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25202
骨修复材料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3期
     2.3.2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因“右下颌骨囊肿术后7年,复发2个月”于笔者科室就诊。7年前患者于外院行右下颌骨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右下颌骨表皮样囊肿。2个月前患者自觉原创口处按压疼痛前来就诊,拍片发现右下颌骨囊性病变。口内检查发现44-46牙缺失,右下颌磨牙区前庭沟无明显肿胀,未触及“乒乓球感”。既往体健,否认系统病史,术前血常规、血凝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于全麻下行“右下颌骨囊肿切除术”,术中植入奥邦骨修复材料0.6g,严密缝合术区。术后病理:右下颌骨角化囊肿。术后2周复诊拆线,创口愈合良好,无骨粉排异,牙龈无红肿。术后1、3、6个月定期复诊,均无骨粉排异现象发生,复查口腔全景片见图3。

    3 讨论

    骨缺损修复的细胞学基础是成骨细胞的形成,成骨细胞在各种生长因子的诱导下增殖、分化、合成基质,新骨形成和新骨内血管的再生所需要的微环境是不同的,保证骨缺损区无非骨生长细胞长入,是形成良好新骨的关键。颌骨囊肿术后遗留的骨质缺损修复的方法众多,但各有不足之处。血块充填法依靠患者自身骨愈合能力修复过程缓慢,成骨性较差。小型颌骨囊肿骨缺损的平均愈合时间需要1年,而中型及大型颌骨囊肿则需要2~5年[2],增加了术后感染几率,牙槽嵴高度得不到恢复,增加义齿修复的难度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