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2
编号:13603319
专项整治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82
     3.3 抗菌药物使用量与E. coli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由于产ESBLs是E. coli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且ESBLs的出现是细菌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耐药基因突变的结果;当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时,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会大量繁殖,并通过质粒传导,故认为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7]。同时,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还可影响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7]。由于一些数据的缺失,本研究仅对部分抗菌药物(种类)的DDDs与E. coli耐药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 coli对所有抗E. coli药物的耐药率均与其各自的DDDs无关(P>0.05);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等大多数抗E. coli药物的DDDs呈正相关,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DDDs呈正相关,与相关文献[17-18]结果基本一致。E. coli的耐药机制主要表现为:产生水解酶或钝化酶,水解或修饰抗菌药物;改变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主动外排功能增强,等等。大部分的多重耐药菌均会产生ESBLs[19],提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其他药物的使用量有关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