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82517
周细胞与微血管疾病及中医药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16期
     1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11周细胞形态与分布周细胞是因围绕微血管的解剖位置而被定义的,不同组织中其分布密度、细胞表型与分化特性有所不同,然而不同组织来源的周细胞均具有调节内皮细胞的共同特性[1]。典型的成熟组织内周细胞位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外侧壁,细胞核突出呈椭圆形,少量胞浆围绕核周。其胞浆发出长长的手指状突触,沿微血管长轴方向延伸到多个微血管内皮细胞外侧壁表面,突触逐渐分枝变细末端环绕微血管,对微血管管腔起到支持作用[8]。周细胞分布于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与微血管内皮细胞有多种连接形式,如紧密连接、缝隙连接、钉槽复合体和黏着斑等[9]。一直以来周细胞仅在微血管周围发现,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大血管同样存在周细胞样细胞(adventitial pericytelike progenitor,APs),这些周细胞样细胞位于大血管的外膜中及外膜滋养血管周围[1011]。

    周细胞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密度具有较大差异,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周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比例高达1∶1,在肺微循环的比例为1∶10,在骨骼肌的微血管仅为1∶100。一般认为普通组织中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的比率在1∶1~1∶10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