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8
编号:13555325
热敏灸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8
     3.2 “辨敏施灸”的经典依据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论述:“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腧穴具有“通过按压等方法会产生特殊感应”的敏化特征。《黄帝内经·灵枢·五邪》再次列举临床病例论述腧穴的敏化特征:“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表明穴位具有“按之快然”的敏化特征。上述经文阐明的“辨敏施针”之大法显而易见,为临床辨敏施灸奠定了基础。

    3.3 “辨敏施灸”与“辨证施灸”关系 长期以来灸疗临床多采用“辨证施灸”的诊疗模式,忽视了穴位状态,缺少择敏的过程,影响了灸疗疗效的充分发挥。陈日新等在充分认识到腧穴具有状态之别的本质属性后,结合临床施灸经验,提出“辨敏施灸”新概念,倡导临床艾灸时不仅重视“辨证施灸”,更强调“辨证选穴、择敏施灸”(简称辨敏施灸),能够显著提高灸疗疗效。

    3.4 “辨敏施灸“的临床指导作用

    3.4.1 辨敏定位 腧穴是针灸获效的基础,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针灸的临床疗效。陈日新通过对热敏灸感的系统研究,提出腧穴的精准定位方法是辨敏定位,即是根据热敏灸感来精准定位,只要出现热敏灸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即可认为该部位为热敏腧穴。热敏穴位的定位是以传统辨证选穴为基础的经穴部位作为热敏穴位探查的高发区域,然后在上述穴位热敏高发区域进行悬灸探查,当悬灸至某一部位出现上述透热、扩热、传热等6种热敏灸感中的1种或1种以上时,此部位就是热敏穴位的准确位置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