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97874
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和治疗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田斌
第1页

    参见附件(219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 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测定96例糖尿病患者和93例健康体检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蛋白定性、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并进行分析。 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大多数肾损害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诊断较困难,依靠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定性作诊断往往预示肾脏病已进展到相当程度,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96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的测定,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组为2010年我院专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96例,其中男52例,女44例,平均51.2岁。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人群93例,其中男55例,女38例,平均50.8岁。

    1.2 标本

    清晨空腹采集新鲜肘静脉血3 ml,室温下静置30 min后1500r∕min离心10 min,上机检测尿素氮、肌酐;随机留取新鲜尿液10 ml于离心管中3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α1-MG、尿Cr。剩余的尿标本进行尿常规分析。

    1.3 仪器和方法

    仪器为日本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均为宁波美康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尿微量白蛋白为免疫浊度法,α1-微球蛋白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尿素氮为尿酶 谷氨酸脱氢酶法,肌酐为肌氨酸氧化酶法。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患者组比较,在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定性都阴性的情况下,其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各项检测结果(x±s)

    组 别nBuN(mmol∕L)Cr(μmol∕L)U Alb∕尿Cr(mg∕mmolCr)α1-MG(mg∕L)

    健康对照组934.82±1.1965.5±11.92.75±1.0510.9±2.42

    糖尿病组965.22±1.1770.2±15.669.0±41.9*18.9±9.39*

    注:*表示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微量白蛋白分子量65KD,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存在的电荷选择屏障和分子屏障,其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膜,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使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血液粘滞度增高等一系列微循环改变使肾小管毛细血管张力变大,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伤,使滤过膜上的两个屏障发生改变,导致尿Alb排泄增加。文献报道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的实验室检测应用指南中已将尿白蛋白检测作为糖尿病并发症诊断及筛查的主要指标[1]。

    α1-微球蛋白分子量33KD,为一种含糖量约20%的糖蛋白,主要由人体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广泛分布于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在内的各种体液中,正常情况下,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但绝大部分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故正常尿中α1-MG含量甚微,当近曲小管受损时,因重吸收减少,尿中α1-MG含量明显增加,是近端肾小管轻微损害的敏感指标。

    糖尿病肾病(DN)起病隐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9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