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19295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儿童烧伤创面的效果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王连英,武凤莲,李洋
第1页

    参见附件。

     2.4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以t检验方法对两组治疗方法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炎症反应、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论。

    3 结果

    3.1愈合时间的比较:通过两组比较,治疗组创面愈合天数(10.7±3.6)与对照组创面愈合天数(14.6±3.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82,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见表1。

    3.2 创面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通过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的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35,P<0.05),治疗组创面的炎症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见表2。

    3.3 创面细菌培养情况的比较:通过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的细菌培养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5),治疗组创面细菌生长检出情况少于对照组,见表3。

    3.4 过敏反应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P>0.05),说明过敏反应与换药方法无明显关系,见表4。

    3.5 愈合后色素沉着或脱失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后3个月的色素沉着或脱失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 P<0.05),表明治疗组创面愈合后3个月的色素沉着或脱失情况少于对照组,见表5。

    3.6 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后3个月的瘢痕增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9, P<0.05),表明治疗组创面愈合后3个月的瘢痕增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见表6。

    4 讨论

    4.1 烧伤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每年约有300 000人死于火灾造成的烧伤。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好奇心强,而自制力、反应力、协调性及对于各种危险的预见性差,因此儿童烧伤无论是在全球人口还是在住院人口中都占有很高的比例[1],成为烧伤疾病中重点关注对象。儿童烧伤的危害性不仅在于一时的肉体痛苦和家庭的金钱、时间及人力的耗费,更重要的是,烧伤后所造成的瘢痕增生、肢体挛缩和功能障碍,将对儿童的身心成长造成巨大影响,对家庭和儿童本人都是巨大的伤害和负担。目前我国烧伤外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发展迅速,儿童烧伤临床治疗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对于烧伤专科医生来说,儿童烧伤的治疗原则要促进创面尽快愈合,减少感染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瘢痕后期并发症的出现。本课题治疗组远期随访愈合皮肤外观及功能明显改善,减轻深度烧伤后期的瘢痕形成,避免后期成形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

    4.2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个强有力的促细胞分裂因子,由Cohen在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过程中偶然发现。将小鼠颌下腺的粗制提取物注入新生小鼠时,由于直接刺激表皮生长和角化而引起眼睑裂早开、门齿早萌。用皮肤或表皮块进行体外培养研究也证实了它对表皮生长的直接作用。该提取物于1962年被分离纯化,并被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国内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已成功地研制出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DAN、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对多类细胞具有较强的促有丝分裂活性,从而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殖,加速创面上皮细胞增殖,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作用。在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由于机体本身对创面部位的修复机制,调动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创面积累明显增多。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虽然EGF受体数目增加、内源性EGF也在修复位明显积累,但因组织中EGF的含量普遍较低,即使所有积聚在创面的内源性EGF均能与受体结合,其分子环境中的EGF仍达不到最适水平,难以满足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发育的最大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创面组织中增加外源性EGF的浓度。金因肽有rhEGF的活性成分,辅以10%的甘油和甘露醇为保护剂,不仅加速创面上皮细胞增殖,提供创面良好的生理环境,对创面有较好的湿润保护作用。EGF在临床实践中已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多中心临床实验结果,但就世界范围来讲,其对于儿童烧伤的实际效果和长期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2]。

    4.3 复合溶菌酶是一种具有特异的杀菌机制和广谱杀菌能力的复合酶,其主要成分是溶葡萄球菌酶,该酶是一种由极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分泌的能溶解葡萄球菌的溶菌酶。该葡萄球菌酶能切断致病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中的β-1,4糖苷键,多重破壁杀菌机制使复合溶菌酶能能迅速杀死致病菌[3],包括杀灭多种对抗生素耐药的耐药菌, 并使细菌极难对它产生耐药性。皮肤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屏障功能,烧伤后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病理变化均与皮肤屏障的损伤有关[4]。儿童天性好动,烧伤后自身免疫力降低,创面感染机会增加,医用复合溶菌酶纱布换药可以杀灭细菌,从而减少感染机会的发生。复合溶菌酶是一种含锌蛋白酶,对烧伤创面修复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可增强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5],有利于细胞增生和维持机体对创伤的修复能力。复合溶菌酶本质是蛋白质,能随人体新陈代谢排泄,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6],使用后未见过敏反应,无刺激性疼痛,同时研究显示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对于儿童群体来说复合酶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创面用药。

    总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儿童烧伤具有双重功效,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感染及炎症反应,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今后儿童烧伤创面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Teresa Tse,Cindy H.Y Poon, Ka-Hei Tse,et al. Pediatric burn prevention: An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J].Burns,2006,32(2):229-234.

    [2]盛志勇,郭振荣. 烧伤学临床新视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46-256.

    [3]Wu JA,Kusuma C,Mond JJ,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