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679
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作用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张艳军 邢文峰
第1页

    参见附件(1437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康复作用。方法 102例脑瘫患儿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小脑电刺激+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进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的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作用显著。

    【关键词】 小脑电刺激;脑瘫;康复

    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该病一般不能治愈,但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减轻残障,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康复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训练,综合治疗,全面康复。小脑电刺激治疗是近些年来兴起的疗法,广泛用于成人康复。近年被逐渐用于儿童脑性瘫痪。研究表明[1]电刺激小脑顶核可通过神经源性保护作用而减轻脑损伤和促进脑功能恢复。作者于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小脑电刺激结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102例,平均年龄4个月~3岁,男57例,女45例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2],按就诊时间随机分成两组,①观察组(小脑电刺激+常规康复治疗)50例,其中痉挛型46例,手足徐动型2例,迟缓型1例,共济失调型1例;②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52例,其中痉挛型45例,手足徐动型3例,迟缓型3例,共济失调型1例。所有脑瘫患儿均接受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方法治疗基础上加小脑电刺激治疗。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主电板置于双耳后乳突处,每次30 min,1次/d,每周5 d,疗程3个月。

    1.2 方法 根据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儿童脑性瘫痪中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标准分型,疗效判定参照马若飞等[3]制定的疗效评估标准,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4](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在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分别进行评价和记分。疗效评估标准为①治疗前后主要功能评分在12分以上或各项总分进步之和达到20分以上为显效;②主要运动功能评分6分以上,进步总分达到10分以上为有效。1岁半以内患儿评估时加分以抓握、站立、独立3项达到6分标准记为9分,达到3分算6分;③各项总分之和小于5-10分者为无效。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医用统计程序SPLM软件包进行分析和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评价结果 两组脑瘫患儿疗效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改变。除个别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初有不舒服的表情和哭闹外,大多数患儿能耐受电极处局部刺激感,治疗中无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脑瘫是出生前后发育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导致大脑传导功能失常,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及视听觉、语言等障碍,导致多重性的残疾。临床强调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全面康复。Vojta和Bobath等神经生理学疗法是基于儿童脑神经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强这一特性,以正确的手法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协助产生正常的反应,通过反复刺激和训练使其逐步发展正常的运动模式,是现代康复中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文献表明[5],小脑与大脑皮质之间存在着往返的纤维联系,电刺激小脑或小脑顶核缺血区局部脑血流增加,脑循环改善,脑电图复原,脑损害减轻,这种改善属于小脑的神经网络的神经源性适应性保护作用机制。通过这种神经源性保护作用可有效减轻脑损伤,促进脑功能的恢复。Davis[6]报道600例脑瘫患者中90%接受了小脑电刺激治疗,其中85%痉挛型脑瘫患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包括流涎、语言、情绪、姿势、步态、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运动能力等。我们采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常规康复疗法,经过3个月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有更明显的疗效(P<0.01),说明小脑电刺激有减轻脑瘫患儿脑损害,改善其脑功能,促进运动功能的作用。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临床应用条件简单,提示小脑电刺激可作为脑瘫患儿康复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 考 文 献

    [1] 周洪语,沈健康,等.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血性损害.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4):216.

    [2]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河南科技出版社,2004:29-60.

    [3] 马若飞,齐有位.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和疗效评估标准探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3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