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5
编号:13597066
浅论《黄帝内经》“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与五脏调控系统(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5
     5五脏调控系统与机体稳态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有机体当内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来保持其机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为保持其机能稳定而形成的调节过程,被称为机体的环境稳定或称稳态[7]。研究说明人体不仅可以对随机发生的、无周期性的、不可预测的环境刺激作出调节反应(反应性稳态),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通过机体内部遗传性的周期测定或定时系统(生物钟),在预期发生的环境刺激之前,就能预先调整生理系统的调定点,使机体可以最有效地产生反应,或在外环境变化之前即以最大效率激活稳态调节机制(预言性稳态)[8],其内源性生物节律的本质即是预言性稳态的反映。稳态的维持主要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来调节,它们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稳态的调节功能。

    对照五脏调控系统的功能与特性,可以发现,五脏调控系统与机体稳态调节系统具有相同的功能及非常相似的调节方式,稳态的调节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然而中医学五脏调控系统也十分重视心神的作用,提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二者如出一辙;两者也都十分重视随时间节律变化的调节机制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