的年金保险,到今天还未偿

    清。法国政府的预算项目里至今还有付给1738年发行的“红雀

    年金”的1.2欧元,证明他们确实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创造的世界

    里。

    就算当时法国政府的年金利率是合理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制

    定的,逆向选择问题也一样会出现。那些认为自己足以健康地

    活过自己预期寿命的人会购买这些养老保险,而那些知道自己

    的病史会导致较早死亡的人则不会投资。事实上,经济学家艾米·芬克尔斯坦和詹姆斯·波特伯证明了英国政府巨大的年金

    市场还呈现出一种趋势:购买年金的人群普遍比不购买的人群

    长寿。这意味着制定年金利率时,就应该考虑到逆向选择因素

    的影响,而这并不容易。

    逆向选择问题在于无法确认购买保险的人是否符合政策制

    定者的预期,这还只是保险面对的两大问题之一。18世纪出了

    问题的法国公共财政体系就是另一大问题的例证。

    更有意思的是,法国政府还允许个人组团购买养老保险,团队中每死亡一个人,其他所有人的年金都将增加。所以,政

    府要向该团队每年支付定额年金,直到最后一个成员死去,而

    且随着团队中的成员陆续死去,剩下的成员拿到的年金就越来

    越多。幸存到最后的成员拿到的年金数额往往极其巨大,直到

    过世。这个年金计划就是所谓的唐提式保险。

    事实上,这个年金计划更具吸引力。你的寿命越长,收益

    就越不成比例地巨额增长,而且对政府也有好处,因为预测最

    后一个人死亡的时间,比预测某个普通人的死亡时间要容易。

    唐提式策略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与欧洲十分流行。纽

    约证券交易所的原址本来就在唐提咖啡馆旁,唐提咖啡馆就是

    唐提式保险的产物。学者们估计,20世纪初期,美国的唐提式

    保单值约有900万美元,接近当时国民财富的8%。

    唐提式保险能出什么问题呢?如果你的保险收益取决于别

    人的死亡,你会怎么做?对于这个答案,可以向万能的动画片

    《辛普森一家》请教。如果你是伯恩斯先生,是坐拥一座核电站的大坏蛋,你就会想尽办法谋杀与你一起购买唐提式保险的

    团队中的其他所有人,包括巴特的祖父。

    《辛普森一家》很好地证明了保险如何产生了改变参保人

    行为的动机,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作道德风险。但这个例子不算

    完美,因为一般情况下,参保人会趋向于做更危险的事,而不

    是为了保险金杀人,你应该理解我的意思。保险,或者其他各

    种安全保障,都会让人趋向于冒更大的风险,所以承保人就应

    该在定价时将这种行为也考虑进来。关于这一点的例子还有很

    多,比如经典悲剧电影《双倍赔偿》,想想芭芭拉·斯坦威克

    所饰演的角色,那就有严重的道德风险。

    那么,针对影响巨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好采用什

    么机制呢?正是为了确保人们不会为一己私利,因为保险的相

    关政策改变自己的行为,诞生了国家强制险和雇主责任险。同

    样地,免赔额的设定也是为了避免个人因为参保而过度使用医

    疗保险。但什么样的组织最适合风险分担,还能避免道德风险

    和逆向选择带来的不良后果呢?这个组织的成员资格应该是强

    制性的,这样就能避免逆向选择作用;而且在这个组织中,成

    员们可以互相监督,以避免道德风险对自己不利。

    当然了,这个组织就是家庭。你没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这

    就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而且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确保了人们的

    行为不会受保险金影响。确实,千百年来,家庭都是保险最重

    要的业务来源。多项研究证明,一个家庭或者数代同堂的家

    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通常会购买多种保险。一个典型的

    例证就是,金融危机后“住户组成数”比率的变化。住户组成数的比率在金融衰退初期大幅下降,因为许多孩子都选择了搬

    回父母家居住。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说,“家就是当你无处

    可去时,一定会接纳你的地方”。

    但这不代表家庭就是购买保险的最佳机制。风险分担的优

    点会被家庭的规模和其本身的复杂性所限制。体现家庭并非提

    供保险的最优方法的现象,就是在国家提供了养老金后,独居

    老人的数量出现激增。从内战中的联邦军退伍的老兵,是美国

    第一批拿到国家提供的大笔养老金的人。经济学家朵拉·科斯

    塔表示,这批老兵中与子女分开居住的人所占的比例,比当时

    普通人的比例高出很多,这说明,家庭式保险并非利于所有

    人。养老金为老年人提供了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而许多人认

    为,家庭式年金政策不如政府养老金。有时,距离才能产生

    美。

    理解了风险是无处不在的,理解了保险的本质,又能怎样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说回

    到皮尔士。为什么皮尔士这位伟大的文艺复兴式大师,能够同

    时欣赏偶然和正态分布法则的人,能够得出“每个人都是保险

    公司”的结论呢?

    皮尔士坚信,每一条“理”中都存在着偶然,所以自然而

    然,一切人事都取决于概率,这是一条普适的真理。皮尔士教

    会我们的第一个道理,就是要接受偶然。这种对偶然的全心接

    受,引导皮尔士得出了他最伟大的发现。他在试验中用到了一

    副扑克牌,保证对象的抽取是完全随机、不带偏见的,以此来

    提高结果的可信度。这是科学试验的第一次随机化,而后来这成了现在对知识的探索中的本位工具。皮尔士不像其他否定偶

    然性存在的人,他懂得,接受无处不在的风险是一种有效的工

    具,它也许就是智慧的基石。

    当你接受了偶然的存在,剩下的任务就是探索世界的原

    理,寻找能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固定模式。这就要说到概率了,因为想要真正理解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理解一切都不存在必

    然,我们应该从概率的角度看世界。如果我们想理解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想理解世界运行的原理,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试验

    计算概率,就像保险公司一样。保险公司对一个群体做的试验

    越多,对这个群体的了解就越准确,保险公司的生意也就越成

    功。这就是为什么会说,每个人都是保险公司,因为经验是理

    解应该如何生存、发展的关键。

    皮尔士对保险的重视其实来自他的哲学观点——实用主

    义。实用主义是故步自封的反面;实用主义相信,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真理是指导实践的唯一方向。皮尔士讲起

    试验,总会用一个统计学术语——“取样”。只有对宇宙万物

    做出恰当的取样,才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尽可能多

    地实践,就像保险公司应该做的一样,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

    定,在对其概率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认识世界。把握现在,一点没错。

    最后,皮尔士将实践的重要性推至极限。如果自身经历是

    理解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我们该如何与他人交往?这里出现了

    一个伟大的转折,那就是,皮尔士根据鞅问题需要的无限长远的眼光,同时对保险公司定价政策的讨论上升到了道德层面

    ——其本质,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寿命有限:

    是死亡,限定了风险和推论的极限,所以平均结果才

    有了不确定性。概率和逻辑的概念都建立在其样本的数量

    无限大的前提下。所以我们又遇到了之前的难题,而我只

    能想到一个解决方法……逻辑的固有属性决定,我们不能

    限制自己关注的范围。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命运,而应

    该将群体利益放在心里。而这个群体,也不能有限制,而

    是应该推展到和我们有或可能有任何联系的所有生命上。

    哪怕相连甚微,我们也要让这种联系超越地质年代,超越

    一切束缚……逻辑之源在于社会准则。为求逻辑,人必须

    摒弃自私。

    个人体验有固有的局限性,所以要理解世界,就需要结合

    他人的体验和福祉。和达尔文主义相反,皮尔士认为,保险的

    逻辑和取样的固有属性要求“有名的三重奏,仁慈、信念和希

    望,在圣保罗眼里,是至善至美的属灵的恩赐”。要理解世

    界,我们必须心怀他人,这是收集经验所必需的。对皮尔士来

    说,保险教会了我们,实践与移情是我们对抗这世界中所存在

    的无序的关键所在。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彼得·施杰尔达口中“20世纪美国

    最伟大的诗人”,对哲学无甚研究。1944年他发表了一篇论诗

    歌优于哲学的论文,之后他的一位朋友批评说,他这么认为是

    因为他没有接触到打动他的哲学家。史蒂文斯回答他的朋友

    说,“大多数现代哲学家都太过学术”,但他也说,还有一位例外,“我对皮尔士一直很有兴趣”。许多评论家都注意过皮

    尔士和史蒂文斯思想上的相似性,但还有一点,史蒂文斯对保

    险的喜爱甚至超过了皮尔士。即使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已经让他

    没有了工作的必要,但他还是当了一辈子保险公司的高管。

    史蒂文斯拒绝了去哈佛做“诺顿诗歌教授”一职,而是将

    其一生都致力于思考哈特福德事故保险公司该如何就一桩桩保

    险索赔案采取庭外和解或者对簿公堂。同为诗人的约翰·贝里

    曼在送给史蒂文斯的挽歌中,嘲笑他是“精算师堆里的古怪的

    金融人士”。所以,到底是保险的哪一点让史蒂文斯如此重

    视?如我们所见,保险的意义,在于通过将世界的固有模式资

    本化,创造出集中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体验中所存在的

    混沌元素,并帮助人类更好地控制它们。对史蒂文斯来说,诗

    歌也是一样,是以认清世界的混沌为己任的。

    在史蒂文斯的诗集《秩序的观念》自序中,他将该卷诗评

    为“致力于展现人对于一般意义上有序的依赖,质疑已经广为

    认同的理念”的“纯粹的诗”。除了对20世纪前期发生的骤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史蒂文斯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思

    想中固有的混沌也感触颇深。

    在他的诗歌《西屿的秩序感》中,史蒂文斯以他心底最深

    处的渴望作结:“哦!对秩序的神圣激情。”史蒂文斯的传记

    作者保罗·马里安尼将他的诗歌描述为对一个“能对抗外界

    的,以及更可怕的、引起人们内心的混乱的武器”的呼唤,渴

    求着“一个能支撑我们走下去的谎言”。本诗中,史蒂文斯

    以“大海黑暗的语声”和“水与风无意义的呢喃”对比一位歌者“超越海洋之灵的歌声”,他说艺术——小说、音乐、诗歌

    ——是战胜世界之混沌的唯一途径。

    诗歌对史蒂文斯十分重要,因为诗歌证明了想象力是如何

    帮助我们理解这世界的混沌的。在他的《想象的价值》一文

    中,史蒂文斯强烈反驳了帕斯卡提出的“想象是人类最虚伪的

    一面,是错误与虚伪的来源”的观点。相反,史蒂文斯提

    出“想象是人唯一的天分”和“通往现实的唯一线索”。想象

    为何如此重要,对史蒂文斯来说,“想象是思想战胜世间存在

    的一切可能的力量”,是“让人能够在特殊中发现普遍,从混

    沌中寻找秩序的力量”。史蒂文斯的话听起来让人觉得他简直

    像最先发现正态分布的大师。

    从特殊中发现普遍,就是保险存在的基石,也是帮助我们

    在世界的混沌中寻找秩序的工具。与帕斯卡的超理性主义相

    反,皮尔士和史蒂文斯一样,看到了想象的价值,并总结

    道,“诗人,或者小说家的工作,其实与科学家没有两样”。

    对皮尔士和史蒂文斯,还有哈米特笔下弗利特克拉夫特的

    故事来说,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直面无序,直面混沌,摸索

    其中规律,不否认混乱,并且努力与之共处。对皮尔士来说,保险就是用以解释这一切的核心隐喻——通过实践、实用主义

    和同理心。对于史蒂文斯,一个毕生致力于保险索赔谈判、放

    弃了全心投入诗歌的人来说,想象就是他管控无处不在的无

    序,寻找并用以看透混沌中隐藏的有序的最重要的工具。所以

    史蒂文斯总结说“诗歌与索赔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迥异”,也

    就不足为奇了。(1) 美国的答题游戏节目。——编者注第二章 风险交易

    如果连不负责的法国公共融资阴谋都能被写进《辛普森一

    家》,英国用以资助其政府的金融工具又该何去何从?事实

    上,这些债券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屡见不鲜。简·奥斯汀的

    《傲慢与偏见》开篇就是:“身家丰厚的单身男人必以娶妻为

    己任,此乃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要衡量一个人的财富,从而形成衡量他资格的标准,社会通常会关注其年收入和持有

