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4
编号:13619314
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及靶器官损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4
     53从痰湿论治中年以后,正气渐亏,气血津液运化无力,化生痰湿,产生壅滞;或湿浊凝聚,气机不畅,聚而为痰;或痰浊上犯,血运不畅,痰湿互结,瘀阻经脉,皆可导致多种病症。与瘀血相同,痰湿即可为因,也可为果。王雄等[26]研究证明,高血压中医辨证为痰证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并针对患病比例高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运用,与对照组比较,血压、脉压均明显降低,同时,多种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也有了显著的降低。PP增大多并见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及冠心病等多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之中,其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以肾气不足为主,标实则以血瘀、痰浊最为常见,临证之中,虽有从肾论治、从瘀从痰论治之侧重,但多兼顾并施,补肾、活血、化痰并举,灵活变通。

    综上所述,随着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研究,PP增大已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或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减少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改善动脉顺应性、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缩小脉压将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目前尚没有明确降低PP的药物,中医研究也刚刚起步,多是在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治疗中观察中药对PP的影响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