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95192
儿科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2期
     【关键词】

    儿科护理风险;原因;防范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儿科患儿无自我保护能力,缺乏危险意识,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了解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程度及高危因素,对提高儿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及预知风险的发生,对保障患儿医疗护理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儿科常见风险的原因

    1.1 意外伤害 包括坠床、坠车、坠窗、跌倒;烫伤;利器割伤;眼外伤;牵拉伤、骨折;气管异物、蒙被;食管异物;物品坠落砸伤;婴儿因发育不完善,平衡功能差;幼儿对周围环境存在的危险缺乏认识,且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很容易接触危险因素和模仿一些危险动作;陪护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如离开时未及时拉上床栏、开水杯放在患儿触手可及之处、挤睡在患儿小床上等,使患儿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风险概率增加。

    1.2 病情观察不及时 患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往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出现不适时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如呕吐后的误吸或蒙被,几分钟内就可致患儿呼吸、心搏骤停,即使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巡视患儿,仍有因发现不及时而延误抢救时机的可能;近几年因医院的快速发展,大量年轻护士走上工作岗位,因专科知识及临床经验缺乏,不能够准确的判断病情变化,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静脉留置针在穿刺过程中,由于护士操作的不规范,可有使外套管断裂在血管内的可能;输液间歇期间因小儿好动及夜间缺乏家长监管时可使留置针滑出而致出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70 字符