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20期
编号:11812045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
雷尼替丁,次枸橼酸铋,甲硝唑,白芨,普鲁卡因,氢化考的松
    丁忠秋 吕昌良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吉林省蛟河市卫生防疫站;

    【摘要】目的研究对雷尼替丁、次枸橼酸铋、甲硝唑、白芨粉、普鲁卡因、氢化考的松采用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口服雷尼替丁150 mg,2次/d,饭前服药,次枸橼酸铋110 mg,4次/d口服,均在三餐前30 min及睡前30 min服药,局部灌肠给药,甲硝唑0.5 g,白芨粉10 g,普鲁卡因300 mg,氢化考的松100 mg,加生理盐水150 ml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 ......
------
     【摘要】目的研究对雷尼替丁、次枸橼酸铋、甲硝唑、白芨粉、普鲁卡因、氢化考的松采用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口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饭前服药,次枸橼酸铋110mg,4次/d口服,均在三餐前30min及睡前30min服药,局部灌肠给药,甲硝唑0.5g,白芨粉10g,普鲁卡因300mg,氢化考的松100mg,加生理盐水150ml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一个疗程共治愈25例,占71%,其中轻型23例,重型2例,好转6例,占17%,其中轻型5例,重型1例,无效4例,占11.4%,其中轻型2例,重型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5%。结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疑难病之一,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因素与结肠局部过敏有关,如长期炎症刺激可使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下降,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使患者遭受极大的痛苦,而使生活质量下降,长此下去还可能发生恶变结肠癌的可能。本文使用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中西药相结合确得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主要是雷尼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抑制组胺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抑制胃酸分泌,减少了对胃肠道黏膜及溃疡的腐蚀,同时应用次枸橼酸铋对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它可以覆盖溃疡表面,防止刺激性食物对溃疡面的侵蚀,有利于局部黏膜的修复,结合局部用药、灌肠疗法,使用甲硝唑、白芨粉、普鲁卡因、氢化考的松等混合后保留灌肠,灌肠时使臀部抬高30°以上,使药液在肠道保留30min,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主要是由于药物能直接在肠道内局部发挥作用,能杀灭溃疡面周围的细菌感染,抑制肠道蠕动,使药液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应用氢化考的松能增加抗菌药物的效果,并能提高免疫功能,尤其是中药白芨具有抗炎及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作用,并有收敛及止血作用。总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疗效可靠,深受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雷尼替丁;次枸橼酸铋;甲硝唑;白芨;普鲁卡因;氢化考的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