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8
编号:13590822
牛蒡子苷元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8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我国妇科肿瘤的第2位,而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常规放化疗虽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但患者对于小剂量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大剂量治疗则由于其细胞毒性,患者易无法耐受而影响临床治疗,因而更安全有效的低毒性治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中医学中并无子宫内膜腺癌的病名,据其主要临床特点将其归属“崩漏”“痛经”“癥瘕”“五色带下”等范畴,认为正气虚弱、血瘀、气滞、湿毒、热邪等为子宫内膜腺癌的主要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之症。患者疾病初期邪盛而正虚明显,后期则随疾病病情进展出现气血阴阳虚弱,表现为肝脾肾三脏具损,而肾虚肾脏受损最甚[7]。尚洪宇[8]研究认为,长期肝肾亏虚、冲任二脉失调导致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同时也与脾虚生湿,湿蕴化热,湿热注于胞宫,与癒血互结化为邪毒所致有关。目前关于中医药抗肿瘤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多,充分反映出中药所具有的潜在抗肿瘤作用,李柳叶等[9]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黄酮通过降低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陈寒露等[10]研究发现,姜黄素通过上调抑制基因NKD2的表达,抑制Wnt信号通路进而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的生长。武超等[11]研究表明,黄芪皂苷Ⅱ可增加人肝癌细胞株HepG2对5FU的敏感性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