    的证券。这些收入通常由英国政府债券提供,这种债券也被称

    为“百分之三债券”或者“百分之五债券”。这些永久债券又

    叫作统一公债,不因受益人死亡而终止,像年金或者唐提式保

    险,都是永久有效的,能为一个家庭提供数代稳定的收入。

    由年收入确立其资格属于风险管理问题,是婚姻市场中年

    轻女性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其贯穿于19世纪的英国文学作品

    中。经济保障的机遇必须与不同求婚者各自的风险相权衡,这

    是这些小说中大多数女主角和其家人要面对的问题。柯林斯先

    生对《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的求婚,堪称史上最讨人厌的求婚,求婚的台词也是无药可救的自恋。

    虽然伊丽莎白表示了不满,但柯林斯先生仍无悔改之意。他不

    但没有赞美、追求伊丽莎白,反而还表示,因为伊丽莎白目前

    面对的风险,接受他的求婚才是唯一选择。柯林斯先生重申了他们为何如此相配后,总结道:“你需

    要三思而后行,虽然你在各个方面都十分有吸引力,但不一定

    还会有人向你求婚。你的嫁妆实在是少得可怜,很有可能完全

    抵消你的可爱与亲人的品质。所以我说,你拒绝我的决定十分

    不明智,我决意,将你的拒绝当作所有好女人都会有的欲擒故

    纵。”

    总而言之,嫁给我,否则你有可能一无所获,尤其是鉴于

    你微薄的嫁妆。伊丽莎白,我相信你不会犯傻吧?伊丽莎白的

    母亲也提醒她:“如果你要这样拒绝所有向你求婚的人,那你

    永远也找不到丈夫,那我就不知道你父亲去世后还有谁能照顾

    你了。我是没办法照顾你的,所以我必须提前提醒你。”伊丽

    莎白的姐姐玛丽也提醒她说,婚姻市场中女人所承受的风险是

    很大的,因为“一步走错,就有可能满盘皆输”。在得到了父

    亲的允许后,伊丽莎白果断地拒绝了柯林斯先生。她想继续碰

    运气。

    最后,柯林斯先生赢得了伊丽莎白最好的朋友、不愿意冒

    险的夏洛特·卢卡斯的芳心,他求婚的理论和向伊丽莎白求婚

    时说的一模一样,而夏洛特显然很赞同柯林斯先生的实用主义

    理论。她本来就认为“婚姻幸福完全是概率问题”,所以求

    婚,或者所谓的情投意合和寻找到合适的伴侣并没有太大关

    系。最后,夏洛特说道:“我不浪漫,从来也没有浪漫过。我

    只求一个舒适的家;考虑到柯林斯先生的性格、交际和家境,我相信和他结婚得到幸福的概率和所有新婚夫妇声称的概率差

    不多。”简而言之,在她眼里,鉴于她倾向于规避风险,而且就她对婚姻的风险和回报的期望,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易。面对

    婚姻市场的风险,夏洛特认为安逸比继续冒险更好,而伊丽莎

    白则选择了为一场浪漫的爱情继续冒险。

    伊丽莎白和夏洛特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管控问

    题,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其他决定中也经常遇到。继续学

    业进修到底值不值?进修带来的回报是否足以抵偿知识专业

    化,以及为之欠债的风险?考虑到其一年后可能破产的风险,将精力投入一家创业公司是否值得?是应该继续寻找更加合适

    的工作,还是接受已经到手的机会?这些问题其实都隐含着对

    风险与回报的权衡,面对各种不同选择、未知的未来,你需要

    考虑如何分配时间、精力和其他资源。这个分配问题,就是金

    融的核心问题。

    如我们所见,保险是用以管控一系列风险——比如死亡、寿命,或者天灾——的强大工具。但保险并没有涵盖我们在劳

    动市场或婚姻市场遇到的风险。幸运的是,金融借用保险的逻

    辑,创造出了两大风险管控工具——期权和分散投资,也许这

    些风险管控策略看起来比较深奥而且毫无联系。不过幸运的

    是,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菲尼斯·芬恩》中的维奥莱特

    ·埃芬厄姆,就为我们在婚姻市场的风险管控问题上指出了一

    个良好的方向,因为她在现代金融还未给这两种策略下严谨的

    定义前,就已经将之运用自如了。而这两种手段的核心思想其

    实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一位无名的法国数学家。他解决

    了一位英国植物学家提出的难题,却并没有得到本该属于他的

    荣誉。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有时候能看到像是有灰尘从一束

    阳光中飘过?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1827年也思考过同样的问

    题。他观察到花粉在水中喷射出粒子,而这些粒子似乎是在随

    机运动。粒子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他用烟灰试验也得出

    了一样的结果,因此证明了花粉不是在自主运动。

    故事后来是这样的: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也

    就是1905年,爱因斯坦做出了四项重大突破,率先提出了对布

    朗运动原理的解释。他证明,许多看起来连续的运动(比如灰

    尘或花粉的运动)其实是因为周围其他离散粒子的运动导致

    的。也就是说,花粉粒子的连续移动,其实是花粉粒子被其周

    围微小的水分子随机碰撞产生的。这个基本概念引发了物理学

    的变革,因为它证明了原子的存在,提供了描述各种看似随机

    现象的数学工具,从根本上让量子力学得以崛起。

    金融与经济一直以来都十分羡慕物理的精确与高深,所以

    它们借鉴了物理学的这个大发现,并开始模仿这种自然科学

    ——故事的结局就从这里开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金融迷失

    了方向,它将数字上的精确置于人类的现实之上,因为它想用

    物理和量子力学来描述固有的社会现象。

    这个故事很对那些对金融的兴起不满的人的胃口,但作为

    历史故事,它实在有些失真。事实上,有一个人早已解决了这

    个问题,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还早五年,这个人就是路易·

    巴舍利耶,一名巴黎的博士生。但他研究的不是粒子运动,而

    是股票的运动,并且推衍出了许多数学运算来描述这些运动,甚至包括罗伯特·布朗发现的花粉粒子运动。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发现,他可以采用并推广神奇的高尔顿钉板的分布态,重点不在于小球的落点,而是粒子的运动过程,就像高尔顿钉

    板中的那些小球的运动过程一样。更厉害的是,他计算出的股

    票价格规律十分符合高尔顿钉板。但当时,对股票市场的数据

    计算并没有被重视,而巴舍利耶虽然做出了如此重大的突破,却从来没有被世人承认。事实上,当时前沿的数学家误以为他

    的结论是错误的,这个判断直接导致巴舍利耶被排挤在法国学

    术界边缘,他直至去世都寂寂无名。

    因此,认为金融学(研究市场和固有的社会现象的学科)

    因为模仿物理学(精确的“硬”科学)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方

    向,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相反,正如哲学家、历史学家吉

    姆·霍尔特所言:“正确的顺序是这样的:有人先提出了一个

    理论,用以解释一个神秘的社会机构(巴黎证券交易所)。之

    后这个原理被用来解释物理学中一个普通的谜题(布朗运

    动)。最终,它却解释了物理学上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谜题(量

    子行为)。含义很明显:是市场的奇异之处解释了量子的奇异

    之处,而非反之。可以这么想:如果艾萨克·牛顿当时没有坐

    在苹果树下,而是在高盛投资公司工作,那也许海森堡不确定

    性原理就是他的发现了。”

    巴舍利耶的发现,不仅让传统观点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反

    转,还给世界带来了两大风险管控策略——期权与分散投资。

    巴舍利耶用来描述股价运动的算法,即数学上所谓的“随机游

    走算法”,为他粗浅地尝试为期权合同定价奠定了基础。当时

    期权开始流行于巴黎,并早在17世纪就在阿姆斯特丹交易。后来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在巴舍利耶快被人遗忘了的

    (又经过默顿大幅度改进的)逻辑基础上,提出了更先进的定

    价公式,并以此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巴舍利耶

    用以描述股价的随机游动的算法,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

    是人力无法战胜市场。人们能做到的,就是采取分散的证券投

    资组合,这一结论大大改进了最佳证券投资理论。

    也许在上一章里,我不该那样讽刺法国金融史。没错,法

    国公共融资方案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且与英国系统相比,十

    分不切实际。但是我们应该感谢巴黎金融市场引导我们得出了

    关于风险管控的现代理解。英国皇家徽章上就刻着一句法

    语“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意为“心怀邪念者可

    耻”。

    《菲尼斯·芬恩》中的维奥莱特·埃芬厄姆对像伊丽莎白

    ·班纳特这一类女主角所遇到的风险管控问题捕捉得尤其到

    位。维奥莱特权衡自己面对求婚者所承担的风险时说道:“男

    孩,或者说男人,他们不必在意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随性而

    为,他们才有进步的余地。让他们犯错,他们才有机会改正。

    但女人,什么时候都要谨慎行事。”维奥莱特说得很明白,在

    风险管控上,女人应该比男人更小心,因为对女人来说,失败

    的后果更严重。幸运的是,维奥莱特也懂得如何管控这个风

    险。

    维奥莱特并不赞成所谓的“等待真命天子”的方式。“我

    不认为我能像其他姑娘一样跟谁坠入爱河。我可以喜欢上一个

    男人,而且我也确实有喜欢的男人,大概能有半打儿……但要说让我对他们其中的哪个喜欢到爱上,以至于想嫁给他,让他

    成为只属于我的爱人的程度,我无法理解。”所以,维奥莱特

    是怎么决定该嫁给谁的呢?对维奥莱特来说,这件事很简单。

    到了该结婚的时候,她只要在所有竞争者中选出一个就

    好。“我会嫁给经过仔细权衡后第一个出现的、我觉得合适的

    人。毕竟,选丈夫就像选房子,或者选一匹马。你选择买一栋

    房子,不会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房子,只是因为当时你需要

    一栋而已,所以你要提前看看它,如果觉得差,那就不要它。

    但如果你觉得还算合适,而且你已经厌烦了看房子这件事,那

    就选择它。选择马匹或者丈夫,也是同一原理。”

    将真命天子作为婚姻的目标,对维奥莱特来说风险太大。

    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保证当她准备好做这个重要决定时,她

    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备选者。而且她也正是这么做的,她在做

    好了步入婚姻殿堂的准备,并且已经出现了不少求婚者的前提

    下,最终选择了切尔顿勋爵。

    用金融的说法,这就相当于创建一份期权投资组合,之后

    选择合适的时机投资其中一份。有了这份期权投资组合,你就

    可以等待投资时机,并同时观察这份投资的走向——这就比过

    早地投入一份投资,或者一直等待“完美”投资出现要合理得

    多。

    金融从业者喜欢期权,因为期权自由而充满机遇。于是他

    们在生活中也创造出了类似结构。比如,学业上的进修,就是

    增加“期权价值”,因为更高的学位和更大的网络意味着他们

    能有更多的选择。但期权到底是什么,又该怎么用?要解答这个问题,希腊哲学之父、17世纪荷兰金融市场和联邦快递背后

    的企业家都是很好的向导。

    维奥莱特的判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自知之明,这和期权的

    原理不谋而合。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希腊哲学之父的“米利都的

    泰勒斯”有两大贡献。其一是“了解自己”,其二就是发起了

    世界上首次期权交易。泰勒斯之所以跻身古希腊七贤,并且是

    其中唯一的哲学家,是因为他是第一位用自然而非超自然的理

    论解释世间万物的哲学家,他提倡基于假设的思维方式,甚至

    用当时很落后的工具成功预测了日食。

    虽然已经有了这些伟大的成就,但泰勒斯的追求却不止于

    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正是因为泰勒斯的贫穷,导致他因

    为“追求无用的哲学而被嘲笑”。为了改变人们的这一观点,泰勒斯决定,他将用自己的知识来预测一次橄榄丰收,并以此

    赚钱。“他凑了一小笔钱,租下了米利都和希俄斯岛所有的橄

    榄榨油机,而且租金低廉,因为根本无人竞价。丰收季一到,一时间,对榨油机的需求骤增,而他则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任意

