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850
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冯红波
第1页

    参见附件(130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变应性鼻炎(A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AR患者(AR组)脱敏治疗(1年)前、后血清IL-18水平。结果 AR组脱敏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脱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脱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在AR组中低表达,而在脱敏治疗后表达增高,提示IL-18在变应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脱敏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白细胞介素-18;免疫疗法

    The serum level of interleukin 18 before and after SIT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role of IL-18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 The serum levels of IL-18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and the health control were detected by ELISA before and after SIT (for 1 year).Results The levels of IL-18 in patients before SI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and the levels after SI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SI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althy after-SIT.Conclusion IL-18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lergic inflammation and the SIT therapy.

    【Key words】 Rhinitis,allergic;Interleukin-18; Immunotherapy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其发病过程中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尤其是Th2细胞因子异常高表达起了重要作用,而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具体作用尚有争论,本文拟通过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来探讨其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在我科就诊的AR患者(AR组)116例,其中男62例,女54例;年龄13~68岁,平均32.2岁。均采用记分法(1997年11月海口会议修订标准)及过敏原体内(过敏原点刺试验)及体外检测(血清总IgE测定)诊断为常年性AR。所有患者就诊前未行系统性脱敏治疗,6个月内未用类固醇激素治疗。40例为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30.5岁;均无变应性疾病史,6个月内未用过类固醇激素。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血清IL-18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IL-18定量试剂盒购于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以标准品1000、500、250、125、62.5、32、16、0 ng/L之A值作标准曲线,结合样本的A值(所有A值都减去空白值)计算出各样本的IL-18含量。

    1.3 方法 治疗前,全部患者进行症状评分,进行过敏原点刺试验(点刺),并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同时测定AR组及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进行正规脱敏治疗(根据点刺试验结果决定脱敏制剂种类)1年,经症状评分判断疗效。复测血清IL-18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集中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及时检查,确保数据无错误、无遗漏。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如表1所示,AR组脱敏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脱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脱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L-18由Okamura在1995年率先发现,它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包括免疫效应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表皮细胞等,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包括IFN-γ, IL-2、13, 4,GM-CSF及TNF-α等,其中IL-18可不依赖IL-12而诱导IFN-γ产生。可增强NK细胞活性,上调细胞毒作用。目前,对于IL-18在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存在争论,大多研究认为IL-18可通过与IL-12协同作用产生IFN-γ而降低血清IgE水平,抑制呼吸道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抑制Th2细胞的增殖,减少Th2细胞所释放的炎症递质,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抑制气道炎症[1]。但也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IL-18有上调特异性IgE生成及激活Th2细胞产生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等)的潜能,并且其含量随变应性疾病炎症的加重有增高的趋势,与变应性炎症的持续存在有关[2-4]。

    对于IL-18在A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也均有研究报道,张明等[5]的研究表明,IL-18在AR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国外也有同样的报道[6]。但是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Ariano等[7]的研究表明AR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18水平显著增高,这表明在AR患者的发病过程中IL-18的减少起到了促进变应性炎症的作用。提示IL-18的作用是以降低气道反应性,抑制变应性炎症为主。

    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因此特异性免疫疗法是前景看好的治疗策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