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102759
盐制法及炮制辅料盐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
     历代药典及各省市炮制规范均无食盐的标准;食盐作为食品,其国标不断发展完善,目前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T 54612016。标准规定:食用盐按其生产和加工方法可分为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按其等级可分为优级、一级、二级。感官要求白色,味咸,无异味,无明显的与盐无关的外来异物;理化指标主要包括粒度、白度、氯化钠、硫酸根、水分、水不溶物等的含量;污染物限量主要包含铅、总砷、镉、总汞、钡。目前,对食盐水未有相关质量要求,亦未见文献报道。因此,为保证饮片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必要建立食盐水的质量标准。

    2盐制法的历史沿革研究

    21盐制法的古代炮制历史沿革

    盐制的方法较多,可细分为盐炒、盐炙(盐水炒)、盐水浸、盐水蒸、盐水煮、盐水洗、盐水淬等操作方法。炮制药物所用盐的种类多样,主要有白盐、青盐等。盐制方法、盐的品种等均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发展、丰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盐的品种分为食盐、青盐和白盐三大类,见表2。

    22盐制法现代炮制情况研究

    整理、分析建国至今的9版药典,发现1953年版药典未见盐制法的相关记载,这可能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有关。此后,历版药典中关于盐制的规定有所发展和完善,但药盐制在质量方面目前没有相关质控标准。现行药典盐制法为先拌盐水后炒。根据传统习惯盐制按药材比例加盐2%左右,加盐水稀释4~5倍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