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5
编号:13597067
浅论《黄帝内经》“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与五脏调控系统(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5
     总之,《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对自然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的适应,是通过五脏调控系统完成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医学理论的论述,也都是以五脏调控系统的认识为基础的。其时藏阴阳理论将以五脏调控系统为代表的人体,在不脱离自然时空的条件下,从整体角度加以研究,从而能够比较全面而合理地阐述人与自然、形态与功能、物质与精神等之间的复杂联系,形成中医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2]。

    3“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与五脏调控系统的特点

    31整体地把握人体生命《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主要运用了“以表知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司外揣内”(《灵枢·外揣》)的整体推导方法,通过生命活动的种种外在表现进行分析和认识,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人体。所谓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就是设法认识进行生命活动的人体的整体特质,由此形成了五脏调控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整体观。这种整体观的思想,十分重视五脏调控系统的整体联系与功能,而不过分注重各脏腑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形态与功能。

    五脏调控系统虽是由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但它所具有的某些性质,又是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这是因为,组成五脏调控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着本质的、有机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体系统的变化。这种联系比起各个部分乃至整体的运动,比起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有优势,否则五脏调控系统即不能维持,人的生命也将终结。五脏调控系统所具有的新的性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