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7期
编号:11935859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性胸水行胸膜粘连的应用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章革民 黄严春 孙安平 朱雄林 胡丽灵 袁光华 邱俊源
第1页

    参见附件(1417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肝性胸水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放胸水后行胸膜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肝性胸水病例9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注入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剌抽胸水。两种方法均给予护肝、输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观察其胸水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胸水消退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性胸水行胸膜膜粘连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无胸腔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1],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肝性胸水的发病率约为5%~12%[2],一旦出现往往预后较差。为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治疗经验,现将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92例肝性胸水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科就诊的92例住院患者,男58例,女34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8.31岁。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脏病学会于西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3]。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78例,酒精性肝硬化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

    1.2 操作及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内径16Ga)。 操作方法:取腋前线至肩胛线间行B超定位(液平面最宽处定位)。患者取坐位,局部消毒,铺巾,麻醉,用配有弹性导丝引导的穿刺针进行胸腔穿刺,突破感消失回抽有胸液后,拔除穿刺针外套管,将J型弹性导丝沿穿刺针送入胸腔5~8 cm左右,沿弹性导丝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可先用皮肤扩张器扩张穿刺路径),使其保留8~10 cm,拔出弹性导丝,外留导管用蝶型固定夹,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固定,末端接引流袋。定期开放开关,避免引流液1 h超过1000 ml,24 h超过3000 ml,至胸液量少时注入斯奇康10~20 ml,每周二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