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6238
心理学通识刘嘉.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2日
第1页
第5页
第19页
第22页
第46页
第97页

    参见附件(6217KB,286页)。

     《最强大脑》科学判官、北大教授魏坤琳推荐,得到APP超过10万人都在学

    对得起通识这两个字,把很多心理学大家的理论都串讲了一遍,并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美好的生活,必然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足,心理学通识这本书把各个心理学家的观点给过了一遍,举的例子贴合现实,不过浅尝辄止,只能用来对心理学做个粗浅了解。

    心理学通识刘嘉预览

    内容提要

    这是中国SHOU部系统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通 俗读本。

    为什么已知自己必死的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 还要活得很努力、很认真、很坚忍不拔?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人类就必须发明一种生活模式,让我们 觉得生活是值得过的,即便 终一切将化为尘土。

    心理学,就是这么一套让人幸福生活的理论和方法 。而本书的目的,就是系统、全面地讲述这套理论 和方法,让我们认识自己、掌控自己、 自己; 找到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残酷冰冷的 世界感到温暖与幸福。

    本书分为三章,每一章及其章内的小节相对独 立,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阅读:3大人生主题、13 个探索目标、32个心理学概念、20个心理学实验、 12位心理学家经典理论/研究,兼顾 、严谨、趣 味于一体。读完本书,你必将 好地成长!

    作者介绍

    刘嘉: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985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美国富布莱特研究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2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学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与项目总策划。

    目录大全

    第一章认识自我:我们一直活在对人性的最大误会中

    我是谁?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我们是如何从一个似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一个似乎又什么都知道的成人?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

    01. 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我是谁?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

    “我”是三位一体:本我、自我、超我

    解决本我和超我冲突的最粗暴选择:压制人的动物本能

    禁锢了欲望,同时也就禁锢了人性

    压制欲望只能以毁灭来结束,无论这毁灭的是肉体还是精神

    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另一条路:五种心理疏导的方式

    升华:为恨找到爱的归属

    与其冲突战争,不如握手言和

    结语:于暗黑处见自我

    02. 感性: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越快活

    情感的功能:情感定义了好与坏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能,感性可以提供比理性更好的建议

    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

    情绪控制: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葡萄

    形神一体:神不乱,则形不乱

    结语:不妨也尝试跟着感觉走 ......

    目录

    认识自我:我们一直活在对人性的最大误会中

    01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我是谁?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

    中

    02感性: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越快活

    03意识:理解人生之路

    04自我的成长: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章结语:快乐并不可耻,快乐才是生活的真正目标

    掌控自我:拥有一个不打折的人生

    05控制: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06专念:身心合一,活在当下

    07应用:用专念来战胜焦虑

    08延迟满足:慢慢来,反而快

    09应用: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本章结语: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却可以控制自己看待

    世界的方式超越自我,追求幸福

    10自尊: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穷的物质资本

    11自信: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12理性平和: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

    13应用:幸福来源于行动

    本章结语:超越自我INTRODUCTION 推荐语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加重要

    刘嘉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很深入,但他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传

    播很浅出,所有人都能够看懂。

    他擅长把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让人在充满趣味的

    阅读中不知不觉对自己理解得更深入。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加重要,因为那

    是幸福的根源。

    你手头拿到的这本书,通过系统全面的讲述,让我们认识

    自己,掌控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价

    值。

    读完此书,你必将更好地成长!

    ·

    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本书的读者,应该是愿意审视自我、愿意改变自我的人

    我并不打算向所有人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读者应该

    是愿意审视自我和愿意改变自我的人。

    书中有一个小标题叫作“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穷的物

    质资本”,还有一个小标题叫作“用专念来战胜焦虑”。显

    然,“对抗”和“战胜”都需要意志力和勇气。

    如果遇见这本书的读者恰好是这样一位勇敢、真诚而且富

    于行动力的人,那么恭喜你,你找对了书。

    我喜欢作者这样描述心理学通识的功能:“通过科学,我

    们获得了自由;而通过心理学,我们将获得幸福。”

    ·

    孟非

    著名主持人

    这是每个愿意向内探索、思考人性与幸福的人最应该读的

    书

    我当了这么多年主持人,也算是“阅人无数”,但我不敢

    说自己看人一看一个准,因为这世上最难懂的就是人心。

    比如刘嘉老师在书里讲到的:面对同一个女孩,为什么男

    孩站在危险的铁索桥上比站在平稳的石桥上更容易对女孩心动?人究竟是因为开心所以微笑,还是因为微笑所以开心?生

    活中有太多事看似本应如此,实则蕴含着深层的规则与逻辑。

    在这本书中,我们试着审视另一个陌生的自己——一个充

    满欲望、追求快乐但不被接纳的“我”;开始思考“心理的当

    下”与“物理的现在”的内在联系;了解到衰老只是一个被灌

    输的概念。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控思维,看到在理

    所当然的规范之外的另外一种可能,以及另外一种存在模

    式”。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书,不能说这是读者最想读的

    书,但一定是每个愿意向内探索、思考人性与幸福的人最应该

    读的书。INTRODUCTION 推荐序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

    一起来玩一场“密室逃脱”?

    你第一次对“心理学”感兴趣,是为什么?

    我自己,是以为学了心理学就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那个时候岁数小,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充满了好奇,对

    于“会看人”“看透人”这类本事充满了魔法般的期待。

    后来岁数大了才明白:别人是怎么想的,其实一点也不难

    懂。“将心比心”四个字,就足以知人论世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就足以闯荡江湖了。

    反倒是岁数越大就越不明白: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你会看到,自己当下的想法,有

    可能是对某种隐藏欲望的“压制”;有可能是对真正想干的事

    的“取代”;有可能是物极必反的“反向形成”;也有可能是

    把对自己的厌恶“投射”到了别人身上;甚至有可能,我此刻

    的想法不过是对某种失败的“合理化”。总之,我们在点赞、欢呼、吐槽、犹疑、倾慕、怒喝的时

    候,无论在表达什么样的“想法”,也无论表达得有多真诚,它都未必是我们真实的想法。冰山脚下还是冰山,深渊底部仍

    有深渊,“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你看,我们真正迷路的地方,就是那个天天挂在嘴边

    的“我”。

    有人告诉我们:按自己的想法活,天高地广;有人告诉我

    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人生。可是,“自己的想

    法”是什么呢?这个情境,是不是有点像“密室逃脱”游戏?

    出口和钥匙分明就在此地,但是触目所及,全是假象的丛林。

    感谢刘嘉老师写的这本书。

    他是学院派的心理学家。但是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不是

    概念和逻辑的堆砌,而是只看到一个人,在这个“密室逃

    脱”游戏中,走在你的旁边。

    你在探索自我的秘境。而他指点给你看——前人立好但是

    被风沙掩埋了的路标,以及转过这道弯之后可能看到的风景。

    三年前,我们有幸请到刘嘉老师来得到APP做一门《心理学

    基础30讲》的课,算是这本书的雏形吧。当时,我们就聊到了

    中国外科医学的泰斗裘法祖留下的一句话——医生做的事,就

    是“背病人过河”。这也是得到APP制作任何一门课程的底层心

    法。“背病人过河”,短短五个字里面,其实有很多层意思。

    首先,病人要过河,是要完成他自己的生命目标。而医生

    作为拥有知识的人——我只是在帮他、成就他。医生本人在这

    个过程中,别无所求。

    其次,病人一旦到了我的背上,面对滔滔河水,我和他同

    样面临风险。此时,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还有,病人要过河,不仅恐惧脚下的河水,还恐惧命运被

    操于人手的被动处境。所以,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治病,还要

    不断安抚肩上病人的恐惧。

    背人过河——这才是现实世界中,知识分子和他服务的公

    众之间的真实关系。

    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你也能感知到那个背着你的肩膀

    的力量。

    谨为序。PREFACE 作者序

    无用之学,方为大学

    2019年,本本教育科技公司根据《高三志愿填报测评系

    统》中近80万高考学生的大学志愿填报数据,发布了《00后高

    考志愿兴趣报告》。与60后、70后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

    都不怕”的理工类选择,以及80后、90后的“谈股论金,经邦

    济世”的经济金融类取向不同的是,00后最感兴趣的专业是心

    理学。

    在大学招生咨询台前,满脸困惑、焦虑的家长都在问我同

    一个问题:“心理学到底有啥用?孩子学完了到社会上能找到

    工作吗?”

    我不由得想起30年前我上大学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招生

    简章对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介绍:(1)在科研院校从事教学

    科研工作;(2)在精神病院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在特殊

    教育学校帮助患有智力低下、自闭症等疾病的特殊儿童。的

    确,从就业情况来看,心理学的用处有限,属于“无用之

    学”。

    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有一门学问曾经也是“无用之学”,那就是“科学”。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验,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

    第二类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技术,它来源于经验,是

    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所形成的一般化理论;

    第三类是没有用的、自己为自己而存在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将第三类知识称为科学。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发展出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因为

    它们有用;而无用的知识只在古希腊文明中产生,而后被西欧

    各国所继承。

    虽然牛顿、伽利略、哥白尼等众多科学家群星闪耀,但是

    科学一直都不是生产力,只是无用之学。直到进入19世纪,科

    学与技术相结合,引发了技术大革命——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

    代,再到自动化时代,最后到现在的智能时代,科学开始引领

    人类文明的发展。“无用之学,方为大学。”

    为什么古希腊人要发展“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

    为目的”,而是“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的科学呢?(《形

    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显然古希腊人并没有意识到在几千年之后,科学会如此大

    放异彩,会变得如此“有用”。他们只是意识到人类在出生的

    时候与动物有极大的不同:动物的胎儿在生下来时,就基本上

    拥有了成年体的所有秉性和能力——站立、奔跑、觅食等;而婴儿在生下时,则基本上不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直立行

    走、语言等。

    柏拉图说,知识是人内在所固有的,只是我们忘记了,所

    以学习不过是把内在固有的东西回忆起来而已。苏格拉底更是

    把他的启发式教学称为“产婆术”,为知识“接生”。由此,古希腊诞生了以演绎推理为基本逻辑的科学,在本质上区别于

    产生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的归纳推理。

    如果说科学的诞生来自于对人类起点的洞察,而心理学则

    来自于对人类终点的思考:死亡。人是唯一有死亡意识的动

    物。大多数动物对死亡是没有认知的,它们只有趋利避害的本

    能;少部分高等动物只有在快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要死了。

    而人,在年幼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终将一死。

    为什么已知自己必死的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很

    努力、很认真、很坚忍不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就必须发明一种生活模式,让我

    们觉得生活是值得过的,即便最终一切将化为尘土。

    心理学,就是这么一套让人幸福生活的理论和方法。

    而本书的目的,就是系统、全面地讲述这套理论和方法,让我们认识自己、掌控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实

    现自己的价值,在残酷冰冷的世界感到温暖与幸福。本书分为三章,每一章及其章内的小节相对独立,可以根

    据兴趣自由选择阅读。

    在第一章“认识自我”中,我们从人性的阴影出发,在被

    理性、文明遮蔽和压抑的潜意识中,看到“我”陌生的另外一

    面——一个充满欲望、追求快乐但不被接纳的“我”。

    在人类历史上,意识与潜意识的战争、理性与感性的冲

    突、文明与兽性的对抗从未停止过,于是抑郁、焦虑等各种精

    神疾病由此而生——可以说,这是导致几乎所有精神障碍最根

    本的心理原因。但在另一方面,正是欲望与压制、冲动与困

    扰,才构成了我们真正的人性。

    在这一章,我们从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感性、意识和自

    我的成长,这四个关于自我的最基本的支柱入手,去探索在平

    静的人性之下的暗流涌动,瞬息万变;然后直面感性的需求,认识理性的局限,让两者水乳交融,握手言和,从而获得成

    长,重返我们精神世界的中心。

    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宣称 “人是万物的尺度”之

    后,人类中心主义就成为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哥

    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不仅用日心学说取代了地心学说,更是

    把人的位置从宇宙的中心移到了宇宙的一隅。300年后,达尔文

    的《物种起源》将人类在肉体上等同于动物。自此,一神之

    下、众生之上的人类跌下了神坛。在第二章“掌控自我”中,我们将通过“活在当下”,重返我们精神世界的中心。只有当明白“心理的当下”并非“物理的现在”,而衰老

    只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控思维,看到在

    理所当然的规范之外的另外一种可能,以及另外一种存在模

    式。

    由此,让心灵从未来回到现在,通过身心合一和塑造合理

    信念来寻找当下的存在与真实,消除焦虑;为未来而等待,利

    用对未来的期望来指引当下的行为,破解拖延症。虽然我们无

    法控制这个物理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看待世界的方

    式。

    物理世界总是以不完美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第三

    章“超越自我”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

    穷的物质资本。

    在生活中,强大而又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和文化压力,让

    我们不仅对失败,而且对成功充满紧张与恐惧;于是我们妥

    协,变得温顺、服从、谦恭,放弃让“我”成长为更好

    的“我”的机会。

    的确,我们是环境的产物;但是,我们更是环境的营造

    者。自尊把荆棘变成沃土,自信把失败变成机会,而理性平和

    把工作变成使命。最后,我们在爱过的人、走过的路、追逐过

    的梦想以及获得过的成就等一点一滴的故事中,追求幸福并定

    义自己。希腊半岛没有像孕育巴比伦文明的幼发拉底河,或孕育埃

    及文明的尼罗河这样的大河流域带来的肥沃土壤,但是这里海

    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所以古希腊人以航海

    商贸立国。

    于是,埃及的宗教、巴比伦的天文、波斯的哲学、腓尼基

    的文字等等,各式各样的远古文明通过商贸传入伯罗奔尼撒的

    丘陵、阿提卡的果园,以及比阿提亚的山岭。

    商贸的根基在于契约,而契约的签署需要能承担责任

    的“自由人”。于是,古希腊人便通过学习自由的、无功利的

    科学来培养“自由人”。由此,“无用之学”的科学便在古希

    腊产生。

    今天,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摆

    脱寒冷的侵袭、饥饿的噩梦;让我们的梦想挣脱地球的束缚,走向无尽的宇宙。

    但是,我们却不幸福。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无用之学”的心理

    学作为他们的大学专业——通过科学,我们获得了自由;而通

    过心理学,我们将获得幸福。

    所以,人人都需要学点心理学。Chapter 1

    认识自我:我们一直活在对人性的最大误

    会中

    我是谁?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我们是如何从一个似

    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一个似乎又什么都知道的成人?我们

    为什么害怕死亡?

    ·

    PREFACE 序 言

    人性的阴影

    我们认为我们是了解自己的,这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过

    去: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读过

    书,做过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和恋人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更重

    要的是,我们不仅能看见我们的外在行为,还可以洞悉自己的

    内心,知道自己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与理由。

    但是,这是关于人性一个最大的误会!这是关于心理世界

    一个最大的错觉!正如月球的背面。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所以自生物

    进化出眼睛以来,它们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同样的一面,而月球

    的另外一面则始终隐藏在迷雾之中。直到1959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第一次从

    月球背面掠过,在距离月球60千米的高度发回了首幅月球背面

    的照片,人类才第一次目睹了月球背面的真实面目。

    原来月球的背面和正面如此不同:正面相对平坦,而背面

    崎岖不平、坑坑洼洼;正面约60%都被月海玄武岩覆盖,而背面

    几乎都是高地斜长岩;22个月海19个分布在正面,只有3个很小

    的月海位于背面;背面的月壳最厚处达150千米,而正面月壳厚

    度只有60千米左右……

    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月球,一个自地球生物抬头凝视宇宙

    起完全不一样的月球。

    我们是否也有另外一面?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另外一面?

    我是谁?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我们是如何从一个似

    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了一个似乎又什么都知道的成人?我

    们为什么害怕死亡?害怕、忧伤和快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什

    么是意识,机器人有意识吗?什么是感情,动物有感情吗?为

    什么我们既能创造出伟大的思想、辉煌的奇迹、美丽的艺术,同时又在不断地通过战争、犯罪来毁掉它们?

