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4
编号:13619263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4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多由于体虚外伤,外邪入侵所致。現代医学认为[7],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是急性期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发展过程中已无细菌的继发感染。研究显示[89],慢性盆腔炎主要因炎性反应因子释放,加速网络级连锁反应,同时因免疫病理损伤的存在,加剧盆腔的病理损伤。因子宫与输卵管内腔相通,盆腔炎性反应往往累计卵巢、盆腔腹膜及周围组织,故慢性盆腔炎常累及内生殖器。在未受到病菌感染的情况下,女性生殖系统防御功能能够有效组织细菌的入侵,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由外部感染病原体后,导致盆腔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如未及时获得有效治疗,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学认为[10],慢性盆腔炎属“带下”“癥瘕”范畴,主要因气滞血瘀、寒凝血滞,湿热壅盛导致,久必凝滞,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湿热之邪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原因。其保证疗效的重点因素之一是药物在病变局部的吸收、病变局部的高药物浓度以及盆腔血液循环的改善。研究使用的灌肠方剂主要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中丹参能够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排脓生肌;赤芍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紫花地丁、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败酱草能够消痈散结;川楝子能清肝火、泄郁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1],鱼腥草中含有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赤芍中含有牡丹酚、芍药苷,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丹参能够有效降低全血黏度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