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8
编号:13590679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生育医方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8
     由以上两首生育医方可以看出,在《武威汉代医简》时期,医家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开始认识到“无子”并不仅仅由单一因素所导致,而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这是我们中医在认识生育疾病上的一大进步。

    26生子性别

    现代人口学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持续攀高且居高不下的异常现象,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的内在动因主要是生育“男孩偏好”及相应的生育选择行为[13]。而这种生育偏好在简帛医书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在《胎产书》中,其中提到“产男”的医方有6首,而“产女”的仅有2首,其中还有一首为治疗“字而多男无女而欲女”的医方[4]。从此类医方的药物组成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吃“爵(雀)罋(甕)、方苴(咀)、蒿、牡、卑(蜱)稍(蛸)、(蜂)房中子、狗阴”等阳性的东西则“必产男”;吃“黑母鸡”等代表阴性的食物则产女。这种认识虽然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这种“内象成子”正是古人“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的体现[14]。

    3生育医方特点

    根据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医方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医方具有以下特点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