    在这一章里,我们会从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感性、意识

    和自我的成长这四个关于自我的最基本的支柱入手,去认识自

    我,看到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我”,揭开“人性的阴影”。01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我是谁?答案就在这

    一片黑暗之中

    弗洛伊德

    潜意识里的野蛮的、兽性的,甚至与道德背道而驰的想法,才是我们的本性;而我们引以为傲的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其实只是掩盖这些兽性想法的伪装。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人在每年3月为了表示对酒神狄俄

    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酒神节的庆典。

    在古希腊神话里,狄俄尼索斯是宙斯的儿子,少年时就被任

    命为狂欢之神。凡他所到之处,狄俄尼索斯便教人如何种植葡萄

    和酿出甜美的葡萄酒,并把乐声、歌声和狂欢带给世人,因此被

    称为酒神。提香的《酒神祭》

    这幅画再现了酒神节的狂欢,而这种狂放的、毫无节制的感

    性行为,与文明社会的秩序格格不入。

    意大利画家提香,在其画作《酒神祭》里再现了酒神节的狂

    欢。在橄榄树林中,少男少女们围在一起开怀畅饮葡萄酒。随着

    音乐逐渐热烈,他们开始意识迷离,欲望伸张,没有世俗的约

    束,只是为了欢乐而欢乐。

    显然这种狂放的、毫无节制的感性行为,与文明社会的秩序

    格格不入。于是,古希腊人又塑造了人类文明的守护神——日神

    阿波罗。与狂放不羁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不同,日神阿波罗端庄宁

    静,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阿波罗用七弦琴代替了葡萄酒,用精神的沉醉代替了肉体的沉醉。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古希腊两种对立的精神。从动物演化

    而来的人本来就遗留了动物的兽性——自由自在,精力和欲望随

    时都可以像火山一样喷发。

    但是,当原始人聚集在一起建立部落乃至城邦后,秩序便是

    维持文明社会的基石。因此,现代人必须用后天的道德和法律来

    约束自己的兽性,遏制支配人类感性行为的欲望。

    所以在古希腊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冲突中,以理性为核心

    的日神精神逐渐占了上风,而寻欢作乐的酒神精神则屈服于理性

    之下,似乎从此就销声匿迹了。但是,经千百万年进化而印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兽性,并没有

    真正被理性所驯化、所消灭,它只是潜伏起来,随时准备重夺对

    人的控制权。第一个发现这一点的人正是弗洛伊德。

    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梦的解析》。这

    本后来被誉为精神分析学派“圣经”的巨著引起了惊涛骇浪——

    难道在每个人的高贵灵魂中,还潜伏着肮脏的、野蛮的、冲动的

    兽性?

    因此,它遭受到了最严厉的批评和排斥,被认为是鄙俗、粗

    野、败坏社会道德的东西。

    对此,弗洛伊德早有准备,他在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我

    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震地狱。”

    “我”是三位一体:本我、自我、超我

    梦,自人类有文字以来就有记载。古人推测梦具有预测未来

    祸福的能力,而占卜者、巫医或宗教人士就成了梦的权威解释

    者;也有人推测梦其实是灵魂在肉体睡着之后而四处漫游的所见

    所闻,所以有了耳熟能详的“庄周梦蝶”的故事。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

    从梦中醒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自己还是庄周。于是庄周感

    叹道,不知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

    庄周?正是因为梦的神秘莫测,所以梦通常与鬼神交织在一起。弗

    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把宗教与鬼神从梦的定义中剔除,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梦纳入科学考察的范畴。

    他告诉人们:在隐秘的梦境里的所见所感,以及眼泪、痛苦

    和欢乐,都是充满意义的——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备受理性压抑的兽性的呐喊,是另外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

    生,正如月球的背面。

    这些兽性的想法藏在什么地方呢?弗洛伊德把我们的意识比

    作一盏探照灯,照亮的地方,是我们能感知的地方,是道德、理

    想和高贵的灵魂栖息之地;而探照灯没有照到的黑暗之处,则是

    兽性的栖息之地。这个地方,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潜在水面

    之下,潜伏于黑暗之中。

    通过对梦的进一步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里的野蛮的、兽性的,甚至与道德背道而驰的想法,才是我们的本性;而我们

    引以为傲的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其实只是掩盖这些兽性想

    法的伪装。

    基于这个理论,弗洛伊德指出我们的人性可以分为三个部

    分,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个部分叫“本我”,是作为动物的“我”,以实现自己

    的欲望和需求为目的。

    第二个部分叫“自我”,是社会现实中的“我”,有情感,也有理智。第三个部分叫“超我”,是理想中的“我”,是良知和内在

    的道德。

    本我是人最为原始的、满足动物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恐惧、愤怒、性欲等,它构建了人性的最底层。它是由生本能

    (性)与死本能(攻击)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因此有很强的力

    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libido,即“性力”)。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和混乱无序的,只

    遵循享乐原则,即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

    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它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想要得到时,就要立即得到;为了即时满足,没有任何顾忌。

    超我则位于人性的最高层,是管制者,是由社会规范、伦理

    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的道德化的自我。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

    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

    罚。它对社会标准认为好的行为给予奖赏,例如自尊、自信等;

    而对于坏的行为则给予惩罚,例如负罪感、自卑等,从而抑制本

    我的动物性冲动,监控自我的执行,追求完美的状态。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所以常被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值判

    断所束缚。它像一个蒙眼的法官,根据结果而不是情境与动机,用理性而不是感性来做出判决。

    在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

    的,是意识的存在和觉醒。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着本我与超我

    之间的矛盾,从而在不违背超我的前提下延迟满足本我的需求。自我的现实原则与本我的享乐原则并不冲突,它只是学会了

    妥协,暂停了本我的即时满足,而是用延迟满足来取代即时满

    足。

    例如,当一个小伙子看见一个漂亮的姑娘,这位小伙子的本

    我想立刻将她占为己有,即需要即时满足的享乐原则。而他的超

    我则会批判本我,说:“这是流氓行为、违法行为!”即基于二

    值判断的完美原则。

    此时,作为协调本我与超我冲突的自我,则会向这个姑娘送

    花、约会,最后谈婚论嫁,组建家庭,最终和这个姑娘在一起。

    自我的这个延迟满足的现实原则,既满足了本我的享乐原则,也

    不违背超我的完美原则。

    简而言之,本我是人的动物本能,超我是理想化目标,而自

    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但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是

    水与火的冲突,是兽性和文明之间的冲突,因此必然是频繁的和

    难以调解的。于是,我们发展出一系列的调解办法,弗洛伊德称

    之为防御机制。

    解决本我和超我冲突的最粗暴选择:压制人的动物

    本能

    解决冲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本我压制住,将那些不能被

    社会所接受的想法和欲望深深地禁锢起来,不让它们进入我们的

    意识之中,不让它们有表达的机会。

    压制,是解决兽性与文明冲突的第一选择。本我是欲望,所以压制本我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禁

    欲。禁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科学的先驱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

    的性质是由数量关系决定,而万物按照数量比例构成了和谐的秩

    序。

    从毕达哥拉斯的追随者留下的文字中可以得知毕达哥拉斯身

    上有许多神迹:当他褪去衣服时,可以看到他的大腿是黄金铸造

    的;当他渡河时,河神涅索斯向他致敬,等等。

    其实,这些神话传说折射的是毕达哥拉斯对宇宙和自然神性

    的追求和信仰。这里的神性,指的是宇宙和自然不为人的意志所

    转移的规律。例如,毕达哥拉斯和他的追随者发现,太阳系里行

    星之间距离的比例,类似于琴弦各弦长之间的比例。于是他们就

    认为,这种和谐的比例关系就是宇宙与自然的神性,是管辖宇宙

    万事万物的规则。

    但是,宇宙和自然的神性所产生的和谐与秩序却受到了身体

    的挑战,例如饥饿。当我们正全神贯注探索神性的时候,饥肠辘

    辘的感觉却扰乱了这一片和谐与秩序。

    于是,我们不得不停下对逻辑的思考,对神性的追求,而去

    寻找食物。葡萄酒与美食让我们流连忘返,醉酒与饱食后的昏昏

    沉沉又使得我们无法理性地思考。

    这在毕达哥拉斯看来,此时此刻我们的理性就变成了身体的

    奴隶。所以,肉体的欲望与宇宙的秩序和科学的理性格格不入;要追求神性,就必须用理性来获得对身体的掌控权,就必然要禁

    欲。

    于是,越是身体不喜欢的事情(如饥饿)、身体害怕的事情

    (如疼痛),就越是要用自由意志去做;而越是身体喜欢的事情

    (如社交)、身体渴望的事情(如性欲),就越是要用自由意志

    不去做。

    毕达哥拉斯身体力行——在他创办的学院里有着极其严格的

    禁忌:吃素食,洁净身体,保持缄默,过有规律的团体生活,对

    学院外恪守秘密,在学院内不立文字,等等。这些具有宗教色彩

    的禁忌,目的就是要降伏肉体的种种本能,控制喜怒哀乐等情

    绪。

    时至今日的印度,常有一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苦行僧,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他们必须忍受常

    人认为是痛苦的事情,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

    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等。

    于是,对理性的追求,就演变成了对痛苦的追求。苦行者希

    望在痛苦中“降伏本心”,由此让精神获得自由,灵魂得到解

    脱,最终超凡入圣。

    禁锢了欲望,同时也就禁锢了人性

    然而,对肉体欲望的压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欲望,甚至

    还会让欲望以更强烈的力量反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进一步认识这一点。

    EXPERIMENT

    粉色大象实验

    在你的身边放一个闹钟,计时五分钟。这五分钟里,你可以

    想任何东西,但是绝对不能去想一头粉色的大象。显然这不是一

    个太难的挑战——五分钟内,你能很好地控制你的意识,基本上

    不会去想粉色的大象。

    但有趣的是,当闹钟响起时,五分钟的意识控制结束,此时

    你的脑海里会持续出现粉色的大象。不仅如此,这头粉色的大象

    就如幽灵一般,在接下来的一天甚至几天里,都会出现在你的脑

    海里,挥之不去。

    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想原本处在自由流淌的

    状态,而当我们被告知不能去想某个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意志就

    会压制我们的自由思想,告诉大脑应该想什么,不应该想什么。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意志可以非常成功地压制这些不应该有的

    想法。

    但是,正如三皇五帝时代的鲧在治水时采用的筑坝拦水方法

    一样,后果是水位越来越高,威胁越来越大,大坝最终会被冲

    垮;同样,被压制的想法不仅不会凭空消失,反而会以更强的力

    量反弹,变得更难压制。当意志被消耗一空,压制不再有力量的时候,这些被压制的

    想法就会绝地反击,充斥我们的脑海。

    所以,在基督教里会有绑在大腿上的带有金属倒刺的苦修带

    ——当意志不再能克制欲望时,扎在皮肉里的倒刺所带来的剧

    痛,就变成了压制欲望的最后一道防线。

    压制欲望只能以毁灭来结束,无论这毁灭的是肉体

    还是精神

    当肉体的痛苦还不能禁欲时,折磨就必将指向精神:质疑自

    我,贬低自我,攻击自我,精神疾病由此产生。1917年,弗洛伊

    德发表了《哀伤与抑郁》一文。在该文中,弗洛伊德详细区分了

    哀伤与抑郁。

    一方面,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有丧失——深

    刻的沮丧感,对日常的快乐失去兴趣,性能力的丧失,注意等认

    知能力下降等。

    但是,哀伤者的这些症状会在一段时间后自然消失,不需要

    特殊处理,更不需要心理咨询的干预。而抑郁则是一种精神疾病

    ——症状不会消失,甚至还有可能会加重,出现拒绝进食、抗拒

    睡眠等对抗身体本能需要的行为——自杀。

    抑郁与哀伤的最大区别在于:

    (1)抑郁者容易自责、自罪,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觉得

    自己理应遭受惩罚。(2)抑郁者还会将对自己的攻击延展到过去与未来——自

    己从来就没有好过,而且未来也一片灰暗。

    弗洛伊德分析道,这是因为抑郁者有严重的低自尊和极端的

    自我匮乏感,“哀伤使世界变得贫瘠而空洞,抑郁则使自己变得

    贫瘠而空洞”。哀伤的对象是外部世界,而抑郁针对的则是内部

    的精神世界。“哀伤使世界变得贫瘠而空洞,抑郁则使自己变得贫瘠而空

    洞。”

    弗洛伊德

    1856年—1939年,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

    学派创始人。他的著作《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形

    成。

    所以,哀伤者的丧失有真实的对象,例如父亲去世、财产遭

    受重大损失、事业碰到瓶颈等。而抑郁者遭遇的不是真实对象的

    丧失,而是精神世界里最宝贵的东西的丧失。这个最宝贵的东

    西,就是理想化甚至幻化出来的对象,是心中的“神”。

    在毕达哥拉斯那里,这个“神”是“数”。我们可以想象一

    下,当毕达哥拉斯坚信的“万物皆数”被摧毁的时候,他的感受

    会如何?

    对于我们而言,这里的神就是“超我”——最好的我,理想

    中的我,我们最珍惜最宝贵的信念或者事物,即我们所追求、所

    挚爱的对象。

    爱的对象的丧失,会激起抑郁者强烈的矛盾情感。一方面,他们是如此深爱着这个对象;而另一方面,他们因为害怕无法获

    得这个对象或者被这个对象所遗弃,于是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恨。

    而这个恨就表现为对爱的对象的各种谴责与贬低 ,就如害怕得

    不到,就毁灭之。在这个过程中,抑郁者感受到的是施虐的快感,正如佩戴着

    金属倒刺苦修带自残的僧侣。于是,恨里也有了快乐,所以抑郁

    者很享受这个摧毁自己的过程。

    自杀,在外人看来是在杀自己,但是在抑郁者潜意识中,他

    所杀的只是那个让他爱恨交织的“超我”。无怪乎抑郁症是所有

    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会成为仅次于心

    血管疾病的人类的第二大疾病杀手,远超癌症等疾病。

    所以,压制欲望只能以毁灭来结束,无论这毁灭是肉体上的

    还是精神上的。

    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另一条路:五种心理疏导的

    方式

    为了有效化解感性与理性、兽性与文明的冲突,我们如同大

    禹通过疏导来治水一样,发展出五种心理疏导的方式来解决冲

    突,分别是取代、反向形成、投射、合理化和升华。

    第一种心理疏导的方式:取代。

    例如,一些人在紧张时喜欢啃自己的手指甲或者铅笔头等,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可能是对吮吸母亲乳汁行为的取代。幼

    儿通过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方面可以获得食物,另一方面可以获

    得安全感与关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吮吸乳汁就不再是一种社会可接受

    的行为;于是,一些人就通过啃咬手指甲或者铅笔头来取代吮吸

    乳汁的行为,以此来获得安全感与关爱。

    第二种心理疏导的方式:反向形成。

    例如,心理学家对反同性恋人士的研究发现,那些极端反同

    性恋的人,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同性恋者。 图像

    这就是反向形成:当一种行为或者态度不被社会所接受时,为了避免被他人看出自己真实的欲望和与此相关的焦虑,这些人

    就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再如,完美主义者为了避免不完美,干脆就拒绝了所有的开

    始,最后变成拖延症;孤独者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就先拒绝别

    人。反向形成,是通过倔强来掩盖自我的脆弱。

    第三种心理疏导的方式:投射。

    例如,一个小气的人,通常会认为他人小气;一个挑剔的

    人,通常会认为他人挑剔。投射就是将自己具有的,但是社会不

    接受或者反对的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是他人而不是自己

    具有这种特质。

    当把超我对自己的指责,投射到他人身上,自己内心的罪恶

    感也会因此而降低。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

    是”。

    第四种心理疏导的方式:合理化。例如,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父亲殴打小孩时,他会合理化自己

    的行为,宣称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小孩的健康成长在管教小孩。

    合理化,是指当个体的目标未能实现或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

    时,给自己的一个合理解释,以维护自尊免受伤害和减免焦虑带

    来的痛苦。

    于是,楚霸王项羽在败亡时也采用了合理化的方式:“力拔

    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类似的还有电影《南征北战》

    里的著名台词:“不是国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

    上面这四种疏导方式,本质是将潜意识里的兽性通过其他渠

    道如同泄洪一般发泄出去。但是,组成兽性核心的是充满能量的

    生本能(性)与死本能(攻击),一方面它可以摧毁一切;而另

    一方面,这些能量也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这就是弗洛伊德说

    的第五种疏导方式:升华。

    升华:为恨找到爱的归属

    最早的心理传记是弗洛伊德在1910年写的《列奥纳多·达·

    芬奇与他童年的记忆》。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法剖

    析了达·芬奇童年以来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

    动的心理起源。

    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佛罗伦萨的贵族后裔,而母

    亲是乡下的一个农妇。5岁前,达·芬奇和母亲居住在乡下。5岁

    时,父亲从母亲那里带走了他,于是达·芬奇永远失去了母亲。对于童年的记忆,达·芬奇非常模糊,只在著作中随意提

    到:“好像我命中注定始终要和秃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最早

    的记忆中,我记得当我还在摇篮里时,一只秃鸳向我飞来,并用

    它的尾巴撬开了我的嘴,还多次用它的尾巴拍打我的嘴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弗洛伊德认为,蒙娜丽莎既端庄又魅惑的微笑,唤起了达·

