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837
浅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刘斌
第1页

    参见附件(275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FH)累及髋臼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的35例ANFH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16例为双侧病变,19例为单侧病变,共有51个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累及双侧髋臼病变的有4例,单侧的有11例,共有19个髋臼受累及;螺旋CT图像均呈现髋臼边缘增生肥大,关节面增生硬化,其中有5例髋臼内出现囊变,髋臼畸形。结论 螺旋CT在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中有重要价值,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臼;螺旋CT;临床价值

    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多,是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髋关节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患者最终累及双侧髋关节,导致功能丧失而最终需要进行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螺旋CT可以利用多平面重建很好的观察到髋臼累及的具体情况。作者选取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5例经螺旋CT诊断资料完整的ANF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NFH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9~71岁,平均49.5岁,病程3 ~72个月,平均19个月。症状主要有髋部压痛、疼痛,跛行,活动受限以及“4”字试验阳性。

    1.2 观察方法 35例患者均进行了双髋关节螺旋CT扫描并经多平面重建,使用GE Brightspeed CT,横断扫描检查,扫描范围包括髋臼和股骨颈,层厚及层距5 mm,螺距0.938,重建层厚1.25 mm。有骨窗和软组织窗两种图像。

    2 结果

    在35例患者中有51个股骨头发生病变,共有19个髋臼受累及。其中单侧髋臼受累11例,占31.4%;双侧受累为4例,占11.4%。螺旋CT表现:①髋臼边缘增生肥大,占100%;②关节面增生硬化,占100%;③髋臼内示囊变,髋臼畸形,占26.3%。 

    3 讨论

    随着CT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ANFH累及髋臼的诊断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NFH作了大量的研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主要诱因为外伤、酗酒和大量使用激素[1]。长期饮酒致使骨内脂肪成份增加,骨髓腔内压力加大,脂肪细胞增多,致使血液组织和血管床因脂肪栓塞而减少,使血流不畅致血供障碍;长期使用激素后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肪细胞超常增生,骨细胞坏死[2]。作者结合ANFH的诱因,认为ANFH累及髋臼的诱因也应与其密切相关。本组35例有13例系外伤所致,占37.1%;服激素史7例,占20%;长期酗酒11例,占31.4%。

    在ANFH的晚期,轴位CT像与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图像能显示股骨头变形、塌陷的程度,以及髋臼的破坏程度,可以帮助选择手术方案,是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还是全髋置换术[3]。结合35例患者的CT表现,作者认为可以把ANFH累及髋臼的螺旋CT表现分为两期,I期:主要表现为髋臼边缘增生肥大,关节面增生硬化;II期:除了I期的表现外,主要表现在髋臼内示囊变,髋臼畸形。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把螺旋CT的两期表现作为单纯股骨头置换还是全髋关节置换的参考标准之一,I期可以选择单纯股骨头置换,而II期最好选择全髋关节置换。ANFH患者在术前均应进行常规螺旋CT扫描并对累及髋臼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ANFH累及髋臼的螺旋CT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髋关节结核、退行性骨关节病进行鉴别诊断。①髋关节结核:为单侧,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及股骨头软骨下可见骨质破坏及增生;髋臼缘及股骨颈骨质被侵蚀破坏,邻近骨骼显示萎缩及明显骨质稀疏,常伴有大腿寒性脓肿及窦道形成。②退行性骨关节病:年龄较大,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及关节软骨下囊变特别明显,但髋臼的畸形往往不如ANFH累及髋臼显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5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