    定价,因此大赚了一笔。”亚里士多德讲的这一课也应被所有

    嘲笑哲学家或学者的人汲取——泰勒斯证明了“哲学家如果想

    要赚钱是很容易的,只是他们的心思不在这里而已”。

    泰勒斯的交易如何反映期权的性质呢?泰勒斯一开始

    付“定金”,给了他租用机器的权利,却没有租用机器的义

    务,这笔交易就是期权交易的精华所在——只预付一小笔钱,为自己预留了进行交易的权利,而非强迫某人做某事,但又有

    了向他们提供他们也许需要,但还不能确定是否需要的资源的能力。比如股票期权,就是给了人在未来某时以一个相对较低

    的预定价格购买股票的权利。

    期权,虽然现在看起来像个深奥的金融工程成果,其实和

    其他用以交易的金融工具一样历史悠久。当金融工具最初在17

    世纪阿姆斯特丹开始交易时,期权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交易工

    具。约瑟夫·德·拉·维加在他所著的《困惑之惑》中,就强

    调了期权的重要性。这是一段哲学家与股东的对话,哲学家很

    想进入金融市场,但却担心这并不可能,因为他很贫穷,而且

    还担心“鉴于他这么大年纪也没有人会借钱给他”。股东告诉

    他不用担心,并且向他介绍了所谓的“期权”,也就是一

    个“你只需要承担有限风险,但其回报却超乎你的想象与期

    望”的东西。接下来,他更加详细地解释了该如何购买荷兰东

    印度公司的买进期权(看涨期权)和卖出期权(看跌期权)。

    约瑟夫·德·拉·维加称,所谓期权,“既是在有利的状况下

    能顺利航行的帆船,又是遇上风暴时的巨锚”。

    因为期权购买的是一种权利,而非资产本身,这就产生了

    一种不对称的效果:一方面让人有了投机的机会(“在有利的

    状况下能顺利航行”),一方面又能做到风险管控(“遇上风

    暴时的巨锚”)。因为期权是一种权利,不是义务,如果贬

    值,你也不需要购买该资产;但如果价格升值,你却能获利。

    这个特性让它成了一个很有效的投机工具。同时,购入或售出

    资产的权利意味着,行情不好时,你也能有一定的回报——所

    以它又是个很好的保险。它就类似于购买面包机时附送的保修

    单。在面包机有瑕疵时,它保证了你有将它退回厂家的权利。某种程度上讲,金融从业者喜欢期权是因为它的回报具有

    不对称性。损失有限,收入无限。而创造期权性的体验,比如

    教育体验,其价值恰恰体现在这种不对称的回报上。损失有上

    限,收入无上限,谁能预测这种可能性有多大的潜力?1688

    年,当德·拉·维加从语源学上的“期权”追溯到了拉丁

    词“optio,也就是选择之意”,以及更古老的“希望,也就是

    许愿之意”时,他更加强调了期权的这一大特点。确实,所谓

    的“希求式”属于希腊语法,用来表达愿望,这种用法现在已

    经被废弃。购买期权让人对收入有了期望,让我们得以想象所

    拥有的可能性和有可能实现的愿望。这种期权和人可能实现的

    愿望之间的联系,正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所谓“美国

    是‘有愿望的’的原因——期权是给对自己的愿景充满希望的

    人”。

    期权的最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不对称性导致风险越大,期

    权价值反而越高。因为损失有限,回报巨大,情况越极端反而

    越好。换句话说,因为期权具有保险属性,因此生活不确定性

    越强,期权价值就越高。

    自然,如果你拥有期权,就会有冒更大风险的倾向。所

    以,拥有期权真正的好处是,它给了你冒险的可能性。如果是

    突然意识到自己拥有期权,这个特性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联

    邦快递创立之初的情况就是很好的例证,证明了期权与冒险倾

    向的联系。该公司创立伊始,它的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史密斯

    就在费尽心机地说服供应商、投资商还有消费者们,特快专递

    潜力巨大。一个周五,因为一笔24000美元的欠款,几家燃油供应商甚至威胁说要停止燃油供应。而这,将断送这家年轻公

    司的未来。此时,史密斯的账户里只有5000美元,他是怎么解

    决的?

    作为公司所有者,史密斯意识到,如果他破产,将一无所

    有,但再坚持一天,他就有翻盘的可能。这听起来就很像期权

    ——结果不对称,赢多输少。所以,如果拥有期权,你会怎么

    做?当然是会主动去寻找波动和风险。这两样去哪里找?联邦

    快递今天依然存在,就是因为史密斯去了一趟拉斯维加斯,在“21点”的牌桌上,把那5000美元变成了32000美元。当

    被问起这个决定所冒的巨大风险时,史密斯回答说:“有什么

    区别?没有付给燃油公司的钱,我们一样会破产。”作为一个

    期权所有者,史密斯做出了自然的选择——冒了一个巨大的风

    险。如果赢了,那就收获巨大;如果输了,对他来说也没有太

    大区别。公司所有者只有在濒临破产时才会有这样的刺激,若

    非如此,他们的损失和回报就是对称的。

    当然,这里面还存在很有意思的伦理问题。史密斯去拉斯

    维加斯的决定,实际上相当于挪用供应商的钱,因为他的赌资

    是对供应商的负债。但有这种刺激,他的反应也是人之常情

    ——所有面临困境的公司都会产生这种刺激。处于险境的公司

    所有者就相当于期权所有者,损失有限,回报无限,所以去一

    趟赌城又有何不可?

    这个小故事说明,创造期权,将期权加入你的投资组合,会让你有更大的自由,甚至是在鼓励你去冒险。所以金融从业

    者才喜欢期权,认为期权这种不对称赌博让他们的生活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期权能增加你得到超越你当前能力的结果的可能

    性,会让你趋向于去冒你本来不会冒的风险。同时,在你犯错

    时它也能保护你。金融从业者太爱期权了,他们总是会过度学

    习与期权价值相关的内容。他们对所谓的“期权性”,和选择

    多样性带来的好处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比如,我的学生们

    就经常以期权之名,最终走出一条曲折的事业之路,以期在情

    况有变时能多一些选择。对这些学生来说,期权已经成了一种

    习惯,而选择——因为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失去期权——就成了

    很艰难的事。

    我常有学生仍然留在他们最初就职的公司,通常是咨询或

    投资银行等公司,而这本是他们为了达到比如创业、社交或者

    政治等目的地的中转站,这种事我已经屡见不鲜。他们总是跟

    自己说,“何不多待一年,为之后的路创造更多选择”。本该

    让人更加趋向于冒险的工具,反而成了冒险的阻碍。

    必要的决定,要能克服其造成的期权价值的损失。因此,种种承诺都成了做出决定时的负担。金融从业者谈起婚姻,总

    将之称为“期权性的丧失”。其意思是,婚姻带来的是结束,是未来所能选择的可能性的丧失,而非一个开始。其结果就

    是,人们太注重创造、保留选择,却恰恰背道而驰,更加难以

    做出抉择。长此以往,不容易做出决定的人更加着迷于期权

    性,并将自己的犹疑伪装成对选择的保留。

    因此,在下面这两个著名的金融故事里,两个标志性人物

    都有选择性障碍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赫尔曼·梅

    尔维尔的《书记员巴特尔比》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之一,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个华尔街的故事”,却经常被人忽

    略。在这个短篇故事中,一位华尔街的律师讲述了他和他雇来

    的书记员间复杂的故事。对熟悉华尔街辛劳工作的金融分析师

    或者法务来说,这个故事肯定太熟悉了。弗兰茨·卡夫卡,他

    自己就是保险公司的书记员,恐怕也想象不出比在金融领域工

    作更悲凉的形象了。但这也是一个关于不作为的故事,一个对

    生活中的诸多选择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的故事。

    虽然一开始很有效率,但后来巴特尔比开始变得令人难以

    捉摸,他说了一句美国文学中最神秘不过的台词,就是他那句

    用来回答讲故事的人给他布置工作时的答案。有一天,他的上

    司要求他重新检查他的工作,他回答道:“还是不要了

    吧。”上司问他,他是不是在拒绝时,他只是重复“还是不要

    了吧”。他并不拒绝,但也不接受,他只是觉得还是不要了。

    后来巴特尔比住在办公室的事被人发现,于是被要求搬

    走,他只是回答“还是不要了吧”。后来那位律师换了办公

    室,就为了摆脱巴特尔比这个麻烦,新租客再次要求巴特尔比

    搬走,巴特尔比回答“我觉得还是不用动了吧”。最终,巴特

    尔比因流浪罪被捕入狱,律师给他送来了食物,但巴特尔比却

    回答“还是不吃了吧”。故事的结局是巴特尔比在监狱中日渐

    消瘦,直到那位律师发现了他的尸体。

    这句神秘的“还是不要了吧”引发了诸多讨论。有批评家

    提出,巴特尔比的行为是典型的消极抵抗,是个走火入魔的抗

    议者。也有人认为他是梅尔维尔自身抑郁的体现,因为他自身

    也并未获得多少好评。但我认为最有道理的解读是,巴特尔比不接受也不拒绝的态度,是因为相比真正的结果,他更期待其

    他的可能结果。我们都曾在各种情况下做出一样的事,有时

    候,多项选择的可能性太诱人,以至于我们拒绝真正做出决

    定,更希望活在一个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里。这就是巴特尔比

    这样做的原因——为潜在的可能放弃了现实,为期权性放弃了

    做出决定。

    正值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书记员巴特尔比》被编入《广

    场故事》一百周年之际,索尔·贝娄出版了他的《抓住时

    机》,里面描述了一个十分相似的、犹豫不决的主人公。这部

    中篇小说讲述了汤米·威尔姆,一个在纽约闯荡的幼稚大男孩

    四处碰壁的一天。文章着重描述他后悔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从父亲那里没有要到钱,妻子追着他要抚养费,最后他还把仅

    剩的积蓄交给了一个骗子,硬是让他做了据说只赚不赔的猪油

    和黑麦投资。那个骗子——塔姆金医生,是个类似麦道夫的形

    象,既懂点心理学小技巧,又说着汤米很清楚是错误的财务建

    议。但汤米就是无法不相信那个骗子,虽然他很清楚这就是上

    当。

    汤米意识到,他的一生就毁在了犹豫不决和做了一些其实

    并非出于本意的决定上。“犹豫很久后他(汤米)做了决定,最终还是把钱给了他(塔姆金)。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忽视直觉

    判断。他已经无力思考,这个决定其实也不是他的心意。怎么

    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威尔姆已经做好了接受自己的判断是个错

    误的准备。他的婚姻也是一样。通过许多这样的决定,不知怎

    么,他的生活就身不由己了。”他意识到自己混乱的生活已经“身不由己”,因为他做的所谓决定其实都不是他自己的心

    意,只是因为他自己犹疑不定的性格和瞻前顾后导致的一个个

    错误。

    威尔姆祈求上帝指引他摆脱瞻前顾后的犹疑性格,指引他

    做出更好的决定。“让我摆脱我的思绪,让我做更好的事。我

    为自己浪费的所有时间感到抱歉。救我脱离现在的混乱,得到

    全新的生活。我的生活现在真的一团糟。”在小说的结尾,汤

    米闯进了一个陌生人的葬礼,在那里他完全崩溃,力气全无,被后悔和悲伤击溃。“悲痛如鲠在喉,他的胸中溢满了忧伤,他彻底崩溃,放声大哭,撕心裂肺。”他已经穷困潦倒,陷入

