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损伤
编号:13307420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8期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 96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行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如: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伤口异物、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等,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具有强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强相关的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具有强相关性,并是其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当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提高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危险因素;手术感染;无菌原则;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466(2018) 08-0124-03

    口腔颌面部会伴有各类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导致细菌感染。颌面部损伤时,不但组织抵抗力下降,折碎的牙齿会损伤周围组织,引发深层次细菌感染[1-2]。医院感染是颌面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颌面部存在丰富的毛细血管,较为容易导致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影响患者预后[3-4]。因此,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I 96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1960例口腔领面部损伤手术患者,手术后感染患者69例。

    1.2 研究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如: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伤口异物、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等,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伤口异物、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等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伤口异物、使用抗菌药物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50岁以上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超过3h的感染率明显高于3h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伤口异物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伤口异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率明显高于使用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单因素结果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具有强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多因素相关分析:进一步对强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面常被污染,导致伤口感染,因此,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6]。手术时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方式,手术过程中应从各方面预防和控制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7]。特别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当采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8]。

    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过程中,多方面因素均可导致感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9]。本研究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具有强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强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以上相关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

    针对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提出以下预防措施:①感染高危人群(年龄超过30岁)术前应当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并根据受伤部位或细菌种类给予恰当抗生素,如:颅脑损伤给予磺胺类等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创口污染泥土给予抗破伤风病毒药物[10];②制定严格、全面的手术室规章制度,应当给予定期消毒,保持无菌环境;③对于高危人群,或合并糖尿病,或情况复杂的患者应当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口腔医师进行手术,保证疗效同时降低手术时间;④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等,控制血糖水平;⑤保持患者术后病房干净、清洁,对地面、空气及常用物品进行消毒,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具有强相关性,并是其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当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提高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Pitak-Amnop P,Herv6 C,Coffin JC,et al.Psychological care formaxillofacial trauma patients: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oral andmaxillofacial surgeons[J].JCramomaxillofac Surg,2011,39(7):515-518., http://www.100md.com(唐圣斌 雷邓 李玉峰)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