    芬奇压抑在潜意识中对母亲的记忆。这个微笑既是他对母亲的依

    恋与爱,更是他对一生性压抑的不幸的超越,最终升华成一种对

    终极美的追求。

    弗洛伊德认为,达·芬奇在其著作中所说的,与其说是早期

    记忆,不如说是早期幻想,因为在儿童早期,记忆和幻想不可分

    割。

    达·芬奇童年记忆中的秃鸳的发音(Mut)和母亲的发言发

    音(Ma)类似。在古埃及神话里,秃鸳被认为是母亲的象征。所

    以,达·芬奇对秃鸳的幻想,实际上源自哺乳的记忆。这个记

    忆,正是他对生母的深深依恋,之后演变成了达·芬奇的恋母情

    结。

    然而对生母的性渴望是乱伦,是被社会绝对禁止的,于是达

    ·芬奇只好将性渴望深深地隐藏起来。

    一方面,达·芬奇虽然高大帅气,但却孑然一身——他宣

    称:“与生儿育女有关的任何事都令人厌恶,人若没有美好面孔

    以及美感素质,将会早亡。”

    但是另一方面,达·芬奇的性压抑并没有摧毁他,反而升华

    成了卓越的能力。他成长为一个天才般的科学家、艺术家、发明

    家,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记忆中的母亲的微笑正是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微笑─蒙娜丽

    莎的微笑——既端庄又魅惑。

    弗洛伊德认为,正是蒙娜丽莎这个美丽的佛罗伦萨女人,用

    微笑唤起了他深深压抑在潜意识中对母亲的记忆。

    他努力用画笔来再现这个微笑,这个微笑既是他对母亲的依

    恋与爱,更是他对一生性压抑的不幸的超越,最终升华成一种对

    终极美的追求。失去母爱,性压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转

    换成为他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的动力之源。

    抑郁来源于痛苦,伟大也同样来源于痛苦。或是在痛苦中毁

    灭,或是在痛苦中升华。

    与其冲突战争,不如握手言和

    在法国东北部有一个仅有2万多公顷的小镇,叫勃艮第。这

    里的土壤多为泥灰岩、钙质黏土与花岗岩变质土,是从古老的侏

    罗纪时期逐渐演化而来,而且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剧烈,夏季炎

    热,冬季寒冷,时常有冰雹灾害。然而,就是在这块不适合农耕

    的土地上,却产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红葡萄酒——罗曼尼·康帝,单瓶税前价值超过10万元,远胜波尔多最贵的柏图斯,更不用说

    拉菲了。

    勃艮第之所以能产出举世闻名的葡萄酒,是由于当地一代代

    苦修的勃艮第僧侣前仆后继、苦心钻研葡萄酒酿造技术酿制而成

    的。在他们看来,一切磨难,只是酒神节上葡萄酒入口前的开胃菜。土壤中夹带的海洋化石为葡萄酒带来了众多矿物质风味以及

    海风气息,变幻莫测的气候更使得葡萄酒拥有丰富的层次。

    勃艮第僧侣信奉的基督教文化,是苦难式的、消极的、禁欲

    的,认为人生的享乐是一种罪恶。但是,他们酿造的葡萄酒,却

    是纵情声色、放浪形骸的必需品。当勃艮第僧侣举杯畅饮酩酊大

    醉时,我们看到了肉体与精神的握手言和,看到了欲望和理性的

    水乳交融。桑德罗·波提切利的《帕拉德和人头马神》

    这幅画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人头马神一半人身一半马

    身暗示着人是理性与感性双重载体的化身。

    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曾感慨道:“人的生活如果没有性欲带

    来的欢乐,那还有什么光彩?没有这种快乐,是否连众神的生活

    都不会令人敬慕了呢?”

    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一词,进一步拓展了性欲的外延。弗洛伊

    德所讲的性欲,并不是狭义的与生殖有关的性,而是生本能,是

    具有广泛意义的、与人类的各种本能需要有关的一切。活力、爱

    情、好奇、开放、征服等等,正是力比多充沛的体现。这正是酒

    神节上古希腊人试图展示的青春活力,纵情狂欢的美好。

    然而,弗洛伊德并没有宣扬对性的无节制放任,一如古希腊

    人所说:“贞洁是放纵最好的开胃菜。”弗洛伊德只是在反抗对

    性的宗教式的神秘化与禁忌——他坦然宣称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应给予它应有的地位,而不是压制与忽视。

    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物质累积之丰厚,生存条件之优

    渥,远胜当年的古希腊。但是我们并不快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的孩子,奔波于各种课外补习班的青少年,沉迷于追名逐利的成

    年人,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孤独老人。

    生存条件的优劣、贫穷与富有,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个相对

    概念,于是历史时间轴上的每个时间点,人们都不满足,甚至充

    满惶恐,只好艰难向前,永不停息。也许人类只敢在睡梦中,当意识与理性的监控减弱时,那些在白天遭受压抑和排斥的潜意识

    愿望才能复活,获得片刻虚假的满足。

    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为难自己。我们需要让欲望

    与克制、潜意识与意识、兽性与文明握手言和,就像勃艮第酿酒

    的僧侣一样。

    那位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还

    有一句著名的话:“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

    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而生活中的

    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庸即美。“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

    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而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普罗泰戈拉

    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希腊哲学家,一生旅

    居各地,是当时受人尊敬的“智者”,主张“人是万物的尺

    度”。

    结语:于暗黑处见自我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弗

    洛伊德对潜意识的解释,过于主观,因此有些片面甚至极端。

    我们的潜意识并非都是兽性的和充满欲望的;在很大程度

    上,我们的潜意识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坏。所以,弗洛伊德的

    潜意识理论逐渐被现代心理学的认知无意识理论所取代。

    但是,弗洛伊德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界,他的解放被

    压抑的潜意识的呼唤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广泛的回响。他在西方

    几乎每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在西方现代哲学领域,他的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等许多非理

    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起源;在美学领域,他的理论是超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

    西方学者把弗洛伊德誉为“心灵的哥伦布”“心理世界的牛

    顿”。更有一种说法:在21世纪的社会科学领域发挥最大作用

    的,将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让我们人类第一次直视了我们

    内心的黑暗,从而叩问黑暗之处的人性。他像茫茫大海中的灯

    塔,照亮了我们过去几千年来一直在回避的一个事实:在我们平

    静的人性之下,暗流涌动,瞬息万变。动机与欲望、冲突与困

    扰,才构成了我们真正的人性。

    我是谁?弗洛伊德说,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02感性: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越快活

    戈尔曼

    个人的成就 = 20%的智力因素 + 80%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

    力因素的核心就是情商。

    每年二月中下旬,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市长都会将代表城市管

    辖权的金钥匙交给被称作“莫莫王”的“狂欢节国王”,象征着

    一年一度世界上最盛大的狂欢节正式拉开序幕。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整个里约热内卢市将由狂欢节国王莫莫

    王统治,而莫莫王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带领全体市民按照自己

    的方式尽情狂欢、尽情享乐。

    城市里除了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

    假,狂欢的人们忘掉了种族与肤色,忘掉了贵贱和阶层,忘掉了

    不幸和艰辛,剩下的只有欢和乐。

    狂欢节并非巴西所特有,也是欧洲和美洲国家的人民张扬自

    我的节日。西班牙有大加那利岛狂欢节,古巴有圣地亚哥狂欢

    节,意大利有威尼斯狂欢节,英国有诺丁山狂欢节,德国有科隆

    狂欢节,比利时有班什狂欢节,法国有尼斯狂欢节,加拿大有渥

    太华狂欢节,美国有新奥尔良狂欢节,希腊有加拉希迪狂欢节,等等。狂欢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人在雅典举行的

    酒神节。而现代狂欢节则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的复活节

    有密切的关系(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大的节日,据《圣经·新约

    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于第三天复活,复活节

    因此得名)。

    在复活节之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斋期里

    禁止娱乐,禁食肉,以反省、忏悔来纪念在复活节前遇难的耶

    稣。或许因为即将度过长达40天的肃穆沉闷的生活,所以在斋期

    开始的前三天,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

    如今,大斋期的清规戒律已成过往,但之前的狂欢活动却被保留

    了下来。

    欢乐是狂欢节的唯一目的。可是,人为什么要欢乐?欢乐的

    功能是什么?

    情感的功能:情感定义了好与坏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想法,有些想法是好的,而有些想法

    是坏的,但是绝大多数想法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正如今天中午

    是吃新疆的大盘鸡还是四川的回锅肉,都是可以的,不能用好与

    坏来评判。但是,对于情感,它最核心、最重要、最明显的特性

    就是好与坏。

    事实上,虽然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体验各种情感,但是所有的

    情感都只具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情感的强弱,即情感的唤醒度。显然一个男人在

    得知(1)妻子怀孕了,(2)女朋友怀孕了,(3)妻子与女朋

    友同时怀孕了时,情感的唤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情感的另一个维度则是好与坏,即情感的效价。

    情感的好与坏,并不像通常意义上说的回锅肉好吃或者不好

    吃,事实上情感本身就是好与坏的定义。你可以列举一下世界上

    你认为是好或者是坏的任何事物,例如战争是坏的,回锅肉是好

    的。为什么?

    我们认为这些事物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因为它们带来了好的

    或坏的情感体验。如果战争不带来任何伤害,我们就不会谴责

    它;而如果回锅肉不能让我们高兴,下次我们就不会再购买了。

    如果我们把情感按照好坏分成两类,然后在这些情感旁边备

    注上能够引发这些情感的事情,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那些诱发

    负面情感的事情,不仅是我们都不想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更是在

    整个人类进化中对我们的生存、对我们的健康、对我们将基因传

    递给下一代的行为产生威胁的事情。

    例如,当恋人背叛我们时,我们会产生嫉妒、悲痛或者狂暴

    的情绪;当我们的领地与资源被侵占时,我们会产生害怕或者愤

    怒的情绪;当我们的朋友或者亲人去世时,我们会产生悲伤的情

    绪;当我们被从部落、组织或者团体中驱逐、流放,我们会产生

    羞耻、孤独的情绪。但是另一方面,当我们得到食物、性和睡眠时,当我们抚养

    孩子时,我们会体验到快乐与爱;当我们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时,我们会骄傲与自豪。而这些引发好的情感的事情,则是对我

    们生存与繁衍有益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讲,情感就是我们在进化中形成的适应大自然的

    指南针——当我们做正确的、有利于我们生存和繁衍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受到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当我们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时,我们会感觉到负面的情绪。

    其实,这里提到的指南针并不是一个隐喻,而是实实在在存

    在于我们大脑中一个被称为杏仁核的脑区。杏仁核位于前颞叶背

    内侧部,海马体和侧脑室下角顶端稍前处,是产生情绪、识别情

    绪和调节情绪的中枢,因其形状与大小类似于杏仁而得名。杏仁核位于前颞叶背内侧部,海马体和侧脑室下角顶端稍前

    处,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中枢。

    杏仁核时刻监控着这个世界,并且只做一个判断——对我是

    好的还是坏的,然后向大脑皮层和身体发出行动的信号。

    比如,当一个小伙子看见一位漂亮的姑娘时,杏仁核发出信

    号让大脑思考各种接近并约会这个女孩的策略以及行动;同时,心跳加速,面色变红,语气变得急促与紧张;这时情绪会

    说:“这很好,去搞掂她吧。”

    在三百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可能这个小伙子采取的方法是用

    大棒打晕这位漂亮的姑娘,然后扛回自己的山洞;而在现代社

    会,大棒则变成了玫瑰花和钻石戒指。

    所以,时至今日,虽然三百万年前的丛林法则已经被现代社

    会的文明法则所取代,但是趋利避害的底层逻辑仍然是我们今天

    的生活法则——在一生中,尽可能地追求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

    尽可能地避免消极的情绪体验。

    杏仁核不是人类所特有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哺乳动物都有杏

    仁核——它只是古老的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不属于哺乳动物新进

    化出来的大脑皮层,更不属于人类在过去三百万年的进化历程

    中,特别发展出来的负责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前额叶。

    我们的情感系统是古老而原始的,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惑:

    一个古老系统产生的信号是否还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服从,它是否

    已经过时,所以往往让我们背离目标?或者,它仍可作为一个有用的、快速的、敏感的系统,来帮助我们找到幸福和生命的意

    义?

    这个问题也是哲学家们面临的最古老的议题之一。十八世纪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

    王”和“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是逻辑和理性的拥护者,他坚

    信:“情感引导我们远离逻辑,情感是推理的敌人。”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能,感性可以提供比理性更好的

    建议

    情感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坏的建议,引导我们做一些我们

    不应该做的事情。

    随手打开新闻,就可以看到许多因为情绪一时失控,而犯下

    愚蠢的错误甚至不可挽回的罪行的例子,例如争执、路怒、斗

    殴、杀人等。

    情感甚至还可以凌驾于理性和逻辑之上。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们可以在商店或网店买到一个塑料做

    的外形像大便的恶作剧道具。即使我们的理性知道它是塑料的,不会发出任何臭味,但是我们也不愿用舌头去舔一下这块大便形

    状的塑料。甚至当美味的冰激凌被做成大便的形状时,也不会有

    人愿意去品尝。

    EXPERIMENT情感厌恶实验

    在一个关于情感厌恶的实验中,心理学家已经尽一切可能来

    解释一颗包装上标有“氰化钾”字样的糖果其实没有任何毒性,甚至当着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的面吃下这颗糖果,大多数大学生仍

    然犹豫不决,最终拒绝吃下糖果。

    大学生们说,尽管他们相信这糖果是完全安全的,但是他们

    无法克服他们的厌恶反应。

    理性与逻辑就这样被情感所抑制。

    但是,有时候情感也会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人类有很多种

    类型的恐惧症——事实上,大部分存在的东西都有人害怕,比如

    红色的椅子。但是,害怕红椅子的人要远远少于那些害怕蜘蛛和

    蛇的人——对蜘蛛和蛇极度恐惧的人在人群中要占到10%~15%,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蜘蛛和毒蛇都有可能让我们丧命,而红椅

    子则不会。

    正是这种由死亡带来的恐惧情绪,让我们更加害怕蜘蛛和毒

    蛇,而这种恐惧其实是为了让我们远离危险。

    所以,情感也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建议。从更广义的角度来

    说,感性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也可以提供比理性更好的建

    议。

    EXPERIMENT

    情感选择实验心理学家让大学生从两张海报中选择一张带回家,作为参加

    实验的报酬。这两张海报一幅是精美的梵高的《星夜》,而另外

    一幅则是加菲猫的卡通画。

    当心理学家说“请根据你的直觉来拿取你想要的海报”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拿梵高的画。

    但是如果心理学家说:“在你决定要挑选哪张海报之前,我

    希望你能够坐下来仔细考虑一下,并列出这张海报比另一张海报

    好或坏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有

    加菲猫的海报。

    为什么?因为理性和逻辑拖了他们的后腿——当开始思考的

    时候,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会说:“我实际上已经有一张梵高的画

    了,加菲猫的画可能会让我的朋友感到惊奇,可能会和我的床头

    装饰更配,愚蠢又可爱的加菲猫可能会让我感到更快乐……”

    逻辑和思考开始让他们有了选择加菲猫海报的理由。

    但是,当心理学家在两周后联系这些大学生,询问他们对所

    选择的海报的满意程度时,那些选择了加菲猫海报的人不出所料

    都后悔不已,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出如此愚蠢的选择。

    答案非常简单: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我们让自己的情

    感来引导我们的决定,我们会更加满意。

    心理学家对脑损伤病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大脑负责情绪中

    枢的边缘系统受损时,虽然病人仍可以清晰地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但是他所做出的决定却是十分的机械和低级。

    这是因为当大脑的理性部分与感性部分相分离时,大脑就不

    能正常工作。所以,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感叹道:“人工智能的

    问题关键不在于智能机器是否能够拥有情感,问题的关键在于没

    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够实现智能。”

    “人工智能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智能机器是否能够拥有情感,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够实现智能。”

    马文·明斯基1927年—2016年,数学家与计算机学家,人工智能之父,框

    架理论的创立者,也是“虚拟现实”的倡导者。他被授予了1969

    年度图灵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工智能学者。

    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基于人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逻

    辑能力,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

    随着智力概念的普及和应用,心理学家逐渐意识到智力在预

    测一个人未来成就时的局限。于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社

    会智力的概念,他认为除了逻辑推理外,我们还需要具有了解及

    管理他人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人际关系中采取明智行动的能力。

    1940年,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世界上最通用的智商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的发明人,在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的理论基础

    上,提出了与智力相对的非智力因素,并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

    是比智力因素预测个人成功更关键的因素。

    但是直到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戈尔曼写作的《情商:

    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出版,并荣登各国畅销书榜,才真

    正掀起了一股全世界讨论情商的热潮,使得情商一词与智商一

    样,成为家喻户晓的概念。

    在《情商》一书中,戈尔曼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个人的成

    就=20%的智力因素+80%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就是

    情商。情商,也称为情绪智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情绪理

    解、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

    情绪理解:指能准确识别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能及时

    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能准确找到情绪产生的原因。

    情绪控制:指通过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情

    绪,从而摆脱焦虑、忧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实现以稳定的情绪

    来积极应对危机。

    情绪利用:指根据当下的环境与目标,激发相应的情绪来提

    升注意力和敏感度,激发活力与勇气,增强抵抗挫折与疼痛的能

    力,最终实现目标(这里,我们主要聚焦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而在本书第三章关于自尊与自信的章节里,我们再阐述情绪利

    用)。

    EXPERIMENT

    铁索桥实验

    我们可以想象在两种不同的情景下邂逅同一个女孩的场景。

    第一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座离水面很近且非常宽敞牢固的

    桥上碰到了一个女孩。

    而第二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座离水面一百米高、不停地晃

    来晃去、看上去十分危险的铁索吊桥上遇到了同一个女孩。在这两种情景下,你认为哪一种情景会让你觉得这个女孩更

    漂亮,更让人动心?

