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19313
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刘强 戴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3.3 伤口感染:表现为伤口局部红、肿、热、疼痛和触痛,有分泌物,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加。处理原则:在伤口红肿处拆除伤口缝线,使脓液流出,同时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伤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如皮肤清洁和消毒不够、营养差、低蛋白血症、手术室空气污染、术中止血不彻底引起术后皮下血肿等因素。本组术后伤口感染率为12.5%,可能为术后皮下血肿形成、引流不畅有关。预防措施:术前积极纠正贫血、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通畅有效引流、加强预防感染治疗。

    3.4 皮缘部分坏死:术后2~3天即可表现为皮瓣呈暗褐色,触之无弹性并有移动感,部分有水疱,约2周后暗褐色皮瓣变成紫黑色,逐渐变成干硬痂皮,此时可判定皮瓣已坏死。原因:①切除瘤体量过多、缝合后切缘张力过大,皮缘缺血;②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皮下血肿形成,创腔胀痛剧烈,压迫局部血管,影响皮缘血供;③在剥离肿瘤的时候如果电刀开得过大,或者分离层次过浅,都容易造成肿瘤表面皮肤深层的血管损伤,影响供血。

    防治措施:①术中应充分估计合适的切除组织量,彻底止血;②术后积极换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切口理疗,T.D.P照射伤口;③如术后发现皮肤呈暗褐色,尚未完全坏死,可局部用硫酸镁溶液或75%酒精湿敷,有可能改善局部血运;④已坏死者,常为轻度坏死,一般不需清创处理,待坏死组织自然脱落时,创面可愈合。

    3.5 周围神经及器官损伤:面神经出茎乳孔(在乳突前方中点深部越2cm),在腮腺内向前横过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浅面,至下颌颈后方常分为上、下两干;干再反复分支,分支有互相合并成丛,即腮腺丛,而后形成5个终支又腮腺上、前缘级下端穿出,支配面部表情肌。同时腮腺管介于面神经颧支与颊支之间[8]。如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侵及此处时,手术切除瘤体可能伤及面神经及腮腺管,至面瘫及腮腺瘘。表现为周围性面瘫及涎瘘,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鼻唇沟浅、口角歪向健侧、露齿或哭、笑时更明显,不能鼓腮和吹哨,角膜易为异物损伤致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而影响视力。常伴有听神经的损伤,发生耳鸣、听力减低等。故术中仔细解剖,尽量避免损伤。术中发现损伤者应立即行面神经吻合术及(或)腮腺导管端端吻合术。术后发现面神经损伤后,应及时保护患眼,如经常用生理盐水滴眼、点眼药水、涂眼药膏、罩眼罩,严重者亦可暂时缝合上下眼睑,待面瘫恢复后在拆除。

    3.6 肿瘤复发:神经纤维瘤病以术后复发率高为特点,且因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体积较大,无明显清晰界限,无包膜,常常累及面部重要器官如口腔、鼻、眼及颅骨等,手术切除困难,为保留面部器官,往往不能完全切除瘤体,使面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复发率更高。本组病例8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肿瘤复发的2例,复发率为25%。表现为瘤体组织再度增大、局部沉重感、畸形明显。如术后发生复发,需再次行病例活检排除肿瘤恶变,否则应立即实施根治手术。

    4 结论

    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瘤体体积较大,常常影响面部器官功能障碍,面部畸形明显,患者不敢外出参加正常活动,心理状态不佳,同时影响家人的情绪,治疗方法常以手术切除整形为主,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外形、减轻瘤体负荷及面部器官功能[9]。手术切除后,虽然尚未达正常人的颜面形状,但与术前容貌相比,患者已能满意地参加社会活动,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以治疗棘手、手术并发症多、术后易复发为特点,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一旦发现问题应尽早处理,避免某些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黎介寿,吴孟超,盛志勇.整形与烧伤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31.

    [2]张涤生.张涤生整复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2.

    [3]何家庆,付祥林.周围神经纤维瘤I型的外科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20(6):502-503,507.

    [4]王炜.整形外科学(上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61.

    [5]黄方.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恶变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3,2(25):83-84.

    [6]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8.

    [7]薛文君,王明青,马晓东,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