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7775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张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095KB,2页)。

     【摘要】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常见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重度颅脑外伤常见并发症,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颈部压疮、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护理组恢复良好者12例,占46.2%,对照组8例,占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常常危重,常引起多系统并发症,我们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消化道溃疡;颈部压疮;呼吸道感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建筑工高空坠落等重大事故发生率也在上升,随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也逐渐上升。重度颅脑损伤常病情危重,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多系统并发症,为临床治疗增加难度,且影响患者预后[1]。我院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6~49岁,平均(33.4±12.6)岁;其中高空跌落16例,交通事故21例,撞击伤10例,其他3例;诊断: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6例,脑室出血13例,颅骨骨折13例,重度脑挫裂伤3例。入院时格拉斯哥GCS昏迷分级评分8~13分。按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3±11.2)岁,GCS评分8~12分。对照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32.5±9.8)岁,GCS评分9~13分。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组成、入院时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入院后即按不同病情配合治疗给予常规护理。

    1.2.2 护理组

    护理组入院后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根据病情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以下有针对性的护理。

    1.2.2.1 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我们使用冰帽物理降低颅脑温度,减轻颅脑损伤导致的进一步脑部损伤,从而尽量减轻颅脑损伤应激刺激。早期留置胃管,作为临时通道,可以及时进行鼻饲营养给予,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定时抽取胃液,进行pH检测,当pH值下降明显,低于3.5时,提示有溃疡出血危险[2],从而可以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必要的预防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胃肠减压,必要时洗胃治疗,减少积血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1.2.2.2 冰帽应用所致颈部压疮的护理

    冰帽物理降温能够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降低脑代谢,起到保护受损大脑的作用,是脑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因为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常头部保持一个姿势,再加上冰帽质地较硬,因此长时间使用冰帽可导致颈部压疮的发生。我们采用以下措施预防颈部压疮的发生:①使用冰帽前先用干毛巾包裹头部,另用一毛巾叠成方形,约2 cm厚,垫于头部与冰帽接触的部位。②定时查看毛巾是否浸湿,及时更换;③对于已发生的压疮,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措施,促进愈合。

    1.2.2.3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患者定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对于呕吐患者,及时清除呕吐物,必要时留置胃管。定时清洁口腔。可以自己咳痰的患者,及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还可配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于痰液排出。严密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性状的改变,一旦出现颜色、性状的改变,应及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以指导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颈部压疮的百分比。随访3个月,采用GOS判断预后情况,分为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组消化道出血3例,占11.3%,呼吸道感染4例,占15.4%,颈部压疮2例,占7.7%;对照组消化道出血9例,占37.5%,呼吸道感染7例,占29.2%,颈部压疮5例,占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预后情况

    随访3个月,护理组恢复良好者12例,占46.2%,对照组8例,占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损伤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3型,重度颅脑损伤主要指伤后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3],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颅脑损伤常常病情急,且危重,病情变化快。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患者昏迷,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为护理增加了困难。

    消化道溃疡出血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其主要机制是重度颅脑损伤作为机体的应激源,可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使胃酸分泌增加,同时胃黏膜血管痉挛,血流量减少,破坏黏膜的自我保护和修护作用,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4,5]。针对消化道溃疡机制及病因,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及时留置胃管,既可以给予流质饮食,保护胃黏膜,又可以及时检查胃液pH值,及时指导治疗,预防胃溃疡的发生。本文结果也显示,护理组的消化道溃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重度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重度颅脑患者在急性期常常需要用冰帽进行颅脑降温治疗[6],而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缺乏自我保护,长时间实用冰帽,容易出现颈部压疮。我们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用小毛巾折成2 cm厚,垫于头颅与冰帽着力处,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及时更换体位,也减少了同一个部位长期受压的几率,从而减少了颈部压疮的风险。本次结果所示,护理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呼吸道感染是重度颅脑损伤的又一常见并发症[7],患者昏迷期间,缺乏咳痰反射,加上长期卧床,黏膜自我保护机制减弱、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等均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我们采用及时吸痰、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有针对性的护理,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重度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降低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奕华.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322-132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