    绝望,无法做出任何决定,只能祈求上帝的救赎。

    巴特尔比和汤米·威尔姆都是无望之人——无法做出任何

    决定的被动人物,但他们也有不同。梅尔维尔讲述的是一个无

    作为,也无法作为的故事。而贝娄的故事则更加真实,它描绘

    了完全不做任何决定的后果,让世界替我们做决定,最终我们

    会发现,我们已经完全无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后者是我的许

    多学生都面临的一个诱惑——他们对专业、对研究生文凭、对

    工作的选择都是过度依赖期权性的结果。很快,和许多人一

    样,这些学生会发现自己在无意识地接受一些并非出自他们本

    心的决定。

    维奥莱特·埃芬厄姆在她对年轻女性面对的风险的讨论

    中,悟出了另一个风险管控的金融工具。切尔顿夫人说切尔顿

    勋爵是真的爱上了她,可维奥莱特否定了她的判断:“爱我的

    人可能有十个。”接着维奥莱特考虑了最优方案后又说:“但我不能十个都嫁。”要是她真能同时嫁十个人,那她的风险就

    真的能降到很小了。有些丈夫会合适,有些就不合适。要是她

    能先整体接受,再从中选择就好了。

    这种分散的逻辑正是最佳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石,更代表着

    金融中唯一真实存在的“免费午餐”。而且这个逻辑作为风险

    管控策略,其历史也由来已久。最早的例子,就像保险,能追

    溯到航海贸易时代:货物被分置多船,选择不同航道,以减小

    损失。英国中世纪时期的农夫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他们过

    于依赖某一块土地的产出,于是中世纪英国著名的“敞田

    制”应运而生。农夫们每人只负责地主广阔领地中一小片细长

    的土地,不再像之前一样耕种一大片。这种方式十分低效,因

    为它增加了运输成本;但它却极大地降低了农夫的风险,因为

    它将农夫的收成分散在了多片不同的土地上。

    以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理念时至今日也屡见不鲜,而且形

    式不一。斯金格·比尔,电视剧《火线》中巴克斯代尔组织的

    黑帮老大,就采取了分散投资作为风险管控手段。在他和警察

    的猫鼠游戏中,保证通信十分重要,所以他采用了“一次性手

    机”作为通信手段。但是比尔却不只用分散通信方式来达到反

    侦查目的——他在购买一次性手机时就采取了在大范围内的多

    家商店购买的策略,这样就不会产生大单交易,引起注意,而

    且他还用了大量不同用户的身份。这样,他最大的风险——被

    警察发现和监控——就能通过分散来规避。

    他的分散投资还不只如此。他的最终目标(部分实现),就是分散生意,不再只做毒品交易,而是扩张到房地产、联邦合同等,他想寻找“盘外的生意”。他的犯罪集团最终崩塌是

    因为巴克斯代尔的手下。虽然他们小心地分散了一次性电话的

    采购,却没有分散租车记录,多次使用同一家租车行,成了警

    察最终得以破获他们犯罪活动的线索,而这也最终导致了比尔

    的垮台。从中世纪农业制度到毒贩的犯罪活动,分散投资一直

    都是一个高效的风险管控策略。

    就像期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保险属性一样,分散投资

    的原理也是基于保险的逻辑之上。保险,就是承保人将许多独

    立个人的风险承担起来,依赖群体的制度性和神奇的正态分布

    为风险定价。而分散投资,则是将资源打散,分布在多条航

    线、多块土地、多部手机或者多个租车行里。为了从多种多样

    的结果中收益,就要先将手里的资源分散。

    这条逻辑用在一个人最珍贵的资源——时间和精力上尤其

    有效。斯蒂芬·库里可以说是现役篮球运动员中最棒的一位。

    他能达到今天这种成就,是专心某一种运动,投入全部精力得

    来的吗?不同于大众化的体育育儿策略,专一地投入一种体育

    运动,对业余爱好者或者潜力巨大的专业运动员来说都不够明

    智。而库里,也不是这样做的。

    少年时期,库里并没有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篮球上,他还参

    加棒球、足球、田径、高尔夫球和橄榄球的比赛。显然这与科

    学和分散投资的经验是同一阵营的,因为进行多项运动,减少

    了他的受伤概率,甚至提高了一些在某些运动中重要而在其他

    运动中次要的技能。博雅教育也是同一原理——为了避免过早地专精于某一领域,而让学生接触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训练

    各方面智力,为其后的学习提供更多指引。

    金融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分散投资对风险的管控,事实

    上,分散投资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从并非很多人都能理解这

    一点就能看出,这个附加的好处特殊在哪里,甚至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在最佳证券投资理论出现前就提出过:“正确的投

    资是将大部分钱投入一家你确实了解,并且对其经营存有信念

    的公司。对于你并不了解,也没有什么特殊理由自信的领域,就算分散多投也没有降低什么风险。”但分散投资的理念已经

    是千百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传道书》中就说,“你

    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灾祸临

    到地上”。而《犹太法典》中,拉比以撒也说,“人的财富应

    永远分成三份,一份投入土地,一份投入贸易,第三份随时备

    用”。

    从金融角度来看,这几段宗教文字中所提到的分散投资的

    概念,不但能规避风险,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回报。还有

    什么比风险更低、回报却相同的投资更好?投资不同的资产,就能从这些有不同缺陷的资产的联系中得到更大的回报。事实

    上,最好的资产就是和你现有的资产行为特征区别很大的资

    产,将这些资产加入你的投资组合,不仅能规避风险,还能提

    高收入。而和现有资产过于相像的投资,在分散投资上的作用

    是有限的。

    分散投资的价值在生活中也有体现。我的一位挚友向我倾

    诉他的投资组合问题:“我知道用我的时间能做的最有价值的事就是陪伴我的孩子们,但要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在他们身

    上,不仅会毁掉他们,我自己也要疯了,为什么?”从金融角

    度来解释,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分散投资我们的精力和人际

    关系——各个人之间不是互相排挤的关系,反而还有互相促进

    的作用。在做一个很好的朋友的同时,并不代表你就不能同时

    做一个好家长,而且相反,这有可能会促进你和孩子的关系。

    事实上,对我们助益最大的人际关系,正是那些能拓宽我

    们的视野、不同于我们的日常经验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

    系,在金融术语里,就是所谓的“不完全相关资产”,而这正

    是那些有助于我们的生活投资组合的资产。同理,在生活中只

    接触那些和我们思想相近、价值观相同的人,相比之下,对我

    们的助益就要小一些。就像凯恩斯无法理解分散投资,在人际

    关系上采用分散投资组合感觉上常常是与直觉相悖的。趋向

    于,或者说渴望接近思想相近的人,才是常人的本能,而这是

    金融所不提倡的。是的,和思想接近的人在一起相对容易,但

    金融的观念是努力让自己得到不同的体验,而不是避免这样。

    从分散投资理论中衍生出来的终极产物,就是资本资产评

    价模型。虽然名字看起来复杂深奥,但其实这是一个在金融之

    外、生活之中也应用良多的道理。这个模型的核心意义——也

    正是由分散投资而产生的意义——就在于一个人总会有很多不

    同的投资。所以权衡每一份投资时,都要考虑其与投资组合中

    其他投资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简而言之,任何投资的风险都无

    法被单独计算——任何一份资产的风险,都必须在理解了它的行为与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之间有何联系,以及它在该投资

    组合中的影响如何之后,才有可能衡量。

    归根结底,这个模型就是:和你的投资组合整体的波动相

    关性较大的资产,就叫作“高贝塔”资产,它们的价值相对较

    小,因为它们的分散投资价值小。事实上,它们会加剧你在市

    场中的风险,因为市场走势下跌时,这些股价也会大跌。这些

    高贝塔资产的价值,就在于你期待它们能创造的高回报,既然

    没什么分散投资作用的价值,至少回报应该高一些。这就引出

    了这个金融原理最难懂的部分,如果你希望得到高回报,就只

    有在资产处于低价时买入。在现金流固定的情况下,现价越

    低,回报越高,这样才能补偿你购入这些高贝塔股票时所承担

    的高风险。

    举个例子,像雅虎、清晰频道户外广告,或者拉马尔广告

    公司,它们的收入都来自销售网上或者户外广告,谷歌财经说

    他们的高贝塔值超过1.5。高贝塔值1.5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股

    市上涨10%,它就能上涨15%;市场下跌10%,它也会下跌

    15%。为什么?常言道,不景气时第一个被裁减的是广告部,而经济复苏时第一个扩张的也是广告部,所以广告业的起伏比

    市场本身的波动更加显著。因为这些企业在你的投资组合看跌

    时下跌得更多(因为它们是高贝塔值股票),就需要用高回报

    弥补这个不足,所以说,它们的资产价值相对较低。

    相对地,“低贝塔值”也会随你的投资组合的波动而波

    动,但幅度较小,所以不需要靠高回报弥补弱势,因而价格也

    就相对较高。也许你已经想到了,贝塔值代表的就是一份资产和投资组合中其他资产的关联值。相反,“负贝塔”资产的运

    动和投资组合的走势相反——当你的整体投资组合看涨,负贝

    塔资产就会下跌;如果整体投资组合大跌,这些资产就会大

    涨。因此,这些资产的价值就高。它们的高价值来自对它们回

    报的低期望;也就是说,因为它们起到了很好的保险作用,它

    们本身的回报高低就不再重要了。事实上,不期待这种资产产

    生回报,正是因为在投资组合里的其他资产大跌时,这些资产

    才能体现出超高价值。这就又回到了保险的原理,能提供保险

    的资产——在其他资产走跌时带来回报的资产——就是有价值

    的,人们也乐意为这种资产出高价钱。而会增加其他投资组合

    带来的风险的资产,就是价值相对较小的资产,需要以高回报

    补偿你承担的额外风险。

    黄金就是一个低贝塔值,甚至是负贝塔值的资产。我并不

    知道人们为什么购买黄金,但有一条道理可以说得通:当纸币

    贬值,世界像电影《疯狂的麦克斯》中那样陷入水深火热时,拥有黄金就很必要了。所以,你能接受它的低回报或者负回

    报,是因为黄金起到了保险的作用。虽然在《疯狂的麦克斯》

    那样的环境下,黄金并不一定能有多少价值,但只要有足够的

    人相信它有这个价值,比如在动荡的时局中一拥而上时,黄金

    就能起到负贝塔值资产的作用。

    这个原理还有更极端的例证,那就是人寿保险。就算我在

    精算指定的日期内死去,人寿保险的回报期望也是负的,这些

    年的利息和最终的保险金是附带一个负回报的。但没关系,因为在我的家人最困难的时期里,还有被支付的保单可用,这对

    我来说价值重大。

    所以,你生命中的高贝塔值资产、低贝塔值资产和负贝塔

    值资产又是谁?你生命中的高贝塔值资产最有可能的就是你

    的“领英”里的好友,或者工作中认识的人。这些人际关系对

    你极具工具性。换句话说,你好时,他们就会在你身边;而你

    不好时,他们也会离开。同理,他们对你的价值就相对较小,这不代表他们就不是有效资源,只是他们会增加你承担的风

    险,而且起不到保险作用。当你失势时,他们对你就没有帮助

    了。

    低贝塔值资产的价值就相对更高——他们是不管你遇到什

    么困难,都会在你身边的亲密朋友。事实上,这些友谊的类别

    很接近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友谊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中,最低级的友谊就是高贝塔值友谊,一种可交易的友谊,人们“是因为某人可用而爱他”“只有互

    相有利可图,才有友谊”。这些友谊淡薄而脆弱,就是所谓

    的“如果一方不再有用,就会失去对方的友谊”。当你成功

    时,这些负价值的朋友就会出现;但当你落难时,他们就会统

    统消失,因为落难中的你对他们来说没有了价值。而更高级的

    友谊是低贝塔值的友谊,人们给朋友诚挚的祝福,不论朋友是

    否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但亚里士多德最欣赏的,还是无条件的爱,也就是你生命

    中的负贝塔值资产。当你陷入绝境时,这些人会为你无条件地付出;当你人生得意,他们又会提醒你不要得意忘形。“人们

    最想要的就是被爱,而非爱人”,亚里士多德指出,最典型的

    就是“具有爱的本能的”母亲,“就算孩子将母亲的爱视为理

    所当然而毫不领情,母亲仍然会爱着她的孩子”,听起来就是

    我们愿意接受负贝塔值资产带来的负回报。当我们无条件地爱

    着负贝塔值资产时,我们会一味付出,不求回报,这就是负回

    报期望。

    分散投资、资本资产评价模型、贝塔值概念和亚里士多德

    的友谊分类系统很相符,是因为这几个问题背后的投资组合的

    本质是一样的。金融就是我们用来解决该如何投资,如何权

    衡,得到利益最大化的“风险—回报”组合的投资之类的问题

    的工具。而在生活中,我们尽力选择在许多人身上分配时间和

    精力。它们相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保险原理是相同的。对

    我来说,这种相似性引出了很多问题:我能为我所爱的人和我

    的朋友提供安全感吗?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在他们身边吗?

