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9240
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古丽巴哈尔·热依木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随访一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以上者,对照组10例,观察组16例,12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且有不超过一次心衰发作者,对照组8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2例死于心衰复发,观察组无患者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长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力衰竭;培哚普利;长期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5-02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长期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类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1]。近年来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4例,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表现分析都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有严重感染等患者。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4.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5.1岁。两组患者从性别、体征、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急性期给予患者相应的扩血管(硝酸甘油)、强心(西地兰)、利尿(呋塞米)、平喘(氨茶碱)治疗,急性期后给予患者消心痛和地高辛长期口服,随访1年观察效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培哚普利口服,住院期间每日2mg,早饭后30分钟口服,2周后增加为每天4mg,1例患者不能耐受,需要每天坚持服用2mg,一个月后有13例患者每天服用8mg,最大剂量为8mg[2],病情平稳后减为每天6mg或4mg,随访一年观察效果。

    1.2.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心功能的分级:Ⅰ级:不限制体力活动,进行日常活动时不会引起心悸、乏力、心绞痛、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Ⅱ级:轻度限制体力活动,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时有症状,休息后缓解。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到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是轻于日常的活动就可出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可缓解。Ⅳ级:不可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可能也会有症状,活动时加重。

    心力衰竭的治疗史:1949年-1968年期间,临床主要单纯应用利尿剂和洋地黄来减轻前负荷和增强心肌收缩力;1969年-1978年期间,主要应用硝酸甘油、a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减轻心脏前负荷;1979年-1985年,期间主要使用磷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复活剂等正性肌力药物治疗;1986年到至今,临床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抑制神经激素和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心力衰竭的治疗前景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过渡到基因领域,直接作用心肌的异常分子。

    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使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受到抑制[3],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生成,减轻水钠潴留,扩张外周动脉,达到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培哚普利是新研发的非毓基ACEI,此药物经口服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脱脂为活性二酸代谢产物,并以此形态经肾脏排出,对身体伤害小。培哚普利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动脉的顺应性,纠正心室的重塑功能,正常化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膜。而且此药每天只需口服一次,药效即可达到24小时,长期服用可使横纹肌供血、前壁和肾脏血流增加,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4]。培哚普利在临床使用中首次剂量是每天2mg,以后根据时间和患者的血压情况增加药量,每次增加2mg,最多不超过8mg,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仅与安慰剂相似,本组数据中有1例由于血压低不能耐受4mg的剂量,需要坚持服用2mg,但在以后治疗中有大约50%的患者可以耐受8mg的剂量,这说明培哚普利在临床使用中安全性很高。

    综上所述,培哚普利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减少心衰的复发次数,预防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延迟心衰病情的恶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军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