    从理性和逻辑上讲,这是同一个女孩,无论在什么地点,在

    什么情景下遇到,你都会认为她同样吸引人,或者同样不吸引

    人。但是你会认为,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的铁索桥上,在一个

    危险的地方碰见的女孩,会更加吸引人,更让人动心。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当你站在离水面一百米高的、摇摇晃

    晃的铁索桥上时,由于对环境的害怕,你会紧张,出汗,心跳加

    速,同时也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而当你看见这个女孩的时候,你并不认为自己此时出现的心跳加速、出汗、肾上腺素分泌增

    加,是因为环境让你感到害怕,而是将这一系列生理反应错误地

    归因于这个女孩的出现——是她的出现让你的心跳加速,让你呼

    吸急促,让你手心出汗。两种不同情景下遇到同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否真的吸引

    你,其实你并不那么确定,你只是将由铁索桥引发的情绪反应错

    误地归因到了这个女孩身上。

    甚至当你离开这座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心跳依然很

    快,肾上腺素还在不停地分泌,因此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

    女孩真的很让我动心。

    这个女孩是否真的吸引你,其实你并不那么确定,你只是将

    由铁索桥引发的情绪反应错误地归因到了这个女孩身上。

    所以,在谈恋爱的时候,与其带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去看

    一部轻松的言情片,不如去看一部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恐怖片。

    在很多时候,形式是大于内容的。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场景,群情激昂的氛围,会让一个冷静的人也疯狂。

    情绪控制: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葡萄

    与情绪理解相比,我们在情绪控制上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很

    多。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一些事,而这些事会引发情绪反应,或悲伤或快乐。而我们所忽视的,是在外部事件和情绪反应中的

    认知加工——评价,即我们对事件的思考方式。

    甲壳虫乐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甚至有江湖传

    言,乔布斯之所以把他的公司命名为苹果计算机公司,并不是为

    了纪念计算机科学家图灵自杀时服用涂有氰化钾的苹果,而是因

    为出版甲壳虫乐队唱片的公司叫苹果唱片公司——乔布斯希望自己创造的个人计算机能够像苹果唱片公司一样,生产出伟大的作

    品。

    众所周知,甲壳虫乐队由约翰·列侬、林戈·斯塔尔、保罗

    ·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四人组成。但是不为众人所知的是,林戈·斯塔尔并不是最初的成员,他是在鼓手皮特·贝斯特退出

    后才加入乐队,成为这个伟大乐队一员的。

    当时,皮特·贝斯特和乐队刚刚完成即将登上英国流行音乐

    单曲榜冠军位置的《Please Please Me》的录制,但他因为厌倦

    了太多的巡回演出而决定退出乐队,那是1962年。一年后,甲壳

    虫乐队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乐队。

    1994年,在贝斯特离开甲壳虫乐队32年之后,斯塔尔不经意

    说出了这段往事。于是记者在伦敦找到了贝斯特,他此时的身份

    是一个退休的税收人员。记者非常感兴趣的是:贝斯特这些年过

    得好吗?他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后悔他当初离开乐队的决定?

    面对记者的疑问,贝斯特回答道:“我比在披头士乐队更快

    乐!”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贝斯特的回答。更快乐?每个对甲

    壳虫乐队有哪怕一点认知的人都会认为,贝斯特并没有说真心话

    ——他只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没有人相信贝斯特是真的快

    乐。

    我们可以想象贝斯特在得知甲壳虫乐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乐

    队时的心情,那一定是后悔和沮丧。没有人希望自己不快乐,贝

    斯特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当他想调节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他有三条途径。

    第一,试着改变情绪。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激发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极度快乐起

    来。可是并没有人能立刻感受到自己被幸福所包围。我们也可以

    尝试极度沮丧,但是同样也不会有人立刻变成抑郁症患者。情绪

    很难被自主控制,贝斯特也不能说一句“我想快乐起来”,就真

    的快乐了。

    第二,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我们知道这不可能——贝斯特离开了乐队,就不可能让时光

    倒流,让一切再来一次。

    事实上,世界上大家最希望能被发明的药,不是长生不老的

    药,而是后悔药。因为一旦事情已经发生,一旦损失已经造成,我们就对改变它无能为力了。

    第三,重新评价已经发生的不幸的事情。

    贝斯特做了一件事情,让他从懊悔之中快乐了起来,那就是

    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即重新评价已经发生的不幸的事情。

    我们对一件事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因此,改变对事情的评价,就是人类控制情绪的方式。莎士比亚正是清

    楚地知道这一点,他才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世上之事物本

    无好坏之分,只是思考使之如此。”“世上之事物本无好坏之分,只是思考使之如此。”

    莎士比亚

    1564年—1616年,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也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所以,贝斯特控制自己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把离开甲壳

    虫乐队当成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贝斯特的确是这样做的。他

    说:“在你单身的时候,你可以毫无顾忌地从事音乐事业,但是

    你一旦结婚了,具有更高优先级的事情就会接踵而至。虽然公务

    员的薪酬不是特别高,但是只要你努力工作,你是可以得到晋升

    的。同时,公务员是稳定的和有保障的。”

    哲学家托马斯·布朗把贝斯特这段话上升到了一个具有诗意

    的高度。在他的《一个医生的信仰》一书中,他写道:“我是世

    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具有可以把贫穷转化为富足,将困苦转化

    为繁荣的能力!我比阿喀琉斯还要刀枪不入,因为我一直被幸运

    所青睐。”

    托马斯所说的这个能力,就是重新评价已经发生的事情,即

    改变对不幸事情的看法。

    贝斯特具有这个能力,我们每个人也都具有这个能力,而且

    我们随时都在使用这个能力,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当高考没有考好时,当一生的挚爱舍我们而去时,当生意失

    败濒临破产时……我们通常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末日。其实我们没

    有意识到,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幸的事情。

    对于贝斯特,他看到了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不用四处奔波的

    工作;对于我们,我们可以从失败中看到成长的机会,可以从下

    坠的深渊看到反弹的高度。我们都以为时间是疗伤的圣药,其实时间从来都不是,重新

    评价才是。因为没有吃到的葡萄,经过我们的重新评价,我们会

    相信,这些葡萄本身就是酸的。

    形神一体:神不乱,则形不乱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你可能会质

    疑,重新评价除了所谓的“掩盖失败,逃避不幸”还有什么价值

    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雷德曼请家具商到医院修

    理破损的家具。家具商在修理家具时问弗雷德曼医生:“你们的

    病人是不是都是急性子啊?”弗雷德曼医生问道:“你为什么这

    么说呢?”家具商告诉他:“我看椅子、沙发等家具的扶手都坏

    了,一定是病人们心里着急用手抓坏的。”这个偶然的发现让弗

    雷德曼医生开始关注心脏病与情绪的关系。

    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诱发心脏病的原因是高血压、血清胆

    固醇、吸烟等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对解释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力度

    不到50%。

    弗雷德曼医生发现,85%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一些共同的

    性格特质和行为方式,他称之为A型人格。

    具有A型人格的人通常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

    大的期望;为实现目标,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把事业的成

    功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整日忙忙碌碌,喜欢赶时间,没有

    耐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很难处于放松状态。心理学家怀特进一步研究发现,忘情地投入工作这一行为本

    身并不会引起心脏病,真正有害的是具有A型人格的人,长期生

    活在紧张的节奏中——其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模式会源源不

    断地对内产生紧张和压力,对外则产生敌意与愤怒以及富有攻击

    性的行为。

    病理学的研究发现,A型人格能引起个体特殊的神经内分泌

    机制,使血液中的血脂蛋白成分改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

    浓度增加,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这个结果正好与中医的“形神一体”观念不谋而合。所谓的

    形,指的是我们的身体,而神指的是我们的精神。所谓形不乱则

    神不乱,说的是只要身体好,那么精神就会好;而神不乱则形不

    乱,则是说只要精神好,身体也会健康。

    为了理解情绪控制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我的实验室

    里,我们利用功能磁共振脑成像技术扫描了大学生的大脑。我们

    发现,当一个人越能控制住自己的焦虑、愤怒以及冲动等负性情

    绪时,他的身体就越健康,这一点证实了形神一体的理论。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作为情感中枢的杏仁核是形神一体

    的核心所在。杏仁核在心理方面是情绪调节的中枢;而在生理方

    面,它关联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肾上腺

    髓质轴”这两条通路,而这两条通路跟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免疫

    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当我们调节和控制情绪时,我们也在改善心血管系统

    和免疫系统。所罗门王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

    干。”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评价失败与不幸,并不是为了

    掩盖失败、逃避不幸,而是化沮丧为反省,变愤怒为动力,为进

    一步成长创建积极的环境。

    结语:不妨也尝试跟着感觉走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

    遥游》。蟪蛄是一种蝉,生于夏初而亡于夏末,所以不知春秋,因此被后人用来比喻见识短、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但庄子不知道的是,在蝉沐浴这个世界的光明之前,它已经

    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很多年了。这是因为蝉的幼虫非常小而成虫体

    形相对来说非常巨大,因此需要较长的发育时间。为了避免天敌

    的侵害,于是蝉就演化出一个漫长而隐秘的生命周期。当蝉登上

    树丫高声鸣叫时,其实是对它在黑暗中无声无息谨慎生长,最终

    得见光明的淋漓尽致的宣泄。

    人类从洞穴中走出后,修建了城堡,建立了规章法律秩序,一跃成为万物之灵,主宰着整个世界。而在这风光的背后,是我

    们对像动物一样自由自在的约束,对像火山一样喷发的情感与欲

    望的压抑。

    理性之光驱走了原始的蒙昧,同时也压制了我们的感性。人

    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理性战胜感性的进化史。当哲学家康德写

    下:“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

    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

    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至此,人类对理性的痴迷、对感性的厌恶就达到了最高峰。而狂欢节上的恣意狂欢,只是像那些经

    历了无尽黑暗的蝉的短暂鸣叫声。

    几乎所有的情感类精神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追根溯源

    都是理性与感性的冲突。这背后,是对理性的过度宣扬和对感性

    的过度压抑。

    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大自然的智慧,不应屏蔽进化的成果。

    只有充分了解而不是回避我们的过去,接纳而不是割裂我们的历

    史,才会延续我们的文明,重新获得久违的幸福感。所以,在强

    调理性和逻辑的同时,我们不妨也试着跟着感觉走。03意识:理解人生之路

    斯宾诺莎

    自由意志只是一颗认为自己选择了飞行路线与落点的石头。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814年出版的《概率论》的导读中写

    道:“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其过去的果以及未来的

    因。如果一个智者能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运动的力和所有自然构

    成的物件的位置,假如他也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那宇宙中

    最大的物体到最小的粒子的运动都会包含在一条简单公式中。对

    于智者来说没有事物是含糊的,而未来只会像过去一般出现在他

    面前。”

    这里的智者被后世称为“拉普拉斯妖”。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是:如果拉普拉斯妖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它

    就能够使用物理定律来描述和预测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无一遗漏。

    在此基础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假说:宇宙大

    爆炸决定论,即我们现在的一切在宇宙诞生的那一瞬间就已经被

    决定!

    大约在140亿年前,宇宙由一个点爆炸而产生了我们现在的

    时空。在爆炸之前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物理的规则;而当

    这爆炸产生之后,我们就有了各种物理规则和粒子的各种运动。所以,在宇宙大爆炸的一瞬间,物理规则就定下来了,粒子

    的运动初始值也定下来了,那么宇宙作为一个系统,它的每一步

    都是可以推导的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宇宙大爆炸的所有初始值,以

    及所有的规则和公式,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从宇宙大爆炸到现

    在甚至到未来的每一个状态和每一件事情。

    更通俗一点来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我现在写下的

    每一个字,以及你将要看到的每一个字,其实在140亿年前宇宙

    大爆炸的那个瞬间就已经决定了。

    既然我们每一刻的言语、思想、行动都是在宇宙大爆炸的那

    一瞬间就已经定下来了,我们哪里还有什么自由意志来决定我们

    自己的行为呢?那么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会走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

    要意识

    潜伏于黑暗之中的是潜意识,而在光明之下的则是意识。我

    们每天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有如一条小河流淌过我们的心灵,构成了我们的主观体验之河。

    而意识便如同站在小桥上的人,观看着主观体验之河的流淌。

    一只猫会有主观体验,对我们的抚摸会发出开心的咕噜咕噜

    声;但是猫可能不会有意识地认为,自己正在享受着人的抚摸。所以,意识被认为是人所独有的,而意识的起源则被认为是

    人类的终极问题。但是对于这个终极问题,我们却没有科学的定

    义,这是因为意识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就像爱情、自由这样的主

    观体验是难以定义的。

    这正如美国大法官斯图尔特谈到对淫秽的定义一样。他

    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它,但是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就知

    道了。”

    此外,意识并不是总在桥上——当我们陷入昏迷或者深度睡

    眠状态的时候,意识就从桥上走了下来。甚至在平时,我们的意

    识也经常偷偷地从桥上溜下来,我们称之为走神;有趣的是,我

    们并不知道自己走神了。

    我们可以做这么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它。

    EXPERIMENT

    走神实验

    随手拿起一本书开始阅读,如果发现自己走神了,那么就记

    录一下;或者每两分钟直接问一下自己:我走神了吗?

    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会发

    现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走神。而第一种情况就像我们想知道冰箱里

    的灯是否一直亮着一样——打开冰箱,我们会发现灯总是亮的

    ——每次当我们试图觉察我们是否走神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就已

    经偷偷地回到了桥上。我们之所以会走神,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

    要意识。大脑中一个叫“前扣带回”的脑区,是我们人类身体与

    心理状态的监控者。当出现了意外,比如我们走路时踩进了一个

    坑,前扣带回就会发出警报并唤醒意识,让我们调整身体姿态避

    免摔倒。

    这有如流水线上按照标准流程默默工作的工人一样,只有当

    机器出现了故障,工程师才会被叫到现场来解决问题。

    哲学家怀特海曾把意识比作战场上起决定作用的骑兵。他

    说:“文明的进步来自于我们扩展了我们不需要思考的重复操

    作;而思考的操作正如战场上骑兵的冲锋一样——他们只有非常

    有限的人数,他们需要体力饱满的马匹,而且必须在关键时刻才

    被使用。”

    的确,意识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在线。

    我们的自由意志并不决定我们的行为

    此外,意识还会有不同的层级,而最高级就是自由意志。匈

    牙利诗人裴多菲在《爱情与自由》一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事实上,裴多菲也正如他诗歌中所写的那样,为自由而献身

    了。在爆发于1848年的欧洲自由主义平民对抗君权独裁的战场上

    ——当战火蔓延到了奥地利,裴多菲离开22岁的新婚妻子尤丽娅

    和1岁半的儿子,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与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裴多菲诗歌中所提到的自由,就是意识的核心:自由意志。

    因为我们有自由意志,所以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和行

    动。

    在司法界,自由意志意味着个人在道义上要对自己的行为负

    责;在宗教领域,自由意志意味着不被“神”所掌控的个人意志

    和选择。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对心理和意识认识的深化,越

    来越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自由意志

    并不自由,自由意志只是“一颗认为自己选择了飞行路线与落点

    的石头”(斯宾诺莎)。我们的自由意志只是一个副现象,即副

    产品,与我们的行为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荒谬!”你也许会说,“我的自由意志怎么可能是假象

    呢?我现在想举一下手,我的手就举起来了;我现在想喝一口

    水,于是我拿起了水杯喝了一口水。难道现在不是我在决定我的

    行为,难道我没有自由意志吗?”

