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730186
糖谱及其在中药多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7期
     2中药多糖作用机制

    长期以来,基于传统上对多糖体内过程的认识,常有多糖口服能否发挥功效的质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糖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已发现体内有多糖受体存在。目前,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至少包括:①多糖或其寡糖片段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Dectin-1,CR3,TLR-2/6等),激活免疫系统并释放细胞因子吞噬或杀伤肿瘤细胞[46-47];②多糖或其寡糖片段通过与细胞生长因子(EGF,bFGF等)或相关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激酶等)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48-49];③多糖或其寡糖片段与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受体相结合,调节microRNAs阻断血管生成饿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50-53]。综合现代研究结果,有理由推测口服多糖发挥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至少有以下5种:①少数多糖或其寡糖活性片段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从而与靶标细胞作用(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发挥功效[54-56];②多糖或其寡糖活性片段直接通过Peyer′s(集合淋巴)结或肠系膜淋巴结[57]激活肠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③与胃肠道上皮细胞具有相似聚糖抗原决定簇的糖蛋白、糖脂和可溶性寡糖识别并结合病原体,减少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附着从而降低宿主细胞被感染风险[58-59];④多糖经肠道菌群代谢成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等)调节免疫应答[60-61];⑤多糖作为肠道菌群的益生元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