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4期
编号:13088723
羌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14期
     22羌活环境生态研究

    本课题组前期对羌活野生分布种群在植被、土壤、海拔、光和生理、野生植株移栽、民族植物等方面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环境因子方面,3 700 m以上亚高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高山灌丛及灌丛草地,主要是羌活分布占优势;3 800 m以上没有发现宽叶羌活分布(3 800 m可能是宽叶羌活分布上限);3 400~36 00 m 2种羌活混合分布;3 400 m以下主要是宽叶羌活分布占优势,羌活低海拔主要产在高纬度地区(青海、甘肃)[17]。羌活多生长在有机质含量极高、养分和水分条件较为稳定的土壤中。其生长土壤中的钙、镁、钼含量明显高于宽叶羌活分布土壤[1920]。分析结果显示,凋落物性质与厚度对羌活与宽叶羌活的生长发育、药材形态及有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比较厚的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有助于蚕羌的形成。重金属分析表明,除个别样品的铜(Cu)超标外,羌活野生药材重金属含量均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行业标准WM22001),羌活药材无重金属富集特性。这些结果为羌活产业化栽培的环境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羌活野生植株根茎移栽是一种传统的栽培方法。但是药材在移栽后第一年基本上没有生物量增长。为扩大繁殖系数,可对野生羌活植株根茎分割处理后进行田间栽培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