    心理学家说,所谓的自主的决定与选择,可能都是假象,都

    是错觉。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神经科学家科恩休伯和德克要求受

    试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动一下手指,即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来操控

    自己的行为。他们发现在动手指前500~800毫秒,大脑的运动皮

    层都会出现神经元放电的活动。神经科学家们非常兴奋,认为这

    个电活动就是我们自由意志的神经学基础,他们称之为“准备电

    位”。为了进一步验证准备电位和自由意志的关系,心理学家李贝

    特在上世纪80年代设计了一个更为精细的实验,来记录当受试者

    想动手指到手指运动这个过程的两个关键时间点——时间1和时

    间2。

    EXPERIMENT

    动动手指实验

    在实验中,受试者需要盯着一个钟表,钟表的外面有一个圆

    点在围着钟转动。被试者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动手指,但他们

    必须记录下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产生动手指的念头时,圆点与钟表

    的相对位置,这个时间点就是时间1(受试者想动手指的时间,也就是自由意志产生的时间)。而时间2就是准备电位出现的时

    间。

    实验结果让人惊讶。首先,准备电位在真正动手指之前的

    535毫秒就产生了(时间2:-535毫秒);而当我们产生想动手指

    的时间,却仅仅只早于真正动手指时间204毫秒(时间1:-204毫

    秒)。换而言之,当大脑产生了一个准备动手指的准备电位后,需要再过大约300毫秒,我们才会有动手指这个想法。即我的大

    脑先产生了一个电活动,它决定了我要动一下手指,然后又过了

    300毫秒,我的自由意志才意识到,我想动一下手指。自由意志的产生:所谓的自主的决定与选择,可能都是假

    象,都是错觉。

    李贝特总结道,就自身动作而言,人类是没有自由意志可言

    的。

    请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正坐在汽车的副驾驶座上。当我们看见

    驾驶员把方向盘向左转,于是我们就说,这辆车会向左转弯,结

    果车就真的向左转弯了。显然,我们不能说,是我们控制了车的

    行驶方向,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只是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旁观

    者而已。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自由意志上。在我们动手指之前,我们

    的潜意识会发出两个信号:一个信号让手指运动;而另一个信号

    发给了我们的意识,通知我们的意识,手指就要动一下了。当我

    们得知动手指早于手指的真正运动,我们就会产生一个错觉,认

    为是自由意志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事实上,自由意志并没有决定我们的行动,它只是一个旁观

    者,一个站在桥上看着经验之河流淌的旁观者。爱因斯坦

    说:“我始终相信,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

    一切皆是定数。

    意识让我们爱上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一个最大的确定和一个最大的不确定:

    我们知道我们一定会死,古往今来,无一例外;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方式死去。

    正是在这最大的确定与最大的不确定之间,我们奋力向前,活好每一天。

    但是,如果一切都已经注定,那么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

    义?

    雄孔雀的靓丽尾巴也许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达尔文以“适者生存”为核心的进化论为他在全世界赢得了

    无比崇高的声誉,但是在他的晚年,他却遇到了一个终极的困扰

    ——雄孔雀那造型夸张、华而不实、虚而无用的尾巴。

    在自然界中,并不缺乏具有靓丽色彩的动物,但是它们多半

    有毒,而靓丽的色彩则是明白无误的警告——离我远点,否则你

    会被毒死。而那些没毒的动物则用靓丽的色彩来模仿那些有毒的

    物种,混淆视听。但是,雄孔雀的尾巴则不具备以上任何一种功

    能——它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炫耀。

    一个会消耗极大能量又不便于行动以逃避天敌的巨大无用的

    尾巴,在“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看来,只能是累赘,完全不符合

    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理论。所以达尔文哀叹道:“只要一想到雄

    孔雀的尾巴,我就反胃。”

    也许是同时期的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诗

    句启发了达尔文,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达尔文给自然选择理论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补丁,那就是性

    选择理论。

    达尔文认为,雄孔雀那明显与生存无关甚至危害生存的尾

    巴,是雄孔雀的第二性征。雄狮的鬓毛、雄鹿的角,以及男人的

    胡须与低沉的声音,女人的乳房与丰腴的皮下脂肪,也都是第二

    性征。它们与生存无关,但是它们却像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深深

    地吸引着异性。

    这是因为生命的本质不仅仅是生存,还需要繁衍后代,让生

    命不停地流动。正如科学研究发现,如果将雄性动物阉割,的确

    能改善它们的健康状况,显著提高它们的平均寿命,可是又有谁

    愿意像太监一样生存呢?

    所以,雄孔雀的尾巴,不需要有任何实际的功能,它只是为

    了炫耀,为了吸引配偶,为了“爱情”。

    达尔文说,雄性孔雀花哨的尾巴并不能让它飞得更高,但会

    让它在雌孔雀的眼里更有魅力。弗洛伊德进一步诠释:艺术的重

    要功能之一,是为了让观赏者爱上艺术家。

    而自由意志,则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雄孔雀尾巴——它让我

    们爱上我们自己。

    意识不是用来做选择,而是用来理解选择的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先知拿出一颗糖问尼奥:“你要吃这颗糖吗?”尼奥回答道:“你是先知,你已经知道了我会吃或者不会吃

    这颗糖,那么我的选择还有什么意义?”

    先知回答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她说:“你到我这里来,并

    不是来做选择,因为你的选择已经做了;你到我这里来,只是来

    理解你的选择。”

    曾经有一位朋友向我求助,说他碰到了选择困难。有两个女

    孩,燕瘦环肥,他不知道应该选择谁作为他的女朋友。

    我告诉他,可以通过抛硬币来做选择:硬币的正面代表女孩

    A,反面代表女孩B。如果正面朝上,选女孩A;如果反面朝上,选女孩B。

    我的朋友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抛起了硬币。我说,你猜现在被

    我的手盖住的硬币是正面朝上呢,还是反面朝上?

    我的朋友脱口而出,反面朝上。于是我说:“你心仪的女孩

    是硬币反面所代表的女孩B。硬币的哪一面朝上,这是随机的,但是你脱口而出的猜测,表达的是你潜意识的决定。你现在需要

    做的,是去理解为什么你要选择女孩B作为你的女朋友。”

    的确,我们的潜意识早已做了决定,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个选

    择是什么而已;而我们的自由意志,则是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

    我们要做这个决定。

    自由意志,就像在画廊中欣赏艺术作品的游客,他要做的就

    是理解艺术家的情感与动机,只不过这个所谓的艺术家就是自己的大脑。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着自己注定要完成的使命;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在前进

    的路上,不断地去反思,不停地去理解。只有当我们明白了我们

    的使命,明白了我们奋斗的意义,我们才不会在众多的岔路中迷

    失方向,才会走得更加坚定。

    只有明确使命,明确行动的价值,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存在

    感,才能从生活艰辛和心志摧残中发现愉悦,才能在困苦、迷惘

    和挣扎中保持自尊、自信。更重要的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

    人生最大的确定性与最大的不确定性的挤压中生存并超越死亡。

    乔布斯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

    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没有人能逃

    脱它。事情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最好的一个发明。它促

    动生命的变革,推陈出新。”

    虽然自由意志只是潜意识的副产品,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

    为,但是我们还是如此珍惜它。这是因为自由意志让我们爱上自

    己。一旦我们不再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那么我们就会

    对自己最珍爱的对象——理想中的我进行攻击,这个时候,我们

    就陷入了无边的黑暗——抑郁。

    结语:理解人生之路,然后迈步向前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被问及,他是如何看待自由

    意志的。詹姆斯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讲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他说,罗密欧想要朱丽叶就像铁屑想要磁铁一样。如果他们

    之间没有任何阻隔,他会奔向她,如同铁屑与磁铁相吸,迅如直

    线。但是如果他们之间有一堵墙,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不会像铁屑

    和磁铁一样,非常愚蠢地把脸贴在墙的两侧。

    对于铁屑和磁铁而言,路径是注定的,而结局如何全靠偶

    然;但是对于一对恋人而言,路径曲折也罢,阻隔重重也罢,相

    逢在一起,相爱在一起,是他们注定的结局。

    所以,我们的未来真的是注定的么?自由意志真的只是副产

    品么?我们不知道,也可以不需要知道。因为正如丹麦哲学家克

    尔凯郭尔所说:“只有回顾人生,我们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但

    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迈步向前!”“只有回顾人生,我们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但是无论如

    何,我们都要迈步向前!”

    克尔凯郭尔

    1813年—1855年,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

    学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04自我的成长: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埃里克森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是一段极其崎岖而又漫长的路。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会遇到有关自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

    题。

    古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悖

    论: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建造的船被雅典人留下来做纪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建造船的木材逐渐腐朽,于是雅典人便用新的木材来替代这些腐

    朽的木材。最后,忒修斯建造的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普鲁塔克问:“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

    是,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

    么时候不是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忒修斯之船一样,从出生的那天开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旧的细胞不断死亡,而新

    的细胞不断产生。那么,现在的我与三岁时候的我是同一个人

    吗?

    如果50年后,我们能将自己的细胞逐一替换成电子元件,最

    后变成一个百分之百的电子人,那时候的我又和现在的我一样吗?那时候的我对家人和朋友还有爱吗,家人和朋友还会爱我

    吗?

    “我是谁”“我从什么地方来”“我将要到什么地方去”,便是关于自我的终极三问。

    自我:一个不可分割的我

    在英文里,“个体”(individual)是由两个词根组成的:

    in-+divid-。词根divid-来自divide,即“可分”。感到疼痛的

    我,饿了想吃饭的我,想起朋友的我……虽然每件事中都有一

    个“我”,但是这些“我”是相对分离的——由大脑不同的功能

    区来承载这些相互独立的“我”,而每个“我”则代表着思维中

    的一个模块。从出生到童年,众多的“我”各行其是,各显神

    通。

    词根in-则表示否定,于是它与词根divid-结合起来便

    是“不可分”。在我们的一生中,由于身体与世界的不断互动,来自不同思维模块的信息不断整合,以便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和更

    有效的行为。于是,原先分离的模块逐渐融合成一个既相对独立

    又不可分的统一体或整体,即“自我”。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是一段极其崎岖而又漫长的路。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在不同的成长阶

    段,我们会遇到有关自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0–1.5岁时,是否得到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啼哭

    是否得到回应,是“我”与这个世界建立信任的基础。1.5–3岁时,“我”开始尝试寻找与外界的关联:“我能做

    什么?”“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又是什么样的东西在控制着

    我?”个体究竟是天生的领袖还是羞怯的追随者在此分道。

    3–6岁时,“我”的内心则交织着雄心壮志与内疚自责,因

    为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模仿成人,试图承担自己能力所不及的

    责任。

    6–12岁时进入学龄期,“我”开始与同学结伴,同时又与

    他们竞争。此时,一个不可分的自我开始萌芽——“我”逐渐意

    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可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但我亦

    可自成一体。

    12–18岁是自我形成的关键期。单一的情绪被快乐、心动、迷惘、忧伤和孤独的混合体取代。这个时期,个体因为渴望独立

    而开始反叛,因为想掌控命运而激进张扬。“我是谁”是这个角

    色混乱时期的核心主题。

    18–25岁时,个体从对“我”的关注,转换为对“我们”的

    关注。一方面,“我”试图通过建立亲密关系以对抗孤独;而另

    一方面,爱意味着“我”要把对自我的控制交付于另一方,而屈

    服、怀疑、背叛又让“我”重新审视单人世界。

    25–60岁,性与爱的激情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家

    庭、养育后代的责任。这一时期,“我”试图将早期的自我与新

    一代的自我通过传承融为一体,早期试图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逐

    渐趋于现实化、平庸化。个体从最具活力同时又最迷惘的青年,逐步成为似乎对一切

    都了如指掌、波澜不惊却已开始衰老的中年人,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气概或许也只能在梦中

    出现了。

    60岁以后(成人后期),既是回顾,也是展望。宇宙万物皆

    有始终,一旦开始了,就必然有结束的那一天,正如忒修斯之船

    最终必然变成尘埃。

    但是,只有具有自我的人类,才能从短暂、脆弱的生命中寻

    找价值与幸福感。

    这是因为,自我不受限于承载它的肉体,而能够超越肉体的

    局限以延展人性,获得生命的永恒。所以,“我”将回顾一生是

    否充实与完善,由此超越死亡。

    所以,现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发展而来的,还会继续成长为

    将来的我,但我终将还是我。于是,自我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

    为一体,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我”。虽万物今是而昨非,但昨

    日之我亦是今日之我。

    自恋中的无知

    自我形成的前提,是对“我”要有充分和准确的认知。古希

    腊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他们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

    庙的柱子上刻了这么一句箴言:“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这不是要成为一个心理学家所需要的专业要求,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完成的终极任务。因为在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一个物体,比“我”更重要。

    因此,我们极度关注自己,这种关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称之为自恋。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纳西索斯的美少年,他拒绝了美丽的

    林间仙子伊可的示爱,只是因为他更喜欢自己。他总是趴在水边

    看自己在水面上的倒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纳西索斯爱上了

    自己的倒影,最终变成了生长在水边的水仙花。此后,纳西索斯

    就变成了自恋的同义词。卡拉瓦乔的《水仙》

    这幅画还原了美少年纳西索斯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的场

    景。我们极度关注自己,这种关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

    自恋。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纳西索斯的影子。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关注自己,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却存

    在极大的误差。正如尼采所说:“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

    己。”“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尼采

    1844年—1900年,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如果你的面前同时摆着梵高的《向日葵》和《鸢尾花》,当

    我问出“你更喜欢哪一幅”的问题时,你必然会在给出答案前先

    仔细观察两幅画,细心比较它们的差异,体验它们的意境。

    但是在你做出选择之前,完全不认识你的心理学家就已经知

    道你的选择了:你更可能会选择放在右边的那幅画。原因非常简

    单,大部分人是右利手,而右利手的人更习惯拿起放在右边的东

    西,而不是放在左边的东西。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价格高

    的商品通常会被放在顾客右手容易触碰到的地方,而那些便宜的

    商品一般会被放在货架的左边。

    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根据我们的美学素养来做出理性的判断,但实际上,真正影响我们决定的可能只是一个与艺术毫无关系的

    因素——右利手。

    具身认知:因为微笑,所以开心

    当我们向内探索,试图通过洞察内心来审视决策的原因、思

    维的过程以及行为的动机时,很大程度上我们其实只是在通过自

    己的行为、表情、动作和生理状态等外在的线索,来推测深埋在

    潜意识之中难以被意识捕捉到的心理状态。EXPERIMENT

    咬铅笔实验

    心理学家让受试者给卡通图片的幽默程度打分的实验。

    参加实验的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嘴唇含住笔的末

    端,笔尖向前,注意不要让笔碰到牙齿;另一组则用牙齿咬住笔

    的中间,笔尖和笔尾在嘴唇的两边,注意不要让嘴唇碰到这支

    笔。

    显然,不论是用嘴唇含住笔,还是用牙齿咬住笔,都与判断

    这些卡通图片是否滑稽好笑没有任何关系。

    但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

    图片更好笑、更有趣;而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人,则会认为这些

    卡通图片缺乏笑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因为用嘴唇含着一支笔的时

    候,嘴唇是噘起来的——嘴唇噘起来通常是生气、不高兴时的表

    情。而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的时候,刚好是一个微笑的表情。用嘴唇含住笔和用牙齿咬住笔

    所以,卡通图片好不好笑,我们并非在用逻辑来进行判断,而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表情来做判断。这个现象被称为“具身认

    知”,即我们用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受。因为开心,所以微笑;

