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3
编号:13510742
中药外用毒性的特点与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3
     1 常用中药的外用毒性

    中药外用毒性主要分为2个方面,一是口服无毒中药外用时的毒性反应,二是毒性中药外用时的毒性刺激作用。

    通过对外用存在毒性的中药进行研究,发现一些常用的中药口服没有毒性,但是作为搽剂、汤剂或软膏剂外用时会表现出对皮肤和中枢神经的不良刺激[2]。比如常用中药黄芩外用时会引起恶心呕吐[3],头晕等不良反应;口服无毒的中药蓖麻子外用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下肢有风团样疹块等不良反应[2]。类似的中药还有冰硼散、白芥子、麝香等,口服均没有毒性,但是外用时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或中枢神经过敏反应[4]。

    此外有些口服有毒性的中药在外用时也会引发不良刺激反应。比如毒性中药马钱子在外用时会引起皮肤过敏,皮肤红硬,痒等不良症状;大毒中药草乌[1]外用会致使皮肤红肿,灼痛,水泡,溃疡。类似的中药还有冰片、斑蝥、仙人掌等,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4]。

    2 中药外用疗法分类

    中药外治疗法通常将中药施于患处或者穴位,使中药作用直接集中,增加了中药在患病部位的有效浓度,效果显著,避免了中药对机体胃肠道的刺激[5],常用的中药外治疗法有药浴法、熏蒸法、敷贴法、艾灸,目前也出现了很多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疗法及多种传统疗法相结合的疗法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