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95212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4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奚和明
第1页

    参见附件(2216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吉非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口服250 mg,1次/d,坚持治疗直至肿瘤有所进展或者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 24例病例中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为50%,有效率为50%,疾病稳定(SD)为25% (6/24);疾病控制率是%,疾病进展(PD)为25% (6/24)。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明显有效改善症状,减轻毒副作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85%左右均患非小细胞肺癌,该病5年总生存率仅有12%~15%。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本病不容易早期发现,待确诊时大多数已进入晚期,已经错失了手术机会,临床中经常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作为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1]。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较高,其中多达6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的机会,临床应用二线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5.5%~6.7%,疗效不理想,5年生存率低于5%。本文将总结分析本次临床观察我院应用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的NSCLC患者的疗效、生存期的变化以及毒副作用,从而更好的清楚吉非替尼的临床用药指征与疗效。现进行相关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4例,全部病例均经组织学或是细胞学证实为NSCLC。全部病例中有男16例,女8例;年龄为41~79岁,中位年龄为52岁;无吸烟史者9例,有吸烟史15例;按病理类型分为腺癌12例,鳞癌7例,腺鳞癌3例,大细胞癌2例。

    1.2 治疗方法 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直至病情进展或者是发生不可耐受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期间可以依据具体经济况选择减量或是停药,当减量或停药后,倘若肿瘤进展后需重新服用吉非替尼或是选择其他药物继续治疗。全部病例于治疗前2周完成各项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CT等)。经治疗后每周需观察临床体征与症状,以评价治疗后的临床获益情况以及毒副反应。在治疗4周后复查相关各项理化检查,治疗28 d后进行影像学检查,之后每隔56天需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及时评价肿瘤客观缓解率以及进展时间。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RECIST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主要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无进展生存期(PFS),是从首次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是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对于数据截止时尚未进展或死亡的病例与研究中失访患者将以末次肿瘤评价的日期计算。总生存期(OS),是首次用药直至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对于数据截止时依然存活的患者或是研究中失访患者将以末次联络日期作为截尾数值以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CR 0例(0/24),PR 12例(12/24),SD 6例(6/24),PD 6例(6/24),疾病控制率为75%。

    2.2 不良反应 见下表。

    不良反应例数

    腹泻11

    皮疹13

    关节痛6

    恶心6

    肝功能异常5

    乏力2

    口腔溃疡3

    2.3 生存期 随访至2010年12月20日,24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为16.1个月,OS最6.9个月,最长23.1个月,依然存活。1年生存率为50.0%。腺癌患者MST为16.7个月,非腺癌患者的MST为11.6个月,腺癌患者的MST显著长于非腺癌患者(P<0.01)。

    3 讨论

    在过去几十年里,虽然肺癌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此前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始终没有显著改进。吉非替尼为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种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能竞争性地与EGFR酪氨酸激酶结合!抑制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阻断EGFR介导的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2]。针对不愿意或者不可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为其带来了另一选择。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相对于传统化疗具有较大优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