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795057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乳喂养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乳喂养; 进展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早产儿呼吸治疗和管理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低体质量儿(LBW)、极低体质量儿(VLBW)和超低体质量儿(ELBW)的生命得到挽救。决定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时间长短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就是喂养问题。母乳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有许多文献报道用早产儿母亲自己的母乳喂养早产儿的好处,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尤其是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争论和困难。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

    1.1 营养代谢的特点 VLBWI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大多是在妊娠后期增加的,因此能量储备低,又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脑、肝等代谢活跃器官占身体比重高);蛋白质合成转化率高;为满足脑的代谢和能量需求,对糖的需要增加;脑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使必需的脂肪酸(EFA)的需求也增加;不显性失水增加,经常从尿中排出大量的溶质和水份。而与其高代谢高需求不相适应的却是不成熟的胃肠道功能;胃肠蠕动较慢;肠道消化酶及生长因子合成有限;应急状况较多(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所以,常常产生喂养不耐受,若喂养不当,可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愈后[1]。

    1.2 能量需求 在没有外源性能量供给的情况下,按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消耗209.20~251.04 KJ热量,1 kg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只能存活3~4 d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