    我是否在我的投资组合中的高贝塔值资产上投入了过多的时

    间,却没有意识到它们其实是价值相对较低的人际关系?我是

    否珍视了我生命中的那些负贝塔值资产?

    伊丽莎白·班纳特的故事之所以时至今日仍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她的风险管控策略十分成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她拒

    绝了柯林斯先生和她母亲的提议,是因为他们想利用她规避风

    险的本能,恐吓她接受出现在她面前的第一个选择(柯林斯先

    生),而非让她等待真爱(达西先生)。当她最终的真爱达西

    先生第一次求婚时,她也没有行使这一期权,因为她认为他当时对她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感情,而且过于自恋。所以,她选择

    了继续等待,等待自己做好准备。她也没有忽略和妹妹的姐妹

    之情,她选择通过达西对她家人的态度来对他做出判断,而不

    是让自己在家人和爱人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她理解,人际关系

    并非矛盾关系,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她逐渐开始欣赏达西的

    风度,打消了对他的怀疑。

    最终,她意识到达西对她的妹妹并无恶意,而且他还是十

    分值得信赖的同盟。她去达西庄园的拜访是她开始相信他的转

    折点,是这次拜访让她从他的仆从那里看到了他的慷慨和忠诚

    ——原来他不是那个她以为的自大的、投机取巧的高贝塔值资

    产。认真估计了风险、预测了回报后,伊丽莎白再次得到了行

    使期权的机会,这次她没有迟疑。她并不认为使用了期权是巨

    大的损失,而是很直接地“拍板成交”。看来她理解,风险管

    控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系列策略,旨在让一个人能够在必要

    的时候放手一搏,以创造价值。第三章 论价值

    说到我们拥有的天资以及该如何使用它们时,我们并不会

    将拥有的经济财富当作天资的一部分。我们的天资是更私有的

    一种财富,并非代表资本净值的一个简单的数字。天资是我们

    拥有的独特天赋,是我们花费时间形成的技能。如果说在现代

    理念中,金钱和天资真的有什么联系,那就是金钱和财富是可

    以通过兑现天资获得的。

    不过从语源上讲,天资确实和金钱有很深的渊源。“天

    资”(talent)最原始的含义,是一个重量单位(约27千

    克),后来很快转换成了同等重量的硬币所代表的价值。现在

    学者们对一单位天资所代表的金额仍有争议,但基本确定在

    1000美元到50万美元之间。我们更熟悉的一些货币单位,比如

    古希伯来的锡克尔、古希腊银币德拉克马,都要比一天资的面

    额小。所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代表货币的词语又是如何、为

    什么升级成一个用来描述和定义我们能力的词语了呢?

    我们可以看到《圣经》里,天资的地位十分重要。卢卡斯

    ·凡·莱登在一幅雕刻作品中传神地再现了天资的寓言,更体

    现出了创造价值的金融原理。你会经常听到金融从业者在谈话

    中提到资产管理人能创造或者消灭价值,他们是在产生“阿尔

    法收益”,还是因为“贝塔收益”而获得佣金。这个故事就能

    很好地诠释这两个术语。对价值创造的认知和金融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很接近——资

    产估值。我们该怎么判断资产的价值?任何购买房子、股票或

    者汽车的人,不论明里暗里,都要经过这样一个估值过程。这

    个资产是否“值”我付的价钱?更广义上讲,任何时间、任何

    资源的投资,都需要估值。我应该继续进修学业吗?我应该送

    孩子去俄罗斯数学补习班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权衡现在的

    牺牲(学费)和未来的收益(你的女儿在2040年所获的菲尔兹

    奖章),这些都需要估值。这个估值的过程,和收购——比如

    微软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领英而进行的估值——过程是完

    全一样的。

    就像天资的寓言阐释了价值从何而来,资产估值的实际操

    作也能教会我们明白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但这些价值

    创造和估值的原理,就像这个寓言一样,都是很严肃的。大家

    将看到,其严肃性打动了两个人——约翰·弥尔顿和塞缪尔·

    约翰逊,关于价值来自哪里,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个问

    题,他们从寓言中解读出了一个更谦逊的理解。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为了让门徒们准备好迎接最后的

    审判日,给他们讲了一系列故事,其中就包括天资的寓言。主

    人要出门旅行,于是将自己的财产以八份天资的形式,留给了

    三个仆人——一个人五份,一个人两份,一个人一份,“每人

    所分得的天资都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大小而定的”。当主人旅行

    回来,他发现其中两个仆人使用了这些天资,并通过贸易翻了

    番,一人十份,一人四份。这位主人——一般解读中都认为代

    表的就是上帝——十分满意,他对两人说:“干得不错,能干而忠实的奴仆。你们表现了你们的忠诚……一起享受你们主人

    的快乐吧。”两个仆人不仅得以留下他们的天资,还得到了进

    入神的国的资格。但只得到了一份天资的第三个仆人,他告诉

    上帝:“我害怕弄丢了您赐我的天资,所以我把它埋进了土

    地。这就是您赐我的天资。”说着,他把他那一份天资还给了

    上帝。

    上帝很不满意。“你应该将我赐予你的资产拿去银行家那

    里投资,当我回来时,连同本金和利息一起还给我。”作为惩

    罚,上帝收回了可怜的仆人仅有的那一份天资,将它赐给了拥

    有十份天资的仆人,并解释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之后,上帝下

    达了终极惩罚,“将这没用的奴仆流放去外面的黑暗里。在那

    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可怜的仆人失去了他的天资,并被从神

    的国流放。天啊。

    虽然我对这故事的某些部分仍旧存疑,但是主旨毋庸置

    疑,每个人都被赐予了天资与天赋;这种分配并不平等;它们

    极具价值;而且最重要的,人应该充分利用赐予他们的天资。

    我们是这些天赋的管理者,有责任充分利用它们。总有一天,我们要对天资的管理负责,而出于恐惧让你自己没有充分利用

    这天资是一种罪。而且这个道理和之前我们对风险的讨论也有

    联系:人可以想办法规避、管控风险,但说到底,人生是不可

    能没有风险的。

    这则《圣经》故事和金融有什么关系?金融学最重要的问

    题就是:价值是如何被创造的,又该如何被衡量?尤其那些我们认为其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的企业,其实是因为我们以

    为它们一直在创造价值。

    金融对“价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你得到的所有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因为给予者期望得到回报。

    事实上,他们期待的回报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风险的功能的一

    部分,而且对这些风险的估计是以市场波动对你的影响程度为

    根据的(还记得贝塔值吗?)。他们的期望回报,就是你得到

    资金的成本。你是他们的资金的管理者,而价值创造的必要条

    件,就是如果你想创造价值,你的收益就要大于他们的期望

    值,也就是大于你得到的资金的成本。

    这是个很残酷的逻辑。如果你的收益刚好满足投资者的期

    望,那你相当于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举个例子,假设你的投资

    者期待给你的100美元能创造10%的回报,那么如果一年后,你还给他们110美元,你是满足了他们的期望回报,但也没什

    么特别的,因为你自己一美元也没得到,只是满足了他们的期

    望,仅此而已。你还不如在床上躺一年。

    只有得到了更多,比如15%,才存在价值创造,因为这

    样,你的收益才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可以这么想:你开了一家

    餐厅,而每一顿饭的收入刚好等于你的原料和劳动力成本,这

    就没什么值得兴奋的,而且只能证明你并没有创造任何成本之

    外的价值。这条规律对资金也一样适用,只是资金的成本一般

    没有这样直白。这个逻辑的残酷性还不止于此。如果你获得的收入比投资

    人的期望收入低,等同于你损失了价值。也就是说,其结果还

    不如你没有使用他们的资本。你也许认为你获得了8%的回报很

    不错,事实上,如果他们的期望回报是10%,这中间的差额就

    是你损失的价值。那你真的还不如在床上躺一年。

    这个价值创造原理又能延伸出两条推论。如果你只是一两

    年超出了投资者预期,也不是多大的成就。真正的价值创造,是你为他们经营资本多年,并且每年的收益都能超出他们的预

    期。同样,如果你能以高回报率不断增加他们的本金,并且将

    本息作为新的资本再次投资,那就比只回报利润还要好,这正

    是因为你擅长超出他们的预期。

    比如,对比一下下面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中一样的是,投资人都期待10%的回报,但你能做到20%,你自然很容易超

    过预期。第一个案例中,你连续做了五年,但只将收益的四分

    之一作为新的资本重新投入,剩下的收益都还给了投资人。而

    第二个案例中,你连续投资了二十年,并且将所有收益都作为

    了新的资本投入。这其中的价值创造有何区别?第一个案例

    中,你有效地创造了等同于交给你的资本50%的价值,而第二

    个案例中,你创造了900%的价值。

    简而言之,金融的价值创造法很简单:(1)回报要超出投

    资者期望;(2)尽可能久地不断超出他们的期望;(3)扩大

    规模,这样才能不断得到大于资金成本的收益。创造价值只需

    要这三个简单因素。这个原理和前面所讲的寓言故事,至少有两个惊人的相似

    之处。其一,我们都是他人资源的管理者。这种委托的关系和

    责任是金融的核心——我们是在管理他人委托给我们的资金,就像仆人要照料上帝的天资一样。就像鲍勃·迪伦在他的福音

    经典中唱的,每个人“都要服务于某人”。我们都是管理者,我们都属于由被委托了他人资源的个人所组成的关系链。

    其二,管理者的身份附带着他人的期望,所以就有了风

    险,有可能有好的结果(高回报进入天国),也有可能有坏

    的结果(低回报永坠地狱)。两点都体现着一条残酷的逻

    辑:实现被委托资金的利益最大化,了解你被委托了多少资

    金,其期望回报是多少,并竭尽全力超出该期望。

    金融的价值创造法要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容易。第一

    步,“超出资金提供者的期望”,这条可以理解为你的投入需

    要大于收益,也就是说,你带给世界的价值要大于你被赐予的

    天资。第二步,“尽可能久地不断超出他们的资本理所当然得

    到的收益”,其实就是“投入要一直大于收益”换了一个说

    法。最后,“扩张,这样才能不断得到超出资本的收益”,这

    也只是换了一个说法来表示:永远不要停止对自己的投资,并

    且要持续增加投资,尽可能地延迟收获,因为复利式的投资回

    报很大。

    卫斯理宗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在16世纪显然就已经十

    分理解天资的寓言和价值创造的联系。他在一次题为“金钱运

    用”的布道中,明确提出了这个故事和金融的联系。布道文的

    最后两部分总结为“不要将珍贵的天资抛诸大海”和“得到天资,首先,尽可能创收;其次,尽可能存蓄;最后,尽可能付

    出”。这其实就是后来更加流行的卫斯理宗教义:“尽力行

    善。竭力行善。尽可能行善。无处不行善。无时不行善。对所

    有人行善。永世行善。”没有比这对金融的价值创造理论更完

    美的诠释了。

    由价值从何而来很容易推理出如何估值。在我们建立金融

    如何估值的概念前,首先要明确,不该如何估值。

    金融学与会计学经常被当作同一个概念,人们认为它们从

    本质上讲是可以互换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金融是针对会计

    和其局限性的一种直接反应。会计学中,资产负债表用以记录

    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以及所承担的债务;损益表用以计算年利

    润和年损失。这些算法是会计的基础,而且确实,许多人都是

    用这些技能和算法来打理自己的财富的。

    对于金融从业者,会计的估值方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有问题

    的。资产负债表上所表现出来的条目,有意忽略了企业最重要

    的资产,而这完全是出于所谓的“保守主义”:对于会计师来

    说,所有无法定价的资产等同于没有价值。事实上,像可口可

    乐、苹果、脸书这些企业,它们最重要的资产(它们的品牌价

    值、知识产权和用户群体)都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更糟

    的还在后面。因为历史成本核算法——资产应该以购置价格体

    现——导致有些资产的现行价值,与其会计表格上体现出来的

    价值相差甚远。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着大量所谓的“商

    誉”(并购企业时的购入价与其账面价格的差值),而在现行

    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价值了。所以说,会计和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本质上是带有后顾性的算法。它只是一张不完整的

