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986089
4种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2期
     2.4 证候评价

    收集模型的四诊信息,参照临床证候评价标准,从模型的宏观表现、疾病信息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多角度对模型进行证候评价,增加了模型的可信度,从而避免了对模型进行主观认证的缺陷。参照《中药、天然药物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 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身倦乏力,面色紫暗,舌淡紫,弱脉而涩。同时考虑到动物本身特点,制定大鼠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4.1 一般状态观察(毛发、精神状态、体重等) 6周造模结束后在安静环境下对动物进行观察测量。

    2.4.2 主症(胸痛胸闷、心悸气短) 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呼吸幅度。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同2.3.1项。呼吸幅度测定方法:6周造模结束后利用2%异氟烷维持大鼠麻醉状态后,利用MouseOx小动物无创脉搏血氧仪对大鼠呼吸幅度进行检测。记录每只动物连续30个有效数据,取平均值。

    2.4.3 兼症(身倦乏力、面色紫暗) 大鼠空场实验相关指标检测:6周造模结束后进行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