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
编号:13622364
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用药规律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
     摘要 目的:分析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用药规律。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唐启盛教授门诊,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1例、160诊次,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建立常用药物之间的网络关系模型,分析其内在规律。结果:1)总结出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基础方剂;2)总结出常用药物的配伍规律。结论:关联规则可应用于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研究。

    关键词 老年抑郁障碍;关联规则;益肾调气。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rofessor Tang Qisheng′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geriatric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Cases of totally 51 patients and 160 visits,from the clinic of Pro. Tang in 3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Dec 2013 to Jun 2014,were collected.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net model was set up between frequently used drugs to analyze Tang′s medication rules. Results:1) Basic formulation for geriatric depressive disorder was summarized. 2) The partnership rules of frequently used drugs were summarized. Conclusion:Association rules can be use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famous physicians in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Geriatric Depressive Disorder; Association Rules;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Qi

    中圖分类号:R249;R2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01.049

    老年抑郁障碍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与普通人群抑郁障碍不同,临床上情绪低落可不突出,而往往多以焦虑、躯体症状、睡眠障碍等为主诉就诊。本病属于中医“郁病”“虚劳”“癫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不寐”等病证范畴。

    唐启盛教授在该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30余年的丰富经验,病机把握准确,用药灵活多变,临床疗效显著。关联规则[1]是数据挖掘的一种,善于建立药物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挖掘药物间的内在规律,近年来在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整理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医案,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方面的应用前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唐启盛教授门诊,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1例、160诊次。其中男15例,女36例,男女比例1∶2.4;年龄最小60岁,最大91岁,平均年龄65.78岁。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编纂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A.在同一个2周时期内,出现与以往功能不同的明显改变,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其中至少1项是(1)心境抑郁,或(2)丧失兴趣或乐趣。注:症状的诱因不可归为一般躯体疾病。

    1)每天大多数时间存在心境抑郁;2)明显的丧失兴趣和乐趣;3)显著的体重下降或增加;4)失眠或嗜睡;5)精神躁动或迟滞;6)虚弱或精力不足;7)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感或过度自责;8)思考能力减弱;9)反复想到死亡。

    B.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C.这些症状并非由于某种物质或由于一般躯体性疾病所导致(直接)生理效应。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中“郁病”部分制定。主要表现为神情抑郁为主,兼见兴趣索然,烦躁,思维迟缓,疲乏无力,失眠,善忘,性欲减退,食欲下降。

    标准使用:同时具主证中其他证四项以上,且症状持续至少2周者。

    1.3 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以上;2)符合上述西医学诊断标准;3)符合上述中医学诊断标准;4)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

    1.4 排除标准 1)患有继发抑郁障碍的躯体疾病;2)生命体征不平稳者;3)严重失语、失认无法沟通者;4)属重度抑郁发作者;5)已知的酗酒或物质依赖者;6)拒服中药及有自杀倾向者。

    1.5 观察内容 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中医望、闻、问、切等四诊信息,所予中药处方及用量、服法等数据。

    1.6 数据处理 建立数据库,将上述数据录入、整理,建立SPSS格式数据文件。数据整理完毕后,确认无误,生成统计所需数据库,锁定备用。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 20.0统计软件的频率描述统计方法对各药物进行频率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中关联规则中的网络图法及广义规则归纳(GRI)建立药物关系的模型,根据支持度的高低,提取高频率药物的配伍规则并输出其网络关系图。, 百拇医药(孙文军 张雅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