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4期
编号:11528676
64排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
64排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Sectional roentgenography tomography;X-ray Computer;Angiography

    导管法冠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冠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方面的考虑,需要寻找无创性检查技术来代替。16排螺旋CT评价冠心病已取得一定进展,新开发的64层MSCT又有新的飞跃,本研究目的是与导管法冠脉造影对比,探讨64层MSCT对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 48例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同时接受介入冠脉造影和V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相差时间在2周以内)。男27例,女21例;年龄38~75岁,平均61.2岁。本组患者CT扫描时心率均控制在65 BPM以下[1]。无明显心率不齐。无碘过敏史。

    1.2 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 检查使用GE LightSpeedVCT扫描仪。Nemoto dual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优维显370,经肘静脉注入,流速5 ml/s。造影剂用量70 ml,盐水40 ml。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扇区重建,层厚0.625 mm,螺距0.22-0.31,扫描速度0.35 s/rot。原始数据分别在20-90 相位重建,间隔10%。筛选出最佳图像用于血管评价。图像重建采用VR、MIP、血管树和MPR进行多角度观察,特别是开口、分叉、迂曲及严重钙化部位。对于可疑狭窄区域,常规重建所有序列,反复对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