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解放军健康》 > 2011年第3期
编号:12091659
中国的传统饮食哲学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解放军健康》 2011年第3期
     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有着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总结起来有4句话:一是天人合一,身土不二:天人合一,指的是我们吃的中药、食物都来自于自然界;身土不二,指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吃中国饭。二是调理阴阳,平衡养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在饮食中注重阴阳的平衡。三是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用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话说,就是“应该以食物为药”,把饮食作为首选的医疗方式。四是审因施食,辩证用膳: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摄取食物营养,才能利于健康。结合日常生活,总结选择以下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

    日常应该多饮茶,膳食酸碱才单衡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维吾尔、藏、回、蒙等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茶,他们有两句话: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因为这些民族大都是游牧民族,肉类摄取得很多,需要靠茶对人体进行酸碱平衡的调整。《神农本草经》中有言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茶的认识,是从它的药用价值开始的。因此,我们要适当多喝茶,来平衡我们膳食的酸碱度。
, 百拇医药
    主食肉食要适当,粗细搭配有精神

    《论语》的《乡党篇》中有这么一句话:“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是说不管在什么场合,我们的肉类菜肴再多,也不能超过主食。中国的方块字都是智慧的符号。说人身体好,大都说这人是有精气神。“精”字左边是“米”,右边是“青”,不吃米、不吃青菜何来精?“气”字的繁体字中也有个“米”字。“神”字的右半边是“田地”的“田”字,田地中种的庄稼也是植物性食物。如果不吃植物性食物,那就既无精也元气,更不会有神。这是我们中国人对食物结构的基本认识。

    粥在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最适合老人和孩子的食物。吃粥有六大好处:一是滋补羸弱,增加力气;二是滋养人体所需,增加寿命;三是促使身体清静柔软,让人体会安乐;四是调和五脏,上下通利,消除风寒;五是充实口腹,让饥饿感消除;六是可解渴,让人面容丰满。粥及米汤中含有较多的蛋白,特别是米油。李时珍曾说:“米油乃穷人之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从中国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了几百种食物。神农尝百草不是去找药,而是在找食物。因此,咱们古代说草能食者为蔬,只要是能吃的草就是蔬菜。我们的祖先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语,可见中华民族早就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五谷杂粮是不可离的主食。现代人吃惯了精米白面,不妨就让粗粮重返餐桌,为合理的饮食和健康加分。
, 百拇医药
    “四性”组合平衡,“五味”调和合理

    中国人对食物有“四性五味”之说。什么是“四性”?即寒、热、温、凉。我们夏天喝绿豆汤、冬天吃涮羊肉,是在不同时节对食物的四性平衡的考虑;我们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原因也是如此。根据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理论,膳食中寒、热、温、凉四性应该平衡组合,如忽视食物的性味随意摄取,不但于身体无补,反而会有损我们的健康。食宜暖,不宜冷。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有一句话说得好:“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食勿大言。”这是说热了别烫嘴,冷了别冰牙,进食不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利于消化。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要相得益彰,如果某一味的作用过偏,就会带来弊端,特别是咸。世界范围内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血压的发病率与盐的摄入量是成正比的,盐摄入量越少,患病率越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每个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克以下。

    进食要细缓,饥渴而食饮
, 百拇医药
    要注意进餐速度。食宜细缓,不可粗速,要注意就餐的速度。若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肥胖人吃饭很快。如果将吃饭速度放慢,在咀嚼的过程中让唾液中的淀粉酶把饭食中的淀粉降解,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在被吸收后会让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把信息传达给大脑,大脑明白后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指令告诉人已吃饱,人就不会再吃了。相反,吃饭速度快,大脑还没反应过来,东西就被全吃进去了,反应滞后,指令滞后,吃的当然就多,人也就容易肥胖。吃得太快,不咀嚼细了,还会增加胃的负担,伤害我们的肠胃。另外,我们的唾液还有一定的消毒解毒作用,好多致癌物质只要在唾液里30秒就失活,因此,如果吃饭时能够仔细咀嚼,我们就会建立一道健康的防线,就可以少生病。

    要讲究进餐的时间和饥饱程度。人们就餐讲究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饿了才吃饭,渴了才喝水。中午吃了,晚上未感觉饿时又吃一顿,就容易发胖。因此,我们吃东西一定要有张有弛,晚上一定要少进食,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天最忌讳的就是晚上吃得太饱。若吃饱了,则要散步消食,否则时间一久,病就会不请自来。
, 百拇医药
    饮食有节,身必无灾

    过量的珍馐美味违背荤素搭配、粗细兼食、酸碱平衡的健康膳食原则,因此,要控制进食量。

    我们的大脑在血糖和激素的作用下调控我们的饮食与体重。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进食量。古代有句话:“常常登高座,渐渐入祠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老上饭店去吃喝,离去“八宝山”也就不远了。饭店也好,宴会也罢,毕竟不是日常膳食,并不健康。

    愉快进食,轻松消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个人情绪对进食的影响。食后不可怒,怒后不可食,食中也不怒。人除了大脑之外,还有一个脑——腹脑,就是我们人腹部的神经系统。它的细胞量不比大脑少,大概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毒素进人我们的胃肠后腹脑最先察觉,并会产生保护性的反应,向大脑发出警告,这就是为什么你吃了有毒的东西后就会呕吐、生气了胃就会痛的原因,这是腹脑在发挥保护性作用。因此,一切不良情绪在我们进食的过程中都应尽量被排除,只有平静愉快的心情才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行。, 百拇医药(孙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