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1
编号:13473953
基于关节液代谢组学变化研究刺络药物罐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中国老年人约占19.4%。KOA特征是关节软骨逐渐丧失,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软骨下骨增厚,骨肥大和新骨形成。KOA最常出现临床症状,包括伴有疼痛,僵硬,肌肉無力,畸形和不稳定的身体功能丧失[1]。此外,随着疾病进展,KOA损害了患者的正常生命质量,并增加了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代谢组学的使用为早期发现疾病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关节液与膝关节组织直接接触,关节软骨的分解产物可能首先在关节液可以在血清和尿液中检测到[2]。与在血清或尿液中发现的比较,在关节液中发现的这些代谢物更加集中,这增加了可靠的早期检测关节损伤的可能性[3]。迄今为止,相关指南建议使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KOA的治疗非常有益。然而,这些药物仅有助于轻微减少短期疼痛,并且不会改变KOA的自然病程或进展[4]。刺络药物罐疗法在精确的穴位,疼痛区域或反射区域上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局部刺激或压力。刺络放血加药物罐疗法是用放血针或三棱针、粗毫针等刺破人体特定穴位的浅表脉络,然后将经特定中药煮制过的竹罐吸附于体表刺血处,以吸出瘀血、防病治病的方法。常用于治疗肢体关节疼痛、偏瘫等病症。迄今为止,刺络药物罐疗法已在东亚,中东或中欧和北欧等不同文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实践[5-6]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