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3年第7期
编号:13157412
感冒“常造访”,调治有良方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家庭用药》 2013年第7期
     常常感冒的人,体质偏差,脾胃虚弱,身常觉冷,四季易寒。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升清,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源,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共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运行之根本。脾胃虚弱,则运化水谷精微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易致精神不振。《内经》有云:“神者,水谷之精气”“气血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之”。精力欠佳者,抵抗力偏弱,易感冒,常出现恶寒,鼻塞,流涕,头晕,纳少,腹胀,大便不利或溏结不调。或平时饮食挑剔,食欲不佳,时常感冒。一遇外感,就恶寒,头痛,全身酸痛,纳少,胸闷,腹中不适。

    脾胃虚弱,一者先天不足,二者后天失养。欲去其病,必求其源。外感要治,病根也要拔除。

    先天不足,肝胆偏弱

    先天脾胃虚弱者,肝胆功能偏弱。《内经·宝命全形记》曰“土得木而达”,木旺则土健。脾胃位居中焦,在五行属土。肝胆者,五行属木。肝者,将军之官,中之将,为阴中之阳脏,主疏泄,主藏血,主要通过胆囊中胆汁的排泄而起作用。胆汁由肝脏产生,贮存在胆囊中,当进食时,肝脏会根据进食量的多少排出适量胆汁,以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杀除食物中的有害菌。《内经·六节藏象论篇》中说:“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正是由于胆汁有帮助运化食物、化生血气的作用。肝弱者,胆汁薄,脾胃虚弱,易致伤风感冒,可常服用黄芪精口服液或四君子汤配服藿胆滴丸,或玉屏风散合用藿胆滴丸,或健胃消食片和服藿胆滴丸,对于小儿可单用藿胆滴丸。

    后天失养,对症用药

    后天脾胃虚弱者,多因饮食不节,误用或过用苦寒之品而致脾胃虚弱。常常纳谷不香、食欲不振、口涩、口淡,常常感冒、发冷、发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甚至腹痛、便溏、四肢无力、语声低微。可服用健脾丸或理中丸加用藿胆滴丸,或藿胆滴丸加用人参健脾丸。平时可常服山楂汤、乳酸菌素片等。

    脾胃虚弱之人,患上实热型感冒,出现头痛、咽痛、发热时,可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银翘解毒丸配藿胆滴丸;伴音哑声嘶者,可服六神丸或黄氏响声丸合用藿胆滴丸或健胃消食片;由于脾胃虚弱常常感冒而致慢性鼻炎者,可单用藿胆滴丸,待鼻炎好转再加用治疗脾胃虚弱之药。另外可以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慢跑,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藿胆滴丸为何可治脾胃虚弱型感冒

    脾胃虚弱者,舌苔色白,微腻,或舌有齿痕,因体内有寒湿和宿食积滞,久之易积而气热,出现胃肠寒热错杂证,状如感冒。

    藿胆滴丸由广藿香油和猪胆酸制成。广藿香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有发散表邪、化湿、和中、止呕、醒脾胃之功。现代研究发现其有抗炎、抗过敏、镇痛、提高免疫等作用。猪胆酸有清肺化热、清热解毒之功。现代研究发现其有抑菌、助消化之作用。

    藿胆滴丸有疏散表邪、清热化湿、醒脾健胃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反复感冒之人服用。, 百拇医药(叶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