    同样,因为微笑,所以开心。

    当我们通过观察表情、生理状态等去推测内心状态而不自知

    时,对自己认知的偏差就必然难以避免。更糟糕的是,我们往往

    因为过度聚焦自己,而把这种偏差进一步扩大。

    比如,一对吵着要离婚的夫妻,正在为谁为家里做出的贡献

    更大而争论不休。显然,夫妻俩肯定有一方在某些事情上做得多

    一些,而另一方则在其他事情上会多付出一些。但是如果把这对

    夫妻各自估算的比例加起来,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可

    能是120%,甚至更多。显然,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贡献,而更大的

    可能是两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贡献。

    对自我的聚焦,不仅会夸大我们的贡献,夸大我们的感受,同时也会让自我陷于更深的迷雾中,从而难以认清真正的自己。

    所以当一个人抱怨:为什么恋爱又失败了?为什么领导总是

    不满意我的工作进度?为什么朋友不愿意邀请我参加聚会?这

    时,对这个人而言,每一个失败和挫折都似乎有其独特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在旁观者眼里却只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一个大家

    都看见的问题,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约哈里之窗:通往认识自我的窗户

    “约哈里之窗”是心理学家卢夫特与英汉姆在上世纪50年代

    提出的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个

    人成长与团队建设等多个领域。

    约哈里之窗是一个隐喻:想象一下,现在有一间屋子,我们

    所有的行为举止、思想动机都在这间屋子里展示。这间屋子有四

    扇窗户,但是从每一扇窗看见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窗

    户,就被称为约哈里之窗。

    第一扇窗的内容是人人都能看见的,被称为“开放我”或

    者“公众我”,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我”。

    比如我的性别、外貌,以及其他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

    姻、职业、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

    “开放我”是个体自我最基本的信息,是了解自我、评价自

    我的基本依据。它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

    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是自我的自由活动领域。

    如果说“开放我”是自我的正面,那么第二扇窗看见的就是

    自我的背面,被称为“盲目我”。

    “盲目我”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内容,所谓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盲目我”。比如,我们不经意的行为习惯,固有的思维模式,甚至一些我们不自知的优点;而当别人

    把这些告诉我们时,我们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

    “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内

    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所以“盲目我”比较小。

    第三扇窗的内容只有自己能看见,是属于自我逃避和隐藏的

    领域,被称为“隐藏我”或者“隐私我”。

    在这里,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比如往事、痛苦、窃

    喜、愧疚、尴尬、欲望等这些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

    想法。适度地内敛和自我隐藏,能够为自我保留一个私密的空

    间,是形成安全感的需要。但是“隐藏我”太大,就如同筑起了

    一座封闭的心灵城堡,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容易

    导致误解和曲解,同时也会压抑自我。

    最后一扇窗的内容则隐藏在迷雾之中,是“未知我”或“潜

    在我”,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自我。

    对“未知我”的探索和开发,需要做好“未知我”可能颠

    覆“已知我”的准备,需要有接纳失败、继续前行的勇气,需要

    有对未来的渴望和对成长的信仰。因为潜在的、尚未有机会展现

    的能力和特质,是隐藏在海水之下冰山里的巨大而又被忽视的能

    量。由此,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超

    越自我。

    自我的形成与成长的过程,便是“开放我”“盲目我”“隐

    藏我”和“未知我”这四个“我”分离与融合、合作与博弈的过程。

    成长:从心所欲,不逾矩

    请从下面的形容词列表中,挑选出最能描述你特点的六个

    词:

    能干 友善 勇敢 沉着 体贴 快乐 灵巧 费解 自信 可靠 外

    向 友好 内向 善良 空想 独立 成熟 谦虚 焦虑 安静 放松 虔

    诚 害羞 愚蠢 紧张 热情 风趣 有才智 有耐心 强有力 有主见

    可信任 适应性强 自尊心强 精力充沛 慷慨大方 深思熟虑 反应

    敏捷 局促不安 切合实际 多愁善感 有同情心 乐于助人 知识渊

    博 逻辑性强 常心血来潮 观察力敏锐

    然后请你将这些形容词发给你的朋友、同事、家人,请他们

    也从这些词里挑选出最能描述他们眼中的你的词,然后发回给

    你。

    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价与别人对你的评价重叠率很低,甚至不

    重叠,那么你不妨试着看一看你的自我的背面(盲目我)——因

    为它与你的想象真的不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约哈里之窗的提出者之一卢夫特,提出了通过“自我给

    予”或者“他人反馈”来解决这个不一致。

    所谓自我给予就是通过缩小私人领域、扩大公众领域来消除

    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比如通过向他人讲述“隐藏我”中的部分内容,即坦诚相待。

    而他人反馈并不仅仅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而是像日本服装设

    计大师山本耀司所说的碰撞:“‘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

    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

    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但是,并不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重叠度

    越高越好;相反,如果重叠度太高,我们可能反而会失去自我,把父母、群体、宗教等他人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当成自己

    遵循的一切。

    的确,尊重权威,与权威保持密切的关系,采纳权威的价值

    观,或是过着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能减少忧虑,不用面对矛

    盾,也不需要苦思冥想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

    人。可是,自我的核心就在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成熟的

    自我,就必然是孤独的。

    埃里克森说,如果在青年阶段能够发展出积极的自我,那么

    我们就能形成“忠诚的美德”。这里所说的“忠诚”,是对自己

    的忠诚——不为别人而活,不为教条所限,追随自己的心灵;在

    一个不完善和不和谐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接纳这个世

    界,然后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向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感受自己

    存在的意义。

    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

    结语:随性、随喜、随缘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发生很多事情。有些事,我们不必去记

    住,比如今天早上是先刷的牙,还是先吃的饭;有些事,我们则

    必须努力去记住,比如一个数学公式,一个重要的会议,一场难

    忘的聚会;而还有一些事,我们不仅不要去记住,还要试图去忘

    记,比如羞辱的经历与创伤的情感,因为它们触动了我们心中的

    敏感点。

    心理学家荣格用自我来称呼意识,尽管自我与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等相比,只在全部心理的总和中占据非常小的一部

    分,但它却是心理世界的门卫,守卫着可觉知的心理世界的大

    门。

    一种观念、一份情感、一段记忆,当它们不被自我所承认

    时,就不会进入意识,成为我们心理世界的一部分。由此,挑剔

    而严苛的自我保证了我们的同一性和连续性,因此忒修斯之船在

    时间之河中,才会自始至终都是忒修斯之船。否则,一旦自我崩

    溃,便奏响了精神分裂的序曲。

    但是在某一刻,也许只是风吹过树梢,也许只是夕阳照在路

    牌上,刹那间时间停止,很多我们似乎已经彻底忘记了的事物在

    脑海里穿梭而过,没有狂喜,亦没有恐惧,只有一片宁祥。荣格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人们个性化的发生与成长是

    自然而然的,就像不同的种子最终开出的将是不同的花朵。

    对此我们无须纠结,只需像佛陀释迦牟尼所说的那样:随

    性、随喜、随缘。

    ·

    本章结语:快乐并不可耻,快乐才是生活的真

    正目标

    在理性主义代表人物笛卡尔的眼中,肉体不过是心灵暂栖之

    所,是惰性的、被动的和机械的皮囊,所以我们应当抛弃肉体的

    欲望,而追求纯粹的理性。

    但是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了本我被压制的恶果,得知自由

    意志只是潜意识的副产品,更惊讶于原本熟悉的自我事实上却笼

    罩在阴影之中。

    其实,人性的阴影,来自于对理性的过度宣扬。

    的确,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潜意识与感性虽然是进化的遗留

    物,但是与后来发展出来的理性相比,它们是更为基本和本原的

    存在,它的构造方式影响了我们怎样认识世界。

    天文物理学家布兰登·卡特在1973年纪念哥白尼诞辰500周

    年的大会上提出了“人择宇宙学原理”,即正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才能解释我们这个宇宙的种种特性,包括各个基本自然常

    数。

    因为,宇宙若不是这样,就不会有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来研

    究它。所以,只有洞悉自我,接纳自我,而不是压制自我,才能

    理解自然与宇宙的法则。

    尼采说“上帝已死”,宣布了纯理性之死——理性并非人类

    的一切,对理性的重视,并非意味着要把对激情、情感与信仰等

    精神世界的绝对控制权都交给理性。

    弗洛伊德更进一步,让感性挣脱了理性的枷锁,重现了它应

    有的肉感、野性和力量。

    快乐并不可耻,相反,人生乃是一场狂欢,快乐才是生活的

    真正目标。这背后的哲学是活在当下,热爱生活。而这一切,需

    要的是潜意识与意识握手言和,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让人类重

    回精神世界的中心。

    在下一章,我们将了解如何重新掌控人生,成为我们精神世

    界的主人。

    参考书:

    01 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弗洛

    伊德,《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记忆》

    02 感性:戈尔曼,《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03 意识: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04 自我的成长:埃里克森,《童年期与社会》Chapter 2

    掌控自我:拥有一个不打折的人生

    无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战争,自我的融合与

    分裂,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生的挫折与迷失之中,是宣泄还是压

    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掌控自我?

    ·

    PREFACE 序 言

    不打折的人生: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自己活得短一

    点

    当我们打开购物网站时,各种打折信息迎面扑来——商品

    打折、飞机票打折、房价打折……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打折的

    人生。但是至少有一样东西是我们不希望打折的,那就是我们

    的寿命。

    《黄帝内经》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天

    年,即上天给予每个人的寿命,等于两个甲子,即120岁。但

    是,活到120岁是很难的,所以上天也给我们的寿命打了一个

    折。

    打九折是108岁,我们称之为“茶寿”。之所以叫茶寿,是

    因为茶的草字头可以拆解成两个“十”字,而草字头之下则是八十八,加起来刚好108岁。如果打八折,即98岁,则称为高

    寿。庆祝完高寿的老人,就可以互相祝贺,“相期以茶”。

    打七折与打六折则分别对应84岁和72岁。孟子84岁去世,而孔子73岁去世,既然圣人都难以迈过这两个坎,那么对普通

    人来说就更难迈过,所以才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

    自己去”的说法。

    如果打了五折,那就不能称之为“寿”了,因为此时寿命

    还未满一个甲子。因此,在古代未满60岁就离世的,称之为夭

    折。

    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自己活得短一点,除非他正经历着重

    度抑郁症。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不打折的人生?

    首先,我们的寿命与遗传有关系。如果我们家族谱系中长

    寿的亲戚越多,那么我们拥有长寿基因的可能性就越大。来自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百岁寿星的直系亲属有极大的

    概率活到90岁以上。

    特别是,母亲对孩子寿命的影响,要大于父亲对孩子的影

    响,这是因为细胞中的线粒体基因有很多位点与长寿有关,而

    孩子的线粒体只能来自母亲。

    除了我们不能掌控的遗传因素,生活与行为习惯也会影响

    我们的寿命,比如肥胖、吸烟、喝酒、不良的作息习惯等。但

    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但又长期被人们忽略的,那就是心理因

    素与寿命的关系。在第一章,我们看到,那些雄心勃勃、争强好胜的人的愤

    怒与敌意不仅摧毁了别人,同时也摧毁了他们的心脏——这类

    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大疾病,仅

    仅在2016年,全球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就高达1760

    万。

    如果我们压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不让它发泄出来呢?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乳腺癌长期幸存

    者,相对于那些没有存活下来的患者来说,她们内心有更多的

    愤怒、更强的敌意。

    这表明,能够表达自己负面情感的人比那些压抑情感的人

    活得更长。

    事实上,抑制愤怒会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特别是与

    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和癌症。而癌

    症,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疾病。

    无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战争,自我的融合与

    分裂,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生的挫折与迷失之中;宣泄还是压

    制,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掌控自我,从此拥有一个幸福而不打折

    的人生呢?05控制: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塞利格曼

    无助、沮丧、不能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更容易生病,他们对世

    界的看法更为悲观,总是觉得最糟糕的结果会发生,认定除了放

    弃别无他法。

    比尔·盖茨于1955年出生,今年(2019年)已经64岁。他在

    4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世界首富,今年仍以965亿美元的财富位

    居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名。

    除了巨额财富之外,比尔·盖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工作

    狂。2008年,比尔·盖茨宣布退休,但他仍然担任着微软董事

    长;2014年,盖茨不再担任董事长,但是他仍然保留了技术顾问

    的头衔;甚至在2017年,他还申请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

    士。

    比尔·盖茨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财务自由——他所

    积累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一生花费所需的财富。也就是

    说,他现在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而是在为社会的发展做

    贡献。

    为什么他没有离开繁忙的工作,去享受休闲的生活?

    事实上,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无论是在政界、商界还是学界,特别是那些地位高、影响力大、学识渊博的人,都不愿意退休;甚至不给钱,都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

    一刻。为什么?

    也许他们就是热爱工作,追求生命的价值,有服务社会的公

    益心。但是,心理学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揭示了在这背后还有

    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由此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人生:如何获得一

    个幸福的、不打折的人生。

    掌控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心理学家去了一家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拜访已经迈上生命最

    后一段行程的老人们。拜访结束时,心理学家给每位老人送了一

    盆植物作为礼物。在这个研究中,老人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

    EXPERIMENT

    掌控感实验

    对其中一组老人,心理学家说:“老人家,我走了,这盆植

    物送给你。你不用管它,护士每天会给它浇水,你只负责欣赏就

    好了。”

    而对另外一组老人,心理学家也是拿出同样的一盆植物,然

    后说:“老人家,我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但是你需要给这盆

    植物浇水;如果你不浇水的话,这盆植物就会死掉。”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是由护士

    决定;而对于第二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是由老人决定。

    就这么一个细微的差别。一年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这家临终关怀的养老院,发现

    两组老人中都有一些人已经离世。其中,由护士来负责浇水、照

    看植物的那组老人,他们的死亡率是30%,和有没有送植物没有

    任何区别。的确,我们不可能指望送一盆植物,老人就会活得更

    长久一些。

    但是,奇迹发生在自己能掌控植物生死的那组老人身上。这

    组老人的死亡率从30%下降到了15%。是的,老人们的死亡率降低

    了整整一半!

    当这个实验结果被发表出来后,大家纷纷质疑这个研究——

    对一盆植物生死的控制,这是多么琐碎而又毫无意义的事情,真

    的会有这么大的作用甚至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吗?如果这是真

    的,世界上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加有效、更加容易实施的灵丹妙

    药,能够将死亡率降低一半?

    带着质疑,心理学家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种族

    和不同地区都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而最终的结果都一致——只要

    拥有掌控感,寿命就会更长,哪怕只是掌控一盆植物的生死。

    请想象一下,相对于对一盆植物的控制感,一个人的控制感

    如果更加真实、更加宏大,那么能给他的寿命带来的收益又将是

    多么的巨大呢?

    当富可敌国的盖茨们不辞辛劳地走进办公室去经营他们的王

    国的时候,在他们的眼中,金钱已经只是一个游戏,一个让他们

    拥有操控感的游戏。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这

    种掌控感保留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谈到长寿,生物学家会说促成长寿的基因,医生会说医疗手

    段的进步,营养学家会说饮食平衡、不吸烟、少喝酒……但是这

    些因素,都远不如控制感对我们寿命的影响。这是因为“控

    制”二字,贯穿了我们人生的全部。

    人的一生,唯控制二字

    在儿童期,“我”开始学习怎么来改变、控制这个世界。

    刚出生的婴儿被包裹在襁褓里,是没有任何控制感的,父母

    决定了婴儿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婴儿唯一能表达自己

    不满的方式就是哭泣,但是父母却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婴儿哭声

    里的诉求,只是抱起来摇一摇,晃一晃。

    当婴儿成长为有一定独立行动能力的儿童时,他们就开始令

    父母生厌——儿童会开始把桌子上的东西往地下扔,把整齐有序

    的物品弄乱,成为父母眼中混乱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是因为儿童身体里的顽皮或者淘气的基因在这一阶

    段开始表达,而是他们在开始学习怎么来改变这个世界,怎么来

    控制这个世界。

    当一个瓶子被儿童扔到地上摔成碎片后,他们欣喜地发现,他们的行为造成了世界的改变。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通过与世

    界的交互,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感知,开始了自我的探索之路。

    在少年期,“我”专注于如何摆脱家长的控制,从而获得控

    制感。很快,淘气的儿童就变成了叛逆的少年。青春期,这是一个

    让父母闻风丧胆的名词。青春期的少年总是和父母针锋相对——

    父母说往东走,他就偏要往西走;父母说往南走,他一定往北

    走。

    教育学家们的解释通常是,父母与孩子因为时代的不同,在

    三观上有了差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于是,父母被要求去

    了解少年的世界,了解少年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与少年在思想

    上形成共鸣,以填补代沟。

    然而,逆反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代沟,也不是孩子不认同父母

    的观点,而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少

    年通过反对的行为宣称:我命由我不由天。

    叛逆,是少年自我的觉醒,是少年的独立宣言;少年以此来

    证明,“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能够掌控世界的人。

    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专注的是如何摆脱家长的控制,从而

    获得控制感。少年在抢夺控制权的道路上一骑绝尘时,父母则是

    一脸懵懂:以前那个听话的孩子去哪儿了?

