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5
编号:13597154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本质与“天人”时空结构的相关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5
     1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渊源

    11中医“天人相应”是指人在时间和空间下与自然、宇宙的对应关系回归中医理论的思想源头,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影响了《黄帝内经》对人体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关联的认识。由此,在“天人相应”思想中,需要解决对其中2个对象的中国古代哲学认知。其一是对“天”的认识,其二是对“相应”的认知。中医学研究人体、疾病此类客观事物,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命”等社会、政治范畴中的“天”[1],并不适用于解释中医学中的“天”,但中医学的理论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哲学,这使得中医学对“天”的认识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无法从古人对“天”所有认识中单纯的剥离出来。通过《黄帝内经》中对“天”的应用,在中国古代哲学对“天”的理解中找到合适的解释,对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进行恰当的剖析是较为合适的。

    《黄帝内经》中常“天”与“地”并出,以天地代表人体之外的自然环境,“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老庄以前,因社会、政治的条件需求,中国古代哲学对“天”的认识常将自然“天”之力转嫁于神性之“天”,逐渐覆盖“天”之自然性。而老庄崇尚自然天道的思想逐渐消解“天”之神性[23],以“天”之自然性对待天人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