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762137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9期
     为了较全面解析网络中四逆散复方抗抑郁症的作用途径,对结果进一步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四逆散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抑郁症,主要体现为5个方面。

    介导第二信使的信号转导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 (GRM5,MCHR1,MAPK3,CXCR4,GRM3,ADRB1,ADRB2,HRH1,GABRA1,HTR1A,GRM2,ADORA2A, DRD2, TACR1, HTR2C, HTR2A等)蛋白信号转导通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RM5,HRH1,DRD2,TACR1,HTR2C,HTR2A)信号通路耦合到第二信使IP3激活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活性,通过G蛋白(MCHR1, DRB2,HTR1A,ADORA2A,DRD2)信号转导激活、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活性,进一步产生第二信使cAMP核苷酸和环核苷酸。研究表明G蛋白与抑郁症的病理有密切关系[16]。G蛋白是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刺激性G蛋白(Gs)和抑制性G蛋白(Gi)分别激活、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