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23119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10期
     2.结果

    2.1 出诊时间、入院时间、介入治疗时间对比

    A组出诊时间、入院时间、介入治疗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急救成功率对比

    A组急救成功率97.50%(39/40),高于B组的80.00%(32/4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硬化或狹窄所引起的心内科疾病,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原因包括过劳、情绪过激、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等[2]。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由于该疾病病情严重及变化快约,导致约有45%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过程中或治疗之前出现死亡,而在院前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常规护理内容无法满足该疾病护理需求,护理有必要辅以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个性化护理是临床中一种以患者自身为核心的护理模式,通过结合患者病情、身心状态等拟定护理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结合其需求及治疗特点实施护理,最大程度减少外在因素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A组介入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急救成功率(97.50%),高于B组的(8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快速介入治疗,并提高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英. 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观察[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4):65-66.

    [2]蒋朝玲.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7):7249-7249.

    作者简介:李朋,出生年月:1986.9,男,籍贯:山东青岛,汉,本科学历,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急救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