    在青年期,“我”即世界——虚假的掌控感的高峰。

    不久之后,父母的苦恼就成了大学校长的麻烦了。进入大学

    的青年,犹如蛟龙入海——高考的压力已经成为过去,而工作的

    压力还很遥远;没有父母在身边喋喋不休,一群志同道合的叛逆

    者通过宿舍、班级、社团、社会实践团结在一起。这个时期,青年不仅挑战辅导员、教师和校长的权威,对学

    校的饭菜、住宿、课程设置等指手画脚;更重要的是,还开始对

    社会上林林总总的事挥斥方遒。公平与正义,贫富与世界未来的

    走向,都是青年关注的主题。创办社团,发表政论,甚至投身到

    各种活动之中,成为先锋与主力。

    这并非因为他们充沛的精力、至高的社会责任,而是青年坚

    信一句话:“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虽然这个世界现在是你们

    的,但它终将是我们的。”青年们的掌控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最

    高峰——我即世界。

    但是,这种掌控感是虚假的——它的来源是父母和老师、校

    长的退让和容忍。当少年说“我要离家出走”,父母马上会偃旗

    息鼓说“一切好商量”;当青年宣布“我要示威游行”,校长马

    上会嘘寒问暖,组织各种见面会、沟通会。

    但是,一旦青年迈入了社会,进入了公司与单位,这个虚假

    的控制感就立刻冰消瓦解。志得意满的青年面对的不再是父母的

    亲情与老师的宽容,而是冷冰冰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不满

    意?不合作?等到的不是上级善意的沟通,而是一份标准的“员

    工开除通知书”。

    在成年期,“我”逐渐获得控制又失去了控制。

    在社会大学的教育下,天之骄子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

    他们开始意识到,之前的控制感是虚假的,而真正的控制来源于

    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与奋斗。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如何高效地工作,如何完成领导分配的

    任务,如何与同事合作共赢。慢慢地,他们从普通员工成长为小

    组长,又从小组长变成了科长,再从科长变成了处长、局长……

    他们管理的人越来越多,掌控的资源越来越广,话语权越来

    越大,感觉越来越好,掌控感越来越强。一切都很好,直到他们

    遇到人生的第二个低谷——退休。

    上世纪90年代,英达执导了我国第一部室内情景剧《我爱我

    家》。该剧的第一集讲的就是正局级老干部傅明离退休的故事。

    他杀过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战争中受过伤,抗美援朝时渡过江,为人高瞻远瞩,口头禅是“我早就看出来了……”;20多岁就能

    独当一面,成为管钱管物的领导。

    面临退休的时候,傅明百般推却——局里把他的桌子放到妇

    联办公室里,他跟儿子志国表达他的愤怒:“好好好,明天我就

    给局里打个报告,坚决不到妇联那屋去!”志国问道:“彻底退

    下来?”傅明支支吾吾,然后说道:“要不然……我再到计划生

    育那去忍忍?”

    退休,对于一个习惯掌控感的人而言,不是休息,而是彻头

    彻尾的“谋杀”。尊重你的人继续尊重你,但是他们做决定前不

    会再向你请示;关心你的人会更加关心你,但是他们不会再对你

    唯命是从。无论你打下的江山多么辉煌,都已经是过去式,而你

    的名字只会在一年一度的新春茶话会上,被新的领导提及。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身体逐渐变差,直到某一天躺在床

    上,生活不能自理;原本是自己掌控一切,如今却变成了护士掌控一切,人生就像重回新生婴儿的状态,永久地丧失了控制感,直至死亡。

    和一个老人谈退休,就如同劝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吃斋念

    佛、看破红尘。清朝文学家金圣叹曾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

    三国。”

    热血沸腾的青年,在“乔布斯们”理想主义与情怀、正义与

    义气、革命与改变世界口号的驱动下,容易失去理智而变成他人

    的工具甚至炮灰;而在控制感最弱的老年看充满权谋斗争的《三

    国演义》,只能饮鸩止渴,越看越悲凉。

    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从追求控制感、获得控制感,到最后

    失去控制感的过程。

    人生艰难,唯控制二字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易经》

    中把“九”定为阳数,而“九九”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称

    为“重阳”。重阳节人们通常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插茱萸、拜神祭祖和饮宴求寿等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据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续齐谐记》

    记载,重阳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一位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费长房告诉他的弟子九月初九他家会遭瘟疫,而破解

    的办法是用红色的袋子装满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登高饮菊花

    酒,便可辟邪。这位弟子回到家乡,告诉家人此法,虽然将信将疑,大家还

    是在九月初九这天离家登山。晚上回来之后,发现家里的牲畜因

    为瘟疫的到来全部死了。

    从此,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喝菊花酒和登高的风俗就流传

    下来,而这一天也成为民间的节日。

    据传,费长房还是一名神医,药到病除。他总是用一根竹竿

    挂起一个葫芦行走于世,百姓看到这个葫芦就知道是费神医来

    了。之后便有了“悬壶济世”这个成语。

    除此以外,费长房还能缩地成寸,把遥远的距离缩短成咫尺

    之间,瞬间可达。之后便有了“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

    不完离恨天”的诗歌。

    费长房的这些神奇的能力究竟从何而来?

    据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正史《后汉书》记载,神医费长房本来是汝南的一个小城管,并无任何特别之处。

    一日,他发现一个把葫芦挂在拐杖上的卖药老头形迹可疑

    ——集市散去后,这个老头并没像其他赶集的人一样离开集市,而是趁人不注意,化作一股青烟钻进葫芦中。

    费长房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于是他找到这位自称“壶中

    仙”的老人,求神仙之道。壶中仙说,既然你我有缘,我可以收

    你为弟子,传授你神仙之道,但是你必须通过三大考验。第一关是“入深山,践荆棘于群虎之中,留使独处”。费长

    房“不恐”。

    第二关是“卧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心上,众蛇竞来啮

    索且断”。费长房“不移”。壶中仙见此,高兴地说:“子可教

    也。”等通过第三关,费长房便可以得道成仙。

    可惜的是,在荆棘、恶虎面前不改色,在巨石压顶的威胁下

    屹然不动的费长房,却在第三关败下阵来。

    第三关的考验是金钱,是美色,还是亲情?都不是,是一盆

    大粪。

    壶中仙端来一盆大粪,大粪里的众多蛆虫爬进爬出,又臭又

    恶心。壶中仙说,来吧,把它吃掉吧。费长房的反应是“意恶

    之”——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控制心中涌起的恶心的感觉,只好放

    弃成仙之道。

    于是壶中仙只好感叹道:“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如

    何!”最后只好传几个小法术给费长房以示安慰。

    如果你是费长房,你可以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来做一个小实验——快速说出颜

    色实验。

    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就是大声说出词语上的颜色,越快越

    好。你需要大声地、快速地说出你看到的词语的颜色,而忽略掉词语的内容。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不妨来尝试

    一下。

    EXPERIMENT

    快速说出颜色实验

    这个试验非常简单,就是大声说出词语上的颜色,越快越

    好。例如对于这一组词语: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不妨来尝试一下下面

    这组词语:

    在实验过程中,你迟疑了吗?这不是不熟悉或者练习不够的

    问题,事实上即使你练习了成千上万次,碰到这种字词的颜色与

    字词的内容冲突的情况,你依然会出错或者慢下来。这是因为我

    们的控制力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控制的不完美,本质上是理性和感性的分离与冲突。费长房的理性清楚地知道,大粪只是壶中仙的考验而已;而

    他的感性却不停地告诉他,它看上去像大粪,闻上去像大粪,所

    以那就是真的大粪,于是他无论如何都吃不下去。感性最终战胜

    了理性,于是费长房失去了得道成仙的机会。

    正如我们都知道吸烟和喝酒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缩短我们的

    寿命,可是在烟酒面前,谁又能控制得住呢——我国一年就要喝

    掉价值8000亿元的酒。

    控制二字贯穿了我们整个人生,人生的艰难也正在控制二

    字。正因为我们的控制非常不完美,而我们又放纵了对不完美的

    控制,才使得我们的人生不断打折。

    抑郁的一个原因就是控制感的缺失

    控制感不仅与寿命的长短有关,而且还是能够预测个人幸福

    感和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请

    大学生描述自己经历的困难,并请他们解释这些困难发生的原

    因。一些大学生认为,这些困难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而且不会

    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被克服。

    之后,塞利格曼教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

    究。他发现,这些无助、沮丧、不能控制自己生活的大学生,在

    这20年里更容易生病,并且从疾病中恢复的速度更慢;同时,他

    们对世界的看法更为悲观,总是觉得最糟糕的结果会发生,认定

    除了放弃别无他法。抑郁,是他们最经常体验的情感。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我们

    都会经历抑郁;但是大约10%的人会进一步演化,变成抑郁症。阿尔布雷特·丢勒的《抑郁症》

    这幅画创作于1514年,被视为现代心理学的开端。早在中世

    纪,人们就熟知抑郁症,而丢勒用其作品表现出了人们内心世界

    的苦闷和精神世界的纠结。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是男性的三

    倍。80%的抑郁症患者会复发,在他们的一生中,平均会发作四

    次。一旦患上了抑郁症,单纯的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通常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并配合心理咨询,才能恢复

    健康状态。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有九条:

    第一,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低落悲伤的情绪,如心情沉重、生活缺乏乐趣、郁郁寡欢、痛苦难熬等(这里的“绝大多数时

    间”指的是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大部分时间)。这是抑郁症

    的核心症状。有了这一条症状,再具有以下八条症状中的四条,那么就有必要去医院请精神科医生做进一步诊断了。

    第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丧失了对以往生活、工作的热

    忱,对任何事都兴味索然;不再感受到天伦之乐,对以前的爱好

    不屑一顾。

    第三,活动减少,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第四,出现睡眠障碍的症状,其典型特征是早醒,比平时早

    醒2~3小时,醒后难以再入睡。第五,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第六,感到疲惫,精力不再充沛,甚至觉得洗漱、着衣等日

    常行为都是负担,日常的工作更是觉得困难费劲。

    第七,对自我持负面评价,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

    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自己说

    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此时患者会有强烈的内疚感、无用

    感和无助感。这个症状也是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中所说

    的,对“最好的我”的攻击。

    第八,认知能力下降,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思

    维迟钝闭塞、难以做决定和行动,拖延是典型的外在表现。

    第九,有死亡或者自杀的想法。因为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因此想以死求得解脱。严

    重的厌世心理和自杀倾向是重度抑郁症患者选择结束生命的根本

    原因。

    抑郁症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我们对它的机理还没有清楚的认

    知,但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对控制感的失去。

    通常情况下,抑郁是由真实的失去所引发,比如亲人的去

    世、财物的损失、感情的挫折以及事业的瓶颈等。这些事件必然

    会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体验,而这些不愉快的体验又会带来悲伤

    的想法,让个体开始以最糟糕的方式来消极地解释周围的一切

    ——老天的不公、霉运当头,似乎全世界都在与他作对。当一个人始终唉声叹气,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抱怨自己的遭

    遇时,身边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同时他的负能量也会让周围的

    人心情随之变差。而不愉快的体验、悲伤的想法、糟糕的人际关

    系又进一步改变了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分泌过多的五羟色

    胺,从生理上导致我们进一步抑郁。

    更糟糕的是,这些因素聚在一起,它们就会不断地相互作

    用、相互促进,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无法中断,彻底失控。于

    是,不开心就变成了抑郁,然后升级成抑郁症,甚至最终走上自

    杀的道路。

    结语:真正的控制感来源于活在当下

    在过去的三百万年里,人类从猿进化成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体积增加了三倍。但是,大脑体积的增加并不是所有

    脑区体积的等比例增加,而是主要增加在大脑的额叶,特别是前

    额叶。

    对比一下人类近亲黑猩猩的头骨,我们可以看到,黑猩猩和

    人类头骨的最大区别就在额头:黑猩猩前额非常小而且往后倾

    斜,而人的额头则是向前突出的,充实而饱满。黑猩猩(上)和人类(下)的头骨

    古代相士把“天庭饱满”作为富贵长寿之相,虽然没有科学

    道理,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人类大脑发达的前额叶,是人类区别

    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前额叶就是控制的中枢。人类是所有动物中,唯一

    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和冲动的动物,能够为了将来更

    大的利益而延迟满足当下的需求。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前

    额叶毕竟是新进化出来的脑区,因此还不完善,所以我们的控制

    也并不完美,于是我们在控制与失控之间苦苦挣扎。

    如何才能重获控制,掌控自我,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呢?

    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我们更喜欢看

    直播而不是录播?为什么即使在我们完全不知道比赛结果,也不

    会被告知比赛结果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更喜欢看直播?

    原因非常简单。当我们看录播的时候,虽然我们不知道哪个

    队输哪个队赢,但是我们知道比赛已经结束,一切都尘埃落定,因此我们对胜负已经没有任何控制感。

    而当我们看直播的时候,一切未成定局,没有人知道下一刻

    会发生什么,于是我们会忍不住对着电视高呼呐喊,仿佛我们的

    声音能够通过电视传导到现场,与现场的观众一起为自己支持的

    球队加油,以此来影响比赛的胜负。我们其实也知道,这种控制感是虚假的,但这种虚假的控制

    感是我们对当下事件而不是过去事件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真实

    的。

    在养老院的老年人们渴望重拾控制感,所以他们需要一盆他

    们能操纵生死的植物;在总裁办的董事长们不愿失去控制感,所

    以他们会恋栈不去。而事实上,控制感不需要假借外物,因为控

    制感的核心是对现在的把握。真正的控制感,其实就是活在当

    下。

    不念过去,不畏未来。在群星闪耀的过去与无限可能的未来

    之间,是现在。06专念:身心合一,活在当下

    兰格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飞机快要起飞了,而你刚刚到达机场,安检口人山人海,所以你必须在安检口插队才能赶上飞机。这时

    你需要如何跟其他乘客沟通,他们才会让你插队?

    大部分人肯定会说:“抱歉让一下,我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

    了。”

    但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却表明,这个时候无论你给出什么理

    由——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并不重要,人们都会允许你插队,例

    如“抱歉让一下,我需要往前走”,或者“抱歉让一下,我要过

    安检”。

    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在乎理由的合理性,而是因为大家根本

    就没有去听你在说什么——大多数人在安检口排队的时候,都处

    在走神的状态。

    我们并不仅仅在排队的时候会走神,事实上我们在任何时

    候、任何地方都会走神。 图像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开发了一款手机APP,这个APP

    会在一天中随机选择时间给用户发送两个问题:第一,告诉我你现在在做什么?

    第二,你现在的幸福感有多高?

    他通过对全球18—88岁的2250名受试者的测试,发现了两个

    结果。

    首先,他验证了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走神——我们在一天中走

    神的时间,竟然占到了清醒时间的46.9%。也就是说,在一天之

    中,我们有一半时间是身体在当下,而心灵却飞到了过去或者未

    来,身心分离。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我们走神时,即使是在回忆

    过去美好的经历或者憧憬未来,我们也是不快乐的,幸福感要比

    我们专注当下时的幸福感低。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手头上所做的事情时,生

    活才是最愉快的。吉尔伯特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这个研究

    结 果 时 , 文 章 的 标 题 就 是 “ 走 神 的 心 是 不 快 乐 的

    心”(A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这正好印证了

    苏格拉底在两千年前的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最不值得

    过的。”

    那么,为什么活在当下会让生活更幸福呢?

