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14112
何裕民教授揭密中医药(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现代养生》 2007年第11期
     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告别谬误的过程

    记者:您以前写过一本书叫《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提出中医的很多诊法还保留着巫术的痕迹。这次和方舟子的对话中,您也说过:“我刚入门中医的时候,有着和方舟子一样的看法。”从那时到现在的观念转变是怎么获得的?

    何裕民:鲁迅曾经在他的文章里谈到过,他小时候父亲得病了,中医给他开的方子要用的药引子是一对原配的蟋蟀,这件事情成了人们指责中医的证据。其实这是当时那位医生给自己预留的退路,假如你这个病治不好的话,他可以说你这个药引子找的不对……这种欠缺实证的东西其实是中医的糟粕。但随着这种批评,中医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去糟粕、留精华的过程。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告别谬误的过程,这是恩格斯说的,西医也同样。

    比如关于激素的认识,60年代风行的“塞里”学说使人们滥用激素,以至成为祸害。关于抗生素认识也一样,人们认识到抗生素意义的同时也意识到滥用的恶果。西方医学在很多地方,大胆地告别了过去的错误,所以进步较快。中医的确有一个怎样大胆地和过去保持某种距离的问题。不要认为古人记载的都是好的,今天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方子可能就不太适合今天的人群了,需要新的总结,进行临床检验。既然是科学,就应该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来对待,而科学精神中核心的就是质疑、综合与创新。

    另外中医人还需要自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