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530399
帕金森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汪鸿浩 鲍远程
第1页

    参见附件(472KB,3页)。

     【关键词】帕金森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2-60-0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报道,该病是一种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变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调节障碍为主要特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可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55-65岁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0·3/1000,在年龄≥85岁时,发病率上升为4·4/1000m。如此高的患病率,使之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秘尿系统感染等。病情发展到晚期将会全身僵直,卧床不起,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环境污染和某些尚未认识的原因,此病也有向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发展的趋势。

    如果一个患者具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调节障碍中至少具备两项,前两项至少具备其中之一,而且左旋多巴治疗有效,同时排除了其他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但是在PD的I临床前期或亚临床表现方面却很难认识,尤其是在诊断青年期帕金森病方面易导致误诊误治。如果能够早期认识亚临床或临床前期的青年人PD,及时的药物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病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Feamley和Lees[6]认为帕金森并患者从多巴胺神经元开始缺失到症状出现潜伏期大约5年。因此,客观的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为帕金森病的早期干预及延缓病损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其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早期或亚临床方面诊断帕金森病的方法主要有生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7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