    专念:生活中的一滴蜜糖

    佛教大乘经典《维摩诘经》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得罪了国王,于是国王派出一头大象追杀

    他。在一片荒野之上,大象越追越近,当这个人以为无处可逃

    时,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于是他打算跳入枯井以躲避大

    象。

    但当他纵身跃入井中时,发现井底有一条龙正张着血盆大口

    等着他。慌乱中,他抓住井壁的一把杂草,就此悬在空中。

    正当他准备喘一口气,平息一下紧张的心情时,又看到有黑

    白两只老鼠正在啃食他手中的草。

    在上,是准备把他踩成肉泥的大象;在下,是准备将他吞噬

    的恶龙;而手中的草,随时会被老鼠啃断。在这进退两难、千钧

    一发之际,他看见草尖有一滴蜜糖。于是他不顾一切,用尽全身

    力气去吮吸这滴蜜糖。

    这一刻,他忘记了生活的不幸,忘记了国王的震怒和身处的

    危境……

    释迦牟尼用这则故事来隐喻我们无常的人生:

    大象代表我们的过去——过去的失败与羞辱对我们紧追不

    舍;

    恶龙代表我们的未来——未来的不确定让我们焦虑与不安;

    黑白二鼠就是黑夜与白昼,代表岁月的流逝——生老病死在

    昼夜轮回之间便成定数;而蜜糖,则是现在。

    在上一节里讲述的心理学家送给临终关怀养老院里老人们的

    植物,就是这滴蜜糖。

    身边同伴的离世随时提醒这些老人,他们的岁月不多

    了。“我还能活多久?我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我去世后,我的

    孩子怎么办,他们还会思念我么?”这些想法无时无刻不在折磨

    着他们,他们的心灵被禁锢在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安中,面对的是背后穷追不舍的大象(过去)和前面血盆大口的恶龙

    (未来)。

    唯有这盆植物将他们从过去与未来的深渊拉回到现在——叶

    子枯黄,该浇水了;新芽生长,需要更多的阳光。这盆植物,让

    他们有了活在当下的抓手,从而获得控制感。

    释迦牟尼说,人生无常,疾病、衰老和死亡都无法避免,因

    此我们无法掌控,不如由它去吧。但当下这滴蜜糖,却是我们能

    够触及、能够品尝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它。

    两千多年后,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兰

    格提出了mindfulness一词,我们将之翻译成“专念”,专是专

    心的专,念是念头的念,也就是说专注当下的念头,活在当下。

    时间相对论:心理的当下并非物理的现在

    EXPERIMENT

    返老还童实验兰格教授用“返老还童”的实验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专念。

    她在一个废弃的修道院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

    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样:20年前的家具摆设、电器、轿车,实验

    人员也都按照20年前的风格来穿着。兰格教授邀请了16位年龄在

    70—80岁的老人来到这个时空胶囊里生活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听的是20年前的音乐,看的是20

    年前的电影和电视节目,阅读的是20年前的报纸和杂志,谈论的

    是20年前的国家和世界大事。兰格教授要求这些老人假装生活在

    20年前,也就是他们50—60岁的时候。

    实验刚开始时,这些老人还不太习惯;但一两天之后,他们

    就完全适应了这个时空胶囊,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关注点好像真

    的回到了20年前。

    一个星期过去,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这些老人的身

    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变——老人们刚参加这个实验的时候,老态

    龙钟、步履蹒跚,甚至需要家人的陪伴;一个星期之后,他们的

    视力、听力、记忆力和反应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步态、体力和握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有一个老人居然从轮椅上

    站了起来,开始自行行走;而另一个老人开始在修道院的草坪上

    玩起了橄榄球。

    当老人的孩子见到这一幕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竟然真的能返老还童。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灵丹妙

    药吗?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中,记载了一个雕刻家的

    故事。

    有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得到了一根完美无瑕的象牙,于是他把这根象牙雕成了他心中女神的形象。用这个象牙雕刻的

    女神是如此的完美和真实,让皮格马利翁深深爱上了她。于是他

    日夜不停地向缪斯祷告,恳请缪斯能够赋予这个雕刻生命,让它

    变成真正的女人。

    缪斯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当皮格马利翁再

    次凝视雕像时,象牙雕刻的女神的脸颊开始变得红润,眼睛开始

    释放光芒,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美的微笑。爱德华·伯恩·琼斯的《皮格马利翁和形象——灵魂获得》

    这幅画取材于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女神的故

    事——当皮格马利翁再次凝视雕像时,象牙雕刻的女神的脸开始

    变得红润,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美的微

    笑。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将之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我

    们认为不可能是可能的时候,那么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就会真

    的发生。

    专念,就是让我们专注当下,去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

    性。由于生存的需要,我们的大脑必须快速处理外界的各种情

    况;因此,我们的大脑里保存了很多的规则或规范,以便我们快

    速做出决策和行动。

    例如,当看见一条蛇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躲避,而不是细

    细分辨这是一条真蛇还是一条仿真的假蛇。这种自动化的“不过

    脑子”的反应,给我们带来了高效的行动。但另一方面,它也让

    我们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思维定势,即思考被肌肉反应所

    替代,创造性思维被固着思维所取代。

    在“返老还童”的实验里,兰格教授通过时空胶囊让老人们

    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多了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他们也许能

    像20年前那样活着。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并相信这种可能性

    时,我们首先会在心理上让时光倒流,接着身体上也就跟着返老

    还童了。此时我们就如皮格马利翁一样,心想事成。在被查处的腐败官员中,贪污通常是与道德败坏、生活腐化

    等联系在一起的。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被查处的腐败官员

    中,95%都有情妇。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的腐败是从情欲的失

    控开始的。从生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首先,一个对省部级腐败官员的统计分析发现,官员的初次

    腐败行为平均年龄为47.5岁;而男性在此年龄段的性欲强度只有

    18岁左右的30%,甚至低于10岁小孩的性欲强度。所以,腐败官

    员包养情妇是缺乏生理动机的。

    第二,“情妇反腐”“反腐靠小三”等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

    传,虽不准确,但是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情妇是官员腐败违纪被发

    现的重要途径。既然腐败官员对情妇生理上没有特别的需求,而

    情妇又是违法乱纪行为被暴露的重大风险因素,为什么腐败官员

    还要前仆后继去找情妇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情妇就是这些腐败官员的“时空胶

    囊”,她们把这些年过半百的官员带回了20年前。抖音短视频、B站的鬼畜、为流量小鲜肉打call……不断更新的新潮流,让一

    个每天端着枸杞保温杯的中年男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同时

    也唤起了他久违的心潮澎湃、充满好奇的青春感觉。

    当他们和年轻的情妇在一起时,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融入

    了新时代,于是他们的身体不再酸痛疲乏,精神不再涣散走神。

    还有什么比返老还童、重获青春更好的感觉?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但是,重返青春并不需要通过违法乱纪来实现,事实上,这

    只是饮鸩止渴,最后只有毁灭一途。

    而真正的诀窍是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时代的脉搏同步。与年

    轻人打成一片,以开放的心态了解他们的文化,尝试他们的兴

    趣,与他们一起与时俱进。

    相反地,当我们开始关注爬山会磨损膝盖,开始只喝泡有枸

    杞的热水,开始热衷于回忆过去,我们就告别了年轻,承认自己

    已经老了。

    一旦我们生出自己的确老了的念头,我们就真的老了,因为

    衰老本身就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兰格教授找来哈佛大学的学生做了另一个实验。

    EXPERIMENT

    快速数点实验

    年轻的大学生被告知这是一个快速数点的任务——计算机屏

    幕上会出现一些随机分布的散点,而大学生需要快速、准确地说

    出屏幕上究竟有多少个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观察散点时,计算机屏幕上会快速闪

    现一些与衰老有关的图片——老人拄着拐杖,老人坐在轮椅上,老人躺在床上……这些图片的呈现时间非常短,只有10毫秒,所以只能进入大学生的潜意识,而大学生意识不到这些图片的存在

    ——实验室结束后,大学生报告他们只看见了杂乱的点,而没有

    看见其他任何图片。

    很快,实验结束了,兰格教授与大学生道别,但真正的实验

    却是从大学生走出实验室的门才开始。

    兰格教授记录了这些学生从实验室的门口走到电梯所花的时

    间,她发现,这些看了与衰老有关图片的大学生,从实验室走到

    电梯花费的时间更多,步伐更沉重,步履变得蹒跚,就像老年人

    一样。

    兰格教授解释道,这是因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是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一个固化思维——时光不可逆,天命不可

    违,在岁月的摧残下,年轻时的朝气与活力最终只能变成美好的

    回忆。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一个说法:人的年龄大了,就必然会衰

    老,就必然会虚弱多病;对我们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应天

    命,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天不如一天的事实。

    但是,如果用功能磁共振扫描仪去观察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你会发现90%以上的60岁老人的大脑活跃度与20岁的年轻人并没

    有本质的区别。

    事实上,老人在记忆力、推理能力、信息加工速度等方面的

    心理认知能力与年轻人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一旦进入老年,年轻时对老年形成的体弱多病、无助的思维定

    势,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发现我们的记忆力变差,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因为我老

    了;但是事实上只是我们并没有像原来一样去花时间、花精力去

    记忆了。

    记忆力的衰退,并不仅仅是生理的衰老,更多是心理的衰

    老。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年轻人受到拐杖和轮椅照片的影响

    后,“衰老”的概念就被植入他们的心灵,于是他们的行动也变

    得缓慢起来,就像他们真的已经老了。

    限制我们的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我们对身体的看法。我们很

    少去质疑那些我们视之为真实存在的衰老是否真的存在。

    例如,我们认为年纪大了,眼睛就会老花,视力就会变差;

    动作不再敏锐,参加激烈的运动容易受伤;抵抗力开始下降,不

    管在什么季节都容易感冒发烧……当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能够

    对外部世界应付自如时,我们就认为我们的身体衰老了。

    于是,当我们不停地暗示自己变老了的时候,身体机能也相

    应发生了变化。此时此刻,我们就真的老了。

    而专念教会我们质疑:我可不可以像年轻人一样活?养老院

    的老人们说可以,他们通过对一盆植物的掌控将死亡率降低了一

    半;修道院的老人们说可以,他们通过在心理上让时光倒流20

    年,让身体重新焕发了青春。所以,专念或者活在当下,并不仅仅是说我们要知道此时此

    刻我们正在做什么。专念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自己思维

    的掌控。它让我们不停地问自己,除了理所当然的规范,还有没

    有其他的可能?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我可不可以离经叛道,走

    出我自己的道路?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让我们把对思维的掌控

    力拱手相让。

    EXPERIMENT

    1+1=?实验

    兰格教授曾在课堂上问学生:1+1=?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说

    答案显然是2。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它有一个隐含假设——

    这是基于十进制的加法。

    如果是二进制,答案应该是10;如果是一块嚼过的口香糖加

    上另一块嚼过的口香糖,答案则是1—— 一块嚼过的口香糖。

    隐含假设一方面能够让我们达成共识,但是在另一方面,我

    们会忘记它的存在,而不去思考它在新的情形之下,是否还成

    立。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维通常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

    来思考和行动。而这单一的视角,使得我们的思维被束缚在一个

    狭小无助的空间。

    EXPERIMENT换一个视角思考的实验

    兰格教授来到一所小学,向小学生展示了一张坐在轮椅上的

    残疾人的照片。她问道:“这个人能开车吗?”此时她得到的是

    整齐划一的回答:不能!

    兰格又去了另外一间教室,这个时候她从另外一个视角问了

    问题:“这个人如何才能够开车呢?”可以预料的是,小学生们

    给兰格教授提供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案。

    所以,当我们把隐含假设当成事实,当我们固着于单一视角

    的思维模式,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年青与活力,还有我们的创造

    力。而唯有专念,才会让我们去深挖隐含假设,转换视角,从而

    找出其他的道路。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我有一个朋友,花了大价钱去参加了一个在尼泊尔的灵修

    班。他回来后告诉我这个班太值了——除了心灵的洗礼之外,他

    还在两个星期内,轻轻松松把体重减轻了4.5kg。

    见我不解,他告诉了我大师的不传之秘——吃饭的时候,要

    对自然充满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因此每一口米饭要在嘴里咀嚼

    36下——先用左边的牙齿咀嚼12下,再用右边的牙齿咀嚼12下,最后用中间的牙齿咀嚼12下。顺序不能变,次数不能变,一旦变

    化就没有效果。他在灵修班坚持了两周,于是体重减轻了

    4.5kg。其实,在这仪式化的吃饭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它只是让

    人专心吃饭,慢慢吃饭而已。当一口饭要咀嚼36下,一次不多一

    次不少,此时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饭和咀嚼上,你就不会边

    吃边聊,不会胡思乱想了。此时,你的心灵回到了当下,身心合

    一,血液更多地流向了消化系统,于是肠胃能够把食物消化得更

    加充分。

    现在,食材越来越丰富,烹饪越来越精细,但我们却觉得越

    来越没有食欲,常常食不知味,这是为什么?原因非常简单,就

    是因为我们吃饭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在吃饭,而是在聊天,在走

    神。

    在佛教里,禅师们通过坐禅、冥想、参悟等禅修方式,让心

    灵回到当下,从而自我调节,达到身心合一。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卡巴金博士去掉了其中的宗教成分,将之结构化、科学化,用于处理压力、缓解疼痛。从1979年到现

    在,它已经成为全世界受众最广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卡巴金将

    这项技术称为正念。

    正念与专念都是同一个英文单词——mindfulness。两者在

    内涵和外延上非常类似,在翻译上做此区别,只是为了强调专念

    更多的是专注思维模式的理论,而正念更多的是专注心理治疗的

    应用。

    正念是一种基于冥想的精神训练方法,其在于有意识地将注

    意力集中于当下,并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同时,对当下的一

    切观念不做任何判断、分析、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它通过对时间、对无知和对宽容的全新释义,让我们看到了

    另外一种可能,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

    正念1:真实存在只在此时此刻。

    卡巴金博士意识到,人之所以不快乐,主要是缘于过去和未

    来:为过去耿耿于怀,为未来惴惴不安。而正念则带来了一种不

    同的存在方式——我们的真实存在只在此时此刻,我们所能真实

    感知的也只有此时此刻;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规划,本

    质上都只是存在于头脑中的幻觉。所以,只有当下是真实的,而

    过去与未来是不存在的,是幻觉。

    正念疗法就是帮助我们习得并养成“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只在当下”的心智模式。所以正念的训练基本上都涉及对自己身

    体的感知,比如肌肉的紧张、呼吸的循环、皮肤的感受,这是因

    为我们的心灵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中快速穿梭,而我们的身体却一

    直存在于当下;当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在身体上的时候,它就会把

    我们的心灵拉回到当下。

    当然,心灵回到当下,身心合一无法将过去的痛苦抹去,也

    无法阻碍坏事的发生,更无法让你在坏事发生的那一刻免受痛

    苦。但是,它能让你不纠缠于痛苦中。

    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说

    道:“Pain is inevitable,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即

    痛苦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受苦。这个选择权,来自于不

    对抗过去,不担忧未来。正念2:忘记已知,保持无知。

    乔布斯同样也是正念践行者,他经常提到一句话:“Stay

    foolish.”即保持无知。

    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就像肌肉一样,当它被大量按照同一种方

    式使用后,就会产生自己的惯性,形成“已知”。而正是这些已

    知,这些习以为常的自动化的认知思维模式、情绪反应模式,导

    致我们不断重复同样的挫折与命运,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自己以

    及世界的偏见。这些偏见,阻碍了我们去质疑那些“毋庸置

    疑”的定论,阻碍了我们去探索自身的潜能,也阻碍了我们和他

    人产生联结。

    正念疗法就是要训练我们忘记已知,以新生婴儿的无知心态

    与视角体验当下,有意识地忽略已经形成惯性的认知、情感、决

    策和行为的反应模式,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被我们忽视的其他很多

    方向和路径。

    保持无知,就是保持客观性,在认知一样事物之前,不先入

    为主地评判它;保持无知,就是保持好奇心,让自己对无论是新

    的还是旧的事物都开放心态;保持无知,就是保持可能性,让现

    在的自己不被过去的自己和大众的共识所劫持。

    正念3:宽容,不做评判。

    正念要求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此刻

    我们的感受是悲伤的,是忧心忡忡的,还是充满内疚的?作为旁观者,我们默默地看着这些情绪出现然后消失,而不

    去想“我该不该有这些情绪和想法”或者“这些情绪和想法意味

    着什么”。通过宽容和不做评判,我们将自己与情绪和思维分割

    开,然后超越它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绑架却无力抗

    争。失恋了就应该抑郁,被冒犯了就必然愤怒。在这些负面情绪

    之下,我们产生的决定或者行动往往让情况变得更糟。而正念疗

    法训练我们从更高层面以观察者的身份去觉察失恋后的抑郁与被

    冒犯后的愤怒,不做评判,使得我们与自动化的固有反应模式解

    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重新选择全新的应对方式。

    只有当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所有情绪与思维,我们才能更宽

    容地对待自己,从而看到更多、更全面的自己。逐渐地,我们会

    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各种处境中真实的内在状态,更少地与自己的

    内心作战。

    正念说,来,吃一颗葡萄干,就像你从来没有见过葡萄干、从来没有吃过葡萄干一样,仔细地品尝这颗葡萄干。当你学会了

    吃葡萄干,你也就学会了如何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6217KB,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