    快照,和真正的价值相差甚远。

    用资产负债表原理来计算个人发展时,也会遇到会计学中

    出现的这些问题。它们也一定会强调这样一个计分板系统,优

    先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因素,却不一定有真正的

    价值。而且恰恰是这个计分板系统,保证了真正有价值的资产

    绝不会出现在这个资产负债表里,因为这些资产的价值很难用

    数字计算。

    因为会计算法带来了诸多问题,所以金融采用的是另一种

    估值算法。金融估值的出发点是过去的成就和现在所拥有的,与真正的价值关系甚微。金融的着眼点是未来,也只有未来。

    今天所能拥有的价值只能来源于未来。估值的第一步,就是放

    眼未来,估计一个企业或者投资未来可能的收益。

    第二步,就是将那些未来收益换算成现在的价值。这就是

    为什么金融认为,等待是有成本的。缺乏耐心是我们的天性,而且我们讨厌风险,所以等待和风险都要计价,这和之前我们

    计算资金的成本是同一原理。未来所有的现金流,都要根据资

    金成本来扣减,最终得到它的现有价值。等待越久,扣减的就

    越多。将所有未来的现金流都折算到现在,就得到了它今天的

    价值——真实价值。这个过程就叫作贴现。

    金融中使用的任何估值模型,都存在上述的基本构架。忽

    略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展望经济回报。将这些价值用“加

    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算成今天的价值,也就是把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总和进行加权平均,该折算结果就是该资产今天的价

    值,而这价值如果比你现在必须支付的价格高,那么你就赚

    了。

    对教育投资估值也是同一原理,向前预测你因为这段教育

    经历能得到的额外工资,将这些工资增量折算到现在,与学费

    作对比。如果折算后的未来价值大于学费,这笔投资就是盈利

    的。鉴于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和其争议性(也鉴于我就是个教育

    工作者),还是值得花点时间实际操作一下这个计算的。

    2016年9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的一条高等教育简报称,在

    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具有学士

    学位的劳动者比只有高中文凭的劳动者多赚约100万美元,比

    只具有准学士学位的劳动者多赚33万美元。这就是故事的全部

    吗?鉴于学生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真正得到这些工资增量,将未来工资进行折现,从而比较现值是非常必要的。折算后,具有学士学位的劳动者折现后的额外工资是51万美元,而拥有

    准学士学位劳动者的是16万美元。现在,只要拿这个结果对比

    一下现在要交的学费,就知道这个交易划不划算。是的,这个

    分析(和当下存在的许多掺杂着错误逻辑的分析不同)表明,大学教育很划算,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投资读大学都是划算

    的。

    为房屋估值也是同一原理,但实际操作的困难性更大,因

    为要估计拥有房屋的回报是很困难的。为房屋估值时,要计算

    从现在开始因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而免付的房租,还要计算要缴

    的地产税和装修费,所有因素都做贴现,就得到了现在买房的真实价值。免付的房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现在房地产泡

    沫的生命力所在。21世纪初,人们没有看到,与租房对比,购

    房是多么昂贵。如果他们考虑了租售比,就会发现购房其实比

    想象的还要昂贵。

    金融的估值算法和金融的价值创造逻辑一样残酷。你过去

    所做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未来,未来回报让我等得越

    久,贴现后的价值就越少。所有价值都来自未来。事实上,任

    何金融从业者都清楚,标准估值模型导致大多数价值都被算入

    了所谓的最终价值。像脸书、领英、推特之类的公司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它们遥远未来的情况的判断——这些判断都

    算入了所谓的最终价值。简而言之,虽然我们预测的是它们未

    来几年里的收入,但实际上,它们的绝大部分价值都来自我们

    对它们未来状况的判断。同样地,在做房屋估值时,这套房屋

    在很多年后被卖掉时的收入占据了房屋今天价值的很大部分。

    以上对估值的简单介绍,让我们大体领略了如何在生活中

    运用金融原理。首先,果断地放下过去和现在,在判断价值、做出决定时只看未来。看待今天的自己时,过去的成就、已逝

    的机会都毫无意义。其次,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强调未来的成

    分,所以对价值的所有估计和所做的决定都是想象和推测。想

    象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对做出正确决定是很重要的,就像投资估

    值一样。最后,大多价值来自最终价值(很远的未来才能体现

    出的价值),而非短期回报。这是一场持久战,而持久的价

    值,都体现在我们能留下的东西中,比如遗产,而不是我们当

    下所能享用的。我还记得我父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现在换作我说给我女

    儿听了(她就是我的最终价值)——“世界属于年轻人”。这

    句话改编自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但这句话中蕴含的深意不仅在

    许多传统中都有体现,更包含着金融的原理。我们都是为下一

    代服务的,因为世界属于他们,而不是我们。

    寓言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存在着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

    也正是寓言的乐趣和其长久的生命力所在。比如天资的寓言就

    还有很多让我存疑之处。

    首先,就是给三个仆人分配天资时出现的不平等。这个设

    计显然是想说,这种分配是基于“根据个人能力分配”的原

    则。其次,第二次分配天资时只给了拥有更多天资的人,而最

    穷的仆人完全被排除在外,其意十分明确:“因为凡有的,还

    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最

    后,还有将最穷的仆人打入地狱的残酷惩罚。这个“没用的仆

    人”被流放到了“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我发现寓言的教诲有这么几处很可疑。最初为什么要以这

    样的方式给这些仆人分配天资?二次分配时为什么还要偏向最

    富有的仆人?为什么向最穷的仆人施以终极惩罚,他最大的过

    错也不过就是……恐惧吧?

    然而对于一些金融从业者,这些情节合情合理,毋庸置

    疑。他们会说:“答案很简单。不同的人本来在能力上就各有

    差异。所以,社会资源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天赋有区别地进行分

    配。得到经济回报少的人,通常都是天资不佳之人,而且确实有把握不住机会的倾向。”这种客观主义的世界观展示了金融

    从业者中常见的大男子主义。许多金融从业者都为他们的工作

    固有的论功行赏性质而骄傲:市场就是故事中冷酷的主人,每

    个人的命运都由自己的能力决定。

    但这一定就是真理吗?如果连我们都无法确定这是真的,还应该把它奉为人生信条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需要借助两位极富天资、成就伟大

    的人,而且巧的是,他们两位对天资的寓言也极富兴趣。一位

    是塞缪尔·约翰逊,他用八年的时间,以一己之力创作了《牛

    津英语词典》的前身,他就对这故事无法释怀。还有约翰·弥

    尔顿,无韵体史诗《失乐园》的作者,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及

    这个寓言,并且因为这个寓言的逻辑夜不能寐。

    不论取得了多少成就,塞缪尔·约翰逊仍在担心会因为没

    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资而永世受罚。“忽略大地赐予的自然沃

    土之人,比其耕种未得回报之人罪行更重。”约翰逊的观点是

    很多极富天资的伟人都不得不背负的重担。他并不为自己分到

    了更多的能力而开心,而是将天资当成了上天降下的重任。

    而且,在约翰逊的诗作《罗伯特·莱维博士之死》中,他

    推翻了寓言中的教诲,赞颂了一个单纯的、约翰逊认为天资不

    如自己的人。莱维是约翰逊庇护的一个可怜人,后来莱维开始

    照顾他身边的人。虽然从各种角度上来说,莱维都是一个不成

    功的人,却得到了约翰逊最高的赞扬:“大智若愚,粗犷善

    良。”是一个通过向周遭的人表达关心和关爱而证明了“潜移默化的美的力量”的人。莱维为何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约翰

    逊在诗的末尾引用了那个寓言:

    美德谨守脚下的分寸,不孜不倦,培养后起;

    相信我们永恒的主,会发现唯一的天资也能善尽其才。

    约翰逊,一个天赋异禀之人,从一个财富、天资都极度匮

    乏的人身上获得了启迪。启迪约翰逊的,正是这个“天资匮

    乏”之人身上那种照顾、感染他人的天分。对约翰逊来说,这

    个寓言不是为了歌颂世界中天资聪颖的男男女女,而是在教授

    我们谦逊,给我们一个感激那些不为生活青睐之人为我们所做

    的贡献的理由。

    弥尔顿对这个寓言的解读更甚。他的父亲是记账员和放债

    人,而他则债务缠身——不仅欠着为他的教育做出了巨大投资

    的生父,还欠着他认为赐予了他诗歌天资的天父。弥尔顿时常

    担心他会无法偿还这些债务,于是通过这个寓言吐露他的担

    忧。他,和许多人一样,跌跌撞撞地寻找当时所谓“可靠的工

    作”很多年。他的担忧在他40多岁——发现自己将要失明时达

    到了顶点。虽然他在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内战期间作为言论自

    由和共和主义的檄文执笔者已经成就颇丰,却仍然认为自己没

    有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诗歌天赋,而视力的逐渐减退更让他担心

    自己永远无法尽到这个义务了。在十四行诗《对我未曾失明之时的沉思》中,弥尔顿引用

    了天资的寓言,表达了自己对永坠地狱的恐惧。随着视力渐

    弱,他一直被“只有死亡才能埋没的才能”将会“无法再

    用”的恐惧折磨着,因为他即将失明。

    弥尔顿最终脱离了折磨的束缚,因为他放下了天资的寓

    言,转而注目于《葡萄园工人的故事》。这个寓言中,上帝是

    一个地主,雇了工人照看他的葡萄园。有些工人从早上开始工

    作,另一些工人则在园外站了一天,在一天将尽时才开始工

    作。他保证“该给多少就给多少”。一天结束后,上帝给了每

    个工人一样多的工钱,没有因为开始工作的时间不同而区别对

    待,于是从早上就开始工作的工人不乐意了。上帝回答

    说:“我要给那最后进来的跟给你的一样……因为我待人慷

    慨,你就嫉妒吗?这样,那些居后的,将要在先;在先的,将

    要居后。”

    在弥尔顿的十四行诗里,关于天资的寓言的残酷逻辑被更

    加宽容的《葡萄园工人的故事》所代替。本来还在担心上帝会

    因自己浪费了天资惩罚自己,现在弥尔顿如此开解了他的焦虑

    和急躁:

    神并不需要人工或人自己的才赋。

    谁能最好地承受他温和的轭,就侍奉得他最好。

    他的国是王的国:千万人受他驱使,疾速跨越着陆地和大洋没有歇息;

    仅站着等待的人们也是在侍奉。

    换句话说,世界上不只有天资的寓言中的残酷的逻辑,而

    且一个人也不能只信奉这一条真理而活,还有善良、慷慨、宽

    容。但弥尔顿认为天资的寓言完全忽略了这些。而恐怕就是弥

    尔顿在第二个寓言故事中看到的宽容,支撑着他在失明后依然

    完成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虽然天资的寓言确实很好地印证了价值创造原理,但金融

    本身还有一系列概念,很直接地否认了这个寓言中的残酷元

    素,甚至包括一些金融从业者信奉的残酷逻辑。

    金融中所谓“阿尔法收益”的概念,完全就是这种残酷

    的、论功行赏的世界观的体现。很多金融人士,尤其是投资

    人,总将自己的工作称为“阿尔法收益”,而嘲弄那些所谓赚

    取“贝塔收益”的人。这两个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提到

    过,“贝塔值”是一个用来描述股票随市场波动幅度的数值。

    而这种随市场波动出现的涨跌,就是投资者无法规避的必须面

    对的风险,并且因为承担了这些风险才得到了回报。所以单凭

    承担风险获得回报的资本管理者们,其所得到的回报与资产价

    值没有关系。根据估值原理,他们就没有创造价值。但是,他

    们还是得到了不菲的报酬,这就叫作赚取贝塔收益。回到前面举的例子,他们只是达到了投资期望,却还认为自己创造了价

    值。

    和他们的不劳而获相对的,“阿尔法”代表着价值创造,也就是收益中超出了期望的那一部分。简而言之,阿尔法收益

    者实现了金融的涅槃。当你获得阿尔法收益,就真的创造了价

    值,超出了所有承担风险所带来的回报。

    金融人士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欣赏的天资的寓言

    中最富挑战性的那部分。他们将自己的成功与回报,大部分归

    于阿尔法收益,而且为此骄傲。现实生活中,金融教会我们的

    是,很难定义我们的努力在阿尔法收益中占了多大的比例。结

    果就是,我们认为的阿尔法收益,绝大部分都是误定义。

    举个例子,掷硬币实验。这个实验行之有效地让那些因为

    创收而扬扬得意的人感到难堪,因为这个实验是对“阿尔法收

    益容易定义也容易获得”这个概念的直接否定。在一间屋子

    里,有你的一百位朋友,你让每一个人都拿出一枚硬币,连掷

    十次,记录结果。你会发现,肯定会有一个人连掷了十次正

    面。关键在于,这个朋友跟一个说自己连续十年收益跑赢市场

    的投资人没有区别,为什么?

