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991
盐酸川芎嗪对同型半胱氨酸致ECV304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许栋明 吴丹
抗心肌缺血,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剂,筛选模型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同型半胱氨酸作为造模剂,监测NOS和NO含量的变化判断其损伤程度。确定同型半胱氨酸损伤ECV304细胞时最佳浓度,最佳作用时间,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盐酸川芎嗪作用损伤内皮细胞NO和NOS含量,研究其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损伤ECV304细胞的最适浓度为1 mmol·L-1,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阳性药物硝酸甘油和盐酸川芎嗪对ECV304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S和NO生成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结论:盐酸川芎嗪具有ECV304细胞保护作用,本实验所建模型可用于筛选以内皮细胞保护剂为靶点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关键词]抗心肌缺血;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剂;筛选模型

    [稿件编号]20110916003

    [通信作者]*许栋明,高级工程师,Tel:(010) 82622720, Email:ywzhou@pku.edu.cn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减少心肌耗氧是治疗心肌缺血的2个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抗心肌缺血药物, 但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1]。研究发现对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同时可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后动物的心肌梗死体积。川芎、当归、丹参、银杏叶、葛根素、茶色素等单味药及一些中药复方均报道具有内皮细胞保护和抗心肌缺血作用[24]。川芎嗪是从川芎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单体, 属酰胺类生物碱,具有许多有益的药理作用, 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5]。

    本研究首先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ECV304细胞模型。大量研究证明,HCY引起内皮功能障碍主要与NO生物效应降低有关[67]。保护心肌缺血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促进NO的释放,扩张血管对于心肌缺血急性期的治疗及缓解病情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损伤ECV304模型,根据盐酸川芎嗪作用后NO和NOS产量变化来判断其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