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5期
编号:13178178
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黄伟 李晓骄阳 孙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 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吴茱萸水提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在给药后1 d开始升高,3 d肝毒性明显,可持续到7 d。与正常组比较,药后7 d之内,吴茱萸水提组分在063~50 g·kg-1可造成小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ALT,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升高,白蛋白(ALB)降低,肝体比值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间质充血,呈现一定的量毒、时毒关系;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多次给小鼠灌服一定剂量的吴茱萸水提组分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关键词] 吴茱萸;水提组分;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稿件编号] 2012042801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802);山东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08GG2NS02021)

    [通信作者] *孙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与毒理,Tel:(0531)82949843,Email: sunrong107@163com 吴茱萸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系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 rutaecarpa(Juss)Benth 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