    这就又要说到随机性和高尔顿钉板了。虽然大多数小球落

    在中间,形成了正态分布,但一定会有小球落在两旁。当你的

    样本是一万个专业投资人时,其中一部分人业绩优秀就是必然

    事件。但这也许和他们的投资技巧并无太大关系,出现这个结

    果,完全是靠运气,他们就是高尔顿钉板中落在了边缘处的小球。事实上,这其实就是为什么更多的专业投资人都没能跑赢

    市场的原因——只是运气而已。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金融领域中,运气和技巧的作用很

    难分开。首先,随机性的本质会使所有对成功的衡量标准都不

    再可靠。其次,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被承担了的风险。所

    以对承担风险的回报期望的理论值也不再明朗。最后,现在有

    许多证据表明,考虑到资产管理者的佣金的话,少有人能一直

    跑赢市场。

    最后一条就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连续跑赢市场就

    算存在可能性,也接近于零。这个假说今天并不太被人认可:

    其一是因为市场震动;其二是因为许多专业投资者在努力说服

    人们这不是真的,而且有效市场的理想化公式——所有有效信

    息都已经加入了定价——是绝对达不到的。但这个观点却很好

    地支持了那个更周密的概念——一直跑赢市场并创造阿尔法收

    益非常难。

    所以,这种将市场表现完全归功于自己努力和能力的大男

    子主义,应该做出改变了。而所谓金融固有的论功行赏性质带

    来的优越感也是没有道理的。如果非要说的话,没有什么工作

    比金融领域更容易将运气当作能力,将失败当作杰出了。

    事实上,我们眼里的金融绝大部分都是如此。过去三十年

    来,对于另类资本产业的巨大增长,我们的资本市场一直没有

    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发展是基于这样一些理念:有些投资

    方,比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是真正需要技巧且能创造阿尔法收益的,而阿尔法收益正是这些投资收

    益的基础。它们的收益结构,也就是所谓的附带权益,其实取

    决于它们的表现,所以,只有表现优异,它们才有收入。

    当然了,现实很骨感。数据表明,平均来看,这些投资者

    的回报并没有达到平均水准,而且证明他们投资能力的证据无

    一例外并不长久,也许除了这些基金中的前10%。而且基于普

    通标准算出的报酬,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他们所承担的风险。

    同样,管理层薪资水平合同中规定的、单纯地通过股价的表现

    判断管理者的水平也是错误的。金融市场中,想在短期内(十

    年以下)将技能和运气分割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经济中大笔

    大笔的报酬并不能反映这个现实,而且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收入

    的不平等。

    金融用很简单、直白的方式,警告了我们不要将业绩归功

    于努力和技巧。运气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

    重要因素。金融教给我们的就是谦逊——就像约翰逊和弥尔顿

    一样。天资的寓言中最残酷的部分——还有许多金融从业者的

    冰冷世界观——都是可以被调和的,只要谦逊、为人慷慨,并

    且对生活中的运气存有一份敬畏之心。

    估值的逻辑就是管理与义务的逻辑,回报要大于投资,为

    后代服务,而且要理解成果不等同于付出。从哲学角度看金融

    的估值理论就顺理成章了,我们不都在努力创造价值吗?金融

    对价值的探寻,就是我们对生存意义的求索。在本章开篇,我们从词源的角度看了“天资”这个词,引

    出了对金融的探讨。在这里,我们还是从词源的角度上,从“金融”引出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吧。当我问学生们金融的意

    义是什么时,他们总回答我“财富”。事实上,金融的语源是

    拉丁词语“finis”,意思是“结算或者结款”,就是偿清最后

    一笔款项,结束债务的意思。“金融”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中世纪故事《贝林的故事》中,这个故事经常被编入乔叟

    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故事里,有一个人物思考人生时

    说:“改过才能自新,这才叫偿清。”简而言之,履行并完成

    自己的义务,才能得到救赎。

    审判日降临之时,你偿清了吗?第四章 成为你自己的制片人

    在林-曼努尔·米兰达的《汉密尔顿》之前,就有了梅尔·

    布鲁克斯的《金牌制作人》——2001年百老汇热门音乐剧,由

    内森·连恩和马修·布罗德里克主演。是的,《汉密尔顿》在

    2016年创下了十一项托尼奖的好成绩,但还是没有打破《金牌

    制作人》十二项托尼奖的传奇纪录。在《金牌制作人》出音乐

    剧之前,就有了1968年的电影版——一部由布鲁克斯编剧、导

    演的原创喜剧作品。

    电影中,泽罗·莫斯特尔饰演马克斯·比亚利斯托克——

    一个过气的百老汇制作人,如今却已没落到用纸壳当皮带的地

    步。比亚利斯托克哄着有钱的贵妇为他的新作买单,但他一心

    渴望回到在戴尔莫尼科餐馆用餐、穿昂贵西服的日子。里奥·

    布鲁姆,由年轻时的吉恩·怀尔德饰演,是一个谦逊、天真的

    会计,他走进比亚利斯托克的办公室,误打误撞地想出了一个

    好主意。

    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决定将音乐剧的股权卖给那些天真

    的投资者,远远超出了制片所需的百分之百股权。筹集到远超

    需求的资金后,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再找到世界上最烂的剧

    本、导演和演员,拍一部最烂的、一定会被立刻停播的电视

    剧。因为不会有利润,投资人只能认赔,而且也只能将亏损归

    罪于百老汇的恶评。之后,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将带着剩下的资金潜逃里约热内卢,投资人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拥有这部失

    败之作25000%的股权,因为不会出现可分配的利润。只要没

    有利润,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就没有责任,而且显然,创造

    一部失败的作品比创造一部成功的作品容易多了。

    他们拍的是《希特勒的春天》,一部可怕的、带有冒犯性

    的拙劣之作,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对它首映之后就会直接下

    映的未来胸有成竹。而观众们一开始确实感到被冒犯,有些不

    知所措,但最后决定将它解读为恶搞,还觉得很搞笑。结果,《希特勒的春天》十分卖座,毁掉了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的

    大计划。最后一幕中,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在监狱里依然故

    技重演,超额售卖他们的新片《爱的囚徒》的股权。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风险、回报,以及投资者的投资

    动机,但还没有讨论投资者如何、为什么能得到回报。也许这

    个问题看起来不值一提,因为答案很明显,他们拥有公司或者

    某产品的股份,所以当然也理应分享利润。但《金牌制作人》

    抓住了金融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投资人拥有的权利很少,而

    且对投资过程其实了解甚微。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引用经济学家安德烈·施莱佛和罗

    伯特·维什尼的话——为什么“投资者能获得收益。毕竟,他

    们和自己的资本分离,而且对其后的投资过程并没有多少贡

    献。管理公司的专业管理者和企业家还不如直接携款潜逃”?

    换句话说,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演变成无尽的系列诈骗?为什

    么不是所有企业家都像比亚利斯托克和布鲁姆那样?鉴于投资者们面对着将资金投给了投机者或者纯粹的诈骗犯的风险,为

    什么还愿意投资?

    这些问题的答案阐释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委托

    与代理问题。而理解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理

    解人生的方式。

    很久很久以前,资本主义很简单。想想一百年以前:商

    人、农夫和店主,各自有各自的生意,每天管理着各自的生

    意。是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包括奴隶制和君主在商业行为中

    的角色,但我已经暗示了,这是个童话。

    随着商业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扩大。规模的扩大就需要

    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让某个人做企业的唯一所

    有者的情况就无法继续了,一个企业需要大量融资才能持续发

    展。而随着企业所有者的数量增加,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经

    营生意的责任不能再和以前一样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了。所以到

    了今天,以前企业由所有者经营,现在将所有者与管理者分开

    了。

    举一个简单例子,苹果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是首席执行官

    蒂姆·库克,但他也只拥有苹果公司0.02%的股权。就算是持

    股最多的共同基金,所占有的股权也不超过10%。苹果公司有

    成百上千万投资人,都决定将经营苹果公司的责任交给管理

    者,而且这些投资人都希望管理者将投资人的利益放在第一

    位。对于金融经济学家,这种企业发生的,也就是众多所有者

    将管理权限交给专业管理者的转变,和亚当在伊甸园吃掉智慧

    果的隐喻相类似,它代表了天真的结束、现代世界的开始。

    为什么这种转变这么重要?

    拿伟大的同笑乐(TootsieRoll)棒棒糖——美国第一个单

    独包装的一分钱糖果来说,1896年创建的公司现在还是上市公

    司,并且拥有了更多其他糖果,包括夹心棒棒糖、水果糖,还

    有我最喜欢的薄荷软糖。2015年1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突然

    去世,股东做何反应?有服丧期吗?因为无法确定谁将接管公

    司,出现过恐慌的大抛售吗?

    事实上,股价还上涨了……七个点!什么?为首席执行官

    之死而高兴吗?事实上,这种反应很正常。首席执行官突然死

    亡必然会引起强烈反应,而且通常是积极的反应。为什么会如

    此?如果用奥卡姆剃刀定律就会得出一个简单结论——股东因

    为首席执行官的死亡而高兴。但他们不能直接开除他吗?他难

    道不是为股东服务的吗?

    对首席执行官突然死亡的积极反应,除了有点瘆人的喜

    悦,还有展现出来的所有者将管理权交给管理者时必然出现的

    问题——管理者并非总是听从股东命令的,所以股东又要拼命

    控制管理者。这是企业中常见的一个管理问题,也证明了委托

    与代理问题的存在,而且它还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问题。你在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这种问题。只要和承包商、律

    师、医生或者任何为我们服务的人打交道,就一定会遇到这个

    问题。这些情况下,我们(委托人)指派某人(代理人)代表

    我们做某事(盖房子、打官司、治疗疾病)。这个问题有两个

    层面:首先,也许他们是有理由帮助我们的,但他们一定也有

    自己的考虑(养家糊口、想提前下班等);其次,我们没法确

    定他们是否在替我们服务,我们总不可能随时监控他们,而且

    他们在相关服务上可能知道的比我们多(我知道我的房子用的

    混凝土好坏吗?我真的能判断我是否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吗?

    或者,去哪一个核磁共振检测中心?)。

    现在想象一下,这种问题以更大的规模伴随着给众多企业

    投资数十亿资金出现。这些企业里,股东们无法监控管理者,管理者对企业运营的了解又绝非股东能比的,这就叫作信息不

    对等。你怎么就知道蒂姆·库克所用的策略正确?你怎么知道

    蒂姆·库克工作是否努力?这些问题是没有办法真正确定的。

    管理者们也并不邪恶,只是有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计划,只

    不过和所有者的期望可能不太一致。可能蒂姆·库克会用股东

    的资金建立新总部,大大提升办公环境的舒适程度,并享受员

    工们的爱戴?如果他这样做了,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众多股东之

    前,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现代资本主义的博弈,就是在管理

    者有自己的打算而股东又无法监督的条件下,寻找让管理者为

    股东的利益办事的方法。

    在同笑乐糖果公司的案例里,股东在质疑首席执行官没有

    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糖果行业进行了快速整合,以应对超市和其他食品公司的冲击。在货架上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

    难,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糖果公司也在为了提高竞争力而扩

    大规模。许多公司都对同笑乐糖果公司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

    趣,并且提出了一个就当时的股价来看相当慷慨的价格。但是

    同笑乐糖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愿意接受,虽然公司的销售业

    绩多年来毫无起色,而且许多投资者也希望他能接受这笔交

    易。那么为什么首席执行官不愿意接受呢?

