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2期
编号:11979690
维生素B6消除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维生素B6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 在我院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多(女性患者有几例为沙眼衣原体或人型支原体引发的盆腔炎症)。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溶解,配制成0.1 g/ml,再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1次/d,1 h内滴完,观察组中加入维生素B6200 mg,1次/d。结果 加入维生素B6组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副作用。结论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维生素B6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关键词】 维生素B6;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

    阿奇霉素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较广,增加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1]。对某些细菌表现为快速杀菌作用。它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便等,其中以恶心、呕吐为临床常见症状。恶心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旭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2]。一般恶心后随之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3]。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旨在讨论维生素B.6在消除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17~53岁;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16~54岁。两组病种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观察组中占94.5%,对照组中占85.2%(女患者包括几例由沙眼衣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引起的盆腔炎)。两组患者中多无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动力的药物。

    1.2 给药方法

    两组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先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 g/ml,再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然后静脉滴注,1 h内滴完,1次/d,其中观察组静滴阿奇霉素时加入维生素B6200 mg,1次/d。

    1.3 观察指标 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反应及程度,轻度反应仅为轻微的腹部隐痛、呕吐或稍有不适,重度反应为腹绞痛、恶心、呕吐及腹泻或不能坚持用药。

    2 结果

    胃肠道反应出现率:观察组5例,占10.2%;对照组38例,占80.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严重胃肠道反应出现率:观察组为4例,占8.2%;对照组34例,占72.3%,两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维生素B6为维生素类药,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同时还参与色氨酸转化成烟酸或5-羟色胺,可治疗恶心、呕吐,减轻阿奇霉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4],减轻肠壁变态反应,同时对内脏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所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可加入维生素B6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蒋美云,林春英,王士才.常见病专家经典处方.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8-109.

    [2] 沈薇.内科症状鉴别诊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34-538.

    [3] 杨宝峰,娄建石.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6-399.

    [4] 陈文彬,潘祥林,高长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35., http://www.100md.com(胡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