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9期
编号:11934240
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张倩
第1页

    参见附件(134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12例脑梗死患者。均分别于发病后1、7、14 d,对照组抽1次空腹静脉血进行CRP测定检查统计并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CRP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脑梗死组:轻型、中型、重型CRP水平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进行CRP水平检测对临床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的指导指标。可以做为病情发展程度的监控指标,其CRP水平值越高, 脑梗死病情更重、预后越差。

    【关键词】 脑梗死;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为了探讨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发病时间<72 h;②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及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有明确的脑梗死病灶。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肝、肾功能衰竭患者;②有急慢性感染、褥疮、压疮患者;③1个月内有外科手术、急性创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④近3个月有心肌梗死、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⑤服用炎症抑制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12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19例,女94例;年龄45~78岁,平均(61.2±3.2)岁;平静状态下起病124例,激动或动态下起病65例。临床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78例,肢体瘫痪65例,语言障碍21例,视物模糊12例,中枢性舌面瘫49例,意识障碍6例,伴癫痫样发作1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