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7期
编号:11527010
壳甲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孙海鹏 史宝林 陈晓峰 刘晓满
第1页

    参见附件(380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临床确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静脉滴注,1次/d)及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500 μg,肌内注射,1次/d)和壳甲丸(1丸,3次/d),连用60 d。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左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和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主观症状改善率(85.7%)高于对照组(48%);治疗组正中神经(治疗前42.1 m/s升至治疗后46.2m/s)、尺神经(治疗前44.8 m/s升至治疗后47.9 m/s)、腓神经(治疗前33.6 m/s升至治疗后38.2 m/s)、胫后神经(治疗前40.2 m/s升至治疗后47.4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1]临床上以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或过敏、麻木、热感或冰凉感为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植物神经、颅神经损害,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亦可合并糖尿病足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而致残。目前认为DNP主要为代谢障碍和源于微血管病的缺氧损伤。本研究采用壳甲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以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为依据,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SNCV)为客观指标[2],进行疗效判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诊断符合1993年上海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专题会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8例。全部为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4~79岁,平均62岁,病程4~22年,体质量46~78 kg;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