    部分原因,也许是因为首席执行官清楚,卖掉公司他也就

    失去了工作——这份年薪800万美元,包括每年公司花120万美

    元租的私人飞机,每周末可以从马萨诸塞州接他去芝加哥的工

    作。考虑到公司的年收入也不过5亿美元,这可是一笔很大的开

    支了。蒂姆·库克的年薪也有数百万美元,但他的公司年收入

    可达1500亿美元——那可是同笑乐糖果公司的300倍。

    随着20世纪以来公司规模的巨大增长,确认管理者在为自

    己的工作尽心尽力的动机的问题——经济学中,我们叫作激励

    一致问题——已经成了重中之重。这正是21世纪初的那几件企

    业管理丑闻(记得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吗?),还有经济

    危机爆发前各种金融机构的信贷繁荣和过高财务杠杆作用的来

    由。管理者经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不借给其他没资格贷款的投

    机房地产买家呢?今天就能得到手续费,从而增加我的工资,等不良结果暴露时,我早都离开这家公司了,这样多好。2016

    年的美国富国银行集团丑闻就是又一个激励不一致问题的例

    证,而且最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损失。这一百年来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各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该

    如何解决?从个人方面,一般我们靠名誉——承包人、律师、医生等重视名誉的个人职业——来保护自己,也可以依赖专业

    行为准则。两种原理都能运用于金融中,但这些方法并不完

    美。比如,《希波克拉底誓言》就能保证医生不会因为自己是

    某家诊所的合伙人,而要求患者去那里做其实并不必要的核磁

    共振检查吗?如果需要十多年才能确定一个首席执行官的某项

    决策到底是否正确,这个判断还有用吗?说不定那时他早都跳

    槽了。

    “代理理论”就是解决金融中潜在的激励不一致问题的方

    法。不幸的是,这些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们又会引出新的问

    题。我们找到的解决委托与代理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股权激

    励。如果管理者也持有公司股票,股东的利益也就成了管理者

    的利益,不一致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根据这四十年来的无数

    实验,得出的结果却有好有坏——这还是好听点的说法。是

    的,也许管理者是和股东的利益一致了,但又出现了新的问

    题。谁有权决定管理者能得到多少股权?理论上,应该由公司

    的董事会决定,但是实际上,好像从来都是管理者自己决定拿

    多少股权,而大家都没什么异议,因为这不是真钱,或者说,不是现金。更危险的是,当管理者准备卖掉股票时,就有了奇

    怪的动机,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去改变公司的绩效。简而言

    之,他们有了为提高当下的公司业绩,牺牲未来长远利益的动

    机。我们在资本市场中得到的,大多都是其他解决委托与代理

    问题的方法。为什么大型维权对冲基金会通过收购股权的方

    式,要求公司做出变革,给公司制造问题呢?当对冲基金做空

    公司时又怎样?这些基金其实是为分散开的所有股东提供了领

    导方向——他们可以监控管理者,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而这

    些邪恶的卖空者也许正是在追求真相,因为他们的行为实际上

    能有效地揭穿想进行诈骗的管理者。而这些卖空者也成功过,比如安然公司、营利性大学等。许多人视他们为吸血鬼,专门

    从企业获取价值,但也可以认为,他们在解决一个深层次的问

    题。

    同样,私募股权基金,比如KKR集团或者黑石集团,就建

    立在他们身为股东时,能够创造价值的基础上。他们为委托与

    代理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用集中所有权代替

    了公共资源市场的分散所有权,从而能更好地管控管理者。投

    资初期,公司的风险投资人尤其可能会面对这个问题,于是,他们采用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工具,比如“可转换优先股”,将

    自己的投资分成了许多小块。这些金融工具的属性,就是专门

    为更好地管控企业家,确保他们与投资人追求的目标一致而设

    计的。

    很不幸,这些所谓的“解决方案”也有其自身问题。维权

    投资者和卖空者获得报酬的方式,包括允许他们分取部分短期

    收益的合同,这样的合同就会导致他们将短期收益置于长期价

    值之上。私募股权基金看起来也许好些,但这些投资者的薪酬

    也建立于类似的合同之上,这些合同提供了在特定时期收获投资回报的激励。而且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通常最终会推动公司

    上市,于是在公开发售之前,他们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又开

    发了一系列可以从中获利的新游戏。

    这些维权投资者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都是他们代理者的

    委托人,但他们自己本身又是其他一系列委托人的代理人!这

    些投资者都是大型退休基金和捐赠基金的代理人,其工作就是

    保护这些资本的安全,并创造收益。对了,这些基金,作为这

    些投资者的委托方,其实又是大众的代理方,为我们储蓄、管

    理退休金。简而言之,资本市场成了一个由“委托—代理”合

    同组成的合同链,每一环都有严重的问题和冲突。

    回过头来再说苹果公司。2013年,蒂姆·库克遭遇了一场

    由大卫·艾因霍恩和绿光资本公司引发的叛乱,因为他们希望

    库克释放苹果公司内部堆积的大量资金。库克和他的前任CEO

    史蒂夫·乔布斯都拒绝释放这笔现金。艾因霍恩,就是库克的

    委托人,让他的代理人库克将这些钱分给股东们。但艾因霍恩

    自己本身又是负责创收的国家养老基金的代理人。而我们将存

    款投资给了国家养老基金,并且指派这些基金管理者代替我们

    管理我们的财富。这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链——我们

    (最终委托人)通过养老基金(我们的代理人)存款,而这些

    基金,又指派了大卫·艾因霍恩(养老基金的代理人),大卫

    ·艾因霍恩又指派了蒂姆·库克(大卫·艾因霍恩的代理

    人),蒂姆·库克又指派了乔纳森·艾维(以苹果公司首席设

    计官的身份成了库克的代理人),而乔纳森·艾维委派了……你看明白了吧。一旦你理解了“委托—代理”关系链,就不难

    看出,这种关系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很大程度上讲,今天对资本主义的缺陷的讨论,很多都是

    从金融和代理理论角度入手的。对有些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

    代理理论的支持者做得太成功:管理者现在只在乎他们的股

    东!他们也该在乎工人、消费者和环境。如果管理者能再开明

    些,不把利润当作唯一重要的事,那这个世界就能美好很多。

    对其他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代理理论的内化

    程度还不够到位,管理者们经常作弊,而没有将心思尽可能多

    地放在为所有者创造价值上!有的管理者放弃长远价值,只追

    求短期利润;有的投资者过度冒险,只因为得到了错误的激

    励;还有养老基金因为没有投入什么心思,多花了很多冤枉

    钱。

    到底谁对谁错,这不是本书讨论的问题。但是,就这本书

    来讲,还是值得把同笑乐公司的故事再拿出来谈一谈,这个故

    事能告诉我们这个原理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其实,这个故事还

    有我没讲到的内情。去世的那位首席执行官,梅尔文·戈登,入赘了鲁宾家族——该公司以前就是鲁宾家族的家族产业。梅

    尔文·戈登做首席执行官超过55年了(他去世时95岁高龄),而且多次拒绝卡尔·伊坎——一名臭名昭著的恶意收购者的提

    案。卡尔·伊坎一直想把公司卖给一个更大的糖果公司,比如

    玛氏公司或者好时公司。戈登和鲁宾家族在公司中控股很多,但关键是,他们通过有额外投票权的股权控制了公司,所以可

    以说,公司是由他们大权独揽的。所以,这个故事的第一个版本——不负责任的首席执行官

    无视股东意见(代理人不满足委托人的目标)——其实太过简

    单了。戈登家族本身就是一个大股东,而且家族本身有自己的

    计划,而这个计划,才是首席执行官在努力完成的。此外,戈

    登鲁宾家族感觉伊坎和其他股东的计划并非对他们家族在乎

    的所有公司成员都有利:卖掉公司也许会导致长期合同工的失

    业;重新选址可能会伤害到多个社区的利益,而且品牌的改头

    换面有可能让消费者失去了喜欢的糖果。而相反地,伊坎则认

    为,戈登鲁宾家族自私地滥用他们的投票股权,不在乎其他

    股东的利益。

    结果是,同笑乐糖果公司案例中的委托方(股东们)意见

    并不一致,而代理方(首席执行官)也许是有自己的私心,也

    许是为了满足他的委托人(他的家族股东和其他公司成员)的

    要求在行事。还有更复杂的,伊坎还是他所代理的养老基金和

    捐赠基金的代理人。伊坎这时(作为代理人)希望卖掉同笑乐

    糖果公司是为了他的委托人(养老基金的投资人)的长期利益

    着想,还是为了他自己的私心——以提高短期利润来证明自己

    过往的业绩从而吸引更多基金的管理权呢?

    同笑乐糖果公司这个复杂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的

    确,“委托—代理”结构是个能帮助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有效

    结构。但是,这个结构产出的并不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是非分

    明的答案。事实上,情况可能非常混乱。委托方有可能成分复

    杂,也有可能有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说,首席执行官应该为哪

    部分委托人负责),代理人是有私心还是忠心不贰,也很难分辨(也就是说,首席执行官的决策是否正确)。有时候,有些

    看似是代理人的人,实际上也是委托人(也就是说,首席执行

    官也有可能还与其他机构有“委托—代理”关系);而且有些

    人看似是委托人,实际上却也是有“委托—代理”问题的某些

    机构的代理方(也就是说,投资人本身就是动机有问题的代理

    人)。

    欢迎来到现代资本主义的乱象世界!所以,回到最初的问

    题:现代资本主义的问题是什么?答案是:它太复杂。讨论我

    们的金融市场是如何具有欺诈性和不透明性的长篇大论,也许

    其实并非全无道理,但他们没有点明复杂性才是需要我们极力

    解决的金融市场的问题。

    “委托—代理”结构是一个高倍放大镜,有助于我们理解

    现代资本主义的混乱和金融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委托—代

    理”结构能帮助我们理清楚我们最该扪心自问的资本市场的核

    心问题究竟何在。而且,我们在面临生活中的混乱时,它们也

    出人意料地极有帮助。

    我发现“委托—代理”放大镜能在四个维度上帮助我们更

    有效地理解生活的混乱。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职场

    中,“委托—代理”放大镜是指引我们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

    有效工具:当我们作为上司时,我们是否成功地引导下属自觉

    地完成任务?当我们被指派了任务,我们是按照上司的意愿努

    力完成,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为私心服务?其次,我们在家庭中

    的角色也能构成“委托—代理”结构,虽然我们真实的角色会

    随着年龄转变,进入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角色里。前两种情况涉及的是我们和某些特殊人群的关系,接下来

    的两种就是讲我们该如何基于过去的经验,应对人际关系及社

    会期望了。我们是开诚布公的委托人,还是有秘密私心的委托

    人?每个问题,就像现代资本主义的混乱一样,都可以借

    用“委托—代理”放大镜,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结论性的答案,而是为了明白自己该问什么问题。

    在我尝试教学生涯中新的挑战时,曾经尝试教过领导学和

    组织行为学。我最喜欢讲的一个案例——连金融学教授都爱不

    释手的好案例——就是关于一个拿到MBA的年轻有为的高管,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平步青云,现在却遇到一个比他资历老的不

    按照高管意思行事的下属。这个案例的背景就很丰富,包括那

    位高管与下属沟通意见的方式等。一般我都会从一个投票展开

    我们的讨论,问学生他们会选择哪个解决方案:(1)开除下

    属;(2)继续想办法指导下属;(3)创造类似职位避开与该

    下属合作。当我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角色扮演时,明

    明脱口而出的选项,他们实际操作起来却突然困难重重。

    但从这个案例中能学到的最有意义的一点是,最终应该意

    识到,问题并非出在下属身上。各种细枝末节的证据贯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9884KB,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